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我们如何做家长(中)

在上一篇提到了如何认清孩子的话题,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个话题开始分享。

我们大致把儿童的成长过程分为三大部分,0-6岁是幼儿期,6-12岁是儿童期,12-16岁为少年期。


0-6岁幼儿期,幼儿养性 


幼儿期是人生中第一个关键期。


因为0岁至6岁是人的一生中“可塑性最高,施教最容易”的阶段,正是教育的黄金时期,也是奠定儿童品性基础最好的时间,就像一座大厦的地基,未来大楼可以盖多高,取决于地基的牢固度和深度,而且这种建设是不可逆的,一旦建成就基本不会拆除。

很可惜,一般的父母大都因为各种原因轻易错过。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生最难化者唯有习性,良好的习性一旦养成,则终身受益不尽,反之则贻害无穷。


因此,第一阶段“幼儿养性”的教育特别重要。

这段时期的幼儿几乎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然而其纯净的心灵对外界的一切信息,却能靠高度的直觉而全面吸收,不加选择地全部接受,是构成其一生性情及人格基础的重要时期,正如那句话“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所以不可不重视。


幼儿期的教育主要靠父母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告知他们正确的是非观,养成规律的作息和礼貌的习惯,和家长一起做事,为发展独立、自信的人格种下种子。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大多数的学习是通过体验而来的,所以要多让他们参与家务劳动,既能通过体验提高动手能力,又能从实际的生活中了解常识,了解真实的生活,建立“世界是有规律的”的初步认识萌芽,这些都有助于孩子的心性成长和逻辑思维的建立。


幼儿时期家长最需要做的除了面对孩子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关于家庭教育环境的问题不可忽视。


6岁之前,孩子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家里的,他们受家庭氛围熏陶,对来自家庭成员的各种语言行为照单全收,所以家庭小环境的建设就非常重要。


我们用养植物来比喻养孩子,植物的种子、土壤、养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共同作用,植物才能成长,如果这几种因素各自齐全,那孩子成长基本不用担心。

这里种子代表孩子,土壤是家庭环境,阳光空气水是外在环境,包括学校和社会;而天生天养的土壤和养分代表自然状态下的生长,有人除草施肥照料则可以理解为教育。

每一个孩子,从种子开始就有各种差异,天生禀赋不同,对养育的回应方式也不一样,所以才有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说法,我相信家里有两个以上娃和家长肯定会有同感。


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家长是无法选择种子的,孩子来到世上,携带的“精神胚胎”(蒙特梭利语)如何,我们无从得知,种子是干瘪还是饱满,我们一般的父母也很难决定。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这颗种子成长为他能够成为的最好的样子。

土壤的富饶与否,我们提供的养分是否合适,照料是否适度,都是决定这颗种子能否成材的关键。


那么,怎样在这个关键期打好基础呢?

首先,树立优秀的家风,把家族优秀的精神财富传递给下一代。


“家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家风是给世代家族成员树立的价值准则,是我们立身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

现在随着人们思想的开放,自由独立等意识观念的流行,很多优秀的家庭传统都被遗忘了,孩子从家庭中也无从得到优良的文化传承。

良好的家风是孩子健康成长最好的“护身符”。

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

曾国藩说过一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梁启超对这句话也是推崇备至,他们告诉孩子:做人既不可骄傲自大,亦不可怯弱自卑。凡事要尽力而为就可以了,这样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可以安心自得。

这种家风熏陶出来的孩子想必是豁达的,是能够坦然面对失败的,如果他们遇到高考不利,一定不会以跳楼来解决问题。

梁启超被人羡称“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曾家更是子孙绵延不绝,代代有栋梁。良好的家风能够让孩子心理健康、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其次,家长亲身示范,以身作则。

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子很擅长模仿大人的行为,而家长的行为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是直接的,家长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学。

既然我们了解到孩子在这个年龄段都是靠直觉吸收周围的信息,那我们就要尽量为孩子提供正面积极的影响和榜样。如果您之前没有意识到这方面对孩子的影响之深,从现在起也来得及,毕竟孩子每天都在变化的,多一份熏染就多一份收获。

