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真正有效的教育就需要精心设计——心性教育落地实操上篇(系列文章六)





前 文 提 要


小明今年15岁,由于从小缺乏良好的心性教育,青春期的他非常叛逆。无可奈何的父母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二宝身上。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已得知:

1、心性教育的本质(点击阅读详情)就是要让孩子认知自我,认知世界;理顺自己和自己,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2、教其心的教育(点击阅读详情)本来就是最有难度的。得先把哪些问题需要调育、哪些问题不需要调育搞清楚,然后再考虑什么时间调、谁来调、怎么调。

3、知识教育的关键在体系的统一性。能力教育的关键在经验的有效性。而心性教育的关键在链接的紧密性(点击阅读详情)

4、幼儿期(6岁以前)的心理行为教育重点是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点击阅读详情)——会生活对应着做事有主心骨,会玩耍则对应着做人有同理心。

5、童年期的重点是通过设立“伟大目标”的方式建立基本的价值体系。青春期则要把握自我意识觉醒和生长的关键期(点击阅读详情)



 4471 字

预计阅读时间需 12 分钟


第六部分:心性教育该如何具体落地(上)

真正有效的教育就需要精心设计


明爸:之前我们已经把每个阶段心性教育的关键点聊透了。可是怎么运用这些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呢?


朱老师心性教育是很个性化的。非常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便是同一种方法,在不同孩子身上效果也可能会截然不同。


明爸:这个我能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喜好、经历都千差万别嘛。


朱老师:因此,心性教育没有万能药。需要根据具体的目标,结合特定的条件,找到最能符合此时此景的方法。


明爸点头:理解归理解。不过听上去也太难了吧。


朱老师:乍一听是挺难的。但跟其他行业一样,教育也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就像中医看病,初期茫然无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融会贯通了。如果各方面条件都能得到有效匹配,解决问题不是难事。


明爸:什么叫各方面条件匹配?


朱老师:就是前面提到的孩子、家长、老师、伙伴等因素的匹配度。还拿中医举例,有时候大夫的药方开出来了,可是家属就是坚持去开刀,那也强求不得。


明爸无奈的点点头。



朱老师:为了理解和吃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详细过程。我们通过一部电影的几个场景来讲解吧。


明爸好奇的问题:什么片子?


朱老师:一部以青春期孩子的成长为主题的电影——《狗十三》。


明爸:太应景了。我得好好听听。


朱老师:因为电影很长,我们只分析个别场景。我先给你讲讲故事背景。


电影主角叫李玩,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很早父母就离异了。李玩虽然跟着爸爸,不过一直跟着爷爷奶奶住。后来爸爸组建了新家庭,最近后妈还生了弟弟。本来爸爸打算把这个消息告诉李玩。可是奶奶觉得还是先不告诉李玩为好。免得李玩担心爸爸偏心。


对了,这里先问问你,如果是你,会选择现在就告诉李玩弟弟的事情。还是听奶奶的以后再说。


明爸:嗯……我会选择现在说。要不然孩子会觉得我一直在骗她,那就更麻烦了。


朱老师:有道理。姐弟两个是要长期相处的。此时孩子还小,谁看了都心疼,有助于培养感情呀。等长大了,开始淘气,就惹人烦了。


转回正题——第一个场景是李玩的爸爸被班主任叫家长了。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分析。



明爸:看来当父母的都差不多。怎么影片里爸爸说的话那么熟悉。


朱老师:对于父女关系,爸爸和李玩有怎样不同的认知?


明爸:这父女俩都挺倔的,谁都不愿意妥协。只不过女儿还小,只能忍气吞声。要是放在我们家小明,一准儿跟我吵起来。


朱老师:说的太模糊了。电影里爸爸的态度有几次转变,我们详细解读一下。


先是好言相劝,然后是语言威胁,接着是暴力执法,再者是物质哄骗,最后是牢骚谩骂。


这一套操作下来,你觉不觉得在爸爸眼中,两人的关系更像是主人和宠物。只不过作为“宠物”的李玩不是很配合罢了。


明爸有点疑惑:能具体说好吗?怎么会跟宠物联系在一起。


朱老师:一般我们是怎么对待小猫小狗的?它们的第一要务就是乖巧听话讨人喜欢。让你干嘛就得干嘛,允许你发发小脾气,但是哄一哄立马得过来。要不然就得挨打。


明爸点头:要是这么看,确实有点像。李玩爸爸心里有一个预设前提——孩子必须得顺从自己


朱老师:没错。实际上孩子小的时候这么养无可厚非。但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还这么养问题就大了。就像影片中的李玩,在她眼中是怎么定义,或者怎么期待父女关系的呢?


