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全面解析心理行为教育 文章合集






心性教育六大问题回顾

小明今年15岁,中考前他和父母彻底闹翻了。他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整日浑浑噩噩。明爸和明妈也没有能力给这个“逆子”安排出路。老人更是束手无策,甚至都不想再提这个曾经的宝贝孙子。


其实小明的今天并非偶然发生,而是从幼儿期开始一步一步种下的种子,结出的恶果。小明还有救吗?明爸和明妈准备要二胎了,小小明的未来会美好吗?
想要真正改变这一切,就需要对心性教育(心理行为教育)有着全面了解……


在前面的八篇分享中,朱老师和明爸一起讨论了心性教育的六大问题:


一、心性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最终要达到怎样的教育目标?
二、心性教育的原则和标准是什么?是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调整?
三、家长、老师、伙伴、环境的作用分别是什么?这些因素怎样有效配合才能事半功倍?
四、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重点在哪里?如果错过了关键期后面还可以弥补吗?
五、怎样评判一种教育方式的优缺利弊?为什么同一种方式在一个孩子身上有效,在另一个孩子身上就无效?
六、心性教育进行到什么程度才算结束?怎样的调育效果称得上令人满意?


接下来与您分享这八篇文章的合集,点击标题及文中标注均可阅读原文。






1

心性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

心性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是要让孩子认知自我,认知世界。理顺自己和自己,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一个人对自己和世界有着充分深刻的认知时,他才能够把内在的需求与外在的需求结合起来,用理性指导自己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反之,则是任凭喜好情绪牵引自己。


点击阅读原文:我的孩子有救吗?全面解析心理行为教育 系列文章之一



2

2

心性教育的原则和标准是什么?是不是所有“问题”都要调整?

为什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理不清头绪?进而发现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乱?因为我们的思维是混乱的,经常把不同层面的问题混为一谈。


还没有搞清楚状况,就急着改造对方。单单这种急迫的、傲慢的、惶恐的态度就足以让对方心生厌恶离你而去了。


所以要先把调不调的问题确定好。然后再考虑什么时间调,谁来调,怎么调


点击阅读原文:当心!别把孩子教育成呆子!——全面解析心理行为教育 系列文章之二



3

家长、老师、伙伴、环境在心性教育中如何配合,方能事半功倍?

知识教育的关键在知识体系本身。能力教育的关键在于经验本身。


但是心性教育就不同了。如果人不对,即便孩子有需求,他也不愿意听。


比如同样对孩子说一句话,有时候你说就没用,同学说就有用;有时候同学说就没用,老师说就有用;有时候老师说就没有,父母说就有用。


因此,知识教育的关键在体系的统一性。能力教育的关键在经验的有效性。而心性教育的关键在链接的紧密性


这也是为什么优秀的老师会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跟孩子的互动上,而不是急于求成的调整。链接建立了,信任巩固了,教育反而成了水到渠成的副产品


点击阅读原文:怎么做孩子才会真正听你的?家长伙伴老师该如何配合?——全面解析心理行为教育 系列文章之三



4

幼儿期(6岁以前)的心性教育重点是什么?怎么实操?

幼儿阶段心性教育的要点是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会生活,会玩耍的习惯。


会生活对应着做事有主心骨,会玩耍则对应着做人有同理心


幼儿期这个阶段最好的心性教育老师是家长。这个阶段家长要尽可能多的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


 在生活方面,父母需要陪伴小朋友一起学习生活的各项本领,多抽时间和孩子一起户外运动,跟孩子多聊天帮助孩子把想法表达清楚等。


 在玩耍方面,有时间可以加入到孩子的游戏当中,比如跟孩子一起拼积木,跟孩子一起玩假装的游戏,给自己的孩子创造机会多与其他小朋友互动等。


点击阅读原文:大道至简!会生活会玩耍,才是心性教育的根本–全面解析心理行为教育系列之四



5-1

错过了幼儿期的心性教育怎么办?赶紧抓住童年期的黄金机会!