还有,家长需要在幼儿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规则意识,建立规律的作息,自己的事自己做,学会与小朋友友好相处。

这个阶段如果养成好习惯,未来孩子的生活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否则不良习惯一旦形成,改变的难度和成本就会高很多,就像现在学堂的一些孩子,因为幼儿期的不良习惯需要调整,就要额外花费时间在改行为习惯上,学习状态和进度也就进步缓慢。


6-12岁,儿童期,童蒙养正。

培养孩子的正气、端正的心性和良好的思维行为习惯。


当幼儿渐渐成长到6岁后,已经慢慢学会语言的应用,学习能力也逐渐增强,此时应该衔接“童蒙养正”的教育。

养正,是指培养其正气和端正的心性及思维行为习惯。不论是心理学的研究或是一般人成长的经验,都会发现6岁到1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因其知识未开,理解能力薄弱,很多地方依赖父母的教育和引导,但因涉世未深,心性依然纯净,也正是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阶段。


选择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书籍,像《道德经》,《论语》,《金刚经》等作为主要教材,来教导儿童反复熟读,可以充分发挥其记忆力好的特长,趁他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古代先贤的智慧思想之中,可以潜移默化影响其气质、陶冶他的性情、开阔他的心胸、学习古人面对人生逆境的态度。


这个时期的儿童情感起伏不定,对周围的评论敏感,对缺乏自信感到痛苦,对融入团体有强烈的渴望,无论是老师家长等权威,还是伙伴,对这一阶段的孩子都影响巨大。


6-12岁的儿童,身体的变化和心理的变化相对0-6岁相对平缓,但大脑处在快速发展期,对世界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这个阶段儿童追求智力的独立,他们是推理思维的探索者,正是建立良好的逻辑思维的最佳时期。


所以6-12岁孩子的教育重点是,心性教育是主线,逻辑思维教育是辅线。


首要是通过做事培养勤奋、细心、合作等素质,发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尽可能多地扩充知识面,更多地了解世界运行的规律;通过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继续发展自信心;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孩子的专注力和好奇心,通过不断地正向反馈获得胜任感(胜任感就是我觉得我能行,这是人生幸福感的三大来源之一),逐步建立起健康的自我评价系统。


给家长的建议:

1)坚持让孩子在家里管理自己,养成主动帮助做家务的习惯。

(2)支持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及其他各项活动。

(3)千万别代替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免助长他的依赖和惰性。

(4)多带孩子参与社会活动,让他和真实的社会多多接触,培养付出的意识。


我们上面讲过,6-12岁的孩子对伙伴的需求是很强烈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越发重视伙伴关系,受伙伴的影响会慢慢大于父母。既然孩子受伙伴的影响很大,那和什么样的伙伴一起生活学习就很重要了,这个因素想必也是很多父母重视的,那如何为孩子选伙伴呢?


这个阶段是学龄期,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但很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学校对学生是不做选择的,所以家长为孩子选择伙伴的余地不大。


新教育圈里非常重视伙伴的作用,所以学堂在选择家庭和孩子的时候,是有自己的选择标准的。既然如此,那么作为父母,为孩子选择合适的伙伴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至于说怎样选择,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考量,就见仁见智了。不过这里也要强调一点,你想要拥有什么样的伙伴,自己首先要成为这样的人,否则,将心比心思考一下,伙伴是互相选择的,我们固然在选择别人,那么别人是不是也在选择我们呢?

答案是肯定的。

因此,要想拥有优秀的伙伴,父母从小就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心性和行为习惯。

我们知守学堂自成立之日起就非常重视伙伴的力量和整个学习环境的营造,我们认为,打造好学堂的成长环境,比单独改变一个孩子的行为更重要。所以这几年一直着力在养水(也就是塑造环境,包括老师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氛围),而不是养鱼(改变个别学生),即使有的时候老师比孩子数量都多,我们也不会放弃养水的想法,因为只有水质上去,鱼的生存质量才有保障。


