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我们如何做家长(下)

五、问题版块

(一)为什么父母学霸而孩子却很普通?


新教育圈的家长普遍都对教育很重视,在各自的领域也都有不错的成绩,相对于周边的人来说,是敢想敢做,有拼搏精神的一群人,但家长学霸孩子普通的情况却很多,这是为什么呢?


1.家长精力有限,高质量的陪伴少,尤其是父亲的缺位。


我们前面讲过,妈妈身兼多职,在工作和家庭的矛盾中我们有时不得不减少对孩子的陪伴,即便有陪伴,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陪伴的质量并不高。

而现实生活中爸爸角色的缺位,更是孩子缺乏力量感和方向的根本原因。一个孩子,要想得到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父亲和母亲的作用同样重要,需要爸爸妈妈齐心协力才行。男性本身更加偏于理性,思考更有逻辑,对孩子的思维方式会有很大影响,而且更有探索精神,会带孩子尝试各种有趣的事情,拓展孩子的活动圈,增加孩子的勇气等等。

当整个家庭合力把精力向教育孩子的方向倾斜时,孩子的进步迟早会到来。在此也推荐给大家一部纪录片《父亲的生物学意义》,里面有科学的研究,证明爸爸参与教育后的孩子的一些变化,很值得借鉴。


2.优秀的家长往往追求完美。


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孩子也往往高标准严要求,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孩子不断体验到沮丧和挫败感,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导致习得性无助;或者一旦孩子达到了父母的要求,接着又会加码,孩子在心理上会厌倦,行为上产生逆反。


3.优秀的家长往往还有较强的控制欲。


掌控感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之一,而在现实当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可能都需要对方方面面进行掌控,才能顺畅运行。

这种习惯很容易带到教育中来,孩子就会缺少锻炼机会,缺乏自主决定的权利,也就谈不上自我负责了。实际上,教育最重要却又最难做到的就是“无为”,做点什么很容易,不做什么才更难。而这点非经长期练习和觉察不能达到,因为“无为”不是不管,而是在充分掌握各种可能性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并且对孩子尝试的结果有相应的引导,这样无论成败,孩子都能在不断尝试中获得成长。

(二)完美家长的美丽陷阱

现在的孩子压力大,这几乎是普遍的共识了。


有人说,这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于“完美”。但就我们的观察,咱们新教育的家长,更要求自己做个“完美家长”,而这很可能是个美丽的陷阱。追求完美的家长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感受到的挫败感,可能比生活中所有其他的事加起来还要多。

所以,我们必须小心因“不完美”而产生的负面情绪,谨防掉入“完美父母”的陷阱。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不完美,对孩子并非是坏事。这正是教育的艺术:你不必是完美的家长,一般的好就足够了。否则,你的压力迟早会转移给孩子。


儿童心理学家大卫·温尼克特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他曾经告诉父母:“我们不可能是完美的父母,但我们可以用完美的爱来培养孩子。”放下对完美的焦虑,才是进步的开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接受一个不完美的孩子。


我们学堂的老师就很擅长自黑、自嘲,犯了错误就赶快承认,也不避讳在孩子面前暴露自己的缺点,所以孩子才会体会到,老师告诉他们的犯错误不可怕,原来是真的,改了就行了。也理解了原来接纳自己,就是看到那个真实的自己,有好也有坏;原来尊重,就是尊重你可以选择改正错误,也可以选择不改正,但是你都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我们也经常告诉家长,你们不必事事做得九十分一百分,做个60分的妈妈就已经很好了,再说,话又说回来,你怎么知道你做的就是九十分?方向不对,努力白费,说不定你以为是九十分,结果却不及格呢。


我们大概总结了一些“完美”家长容易走入的误区:

误区1.只有完美的父母,才能教育出完美的孩子。


首先,没有人会成为完美的家长。

这一点我们刚才提到过,没有人是完美的,不管是家长或者是孩子,如果抱有这样的期望,那要好好思考一下这是不是一种幻想。再回想一下,你的父母在你小的时候肯定也搞砸过不少事情,但是你现在过得照样不错。

而且对孩子来说,会犯错的家长并不令人失望,如果他们肯承认错误并改正,反而更让人喜欢和敬佩。比完美更重要的是愿意承认错误,并与孩子们讨论下一次该如何做。这就是在告诉孩子,犯错误是我们学习的方式。


