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当你谈“成长”时,究竟在谈什么

 

亲戚聚会,妈妈们聚在一起聊孩子。其中一位满脸愁容:“孩子都上初中了,还是一根筋。说话做事只顾自己不顾他人。该说的都说了,一点用也没有。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大家有的点头,有的摇头。除了深表同情或感同身受外,也提不出有价值的建议。


我问她:“你说……‘该说的都说了’,你都说了什么?”


她楞了一下,想了想:“还能说什么,不就是告诉他都这么大了,得为别人着想!”


我点点头又问:“我们都是从不懂事过来的。你还记得自己是怎么长大的吗?当初你爸妈又给你说了什么?”


听到这个问题,她更是奇怪,一时竟不知道如何回应。有点着急:“我们小时候哪用父母教,自然而然不就成长起来了嘛!”


其他妈妈纷纷点头:是啊!…… 




如果您在现场,可能也会认同这位妈妈。可是一旦能像现在这样抽离出来,细细品味,就会觉得她的说法怪怪的,可是到底怪在哪儿又说不出来。于是问题来了:如果“冷眼旁观”,我们往往能感觉到事情不对劲,却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如果“深陷其中”,我们要么茫然无措,要么瞎做很多却事倍功半。


总之,在教育上基本靠“蒙”。就普通人跟治感冒似的,要么没有辩证的意识,要么没有辩证的能力。于是便把家里的药都吃一遍。即便算康复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好的。而了解中医的人都清楚,根据《伤寒论》的原理,如果辩证得当,往往一剂药就能把感冒治好。这就是“专业”和“业余”的差别。


如果说辩证是治感冒的基本功。那么教育的基本功又是什么呢?


我是从2005年开始接触并走进教育领域的。15年来的学习实践,让我对教育有了较为全面、深入和系统的认知。


我觉得——

不能把模糊的感觉表达为精确的思想。

能不能把精确的思想转化为实际的问题。

能不能把实际的问题落地成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这个“能”与“不能”就是教育的基本功,也恰恰是“专业”和“业余”的差别。


没有这个基本功,就会像这些妈妈们一样,只能抱团哀叹。然后期待孩子有一天会自然而然的改变。天知道这个“自然而然”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发生。万一太晚以至于付出的代价过高呢?相反,有了这个基本功,就会找到问题的切入点,然后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契机、以合适的方式介入进去,增大孩子转变的概率。


如何才能建立基本功?



接下来,我就通过一次电影课片段跟大家分享,怎样才能做到——把模糊的感觉表达为精确的思想;把精确的思想转化为实际的问题;把实际的问题落地成可操作的方案。与此同时,关于这位妈妈焦虑的“一根筋”问题,也可以从中找到思路。


下面的短视频是电影片段截取(3分钟)。建议先观看视频,再阅读课程记录。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视频的内容。下面把背景情节稍作补充:


电影的背景是南北战争不久后的美国德州,种族歧视依然非常严重。视频中的父亲(老法默)是位学识渊博的大学教授。儿子(小法默)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少年大学生。父亲开车带全家郊游,误将一头属于白人的猪撞死。白人揣着手枪,企图勒索一大笔钱。父亲考虑到全家人的安全,只得忍气吞声。看到父亲此时的懦弱,一直把父亲当做榜样的儿子埋下了失落与愤懑的种子。


这天学校举办舞会。结束后小法默看到老师(托森)打扮成佃农的模样从后门溜走。出于好奇便跟了上去。谁知道老师暗中在帮助佃农组织工会反抗剥削。就在这时警察破门而入,场面十分危险。混乱中,老师带着小法默仓皇逃出。


视频:


,时长:10


课堂师生互动纪实

朱:在晚归事件中,父亲不但没有问出任何有效信息,反而激化了双方的矛盾,导致双输的局面。如果你是父亲,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争取双赢呢?

大家思考了一会儿,小君举手:如果我是老爸,肯定会控制住怒火,尽量平心静气的跟儿子聊。

朱:聊什么?

小君:聊……聊你晚上去哪里了呀。

朱(笑着追问):可是小法默已经答应了托森老师。难道他会因为你的平心静气就轻易的违背承诺?

小君摇摇头。

小达举手回答道:影片里小法默说他去了托森老师家。如果我是老法默,我先不拆穿他。然后顺着他的话把他带到托森老师家当面对质。

朱问道:然后呢?如果托森老师和托森太太都说小法默没有来过自己家。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

小达:然后质问小法默,你的谎言已经拆穿,快说实话。

朱:面对你的质问,估计小法默还是会像影片里那样低头不语。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怎么办。

小达点头赞成,继续思考。

小辉在一旁,高高举起手:我的想法跟他们不一样。现在已经很晚了。大家都疲惫了。既然儿子已经回家,就代表没事。所以我们先好好睡一觉。明天再说。

朱:再说什么?如果是问同样的问题。你觉得一觉醒来小法默就能把承诺忘了?