现在看来已经初显成果,尤其目前学堂天狮班的孩子,大部分是我们三年前招收的,当时这批孩子来的时候也是有些小毛病,经过三年多的打磨,现在都变成了积极主动,互助友爱又懂事的大孩子,整个班级形成了团结上进的良好局面,而这样的风气也带动影响着中小班的小朋友们,学堂内部已经形成了正向良性的循环,学生们也很稳定,他们安心在这里学习生活,家长们之间的信任度也很高,彼此都很坦诚。


在这期间我们并没有对哪个孩子进行过特别调整,只是创造积极正面,开放宽容的学习环境,让新生来到这个环境后感受到到周边人的态度和整体的气场,因为看到好的榜样而产生想要变好的动力。我们的教学实践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即便我们没有进行过单独的行为调整,孩子在这个环境浸泡上一年半载,基本上都会有相当大的进步。


心性教育是如此,知识、思维等能力的学习也是如此。

我们致力于创建“学习共同体”,使孩子和老师成为“合作学习者”,不是传统的老师讲孩子听,而是大家一起来用“活动式、合作式、反思式”的方式来共同学习,班级之间是一个小的团队,整个学堂是一个大的团队,同学们之间互教互学,形成互惠的学习关系,老师则作为教练和顾问。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学习的效果也更为扎实。

这里不展开讲,大家感兴趣可以参考佐藤学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一书。


如果您的孩子已经超过6岁了,而且发现自己在之前犯过很多错误而为此懊恼,那下面您就要格外注意6-12岁的成长关键点。

孩子的成长是不断变化的,如果方法得当,在儿童期也是有机会修正错误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了解孩子优势的小妙招:

问自己3个问题:


在他小时候(特别是7岁前),有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学就会的?是为快

在他小时候(特别是7岁前),有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做就开心的? 是为乐

在他小时候(特别是7岁前),有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做就有成绩的?是为强


如果你能描述5个不同类别,又能满足“快,乐,强”标准事件,你就至少能发掘他的5项能力。这些既是他的优势,又是未来可以指引他走向幸福快乐人生的路标。


12-16岁,少年期,少年养志


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常常这样形容少年。这只是说明他们的心变大了,但是世界没有变大,家还是那个家,学校还是那个学校,世界还是那个世界。这个时期,父母、学校都应该引导他们立志、养志,引导他们将关注点放在更大的舞台,而不是关注那些娱乐八卦、家长里短、自己的小情小绪上。


试想一个孩子能够时时仰望星空,心里装着全天下,那么自己那点喜怒哀乐,怎会干扰到他呢?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空间、更大的自由、更广的自主,他们已经到了需要亲力亲为所有事的时候。


这个时期父母就该逐步退位,放心让孩子去尝试,并且让他们承担尝试的后果,总结经验教训,在尝试中成长。假如你不放心,还是帮的太多,那么,你在什么方面帮他,他将来就会在什么方面有懒惰的欲望。帮的越多,依赖越深,懒得越狠。父母不能再像孩子童蒙期一样管理他们,他们需要的是可以给出建设性意见的朋友,而不是主人、领导。

我们可以把对自主权的需要看成是一种掌控感,而这,也是人生幸福感的三大来源之一。

以分数为导向的考试是无法完成“养志”这份工作的,单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是无法完成“养志”这份工作的。


基于上面的原则,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很多,了解宇宙星空的广袤、历史的厚重、科学世界探索的永无止境等等都是很好的方法,也可以选择优秀人物的传记故事鼓励他们阅读。

(1)古今中外各类伟人传记。

(2)历代忠孝节义,及深明因果事理的典范故事。

(3)各行各业坚持理想、努力耕耘、不断奋斗的榜样。

以上书籍若能广泛接触,并且让其熟读,找出自己心中最崇敬、愿意立志仿效的对象,最能激发青少年们“有为者亦若是”的豪情壮志。有了这股积极力量,不仅点燃了青少年的热忱,也建立其坚定的信心。

因为青少年正处于构思自己未来方向的阶段,此时最需要认同效法的对象,来鼓励他们建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及坚持理想奋斗的勇气。