童年期的教育重点是通过设立“伟大目标”的方式建立基本的价值体系。


常言说童蒙养正、少年养志,其实本身是一体的。一旦孩子内心有宏大的、高远的、坚定的志向。就能以此为方向,塑造、规范和调整孩子心理行为的各个层面。


无论是知识教育,能力教育,还是更关键的心性教育,我们都要在这个阶段给它赋予意义,拔高层次


点击阅读原文:“虚以控实”,这样定目标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的潜能!——全面解析心理行为教育 系列文章之五



5-2

幼儿期、童年期都错过了怎么办?还有最关键的青春期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觉醒和生长的关键期。


很多人往往谈青春期色变。其实,青春期就是从小孩子往成年人的过渡。换句话说,因为他开始有内在思想了。不要小看这种变化。这是一个人内动力的根本源泉


常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我们往往迷失在偏执的那一面。只有把握两面,才能回归到事物本来的属性,才有可能成为善于处理问题的人。


其实,青春期潜藏着巨大的转变机遇。把握好这一自我意识觉醒和生长的关键期。就能形成强大的内驱力,激发孩子主动前行。


青春期的教育要点——理清认知错误,重建信念系统幼儿期和童年期,教育者可以直接介入。可是到了青春期,教育者就不能直接介入了。


第一、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步步为营。需要从亲子关系中说一不二,马上执行的上下级模式,调整为彼此尊重、相互协商的甲乙方模式。


第二、不能单刀直入,需要顺劲反攻。顺着孩子的思想走,把他从看上去的好的一面一直引向背后藏匿的坏的一面,让孩子自己发现原来我不对,我不好。他就会自己调整了。


点击阅读原文:“虚以控实”,这样定目标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的潜能!——全面解析心理行为教育 系列文章之五



6.7

具体案例来谈谈如何进行青春期的心性教育(落地实操上、下)

如果在幼儿期(0-6岁),错过了会生活、会玩耍这一重要的的心理行为调育阶段;


如果在童年期(6-12岁),错过了通过设立“伟大目标”的方式建立基本的价值体系;


那么在青春期(12-18岁)还有补救的希望。这一阶段要抓住青春期少年的特征,家长从强势的、主导的亲子关系模式调整为彼此尊重、相互协商的甲乙方模式,讲究顺劲反攻、喻理于情


对于自由的渴望,是青春期少年的强烈呼唤。需要根据具体的目标,结合特定的条件,找到最能符合此时此景的方法。


因此,当交流带有“教育”的目的时,就需要考虑效果。跟孩子沟通是需要精心设计的。每一步要达到什么效果都得有所准备。不能粗犷、随意、草率。


点击此处查看“心性教育落地实操上篇” 、“心性教育落地实操下篇”



8

干货,游戏上瘾怎么调?(原理分析+落地实操)

游戏上瘾——成绩下滑——逃避现实——更上瘾——更下滑。这个死局到底该怎么破呢?应明爸的要求,我们来谈谈游戏上瘾怎么调?心性教育到什么程度才算结束?


导致游戏上瘾的三个核心因素是——内心迷茫,逃避现实和自控力差。要想阻断恶性循环,就得把这三点一一说透。


 内心迷茫——


青春孩子思想浅薄,心态浮躁,行为上又喜欢封闭在自我的小圈子里夜郎自大。要破局,就要把孩子从小圈子里引出来


一方面要提升孩子的理论认知层次。用深刻打破肤浅,用全面打破片面。另一方面是游历和实践。通过沉浸式的体验与最真切的感受,用现实打破幻想,把孩子拉回真实世界。


 逃避现实——


小明是差生,在对比竞争的环境中一直处在不利的位置。挫败感的反复叠加,他的自我认同感会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偏移——与其证明不了自己是优秀的,还不如接受自己是不优秀的。


解决方法有两种,第一就是前面所言,让孩子重新燃起回到真实世界继续拼搏的火花。第二种方式是改变孩子对于学习的认知——从为了获取利益而学习,调整到为了学习本身而学习。朱老师曾经就是通过“闭关”的方式进行针对性调育的。


明爸终于明白了,问题的根本症结不是电子产品。而是如何让孩子再次升起对真实世界的憧憬

 

 自控力差——


道理上认同、心理层面接纳、行为中改变是三个不同层面的事情。闭关只能解决前两点。


而行为中改变往往会遇到自控力弱的问题,自控力由弱变强是有前提的:要么不再迷茫,对生活有了憧憬。要么爬出挫败,享受到学习本身的乐趣。前提没有建立,怎样说教都是徒劳。


此时此刻,孩子无法依靠个人的力量完成自控力升级。就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简单来说,就是跟着好团队建立新习惯。其中,伙伴是核心,老师是保障,家长是关键。


点击阅读原文:干货!游戏上瘾怎么调?——原理分析&实操方案(系列文章八)



点击下列图片文字回顾往期热文


看电影聊教育——《四等》第二期:作为家长,怎么避免孩子糊弄你?


看电影聊教育——《四等》第一期:妈妈,如果没有你,我早拿冠军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知守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