小辉:当然不是。我觉得既然儿子没事就不用再追究啦。免得伤了和气。

朱笑着说:你的心倒是真大嘛。

全班同学都笑了。

朱继续问道:小法默是什么性格?

小诚:是一个很温顺,很听话的孩子。

朱:作为典型的乖乖仔,之前从来都没有晚归过。今天居然半夜才回家,而且还不愿意说理由,难道家长不觉得可疑吗?不觉得担心吗?

大家点头。

朱:从这个角度来讲 ,小辉“不了了之”的思路存在两个漏洞。

第一、万一他闯了祸却不敢说。而父母也没有过问。结果耽误了补救的机会怎么办。举个夸张点的例子。小法默和亨利都喜欢沙曼萨。假如舞会后两人发生冲突,小法默一时冲动抓起块石头把亨利爆头了。然后就吓得跑回家。如果父母了解情况并及时救助可能没什么大事。无非就是同学打闹。如果拖到第二天万一亨利死了,事情可就演变成过失杀人了。

第二、就算事情没有这么极端。可你们还记得影片中老法默的话吗?“我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堕落”。万一小法默真的是去堕落了。而第一次就这么被父母轻易的放过,后面他有没有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越来越放纵呢?

小辉边点头边感慨:太难了,那怎么解决呀!

朱笑道:大家的思路之所以行不通,主要原因是目标模糊。

比如小达提出的“当面对峙”。如果你的目标是揭穿谎言,根本用不着当面对质。父亲自己去问问托森老师就好了。况且影片中人家已经去托森老师家得知“不在家了”。再“当面对峙”就没有意义了,难道目标就变成了要给儿子难堪吗?

再比如小辉的不处理。看上去他的目标是维持家庭和谐。可是当我们分析出背后存在的危机时,小辉他本人纠结了——到底是表面上看起来的家庭和谐更重要,还是儿子的前途更重要?

同学们均陷入了思考:是啊,我们有没有清晰的目标?并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解决问题呢?

朱继续道:回想一下你们的思考过程:听到问题后,你们是先分析、判断并确定一个核心目标,然后围绕目标设计方案。还是脑海中不断闪过各种想法,诸如家庭和谐、找到真相、防止堕落……根本没有判断哪个更重要,哪个不相关,几乎是出于本能的随便挑了一个感觉重要的方向就开始盘算?

大家想了想,同意基本上都是后者。

 朱:这次电影课的主题是成长。我们就以“成长”为目标来处理这次事件。首先问问大家,你们觉得什么是成长?

小荣积极地举手,回答道:就是把能一件事情做成。

小易:我觉得就是改掉自己的毛病。

其他同学的答案也大致相同。

朱:大家的回答有一定道理。但是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不明确。第二、不务实。就拿小容的答案“把事情做成才叫成长”来说。假如你想成为全班第一。你尽了最大努力,但是结果没有成功。那么你是成长了还是没有成长呢?

小荣愣住了,原来清云是这样上课的,在师生对话中通过一个点拨就让自己发现了思维的盲区。接下来她反应过来之后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朱:如果你对一个问题的认知比较模糊。那么执行起来就会没有着力点。换句话说,只有认知越清晰,行动才能越准确。

就拿成长来说,每个人的定义都不同。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第一、认清自己;第二、理性选择;第三、付诸行动。三个当中只要有一件事情发生就叫成长。(需要注意的是,三者的顺序是固定的)。相应的,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想法设法促使这三件事情发生。

下面就以这个标准重新分析晚归事件。

如果作为旁观者,我们很明确小法默的价值排序——在自己的承诺和父母的感受之间,自己的感受更靠前。可是,如果站在小法默的角度,你觉得他对于自己的价值排序是觉知的还是不觉知的?

小娟:我觉得是不觉知的。因为小法默14岁,正值青春期。很多行为都是出于本能的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更谈不上理清内在的价值排序。

朱:既然如此,那么成长的契机就来了。假如重来一次,老法默可以这么说。

  爸:这么晚了,你去了哪里?

儿(支支吾吾):不……不知道。

爸:不知道?太奇怪了。你做的事情怎么可能不知道?

儿:不……不……不能说。

爸:好吧。你不能说,一定有你的理由。你已经长大了,我尊重你。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今天是你14年来的第一次晚归。

我和你妈万分焦急,到处找你。现在你总算回来了。可是又不肯告诉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想今天晚上我和你妈肯定是睡不着了。

那么现在摆在你面前有一个难题:怎么才能减缓或消除我们的担忧呢?