明爸:之前我们着重谈到过,这时的孩子有了自主意识,渴望平等和尊重。否则就会反抗。


朱老师点头道:说的很对。李玩更希望父女之间是一种朋友关系。其实她心中的潜台词是,你能不能先问问我为什么不选英语小组?我们能不能回家商量商量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为什么你总是一副高高在上样子好像一切都是你对我错?为什么你只会用一种蛮横暴力的方式强迫我服从你的意愿?


明爸:爸爸把女儿当宠物。女儿把爸爸当朋友。难怪无法交流,矛盾不激化才怪呢!



朱老师:你觉得他们两个的认知谁才是对的?


明爸想了想:都有问题。首先,爸爸的做法肯定招女儿恨,也解决不了问题。其次,女儿的做法也太任性了。爸爸也不是圣人。即便欠缺理解和尊重,也不能求全责备嘛。你主动一点跟爸爸沟通不行吗?


朱老师:分析思路是对的。只不过立场偏好有些明显,不够客观。我们先进入第二个场景。到时再继续剖析这个问题。



明爸:这孩子也太任性了。爸爸都示好了。还不领情。上脸了不是!


朱老师:你的话怎么越听越像养宠物的感觉。抽离!抽离!你既不能天然的站在爸爸的立场,也不能刻意的站在孩子的立场。只有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客观的分析双方的需求点和矛盾点,才能解决问题。


明爸不好意思的点头。


朱老师:李玩本来是喜欢小狗的。但一听是爸爸送的马上翻脸。看来爸爸的做法失败了。如果换做是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明爸:要是我……干脆不管她。虽然我的手段是硬了点,但是道理是对的——本来英语就更重要,天文只是个兴趣。我还不是为她的前途考虑。


朱老师:两大错误!第一、偏离主题。现在谈的是心性教育,不是知识教育。你的目的是让孩子有同理心,也就是理解你认同你。而不是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


第二、埋下祸根。回想你们家小明。难道不是一次次矛盾的积累,最终才导致他离家出走的吗?《道德经》里面讲圣人为难乎其易。不是让我们把祸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吗?


明爸挠挠头:哎!思维惯性一时半会儿改不了呀。那就……那就顺了她的心思吧。先跟他道个歉,然后把志愿改回来。这样孩子就会觉得我是理解和支持她的。


朱老师:以后呢?


明爸疑惑的看着老师:什么以后?


朱老师:这次你满足了她。下次你满不满足?比如明年她想谈恋爱呢?后年她想退学呢?你怎么办?如果不满足,人家还不是会认为你不理解她,不支持她。


明爸:对呀。这是一条不归路。毕竟孩子的认知有限,很多时候只顾眼前。一味满足,最后吃亏的是她,痛心的是我……左也不行右也行,到底怎么才好!


朱老师:第一步、 明确李玩的生气的点在哪里。


明爸:这好说,跟我们家小明一样。本质就是不愿意被干涉,更别说强迫了。说的直白一点,她希望一切都由自己做主,父母只要支持就好。


朱老师:分析的很对。对于自由的渴望,是青春期少年的强烈呼唤。但是对于自由的理解,成年人和青少年是有很大差别的。青少年期待的是一种不受制约,完全掌控的绝对状态。而成年人深知这种自由只存在于童话世界里。现实世界中,自由永远是一种相对状态。任何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约束。


所以,父女表面的矛盾是英语小组的问题。而本质的矛盾则是女儿期待的绝对自由爸爸给不了的问题。


明爸连连点头。


朱老师:理解了这一点,再来看爸爸送狗的做法无异于火上浇油。一方面,女儿完全可以理解为收买——用一条狗来换我的自由,这生意太坑了。另一方面,加剧了女儿的错误认知——凭什么你想干嘛就干嘛,一会儿强迫我,一会儿收买我。既然你可以,为什么我就不可以!


