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旧文新发:不要把孩子的“读书”看得太重——影响孩子成就的五大因素和条件(上)




题记:本文曾发表过一部分,后来考虑到对于“命运”部分的解读,会让某些“脑子清白”的高洁之士所误会和反感(估计这些人常常清洗自己的大脑,所以比一般人要清白些)。不过很奇怪这些“高洁士”们偏又喜欢到我这里受到一些精神污染,他们看到自己不喜欢的内容又喜欢骂人;我不想让人不愉快,就自己私密了;并不是网管干的,帮他们澄清一下。我的博客现在似乎已经“解除封锁”,可以正常在百度等搜索到了,证明“他们”对我还是很善意和友好的。



我现在不想多写什么,也不愿意多说话。不是因为外界的限制,而是因为我内心的体悟—-每一个人,都在玩自己的游戏;如果大家都奔一条我认为是“悲惨”的路去走,那是因为大家并不认为如此,因为他们喜欢这种玩法。我没有必要费劲去说服别人接受我的判断,因为这里本来就没有谁对谁错的概念,因此根本没有必要多说什么。


有心人你即使不说,他也能找到你说了什么,知道你的关键所在,毕竟原来说的已经不少了。有些人你天天陪他说也没有用,依然故我。有些表示“需要我”的家长和“学生”,其实仅仅是“需要我参加他们的游戏”罢了,这又是我不愿意的事情,我又何必自作多情呢?


与佛陀住世的时候广受欢迎,徒众无量不同:道家的先辈【老子】的结局,是骑头牛“只身出关”。似乎在告诉后人:学道之人的最后结局必然就是“孤独”吧?大道尚隐,本来道就是“小众文化”。这个结局,应该是很自然的。


当时的世界,虽然最需要老子的思想指导来“拨乱反正”,重归大道,但是却没有人真正懂得他的价值所在。他似乎惨到连徒弟都没有,只有一个小关吏懂得老子的价值,硬留了点文字下来,并成为他的“衣钵传人”,可显然“面授”时间并不长。老子离开后,“安定团结”达八百年的周代很快就开始崩溃,惨不忍睹的社会纷乱开始了。老子并非不知,也知道有方法去救,但是他的选择是孤独地走开。


他的选择就是尊重:对于人们选择的尊重,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他应该给了当时的人很多机会来改变主意,甚至于他选择骑牛渐行渐远,而不是骑马绝尘而去,是不是内心对故土仍然有一丝眷念?慢慢的行去,是不是也给需要他的人一个机会,要骑个快马来找回个骑牛的慢性子老头,应该很容易吧?



当然,没有人来把握这种机会。老子今天即使再世为人,恐怕命运也未必比周代更好,人一般总是要遭遇巨大的不幸后才会聪明一点点的。


【老子】后来成为人们最重视的经典,是因为人们在经历过各种惨痛教训后,才发现他的价值无穷。可惜,失去的安详与幸福已经不再;人世间在人心的不断堕落中,遭遇一次比一次凄惨的灾难和祸乱。


学道之人,如果忽略了“老子”这段“不言的身教”,光记住了“功成身退”的名言,总喜欢去“努力实现自我”,不知道“功不成也退”的道理,就只是个半瓶子水。因此,学道的人,可能年纪越大,越不爱说吧?



01

一:关于学堂 D 班的分组问题说明




说不写教育了,还是写了这篇文章。此文主要的对象,是学堂的家长。希望家长们不要把孩子的“读书”看得太重,以至于失去更宝贵,更有价值的东西。


学堂现在开始每学期对孩子们的心理和行为状态进行评估。今年的排名中,有一批学生被评为D组,引起了家长的密切关注。因为这个D组,就是学堂的老师认为心理个性行为问题比较突出,老师们承认自己没有多少办法和能力来“好好教育”的孩子。简单地说,就是我们认为没有太大的教育前景,难以取得预期教育后果的孩子,才会列为D组。


排在D组的新申请者,是绝对不考虑录取的,即使家长的学费加倍也不录(还真有家长表示愿意一年出十几万的捐款,让排在D组的孩子上学的)。


至于原来的老生,排在D组的,是有意提醒家长:您的教育投资,很可能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请认真考虑是否要接受现实或者退学。但为了照顾这些老家长,除非这些孩子影响到其他孩子的正常教学,我们并不会强制学生退学,但家长必须面对孩子的教育失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简单地说,排在 D 组,按照后面的理论来说,就是我们看到了“命”中选择了“玩自己命运设定的游戏”的孩子,而学堂的后天教育对此无能为力。为了说清楚这一点,特别用了一个涉及“命运选择”的典型案例来说明。


