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我们如何做家长(上)


引言

 2021年 7月6日 (周二)19:00,知守学堂焦字莲老师在清一联盟读书会分享了《我们如何做家长。本文为文字整理稿,分分享于此公众号。完整课程视频可在第三部分文章末尾处链接B站。


清一教育联盟群的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焦字莲,来自青岛知守学堂,很高兴今天晚上和大家一起来交流。


今年有两个词的曝光度很高,一个是鸡娃,一个是内卷。相信很多家长朋友们已经很熟悉这两个词了,这两个词为什么这么火爆?我想除了表达家长们对于教育的焦虑之外,还有一种对未来的迷茫和无所适从,为什么这么说呢?

前段时间有一个20岁的常春藤高材生意外离世,网上有大量的相关信息和解读,我们看了也是深感遗憾。这样的父母算是相当负责了吧,好像是满足了孩子成长的所有需求,而且孩子看起来也是全面发展,这算是“别人家的孩子”了吧,但最终还是落得这样的结局,真是让人不胜唏嘘……父母当成这样还不够吗?到底要怎么当家长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先说我自己,我在知守学堂当老师,女儿从小就一直跟在我身边长大,自上完幼儿园之后就在知守读书,我在女儿眼中又是妈妈又是老师,这样的双重身份,跟一般人比起来,做家长的难度更大。

刚开始在学堂里,我和孩子之间没有明确的身份界线,我一会儿是妈妈,一会儿是老师,孩子搞不清两者的区别,我自己有时候也很难转换角色。由于大多数时候是以老师的身份面对孩子,以致孩子在家里、在假期也很难改口叫妈妈,估计在她心里我更像是老师而不是妈妈吧。

同时父母与子女天生是有情执的,我也很难理性客观地看待女儿,很少能够看到她的优点,而且跟其他学生们相比,我对她要求更高、对缺点的容忍度更低,耐心也更差,这些都让她觉得很委屈,学堂的孩子经常开玩笑说多亏自己的家长不是老师,当老师的孩子好辛苦的。


记得在哪里曾经看到一篇文章,说老师的孩子不好教,也更不容易成材。我好像也中了这个魔咒,过去几年我一直试图挣脱它,在经历了无数次反省和总结后,到现在才终于大概找到了做家长的感觉,心里不再彷徨,开始踏实、淡定,和孩子的关系也更加融洽,孩子的状态也渐入佳境。


回想过去的那几年中,我也经常陷入到迷茫中,不知道该如何做家长,总好像这样也不对,那样也不对。反而做老师好像更轻松一些,对学生的状态能够把握得比较清楚,教育方案也是宽柔相济,也能给家长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但到自己身上却不是这样,总是犯迷糊,效果也不如人意,这一度曾经让我对自己的教育之路产生了怀疑。


好在学堂里有一群好伙伴好同事,她们在我碰到问题的时候,和我一起分析,从旁观者的角度为我提供了很多建议,给了我很多的理解和支持,一起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

也感谢孩子爸爸的信任和包容,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和我一起承担责任,共同面对孩子的问题,在孩子状态起起伏伏的过程中,我们从改变自己开始,不仅更理性,也更用心地去理解她,多了些耐心和宽容,也能用更长远的眼光去看待她的成长,如今孩子变得积极上进,亲子关系渐入佳境。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是掌握主动权的那一方,当我们做出改变后,孩子的状态很快就有起色,更愿意和我们聊天了,也愿意听从父母的建议了,我们与孩子的沟通越来越融洽。尤其从上个学期开始,孩子各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学习积极主动,做事态度认真,整个人变得勤快又懂事,让我十分欣慰,她自己也非常开心,说这就是她想要的样子。

目前对于我来说算是阶段性的成果,孩子每天都在变化,也还会有事情发生,未来一定还会有挑战等着我,但过往的这些经历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我知道只要方向是对的,父母放下过高的期待,用理性的态度面对孩子的成长,当父母也没有那么难,我也希望把曾经走过的弯路所学到的经验分享给大家,避免掉入我曾经踩过的坑。


一、做家长,我们准备好了吗?