误区2.自己犯的错,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以至于会一直影响孩子。

这种认识是比较普遍的,新教育的家长们特别具有反省精神,“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的观点深入人心,结果孩子一出现问题,我们就开始自我挖掘剖析,深刻反思,然后就是各种后悔愧疚补偿,把孩子问题的所有责任都揽过来。

其实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句话,就会发现里面的漏洞,原件改了,复印件哪能自动就改了呢?不还得重新复印一遍才行吗?家长是家长,孩子是孩子,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虽然年龄小,却在精神上却是跟我们完全独立的人,我们有我们的责任,孩子有孩子的责任。

这种想法首先是自恋,高估了自己对孩子的影响。然后是低估了孩子,孩子也是有自我成长的原动力的,他们受了伤,也会用自己的方式疗愈的,不信你看小树苗受了伤,伤口愈合以后比原来的还要坚固。

当然你不能跟我抬杠啊,伤害也是有限度的,直接砍断它当然就没法愈合了。

另外,其实还有隐含的不负责任。这种追溯很容易就追溯到原生家庭去,孩子可以追溯到我们这里,我们又可以追溯到上一辈,那我们自己的责任在哪里呢?再说,即便给孩子造成了伤害,真正负责任的家长会按照我们上面分享的真正去深入了解孩子,然后才能真正改变教育方式,孩子才不会受到新的伤害。

但是我们却是看到太多的案例,家长一味地反思痛苦,却不去实实在在地研究教育规律,看到真实的孩子,实在是后者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而前者只需要痛苦就可以了,而且还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痛苦获取同情,逃避责任。


误区3.做父母一定有正确的方式,教育上的每个问题,都有标准答案。

在图书馆书架上有数百本育儿书籍,每一本都有不同的育儿观念。对于某些父母来说,一些育儿书确实会奏效。但对更多的家庭来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只要把握住根本和原则,具体的做法可以千变万化。


误区4.“如果我不向孩子传授他们需要知道的一切,我就是一个失败的家长。”

作为父母,我们想尽力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这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必要的。只要我们爱自己的孩子,即使偶尔照顾不周,他们也一定会理解我们的不完美。我们要做的,只是去享受养育孩子的过程,放下焦虑、多给自己加油,拉着孩子的手一路向前同行。


误区5.“我一定要成为孩子的朋友。”

我们认为,这其实是个错误的口号。

我们固然说,孩子年龄越大,越希望你跟他成为朋友,但他们最终需要的是你成为合格的家长,能够给他们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提出方向性的指引,甚至有时还需要你的严格监督。


很简单,你来做孩子的朋友,谁来当他的家长呢?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同龄人、他不是你的合作伙伴、他也不是你的知己。假如他们在该努力的时候却堕落,而家长却放纵他们,那么他们长大以后最恨的可能就是你作为家长的不作为。


随着他们的成长,他们就会要求更多的独立,那你要让他们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当他们越来越独立,你就要学会对他们逐渐放手。这就是成长的节奏。太早或者过晚地和孩子平等相处,都会扰乱他们的自然发展,阻碍他们成为成熟和健康的成年人。


通过分析这些完美家长的误区,我们再回想一下开场时提到的那个高材生,能够看到那个父亲似乎是完美的,但这样的完美只是表面上的,孩子内心究竟怎么想的?这个家长可能并不知道,也可能知道却不关心,导致悲剧的发生。


下面我们也收集了一些家长比较关心的小问题,在这里略作分析:

(三)如何跟孩子电话沟通?

新教育的孩子基本都是住在学堂里,每周末会跟家长通话,是家长了解孩子生活学习情况非常重要的途径。老师们在家长会上经常会听到家长反馈,和孩子的聊天要么就变成了汇报工作模式,要么就一问就“挺好,还行,一般”,总也聊不起来,家长逼得越紧,孩子越往后退,一通电话打下来,家长也很无奈,孩子也很烦。

和孩子沟通我们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先要沟通顺畅,再谈沟通效果。


首先沟通是一个双向的事情,有沟有通才行。如果沟了不通就要先解决通的问题。我们成年人都知道如果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那参与的兴致会比较高,如果谈的话题不感兴趣或者不舒服就不想聊了。


和孩子聊天也是如此,谈他感兴趣的话题会更容易聊起来,只要聊起来了,我们就能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聊得越多,也就越了解孩子,另外聊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孩子也会比较放松,也就越容易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我们就越能够全面地认识孩子。在这样的沟通中,孩子也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尊重,也就更愿意听从父母的话。


不过这里面要注意一个重点是,我们沟通的目的是要了解真实的孩子,那么我们的心就一定得是真诚的心,愿意接纳的心,而不是抱着“钓鱼”的心态来套孩子的话,套到之后就又回到原来的套路,那样将会只会让孩子更加远离你。

(四)孩子不想和家长打电话怎么办?