知守学堂在传记类书籍的选择正是基于这三点,不但有类似各类伟人、科学家的传记,还有中国古代的杰出人物传记,也订阅了很多杂志让孩子们了解现当代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孩子们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那些优秀人物的精神品质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孩子,成为他们内心认同、学习的榜样。


假如前期的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和少年养志都做得不错,那么所谓青春期问题根本就不会出现。

但现实是,我们往往都是第一次做父母,经验不足,以至于留下了各种遗憾,在孩子之前的成长阶段埋下了隐患,到了这个阶段,这些隐患就很容易爆发出来,出现各种青春期问题。

我们除了根据孩子的发展规律,反思过去的教育经历中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从而修正现在的做法之外,更重要的是抓住现在这个阶段孩子的特点,帮助孩子、也帮助我们自己进入第二次高速成长期。


12岁之后的青少年知识逐渐丰富,理解力也有显著的发展,渐渐脱离父母的关怀照顾,正是意气风发的学习独立阶段。

此时即应迈进“少年养志”的教育。


养志,是指鼓舞他们追求崇高理想的勇气,培养宏伟远大的志向。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正是青少年们立志向学的典范。简单地说就是:多看多闻大的事,少看少听鸡毛蒜皮的事,扩大心胸格局。

抓住孩子生命中的第二次

成长拐点—青春期。


青春期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青春期最大的表现在于孩子自我意识的苏醒和人格的自我确认。


孩子在12岁之前与父母连接紧密,对父母比较依赖,也比较容易信服父母,但12岁之后,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开始想要证明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进行自我人格的确认,而不再是父母的模仿者、服从者和跟随者。


青春期之所以为大家所重视,实在是这个时期孩子的变化很大,不管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对孩子都是极大的挑战,如果之前的时期没有打好基础,青春期很难顺利度过。

青春期的问题复杂又多变,细说起来几天也讲不完,记得当年山长开设青春期训练营的时候,我们整整学了十天时间才学完,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后来又花了更多的时间才逐渐消化。

今天我们讲到家长的价值,主要是在孩子幼儿和儿童期所起到的作用,到了青春期之后,家长的作用就比较小了,所以在这里也不作为我们重点分享的内容。

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解码青春期》吧,这本书对于我们了解青春期孩子有很大帮助。

虽然不作为分享的重点,不过我们在针对青春期孩子的问题也有一些自己的心得,在这里简单提一下几个关注的重点吧:


1、家长的重心一定要放在自己身上,自我成长才是关键,让自己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幸福快乐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2、帮助孩子找到可以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可以是现实中的,也可以是那些优秀人物。

3、利用好伙伴的力量,为孩子选择良好的伙伴环境。

4、尊重孩子,对于不认同孩子的地方,不强行压制,而是利用顺劲反攻达成自己的目的。


我们再来总结一下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时期和关注点。


三、如何制定家庭教育目标?

了解了儿童的发展规律,就要根据各自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家庭教育的目标了。在这里我们先明确一下概念:

教育方向,教育规划,教育目标。


教育方向是指最终你想让孩子成为的那个样子,它是一个方向性的指南;

教育规划则是根据你的家庭情况,根据孩子的年龄、基础、心性、能力等制定的一步步的规划;

教育目标则是在每一步规划里面具体的小目标。


考虑清楚了这三个概念,再综合考虑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这三者在你的教育规划里面所占的比重,个性化的教育规划就可以出台了。

但可能有的家长还是觉得不知如何下手,那么我在这里就以知守学堂为家庭和孩子们制定的教育规划为参考,说一下我们是怎样思考的。

我们最先明确了学堂的教学方向,有了方向的指引,再根据我们的能力和所拥有的资源来制定教育规划,再根据教育规划来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这就是“以终为始”的思考模式,咱们在制定家庭教育规划的时候也可以这样考虑。


(一)教学方向


我们希望孩子将来成为胸怀天下的人,内心世界丰富而幸福、在外在世界获得成功和富足。

那么我们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就必须要从内外两个世界的角度去考虑,既要有良好的心性,又要有很好的思维能力和技能,所以这就是我们知守学堂为什么以心性和思维教育作为教育核心的原因。