不知道大家对“家长”这两个字是怎么理解的,但我在生娃之前对当家长是没什么概念的,只是觉得该生宝宝的年龄就生,父母不也是这么做的嘛。但在生之前心里还是有些没谱,就去考了个育婴师证,学完之后就对怎么照顾孩子心里有数多了。但当时因为不重视儿童心理,即使是手头上有一些儿童教育的书也就是翻翻就过,并没有深入思考,就这样,带着一点点信心和对未来无知无畏的心情走上了妈妈的岗位。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我之前多做一些准备,尤其是多了解一些儿童心理方面的常识,可能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会少走很多弯路。

回头看看,作为家长,从投资的角度讲的话,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我们最重要的一笔投资,将孩子培养成材,将来就可以安享晚年。因此我们在投资之前,应该对教育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不需要成为教育专家,至少也要懂得一些起码的教育常识,了解儿童发展的规律,知道自己家孩子是个什么材料,并且了解未来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才能够制定切合实际的、符合社会需要的教育规划。我们了解得越多,对孩子的教育目标就越清晰,就越有定力。


(一)那么,首先,什么是教育呢?

《说文解字》中对“教育”的解释是:“教,上所行,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上句是指施教者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给受教者以示范和熏陶,使他们在听其言,观其行中潜移默化,成为施教者想要成为的样子;下句讲的是养育孩子的目的是使孩子成为真实、美好、善良的人。

爱因斯坦说,忘掉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留下来的就是教育。也就是说,教育成功与否,取决于那些“看不见的东西”,也就是心性(包括人格,素质、品格等),以及思维。


我们知道,孩子最终的教育成果除了他自身的内在因素外,外在因素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合力而成,这三者自有教育以来就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教育观念也随之而变。因为教育所涉及的范围很大,造成变动的因素众多,任何一个方面展开都是一个庞大的话题。


所以我们今天仅就家庭教育这一部分来进行分享,选择这个角度是因为我们家长作为孩子最早和最直接的教育者,家庭教育是最好把握和最有可能改变的,而其他两方面则是我们很难改变的,所以这里暂时不提。


在我们小的时候,好像教育孩子不是什么让家长焦虑的难题,我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们现在才养一个孩子,就这么困难,以前哪个家庭不都是几个兄弟姐妹,也没你们现在养一个费劲。

我知道我妈说的以前指的是她那个年代,也包括她养育我们这一代,父母在我的教育过程中好像没花多少精力,小时候,伙伴们一起在田里疯玩,到了上学的年纪就近去学校读书,读得好坏与否,父母好像也不太关心,只是偶尔问问,父母不会像现在的家长一样盯着你做各种功课,课后也没有什么课外辅导班,放假以后还有一段美妙的假期玩上几周,学习方面基本上都是靠自己独立完成,完成的学习效果有好有坏,但基本上不需要父母多操心,一直到初高中都是这样的状态。

我这样的成长经历是我们那一代人很普遍的,虽然大学的升学率很低,大家却也感觉不到太大的压力,也不会觉得考不上大学人生就没有希望了,长大以后该干嘛干嘛也都过得不错,父母在教育过程中也没那么焦虑。


为什么呢?其实答案也不复杂,我们的父辈之所以不焦虑,是因为学校和社会承担了大部分的教育职责,孩子上学由学校和老师负责,家长无需额外投入时间和精力,而孩子的业余时间则有自己的玩伴,可以在一起游戏玩耍中发展社会性人格,长大后社会竞争似乎也没那么激烈,人们似乎也更容易知足些。

(二)现在的家庭教育又是怎样的呢?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大家族变成了小家庭,尤其是独生子女政策让很多家庭变成了三口之家,小家庭的模式使父母和祖辈对孩子的期望值变得很高,而社会的日渐内卷化不但使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绝大部分的家庭父母双方需要一起赚钱养家,而且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不得不拿出更多的金钱和精力给孩子补习功课,以及发展各种兴趣爱好——这就是体制学校里面家长面临的困境。


面对这种局面,作为孩子的主要教育者的妈妈要兼顾事业和家庭,还承担着教育子女的责任,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孩子很多时候不得不交由祖辈帮助看护照顾,有些孩子小时候甚至是在祖辈身边长大,需要上学的时候才回到父母身边。

家长如果在孩子幼儿时期没有和他建立良好顺畅的亲子关系,等孩子长大以后就跟父母就会有隔阂,尤其是如果和妈妈的关系过于疏远或过于亲近,会对孩子未来的良好人格养成造成障碍。