凡事有果就有因,当我们听到孩子说不想打电话的时候,我觉得要先问一下自己:“我做了什么,让孩子不愿意跟我通话?”


孩子和父母天生有情感的链接,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我们跟孩子通话带来的不愉快胜过了情感带来的慰藉。所以回听一下通话录音,看看孩子究竟是怎么想的,我们有没有在自说自话,我们跟孩子是否同频?或者孩子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等等。有时候是孩子遇到挫折希望得到支持和指导,但以往的经验让他觉得跟父母讲了还不如不讲。有时候可能原因很简单,孩子毕竟是孩子,一时贪玩忘记了,那也不必横加指责扣帽子,只需要跟孩子约定好就可以了。

作为老师我们很理解家长的心情,分隔两地,鞭长莫及,除了老师的反馈,每周就只有两三个小时的沟通能够了解孩子的近况了,状况好还好,状况不好难免焦虑,难免就会乱提要求,但在不了解实际情况的情形下提的要求能有多少效果,天知道。

所以,我们的观点是,先保持沟通的顺畅,再谈沟通的内容。我们毕竟是成年人,跟孩子通话理应更主动理性。


另外,做好家校的沟通也是相当重要的。

新教育基本上都是寄宿制,家长由于了解到的信息有限,难免会有出现误判的时候,在通话中急于想知道孩子的状态如何,所以也会更倾向于问那些容易看得见的成绩,而忽略孩子的内心世界。所以,家长们之间,家长和学堂之间的良性沟通可以帮助家长放下焦虑,从而更加淡定从容。

关于这一点,学堂朱老师以前专门就这个话题做过联盟分享,感兴趣的家长可以找来看看。


(五)怎样让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

“让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是我们一直提倡的,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呢?


许多家长会引经据典讲上一通道理,如果不受欢迎会如何如何,将来会如何如何,受欢迎的人又会如何如何,等等,但是,这其实根本没用。因为从孩子的本心来讲,没人愿意自己不受欢迎,这本来就是孩子想要的,所以不需要讲道理;另外,未来离孩子太远,而孩子是活在当下的;再者,小年龄段的孩子是通过切身的体验来认识这个世界的,而不是通过理性的思考。


 而有的家长则会提要求,硬性要求你得受欢迎,甚至量化孩子的行为,规定每天都得做受人欢迎的事儿,甚至还规定种类和件数。我们认为这是教条死板的做法,不但没用,而且还会让孩子变得虚伪,甚至变成讨好型人格。有的孩子为了达到家长的要求,会用交换或者收买的办法使自己受欢迎。这些肯定都不是我们的本意。


那究竟怎样做呢?

说穿了其实很简单,先让自己喜欢自己。你自己都不喜欢自己,怎么可能让别人喜欢你呢?成为受欢迎的人,是一个结果,而不是目标,是你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的过程中自然呈现出来的结果。

有很多人混淆了结果和目标。当孩子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善良、友爱、宽容等品质,结果自然就是会受人欢迎。而要想具备这些品质,则又回到了我们前面所说教育的本质,所以家长们万不可倒果为因。

(六)孩子遇到一点小事就发脾气,

怎么控制好情绪?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发现有些小孩子容易发脾气,有些小孩子就没那么容易发脾气,抛除掉先天性格因素不讲,很多是后天的养育方式不当造成的。


首先,一个人为什么会发脾气呢?虽然现象林林总总,但其实都可以归结到一个原因:没有接受事实。

为什么没有接受呢,大概有这么两类:

一是没有了解全部的事实;二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他无法接受。


我们挨个分析一下。

为什么没有了解全部的事实呢?

原因还可以细分,

第一你有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看到;第二是你没有能力看到。


我们继续往下分析,第一种往往是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的误会,当你有机会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就会修正自己的看法,情绪也会消失。第二种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固执己见,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了,这不是态度问题吗?你怎么说是没有能力呢?其实所谓固执,就是认为自己的认知才是正确的,不能够换角度思考。

而换位思考的能力是人类7岁以前很难具备,7岁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皮亚杰的实验可以证明这一点。所以那些固执的人,本质上是一种幼稚的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想要解决的话就得提升换位思考能力,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对于小孩子来说,我们就得要防止宠溺过度,自我中心。


那么,为什么孩子看到了事实,却会不接受呢?