这个评估,是学堂对教育认真负责的举动。我们希望家长不要以为进入一个好学堂就万事大吉了。现在的种子将来会开花结果,不要到 N年以后发生实际的问题后才悔之莫及。我们宁愿被家长们误解,也要把我们发现的真实评价告诉家长。可能我们的判断错误,但是我们不愿意顾及家长的面子而假装问题不存在,稀里糊涂地混下去。将来真正出现问题后,一般学生都早已经离开学堂毕业走了,查不出来到底是谁的责任。这时候老师很同情对家长说:怎么会这样?我们觉得孩子一直都很不错的啊?这样家长可能会更“领情”和感动一些吧?虽然这种做法对我们最好,对家长的面子也“最好”,但是这种做法,却不符合真正教育者的良心。


孩子排到D组,这对于以为只要花钱把孩子送到学堂,“到时候”就自然能够收获“精英教育成果”的家长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事情。有不少被排到D组的孩子家长很委屈:我们孩子四年前就送来学堂了,怎么排到最后?连新生都不如?不是说学堂的教育好吗?怎么体现不出来?


据说有些家长看到评估后还哭了。如果说,其他家长只是私下里嘀咕和不满的话,有一个奶奶级的家长,却很生气,当面向我质疑。因为这一次,我的小侄儿也排在D组,他三四年前就到今日学堂上学了。他奶奶是我的长辈,对我自然很不客气地质问类似的话。我对老人的回答是:一个再好的庄稼把式,也要选好的种子才能种好地,还要风调雨顺等等条件才可能长得好。并不是靠人的技术好,拿什么种子去种都一定能够丰产,不管外在条件如何都能够种好田。老人对此无言,但还是说“我不管这么多,你就是要想办法把他教出来,好好打一顿都行,谁让他是你侄儿!”真是没办法!







这个假期,这个孩子就放在我家,家长要求我用原来调整小慧的方式来调教一下。因为两年前,从体制学校转学来的小慧问题多多,让她妈妈看上去就很恼火,被我花了一个暑假的时间“好好教育”后改变很大。


今年的排名,小慧排在A组还靠前面的位置,比我儿子的排名还高。这个“典型转变案例”,学堂的家长都知道。参见文章(尖子生的失色和丑小鸭的成长 家庭在教育中的重大作用…)。因此,孩子父母希望我“亲自出手”,好好教育一下小东西,希望在学堂已经学习了几年让老师都很无奈的小家伙有所转变。


不过,经过了一个假期的“教育”,我只能承认自己很无能。这孩子长的很漂亮,看上去乖乖的,人其实不笨,但是心灵上却“油盐不进”,用蒙台梭利的说法,就是心灵已经失去了吸收力,排在D 组一点也不冤枉,的确是“不可教也”。教育的作用,真的很有限。原来我把小慧调好了,是我的“运气”罢了。如果她不是这颗种子,我再怎么做也没用。


原因嘛,就在这里说说,希望家长们,特别是 D 组的家长们,能够通过这个分析放下包袱。不要执迷于“教育万能论”,更不要相信“读书万能”,“考试万能”。尊重孩子们的生命选择吧,即使他选择的是“无知”,因为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对错,只有你对“对错”的看法而已。何况“条条大路通罗马”,不要在“读书”一条路上困死了。


别把读书太当回事——古人为何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祖德,五读书?现在的家长,往往把孩子成就的全部希望,都放在让孩子“上学读书”这件事上,为了读书而忽略其他的一切,这很傻很无知!


我开始办学堂以来,以为只要是好的教育,就能够改变孩子们的命运,这也很傻很无知!