(二)教学规划



    基于上面的教学方向,我们抓孩子成长的每个关键节点,以终为始地制定规划。

     18岁,15岁,12岁,7岁,3岁,不同的节点孩子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心里要有数。

     比如孩子15岁的时候,我们希望他具备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独立的思考能力,较强的做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状态积极上进,懂得自我反省和总结。

     有了这样的预期,再回来反推在他不同年龄段我们如何分步骤分阶段完成这些目标,当然这些目标只是个指导纲要,是有一定弹性的,在后期实践过程中会根据现实的教学情况以及孩子的状态进行调整。


(三)教学目标


上面的教学规划只是一个计划,要想达成需要一个个具体目标的实现来支撑,心性和思维教育是一直贯穿始终的,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侧重点不同,花费的时间精力也不同。


12岁之前心性教育是我们的教学主线,但空谈心性则容易陷入讲大道理,不但无效反而可能起到反作用,心性教育要想落到实处必须得有实现的载体,我们从做事、生活、运动到课程的学习无处不体现心性教育;而逻辑思维教育则是暗线,也是贯穿始终的。


12岁以后的孩子,经过我们之前的教育,心性基本在正常范围内,思维的提升则成为当务之急,所以课程的设计以思维教育为主,心性教育作为暗线,通过日常老师的随时教导和不定时的课程教育实现。


知守学堂为0-18岁的孩子制定了系统的教育规划,这里以7-12岁儿童的教学规划为例来说明如何制定教育目标,希望能给到大家一些启发。



大家看到的是一个个的具体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的设立都经过反复的推演,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我们的教学规划和教学方向,而这背后的指导理论就是我们关于教育本质的理解。


最后说一下,我们在制定教育目标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制定目标一定要根据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能贪多求大,更忌好高骛远,拔苗助长。

结合未来和现在来看,对比确认目前这个阶段孩子最需要发展哪部分的能力,我们最看重的是什么。

比如孩子10岁,此时的他,需要打磨心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综合的学习成绩还是学习英语?抑或是培养思维能力?或者是发展兴趣爱好?这时候就要进行排序,找出哪个是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因为作为父母,往往容易什么都想要,但孩子处在某个发展阶段,过早或者过晚学习某项内容会事倍功半,而且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也不可能什么都要。


教育目标要清晰具体,可执行,不能空泛含糊。

我们在考虑教育目标的时候,容易陷入空泛的误区。我经常听到家长说想要培养一个积极乐观、善良正直的孩子,但具体到行动上就说不清楚了。这是因为我们考虑教育目标的时候,容易被一些空泛的概念所迷惑,而且考虑的因素过于表面,没有继续深入思考。比如希望孩子具备善良的品质,那怎样才能让为孩子具备善良的品质呢?善良不是你要求了,他就能有的,而是需要通过一点一滴地积累,还得符合孩子的发展规律,绝对不是简单地灌输就能灌输进去的。


相信经过上面的梳理,您对如何制定家庭的教育规划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剩下的就是仔仔细细地全面考虑我们家庭和孩子的实际情况,“以终为始”地将之落地了。

家庭教育的规划中,为孩子选择学校是很重要的部分,接下来我们就聊一聊怎样选择合适的学校。


四、怎样选择合适的学校

我们认为,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是完美的,也没有任何一个老师是完美的。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能简单地用好坏区分,只有合适还是不合适。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才是真正的教育。监狱的环境够恶劣的了吧,可是对于穷凶极恶的罪犯来说,那可能就是最好的教育。

所以我们秉持的态度是拿来主义,在充分了解自己和孩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育。我想家长选择学校也是如此。


我们至少要考虑以下几点:


1.你想要让孩子走什么样的路?

2.孩子是否认同并且愿意走你为他规划的路?

3.孩子的资质能够走得通你为他规划的路?

4.你所选择的学校能否帮助孩子走通这条路?

5.未虑胜,先虑败。最为重要的一点,如果出现万一的可能,这条路走不通,你是否有失败后的预案?