为了让子女安心工作,很多老人来到子女身边帮助新手父母一起带孩子。这本来是出于好意,但由于之间两代人不可避免会存在代沟,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观念更是很难达成一致。婆媳关系本来就是人际关系相处中的老大难,而妈妈又是抚养孩子的主力,大多数家庭的孩子教育基本上都是由妈妈主要负责,爸爸当甩手掌柜的偏多,(关于爸爸缺位的问题,会在后面补充。)


现在又碰上教育孩子的共同话题,叠加了婆媳关系,亲子关系以及不同的教育观念的三代同堂生活,会把矛盾严重激化,所以因为孩子教育问题而引发的家庭战争屡见不鲜。

智慧的父母会协调祖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让大家和和气气共同生活,同时还会将祖辈丰富的人生经验和阅历讲给孩子,让孩子即使处在三代人拥有不同观念的生活环境下,也不会被其干扰,还能学会体谅和理解他人。

但大多数三代同堂的家庭里,因为孩子教育所引发的冲突比比皆是,这不但为家庭增加了更多烦恼,还把孩子的教育变得更加复杂。


了解了现在的家庭教育,我们就清楚当妈妈的各种不易了,要上得厅堂,又要下得厨房,工作要出色,还要照顾好子女,让老人开心,真是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来才能应付。


还好,新教育为焦虑的家长们送来了福音,我们只需要帮孩子找到合适的学堂,家长们安心成长自己就好了。

但即便如此,传统观念的阻力也是不容易冲破的,许多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努力成长自己,也走上了新教育之路,但却受到了来自家庭成员的阻力,甚至引发了家庭矛盾,那么这里可能就需要一点智慧来解决了。


刚才说到的三代同堂的生活很让家长烦恼,但我们学堂有个家长,他们家也是三代人在一起生活,妈妈学习新教育,不但让家人们和谐相处,还最终让孩子走进了新教育学堂,今天我们把她的做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能有所启发。

学堂有个学生,是2020年初入学的。妈妈已经关注新教育几年时间了,也面临着我们新教育圈里常见的问题——妈妈非常认同新教育理念,但家人却不理解甚至反对,妈妈没有硬来,而是采取了迂回的策略,最终达成了让孩子进入新教育学堂的目的,家庭也一直幸福和睦。

我们和她聊天,发现她是个很智慧的妈妈,在协调家人关系以及教育孩子方面的做法都值得借鉴,因此在这里分享出来。


这位妈妈在几年前了解到新教育的理念后,就很想让孩子来学堂上学,但是家人都不同意。妈妈看一时半会也不能让家人理解自己的想法,就没有再坚持,而是采取了另外的做法。


首先,妈妈没有用对立和高高在上的态度面对家人,而是完善自己成长自己,用行动来获得家人的理解。

对孩子,妈妈经常把圈子里的好文章分享给孩子一起看,当时孩子已经10岁了,理解力也不错,看了文章后很认同里面的说法,认为这样的教育对自己是有帮助的,就对新教育学堂升起了向往之心;同时妈妈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让孩子参加新教育学堂的冬夏令营,让他去亲自体验学堂的实际生活,深入了解新教育的学习方式。


在这期间家人感受到了孩子积极正面的精神状态,对孩子的变化也是看在眼里,对新教育也多了一些理解和认同。家里人虽然不舍得孩子吃苦,但还是希望孩子长本事的,看到了孩子跟妈妈学习新教育之后的改变和进步,也能更理解妈妈的做法,加上妈妈的变化,家里人从心理上也开始慢慢认同和支持妈妈的做法。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理解力也更强一些,更能理解妈妈的想法和做法,也更向往去学堂上学,妈妈和孩子的意愿和行为时刻都在影响着家人对新教育的态度。妈妈由于用新教育的理念教育孩子,孩子在学校里面成绩越来越好,家人们对新教育也越来越认同,后来就同意他在完成原来学业的基础上,来学堂尝试一个学期,就算到期末回去,也不耽误学校的学习。

结果学期结束后,孩子的成长变化让家人很是满意,身体比之前强壮了,性格比之前更坚强,整个人的状态更加积极开朗,家人也就彻底转变了立场。



总结下来,这位妈妈有几个地方做得特别好:

一是没有和家人站在对立面上,而是用自己的成长赢得家人对新教育的认可,二是用孩子实际的成长和变化影响家人,让家人逐步认同。

三是没有急于求成的迫切心态,而是循序渐进让家人了解新教育理念从而支持妈妈。

妈妈这样的做法既能够让孩子安心在学堂学习,又能让家里人放心,虽然三代同堂,但家庭成员并没有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起冲突闹矛盾,反而最后大家都基本达成共识,皆大欢喜。

为什么这位妈妈能够做到这样呢?其实不光是新教育理念,家庭成员中,对待孩子有各种不同的教育想法真是太正常不过了,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

这位妈妈的智慧之处就在于理解家人对孩子的出发点也都是爱孩子,所以能够放下自己的执着,不会引发对立情绪;而且她明白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当自己改变了,别人也就改变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将所学运用出来,才最终用实际成果改变了家人的看法。

归根到底,一切教育理念都是要落实到行动中来,使家庭和睦幸福,孩子自然也就安心成长了。

二、教育的主体是家长和孩子,我们如何做好自己、了解孩子?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是掌握主动权的那一方,当我们做出改变后,孩子的状态很快就有起色,更愿意和我们聊天了,也愿意听从父母的建议了,我们与孩子的沟通越来越融洽。尤其从上个学期开始,孩子各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学习积极主动,做事态度认真,整个人变得勤快又懂事,让我十分欣慰,她自己也非常开心,说这就是她想要的样子。

目前对于我来说算是阶段性的成果,孩子每天都在变化,也还会有事情发生,未来一定还会有挑战等着我,但过往的这些经历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我知道只要方向是对的,父母放下过高的期待,用理性的态度面对孩子的成长,当父母也没有那么难,我也希望把曾经走过的弯路所学到的经验分享给大家,避免掉入我曾经踩过的坑。


以上讲的是影响教育结果的外围因素,而要有好的教育结果,当然教育的主体是最重要的因素。


这里说的教育主体指的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家庭教育中就是家长和孩子,二者都是有主体意识的人,二者都是主体,同时又都互为认识的客体,两者缺一不可。孩子是家庭教育的成果,是父母教育的对象,而父母是帮助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父母的认知水平以及能力对孩子教育结果的影响至关重要。

想要帮助孩子成长就要了解他,进而理解他,而了解孩子的前提是我们得先了解自己,我们对自己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客观的评估自己,也会让自己生活得更加舒畅快乐,从而以轻松的状态面对孩子,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一)认识自己

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就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方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这个模型大家都很熟悉了,这里无需多加解释。


认知自己也可以参照这个模型,首先冰山上面的部分,知识和技能,因为容易被了解和衡量,相对客观一些,是比较容易入手的方向,我们可以通过和周围他人的同向对比看到自己实际的状况。

冰山下面的部分就偏于人的内在,更不容易了解,但却对人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内在世界的探索几乎永无止境。

至于说如何认识自己,有无数的法门,我们在这里就不讨论了,今天只分享一下我个人成长上的一点心得,是我开始接受自己并且能让自己保持积极状态的方法,我本人十分受益。


我自认为还算比较努力,行动力比较强,做事效率也不错,忙于工作的同时我也希望自己能在某些方面深入研究研究,但现实却是三分钟热度,很多时候开了个头没过多久就搁置了,再捡起来兴致也不高了,我对自己这样的行为非常鄙视,一旦这样就会陷入到自我否定的情绪中。而且我觉得这跟我的“人设”十分不符,我怎么这么容易放弃,这么不精进呢?这可不是我的风格,我应该是积极上进、有恒心有毅力的人啊!于是我用各种办法来激励或者监督自己,希望能够坚持下来,善始善终,但效果一直不很明显。


经常出现的场景是这样的,我立了个FLAG,打算好好精进一下,然后奋斗了几天,然后就有各种状况出现,事情太多,工作太忙,突发事件的干扰等等,反正总有各种原因立的志就无法进行下去。然后就对自己说,唉,真是一个没有毅力的人,啥事也干不好!你就这样了,注定一事无成。结果心情陷入沮丧消沉,等下一次鼓起心力又想精进了,再重蹈覆辙演一遍。这样的反反复复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让我很是崩溃,老是在同一个地方跌倒,简直太愚蠢了,我得解决这个问题。