一种可能是,孩子本身心智不够成熟,不具备情绪管理的能力,事实本身令人不快,所以会哭闹;还有一种可能是,孩子其实明白事实无法改变,也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但是他发现发脾气能给他带来好处,能满足他的需求,所以就利用了这一点来要挟家长就范。


要想鉴别也很简单,看他发脾气是不分场合不分对象都发脾气,还是只挑那些吃他那一套的人发脾气。鉴定出来以后怎么对付他,就很容易了。


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我们经常以为的态度问题,其实是能力问题,而面对孩子各种问题的时候,简单地归结为态度或者能力,既不公平,又不能解决问题。


关于情绪,还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平时说的控制情绪,也可以称为情绪管理,常常被误解为压抑情绪。但其实管理情绪不是没有情绪,更不是压抑情绪,而是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小孩子尤其是要学习这一点。


情绪是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是需要我们在生活中逐渐学会识别和管理的。小孩子的情绪来得快去得快,不太会停留在情绪当中,孩子在大概6岁以后对各种情绪就开始认识并能够分清,这时候就可以教他一些基本的情绪管理方法。比如转移注意力、自己安静呆着、在安全的环境下发泄一下等都会有所帮助。

这里特别提醒家长,情绪是需要被看见和接纳的,如此情绪就会过去,但如果被强压或者忽略,就会隐藏在身体里成为隐患,当孩子有情绪时,一定记得要理性面对,接住来自孩子情绪的冲击,等情绪过后再来帮他分析,万不可硬性要求孩子控制。


(七)孩子容易丢三落四,东西乱放,

怎么解决这个马虎的问题?

看到现象先想原因。


这个表现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一种是孩子的东西乱放,是源于小时候没有养成归位意识。

幼儿2-4岁有一个秩序敏感期,这个期间如果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意识,同时培养物品归位的习惯,会为之后孩子管理物品打好基础,如果错过了这个敏感期,越早纠正越好,家长一发现孩子的归位意识不强,就及时介入,帮助他养成归位的习惯。而这个习惯的养成也不能只靠强制,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帮助孩子从自身出发,看有哪些可行的方法。


还有一个原因是不爱惜物品。

这种现象在孩子身上也很普遍。孩子为什么对物品不珍惜,因为得来得太容易,东西又太多了呗。有的孩子东西找不到了,第一反应就是让家长再买一个,那口气好像买东西不用花钱似的,有的干脆就不找,丢了就丢了,反正还会有的。这个原因归到最后,不得不说还是家长提供的条件过于优越了。


要想解决,首先家长得改,然后再通过引导让孩子认同爱惜物品是好的,浪费是不好的,孩子从头脑层面明白后,同时用结果来约束他的行为。做得好及时肯定,如果有不珍惜物品的行为,就承担相应的后果,比如说手表乱放找不到了,那就没得用,或者让他自己想办法,如此反复几次,就会大为改善。


在教育的具体实操层面,我们面临的问题五花八门,总有家长跟我说,明明自己很精进,也学了很多东西,孩子也在努力地改,可是效果却不明显,有时候还会出现反效果,或者带来新的问题,实际上将问题细细分解开来,会发现绝大多数的问题涉及到对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到位,或者对一些概念理解不清晰…


在这里时间关系我们也不可能展开来讲,只能选几个家长反映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分析,还有问题的家长可以关注我们的学堂微信公众号,并在留言区留下您的困惑,我们愿意将我们在教育上的小小的心得分享给大家。


我的分享接近尾声了,在此我要特别感谢知守学堂的教师团队,这是一群亦师亦友的伙伴,从你们身上我感受到了真诚和力量,我为有你们这样的伙伴感到自豪;

感谢知守的家长和孩子们的信任,你们让我亲身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感谢山长和刘老师创办的清一新教育,使千千万万个家庭受益;

感谢清一联盟的主办和义工们,因为你们的付出让更多人了解新教育。

最后,感谢您的陪伴和聆听,所有的遇见都是最好的安排,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您有所收获。


文中提到的一些参考资料如下,供大家参考,如果大家对我的分享感兴趣,可以关注知守学堂微信公众号B站知守教育UP主

谢谢大家!



参 考 资 料


《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著)

《儿童成长的关健期》

《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

《解码青春期》

《未雨绸缪青春期》

《家庭教育》(陈鹤琴著)

视频《父亲的生物学意义》


分享视频链接:

清一联盟读书会分享《我们如何做家长》


往期文章 

我们如何做家长(上) 

我们如何做家长(中)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知守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