请大家思考,面对老法默抛出的难题,小法默会怎么想?

小安:因为小法默一直很尊重父母。所以,此时此刻他的内心应该是非常的矛盾和纠结。一方面想要要信守承诺,另一方面又不想让父母继续担心。

朱:分析的很好。老法默的一番言论翻译成大白话只有一个意思——儿子,你是个只顾自己不顾父母的人。你要不要顾及一下父母的感受呢?这句话非常重要,是小法默从不觉知到自我觉知的转折点。他突然发现,原来当前的行为是这么的偏执和自私。

 老法默可以乘胜追击:

爸:怎么不说话。小孩子可以不顾别人,只顾自己。但是你已经长大了,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做到顾及自己的同时又能顾及到别人才行。

儿(艰难和犹豫):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因为我答应了别人,所以不能说。但是……我也不想让你们彻夜担忧。

至此,成长的第二步也已经达成。因为,矛盾和纠结恰好说明小法默经过思考做出了选择——不要偏执,要顾两头。可现在的问题是,他不知道怎么做才能顾两头。   

 接下来,爸爸可以再接再厉:

爸:其实你已经在成长了。第一,你发现自己只顾一头的现状。第二,你已经做出新的选择——顾及双方。只是一时想不出好的解决办法……我倒有个办法可以尽量做到两全其美。我不会让你为难,不过你也要说实话。

儿:好的。

爸:你喝酒了吗?

儿:没有。

爸:你跟萨玛莎约会了吗?

儿:没有。

爸:你打架了吗?

儿:没有。

爸:你偷窃了吗?

儿:没有

……

爸:我已经把能想到的可能伤害到你和他人的事情全问了。既然你都没做,我和你妈基本上安心了。我想我们能睡着了。至于今晚你到底做了什么,我们的确还是很想知道。

不过,还是等你想到了不违背承诺的办法再告诉我们吧。晚安。

“哇!”“原来可以用排除法呀。怎么刚才没想到!生们都是青春期孩子,听完后感同身受,发现这样做父亲就能实现和青春期孩子小法默的有效沟通了。

朱:对呀。简单总结一下成长是如何发生的:

第一,认清自己。通过老法默的“诉苦”,小法默突然发现自己竟然给父母造成了这么大的困扰,之前居然没有意识到。

第二,理性选择。通过老法默“抛出难题”,小法默从本能的只顾自己转变为理性的两者兼顾。

第三,付诸行动。通过老法默的“现场示范”,让小法默意识到其实是有办法实现双赢。未来他可以以此为据,举一反三。

继续问道:难道这些做法有什么高深玄妙的吗?

大家都摇摇头,其实并不玄妙,而是朴实顺畅的逻辑。

朱:但是为什么大家就没想到

小州:因为我们的关注点都在缓和矛盾,找出真相等方面。根本没有把“如何让小法默成长”当做目标。

小伲、小君等补充道:当把目标确定在“成长时”,事实上还顺便解决了缓和矛盾的问题。比如老师后来示范的做法不但促成了成长,而且亲子关系自动得到了缓和改善。至于真相,此时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了。

朱:大家总结的很好。所以我们要抓住核心目标和主要矛盾,要意识清楚:当我们谈“成长”时,我们实际上谈的是什么。


后  记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这对父子之所以会相互激怒并最终闹掰,根本原因就在于立场不统一。

作为父亲,当小法默出现问题时,老法默的第一念并不是“孩子的成长点在哪里,我该如何利用这次契机帮助孩子成长。”反而是“孩子不听话了,我的权威被挑战了,我得让他顺从。”

作为儿子,小法默原本还觉得晚归是不对的。但是面对老法默的否定和咆哮,他看到的只是一个愤怒的爸爸企图强迫自己屈服。于是,他的逆反心被点燃,关注点也被锁死在“我信守承诺没有错,你冤枉好人才有错”上。

因为有了背道而驰的立场,后面发生的一切都只能往敌对方向演化。最终的结果是,消耗彼此的情感,没有任何成长可言。

 现实中,很多家长也有类似的心理行为模式。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位妈妈。当孩子“一根筋”的时候,她的关注点很可能都在自己的感受上——“这孩子太气人了,我得把他掰过来。

在这种心念的作用下,无形当中自己就开始扮演一个敌人的角色。因而无论自己说什么,孩子都听不进去,反而会跟你对着干。

鉴于此,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统一立场。就像上面分析的,当你把目标和责任调整为帮助孩子成长(认清自己;理性选择;付诸行动),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自己,需要以“成长”为前提来重新看待和理解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次事件。

相应的,就会珍惜并利用好每一次契机来完成自己的使命。这时你的言行才会让孩子感到你们是同盟,不是敌人。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知守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