偶然一天,我在《与神对话》中看到一句话,大概是这样说的:

当你想到你的那个瞬间,你就已经不是你了,你每时每刻都是全新的。人们要么驻足于过去,要么期待未来,很难活在当下,其实每时每刻你都是全新的。

类似的说法我不是第一次看见,但当时我看到的时候却是怔了一下。

对呀,我为什么总是揪着过去的自己不放呢,总想着去解决这个问题,过去已经结束了,问题也已经结束了,现在的我是全新的,我为什么要把力气花在纠正过去的行为上,被过去的错误和情绪所捆绑,如果把精力放在现在,把眼前的事做好,每做好一点就是向前跨进一步,那不也是一种进步吗?为什么一定要时时精进才叫进步?

我觉得当时一下子跳出了原先的自我设定。原来我给精进设置了一个标准,认为我应该是那样的状态才符合那个标准,但现实是,作为一线的新教育老师,我的心神时刻放在孩子们身上,而寄宿制的环境又总会有各种需要处理的事务,让我无法按照设定的计划执行,但我的认知是如果没能做到那就是不够精进,为了做到不得不透支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身心疲惫,最后只得在纠结中不了了之地放弃。


认识到这一点后,我放下了原来的标准,换了一个新的认知,那就是每天的我都是全新的,我记得当时非常兴奋,浑身一下子轻松下来,我把“我每时每刻都是全新的”这句话放在手机的屏保上,每天从醒来的瞬间就是生命重新开始的时刻,每次看见这样的提示,心里都充满了希望。


有了这样的认知后,我不再强求某种形式上的精进,也不再对自己必须学习什么有执念,而是更注意觉察自己,保持进步就好,以前那种恶性循环彻底打破,人也变得更放松,即使偶尔出现情绪的低落,也能很快觉察到,并且也能很快走出来。

就是这一念之转,我放下了对过去自我的评判和要求,重新换了一个角度看自己,就把自己解放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今天在直播间的你每时每刻都是全新的,只是我们没有去留意。从生理上来说,一个人全身的细胞每7年都会重新换一次,也就是现在的你已经被更新了好几次了,那我们的思想呢?是不是也同步更新了呢?让我们欢迎那个每天都是全新的自己吧。


以上分享的是我的一点心得,我们如果连自己都看不清楚,又怎能看清楚孩子呢?我们对自我的认知越清晰、越客观,就越有能力看到孩子本来的样子,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了解孩子

作为家长,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知守学堂在收到家长入学申请书的时候,都会询问孩子的一些情况,包括家长对孩子个性方面的认识,孩子的兴趣,孩子的优缺点等。有意思的是,经常会发现家长提供的信息和老师们在学堂观察到的不一样,有些甚至完全相反,这是怎么回事呢?


反观自己,我对自家孩子真正的了解也是从这几年才开始的,以前对孩子的印象也是模糊的,甚至是偏颇的,虽然孩子一直生活在我身边,但我好像也说不出多少孩子的特点。


这其实是因为父母和孩子之间天生存在的情执障碍了我们看清真实的孩子。我们一直强调,“真实是所有品性的基础”,如果家长看到的不是真实的孩子,教育效果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接下来就聊一聊如何了解孩子。


我们知道儿童作为一个生命体,他有自身的成长发展规律,教育就是要在了解儿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施加影响,让他未来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

了解了儿童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有的放矢,避免拔苗助长或者错过成长的关键期。同时每个孩子的个性又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双胞胎,其性格也有很多差异,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既要考虑他们共性的部分,又要考虑他们的个体差异。


人的性格是与生俱来的,品格是后天培养的。

性格这里指生来就有的天性,如活泼、安静;外向、内向;急性子、慢性子等。品格是可以培养的,如诚实、谦卑、勤奋、勇敢、宽容、坚持等。性格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可能某些性格在某些特定的环境里会有优势,那家长就需要认清孩子的性格底色,在这个基础上帮助孩子扬长避短。

而教育能够影响的是品格方面,针对不同特点的孩子用不同的策略去影响他。所以认清孩子是什么样的,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认清孩子呢?       
敬请关注下一篇的分享!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知守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