刚开始搞教育的前几年,可谓雄心勃勃,觉得自己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可以挽救孩子的命运,愿意努力去做很多问题孩子的转变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媒体也整版地报道过一些学堂的“教育奇迹”,更有些飘飘然了。想实行“有教无类”的平等教育,什么孩子都愿意教。


然而,教育实践表明:固然有一些问题孩子可以通过良好的教育方式转变过来;但是也有一些孩子,无论教师如何高明,都无法教好。一颗好种子,放到沙漠上固然出不来。但把一个小草籽,放到最肥沃的土壤里,最精心地照料,依然长不成嘉谷。如果是石头,就更绝望了。于是深深理解了孔夫子“朽木不可雕也”的沮丧——生命原始的设定,远远大于后天的教育影响力。


后来学堂招生,就开始“挑孩子”了:如果发现孩子有可能教不出来的,就不录取了。免得家长寄托莫大的希望,又花了大钱入学,最后却无法收获预想中的“成功”,会造成家长大大的失望。因此,挑选孩子,最终还是为了照顾家长!否则统统收进来,无论孩子是否教育成功不管,起码学堂是赚到了钱的。家长要批评我们没有把孩子教好的话,请找世界上一所能够把所有学生教好的学校出来的案例吧。毕竟我们学堂也有教育很成功的案例,转变很成功的案例,您的孩子一样教不出来,怪谁呢?家长也没脾气:学堂又没有为这些孩子开小灶,都一样的上学,一样的老师,学不好显然是自己的事情。



但是这一来,我们与现在的其他学校,就没有什么差别了。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其实远远比不上家长,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力,远远大于教师的影响力。即使孩子主要的时间都待在学堂,但是家庭教育带来的能量场影响(或者说价值观,思维方式等等)是跨越时间空间距离的,依然决定着孩子的主要方向和状态。因为学堂办学几年来,在与孩子争夺教育主导权上面,往往是“输给家长”的。我们根本不敢认为自己有多了不起。很多孩子出现问题,学习上不去,根源是在家长那里。


因此以后的学堂招生,不仅注意学生,也开始特别注意考评家长了:如果家长的教育理念与学堂不符合,即使孩子还勉强过得去,也不予录取(其实我发现只要家长有问题,孩子表现很好的情况极稀有,即使学习上没问题,心理个性上也一定有问题)。因为学堂办学几年来,在与孩子争夺教育影响力上面,往往是“输给家长”的。这样选择,就是进一步承认教育的无能无奈之处。


现在的我,更加灰心泄气——教育敌不过的因素还很多,对教育的信心越来越缺乏,深知教育和老师的价值绝非万能。这些因素古人早就说了,是我自以为是,以为自己的教育本事能够“拯救孩子”,这简直太愚痴了。


违背规律一定会有教训的,学堂发展的这几年,基本上就是我不断发现和承认自己能力有限,学堂能力有限,教育能力有限的几年,是“远大志向”不断退步的几年。




1:家庭因素对于人生成就的影响



古人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祖德,五读书。


什么是比读书更能够影响一生前途的“祖德”?简单点说,就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要大于学校教育的影响。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一直在推动“家庭自助教育”的含义,要教好孩子,要让孩子良好成长,家长一定要先提高自己。因为这个原因,我对于一些家长自己不学习提高,不接受教育,以为只要把孩子送给学堂就ok的家长,根本就不愿意多说什么,当然也不愿意接受孩子入学。也正因为这一条,所以学堂要先“考评家长”,家长不懂得基本的教育理念,不了解学堂的教育原则,孩子根本不考虑录取的可能性,这是入学第一关。


更广义一点的“祖德”。就是说对于孩子将来的成就影响因素中,父母亲人,家世的影响(祖德),要大于“读书教育”的影响,因此家世是很重要的。


的确是这样,李泽楷如果生在香港渔民的家里,恐怕就当不成“小超人”了。他生在“老超人”李嘉诚家里这个优越的条件,对于他今日的成就,显然比同样条件下的读书和教育,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因素。因此,当年与他一起读书的人没有当上“小超人”也就不奇怪了。这种家世对于孩子的影响,我相信大家能够发现很多的例子。我原来也说过很多,这里就不多说了。




2:生活环境因素对于人生成就的影响



可是,家世的优劣和影响,并不是最关键的,还有比家世更有影响力的因素,就是“三风水”。风水的含义是什么呢?风水指的是“空间因素”这样一个“地理因素影响条件”,就是说:出生在什么样家庭的影响,比不上自己生活的地方对于人生前途的影响更大。有些风水先生把“风水” 的影响,解读为“祖宗的坟地风水决定是否后代会出贵人”,我认为这太狭隘了,这应该算是“祖德”的影响力。


同样用李泽楷的案例来解读“风水影响”。假如他依然拥有同样的父母,同样的教育背景,具有同样的本事。但是如果他的生活背景地点改变了,生活工作的环境是在大陆,我看他成为“小超人”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如果不幸他生活在非洲,当上小超人的可能性就更渺茫了。