明爸恍然大悟道:原来礼物是不能随便送的。



朱老师:分析完第一步,第二步就要确定我们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表面的目标是缓和矛盾,承认自己不该强迫女儿做决定。更深层的目标是借此机会让女儿认识到她想要的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引导她逐渐走出幻想世界,进入真实世界。


明爸:老师讲的有道理。越早进入真实世界,就能越早成熟起来,不再把精力放在跟父母无谓的争斗上。


朱老师点头继续说:前面是理论分析,接下来第三步就是具体的实操办法了。


明爸:这一步最头大。道理好总结,可是用什么办法才能让青春期的孩子接受呢?方法不对路,只会适得其反。


朱老师:可以尝试这样沟通。


首先,直接把弟弟抱到李玩面前。然后满脸真诚且柔和的说“这是你弟弟,我看他的感受就像当初看你一样。”


这么做的用意是,1、矛盾转化。让李玩暂时忘掉对爸爸的气愤,转而惊讶于怎么会有个弟弟。2、用感情来消除隔阂,让她回想起爸爸曾经对自己的好。3、顺便把认亲这件事情也给办了。


其次,用半开玩笑的口气继续说“不知道他长到你这个年龄会是什么样子。估计会更让人费心,到时我肯定是管不住了,你这个当姐姐的得替老爸分忧啊。”


这么说的用意在于让李玩换位思考,体会爸爸的不易。如果你站在爸爸的立场是不是也会冲动,也会做错事,也希望对方原谅呢?


再次,用非常诚恳的语气道歉“我知道你生爸爸的气。你心肯定会抱怨:凭什么爸爸想干什就干什么,而我就得处处受爸爸的压迫。如果你真的不想参加英语小组,明天我就跟你一起去学校改过来。”


直接把李玩的心里话说出来,先把气愤点消除掉,以便切入后面的重点。


最后,以一种自言自语的语调,冲着怀中的宝宝说“只不过,爸爸需要你明白的是——不要把生活想的太简单了,没有任何人可以随心所欲,爸爸也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你出生的时候爸爸就想给你提供一个最好的成长环境,但是现在连一个完整的家庭都没有办法给你。


哎……我希望你将来能够比爸爸过得好,更能掌控自己的生活,所以你现在赌气埋怨是没有用的。你要让自己尽快成熟起来、强大起来。一个人越强大,对自我的掌控力才会越大。


这么说的本质是“喻理于情”。完整的家是李玩的痛点,以此才能达到刺痛李玩的效果,才能让她体会到爸爸说的是真感情不是大道理。


明爸竖起大拇指:原来跟孩子沟通是需要精心设计的。每一步要达到什么效果都得有所准备。看来之前自己太粗犷、太随意、太草率了。


朱老师:当交流带有“教育”的目的时,就需要考虑效果。难道你们公司开产品发布会的措辞不是经过反复推敲的吗?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对方听得进,跟着做。要不然你还是你,他还是他。


明爸点头:感觉有点明白了。


朱老师:接下来进入第三个场景。如果你真的明白了,就看看下面的问题该如何处理。


未完待续)

敬请期待下一篇:心性教育该如何具体落地(下)



附录:心性教育六大问题回顾



 一、心性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最终要达到怎样的教育目标

二、心性教育的原则和标准是什么?是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调整?

 三、家长、老师、伙伴、环境的作用分别是什么?这些因素怎样有效配合才能事半功倍?

四、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重点在哪里?如果错过了关键期后面还可以弥补吗?

 五、怎样评判一种教育方式的优缺利弊?为什么同一种方式在一个孩子身上有效,在另一个孩子身上就无效?

六、心性教育进行到什么程度才算结束?怎样的调育效果称得上令人满意?


点击下列图片文字回顾往期热文


挖掘火爆行业背后赚钱的秘密,思维教育的现实应用


这样定目标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的潜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知守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