我们看自己家孩子,往往容易带着过高的期待,然而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我们家长大部分是普普通通的家庭,大多数的孩子也是普普通通的孩子,因此客观理性地认识自己和孩子,才能够做出理智的选择。


由于家长往往高估孩子,所以经常会好高骛远,看什么都好,看什么都想要,其实根本原因是因为不清楚自己的真实情况是什么,真实需求又是什么。


我们坚定地选择了新教育之路,但绝非盲信盲从,更不是教条死板地照抄照搬,是因为我们清晰地知道自己要什么,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


那么,请问诸位家长,你们清楚吗?


假如各位进行了上面的思考,也已经清楚了自己要什么,其实如何选择就很简单了,符合家庭的教育方向和教育规划就行了。


所以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样的学校是你需要的学校,这个学校的培养方向是什么,她的教育规划跟你的教育规划是否一致,过程中是否会遇到问题,能否以及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一)了解现行的教育模式,

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那种。

现在的教育模式,大概可以简单分成两类,体制内和体制外。

体制内又分公立和私立,体制外也有多种教育探索,比如新教育,华德福、读经学校等各种类型,今天的听众基本上都是认同新教育理念的家长,因此我们就不对新教育和其他教育模式做对比了。

不过希望家长们还是要思考一个问题:

我选择新教育,究竟看重她的什么?我、以及我的孩子能不能获得我想要的?如果不能,或者有困难,我如何解决这个困难?……


(二)除了学习新教育的先进理念,

同时我们也要打开思路,

多多吸取其他教育形式的优点。

山长创建的新教育也是建立在对各种教育流派的优点充分吸收的基础上,然后融会贯通形成体系的。而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我们做教育,心态一定要开放、灵活,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凡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都可以拿来用。

比如体制教育,我们这些成年人都是从体制教育走出来的,虽然它有着种种弊端,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本身在很多方面也是受益者,尤其是在理工类的基础知识方面,体制教育的系统性、全面性、阶梯性有它的优势所在,更何况,体制教育也在进行改革,固然船大难调头,但一味否定并非明智之举。

再比如,华德福教育注重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有各种各样的手工课,那我们也可以拿来借鉴。

我们走在新教育的路上,不会拒绝任何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只要有助于孩子成长,不拘什么,都可以拿来用。当然,万变不离其宗,我们拿来用的时候是以新教育的理念为纲领,心中要有对我们培养目标的清晰认知,这样才不会被乱花迷了眼,被各种各样看起来都挺好的东西迷惑了心,什么都要结果什么都没做好。

对我们家长来说也是这样,教育理念再好,我们也要对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有清晰的认知,明白什么是孩子最需要的,从而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合适的教育。


(三)从宏观角度讲,教育的成果如果想要成功,必定要符合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


因此我们培养孩子的时候自己一定要有大局观,密切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关注国家政策的指向性,对未来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大势有比较准确的预判,有了这样的前瞻性,我们的教育才会心很定,不为暂时的变化遮住眼,才能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打下良好的基础,否则,孩子辛辛苦苦读书,寒窗十年后才发现自己所学早就被时代淘汰,那岂不是太亏了吗?

作为父母也是如此,我们随时保持开放的心态,多关心留意国家的各项政策,尤其是教育的培养方向,也可以使我们在面对教育的时候多一些思考。


新教育近几年来发展蓬勃,新教育学堂遍地开花,每个学堂都有她的特色,我们做家长的,需要充分了解学堂的特点,了解学堂的教育规划是否跟自己的教育规划匹配,才能找到适合的学堂。

知守学堂规模虽然比较小,不过对于申请的家庭和老师,我们都希望能够对学堂进行多方了解和考察,认真思考学堂能否帮助您达成您的培养目标。正如人们在婚姻关系上讲的,结婚前拿着放大镜挑,结婚后就睁只眼闭只眼,选定学堂以后,就充分相信学堂和老师,有问题多沟通交流。我们所认可并追随的新教育,最可宝贵的就是她的自我纠错系统,不是不会犯错,而是愿意坦诚面对自己的不足,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因而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生命体。与家长共勉。

未完待续  

往期文章:

我们如何做家长(上)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知守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