即使同样是在中国,生在青海的大山里,与生在北京的二环以内,一生得到的机会和条件,也是很不相同的。因此要取得人生的成就,生活和工作的地点的确很重要。这就是地理环境对人生的影响力,要比读书和家庭的影响力更重要,更关键。




3:时运因素对于人生成就的影响



什么是“二运”呢?“运”就是“运程”,就是现在标准国语的“时”——是指 “时机”这样的“时间因素”。在“时空”关系中,“时”的影响力,要大于“空间”(风水位置)的影响力。


古人常常说:君子择时而动,【老子】说,“动善时”,就是特别强调“时机”的重要性,不该动的时候千万不要乱动。要取得成功,就要懂得 “贤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人”的道理,这话最早出自于《论语,宪问》。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特别是“避世”,可不是离开红尘当隐士,这是“避地”。“避世”有人说,就是选择自己不要在不合适的时间出生到世间来。如果这样说的话,孔子是很了解灵魂学说的。我觉得可能是指做事情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运程,这才合理。不过虽然逻辑合理,但太像道家的学问了,孔夫子的行为也不配合,还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专门“逆势而动”想恢复周礼,有点矛盾。



同样用李泽楷的例子来说,如果他“生不逢时”,即使其他条件再好,也无法大展宏图。想一想:假如他生在一战,二战期间,恐怕连命都不一定保得住,更谈不上做什么“超人”了。现在牛的不得了的“财富英雄”,如果生的早一些,落到了MZD时代,恐怕不仅牛不起来,早就当做“资本主义的草”割掉了吧?


关于“时”,各位应该都有体验:假如十年前,我在这里写的这些自助教育文章和建议,被你看到的话,恐怕会说成是“胡说八道”,“脑子坏了”吧?


假如提前到WG时期,我这个博客写的这些文字,恐怕足够有理由把我关到监狱里,甚至判为“反革命罪”都难说。依据那时候的逻辑,只要我不认同“组织”的教育,就等于不认同“党和国家”的英明伟大,当然大大地有罪。


不过,假如时间往后推十年,我说的这些话,恐怕又会被大家说成“一堆废话”了——这不就是教育的常识吗?有什么好说的呢?去好好做就行了嘛!


这就是“时”不同,同样的东西,就有不同的命运。孔子说“避世”,要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就要好好选择自己来到世界的时机。当然,这一点似乎不容易(其实明白了就很容易)。


当然,“时运”对于孩子的影响,远远不止于上面说的这么简单。“动善时”,教育的时机也很重要。古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个说法是真的。孩子在一岁半左右开始形成个性,具有明显的心理行为表现。


我发现我的小孩,从一岁半开始就有明显的“行为尝试”,因此就要被我“教育”,甚至要“严厉惩罚”,避免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性。我不让老人和保姆因为“孩子还小”的理由纵容孩子的一些行为问题。有时候我惩罚孩子,结果是照顾孩子的大人躲在一边哭,觉得我“太严厉”了。但是小女的身体健康,阳光积极的良好个性,又让他们不得不服我这种“严厉教育”的效果,实际上也没有影响到我与孩子的关系。实际上,大人与孩子都更好相处了。


孩子的这个“幼儿挑战时期”其实就是第一次心理行为习惯的养成期,这个时期如果缺乏良好的教育,就会养成很多毛病。比如,没有一个小孩生下来就是“内向”的,但是这个时期没有调整好的话,孩子受到了压抑,就会“内向”和“懦弱”。这就是“三岁看大”的关键时机运用问题,马虎不得。


下一个关键时机,就是七岁以前。很多孩子的心理,个性和行为习惯,就是在七岁以前养成的,这些心理个性和行为习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说“七岁看老”。如果家长在这段时间没有注意的话,错过最佳的教育机会,要补回来是很难的。可惜,很多家长都不懂得“童蒙养正”的道理,很小的时候忙于“学知识”,“学技能”,舍本逐末,忘记了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后期无论如何努力,无论上什么名校,找什么名师,结果必然是失败的。


人生习惯在7岁以前养成,今日学堂挑选8岁以后的孩子入学,就是看他的习惯,而不是看他学了什么知识,懂什么东西。



学习的习惯,是在13岁以前养成的。如果13岁以前,孩子被错误的学校教育,教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将来要改变就很难了。因此今日学堂不愿收 13岁以上年龄的孩子,就是因为这个因素。可惜我国的学校,普遍是 13 岁以前的教师和教学方式都是最差的,我们的教育体系似乎根本就不关注“时运”“教育时机”的问题,国外则有专门的“关键期学习理论”。


因此,我们的孩子专门把最关键的黄金时期用来做最没有效率的事情,在最关键的时间,让最差劲的老师来“教育”:孩子的幼儿时期往往交给文化水平不高的保姆,关键的 13 岁以前学习期,交给体制内水平最差的教师,用最不科学的方法来教育。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不出问题?实际上从假期的夏令营看来,基本上都是孩子的年龄越大,问题越多,越严重,心理障碍越大。


可是,既然如此,为什么今日学堂却不收小孩子,只接受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呢?其实我原定的学堂教学目标,就是只收 5-8 岁的小孩子,因为这能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学堂的二班,就是在这种教育原则下招收的学生,孩子入学年龄都在五六岁。教学效果如何?大家已经在家庭自助教育研讨会上看到了这批孩子,今年才九岁,让很多家长很惊叹他们的表现超越大学生。


可是二班的家长,相比其他班的家长来说,也是与学堂老师互动沟通问题最大的家长,这是一批唯一会把学堂班主任气哭的家长;至于让老师“很郁闷”就更是寻常事情了。而其他班的家长,虽然也会出现一定的沟通障碍,但基本上不可能把老师气哭,相互沟通要容易得多。老师对我的反应,就是二班的家长最难沟通,而且无论老师已经做了多少事,做得有多好,家长似乎都还不满足。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二班家长都这样,其中也有很好的家长,很理解学堂理念的家长。只是相比其他班来说,二班家长问题的确要大一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因为这些家长的孩子,都是直接由幼儿园上今日学堂的,没有在体制学校内吃过亏。这个时候的孩子固然可塑性很强,但是家长们往往也注意不到孩子潜在的问题,我们费心费力教出来后,家长可能认为是理所当然,他们家的孩子本来就很优秀等等。可一旦有什么问题,家长往往以“不是一直在学堂学习吗?”为理由,否认家长自己有问题。


而且,这个班家长们对学堂的价值认同度也不高,比如二班的学费,是全学堂最优惠的班级,基本上都是全面享受超“全员半奖”资格的学生,而且教学效果出众已经被证明了。可是,在很多家长愿意花数倍的价钱也进不来的环境下,这个班却有比例超过其他班的家庭放弃了继续在学堂学习的机会,理由仅仅是“离家太远了”。让我们老师对这些教育了数年却又离去的孩子感到极为惋惜。我们知道这些家长将来一定会后悔,这种类似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了,并不新鲜。而这个世界上又没有后悔药可卖,这就是最令人难过的事情。


因此,二班家长对于学堂的考验,让我们改变了招收低龄儿童的初衷。


现在学堂只收8岁以上的孩子。因为没有在体制学校内吃过亏的家长们太自以为是了,沟通难度太大,给老师带来的额外负担太重,把时间精力花在不必要的地方太划不来,于是后来就取消了5-8岁年龄段学生的入学,这是无奈之举。


实践证明,新政策效果很好:这些已经在体制学校内“经受过锻炼”的家长,对学堂也理解好得多,配合度就要好得多。实际上最认同学堂理念的家长,是学堂不收的学生家长—12岁以上的孩子家长,特别是15岁以上的学生家长。中国的家长往往要到“山穷水尽”之时,才肯想办法,找出路。可惜,我们此时已无能为力了——教育的“最佳时运”基本上已经过去,我们能够做的事情已经很少了。


今日学堂还有一个“教育奇迹”,就是十岁孩子在听说读写上,都能够达到(其实是超过)大学英语水平。这个奇迹的达成,也是靠“时机”这个关键因素,需要在六岁左右就用学堂的教育方式来教学,在孩子的语言大脑区封闭以前强化教育才行。如果把中学生送给我们教,同样学习四五年,虽然也会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就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了。这就是“时”,也就是“运”的影响。


这是一个很重要,也很复杂的因素,不仅仅限于教育,而是用在人生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价值。比如炒股等,最重要的也是“选时重于选股”。这一点,大家感兴趣的就好好去研究这些道家的精深思想原则吧。


– END –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清一塾自立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