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如何学习细致思维(三):《三个傻瓜》——细致思维在生活中的运用


俗话说: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塑形”和“雕刻”,已经打下了坚固的理论基础——清楚了何为细致思维,如何训练细致思维。理论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实践,若无法运用,即使懂再多也无济于事。所以第三阶段的核心即使让孩子将理论落实。那么要落实到何种状态?


我们借助一个例子说明:



有两个做程序的团队,同时收到一个公司的委托,要做一款界面简洁的应用。

A团队因为自己之前做过类似的程序,所以在收到委托的时候,就照搬原先的方式做了一份,不过是在原先产品的方式上做了简化。

而B团队则观察了公司处事风格、交流风格、顾客人群、和各方喜好,以及做委托项目背后的需求是什么,经过调查研究后决定软件。


公司将两款软件交给大众适用,最后大家都一致选择B团队做出的软件。

因为他们的软件,不仅页面简洁,风格更符合大众审美应用内部程序也是按照顾客的使用习惯进行分类,人一点进去便能够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使用体验极佳。

而A团队却只是看起来简洁,并不能给顾客带来真正的方便。


      B团队能够成功的关键,正是他们愿意站在对方的角度,从细微处观察和思考对方的需求。而A团队呢?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自己习惯的方式来做事情。

      所以,深入学习并实践B团队的做事方式,即是第三阶段的训练方向。

课堂示例:从只为自己到考虑他人



本阶段以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为核心素材,主要讲述三个好朋友,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的思想模式,在印度一所顶级理工大学,相互碰撞发生了一些啼笑皆非的故事。



在表演形式上进行了升级,原先照着全片表演现在在三个星期内将影片内容重新编排,两个半小时的影片,浓缩为一个小时服化道要求完善。其难度可想而知,在节目编排上在进行浓缩的同时还要保持故事完整性在表演方面需要将人物细致动作和情绪内心起伏表演到位;最后所有人都要有查漏及时补缺的意识



面对无间歇的练习,孩子们多少都会有一些疲惫,但大家总体状态非常积极,一部分人负责组织台上表演,另一部分人一直在看有什么东西还缺少,哪里还需要帮忙。



达到这样的状态,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之前一点一点打下的基础:在第一次表演时,配合上就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只关注自己要表演的角色而没有看到别人哪里需要帮忙,导致道具不及时上,场面混乱。经过老师的梳理引导,大家有了这种“主人翁”的意识:



老师:(一场彩排结束)大家觉得刚刚的排练效果如何?

大家都知道刚刚排练很混乱,很不好意思地将头低下:不好。

老师:那么你们觉得是哪里不好呢?

小马和小王:下场之后就一直坐在位置上,没有上场帮忙搬道具。

小乐:嗯,因为很少人去帮忙,所以在换场的时候非常混乱。

小杨:还有,表演者都是在角落里表演,而不在中间,所以我根本看不见他们在做什么。

小鹏:以及道具没有彻底搬下场,演员们一走动便会在道具堆表演。


……

老师:我很赞同你们说的。但我有一个疑惑,既然发现了,为什么不去帮忙去搬道具,提醒台上的同学调整一下位置呢?


大家被点醒了,纷纷皱着眉头思考,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去帮忙?


小劳:是不是因为我们目标不清晰?忘记了需要呈现一个好状态给观众?

老师:(笑了)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个目标呀!


大家异口同声道:嗯,要是表演得不好,就没脸见人了。


小劳:(急切)但是我们没有做出来呀。明明大家都知道排练得很乱,但仍然不会帮忙。

老师:对,这才是问题的核心,那么为什么不去做呢?大家可以从我们先前讲过的细致思维入手。

小徐:噢,我知道了!是因为我们没有要帮助他人的意识。

老师:是的,再说得清楚一些,就是大家并没有将细致思维在生活中进行运用,明明看到了台上的同学快忙不过来了,大家的心里面只是觉得,这个场面真乱,或者,老师对这一场的评价肯定不会好对吗?


大家不说话了,陷入思考中。


老师:所谓同理心,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对方的感受和需求,从而助其达成目标。在这一次彩排中,若是我们看到台上同学表现得很焦急,并上前提供帮助,那么这一次的演出会非常完美,台上的同学也会非常感激你,你们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好。但大家没有发现台上同学的需求,就会造成刚刚的混乱局面,虽然台上同学不至于与你产生冲突,但是你们的关系并无任何发展,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其他人未必递给你援手。


我们这三个阶段表演影片的主角:佩妮、灰姑娘和兰彻都具备“同理心”愿意感同身受并且躬身入局,反而给自己带来了许多利益——不会造成矛盾,能将事情完成得很好




若只关注自己,便很容易在关系中产生矛盾。例如有一些同学常常会与家长产生矛盾,认为家长不理解自己,而家长也觉得孩子不明白自己是为他们好,大家都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怎能达成一致,解决问题?


听完后,大家纷纷发出感叹:原来是这样!自己之前根本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


老师:大家都知道了,那么我们就再来一遍吧。


在新排练中,大家都开始有意识运用“细致思维”,一部分同学,找观察有什么地方需要帮忙,例如需要搬道具,换场景。另一部分同学则是观察同学表演上的不足,例如微表情、微动作是否合适,在换场间隙向他们提出。不仅如此,孩子还将“细致思维”运用在平日训练中,小组会互相查漏补缺,提出同学表演上的问题,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在后期彩排中,表演能力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在全校公演上,观众都非常好奇谁表演院长,一看到是小赵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她平时偏于稳重,难以想象她像院长一样大声训斥人,结果小赵一开口完全变了一个样子,仿佛眼前站着的正是院长本人,一个教条死板的人,正在对着兰彻这类跳出教条的人发火。


特别是在最后一幕,小赵饰演的院长从小女儿口中得知儿子的死,是因为自己强制要求他做工程师时,表现出了错愕,眼睛直勾勾盯着皮雅跑出去,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就在这时大女儿准备生产了,最终孩子顺利出生,小赵抱着假扮“婴儿”的布娃娃喜极而泣道“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仿佛这个娃娃就是真婴儿。此时院长的内心有了升华,他放弃了自己的固有方式,变得开朗,而台下观众经过这场演出,切实感受到了“院长”的周身氛围变开朗了。


表演结束后大家纷纷跑过去问小赵,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表演得太好了!


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正是因为小赵懂得了“同理”角色,能够理解角色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因而在表演的时,小赵不再是平常的样子,而是将自己当做院长在处事。


然而“变身”的不止小赵一个人,大班整体用细致入微的表演和默契的配合令观众们看呆了,结束后有些人还没从剧情中的情节中缓过神来,甚至脸上还挂着泪水,纷纷表示“真是太厉害了!”



请观看孩子们的表演片段:


请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完整版:



孩子们的总结心得:




刚开始表演时,我常常一会投入,一会又变成自己,这就是内心还有自己的表现,通过一遍遍的练习就越来越好了,我更能够投入了。


——小迟


在生活中我能够更加解别人,起情绪的次数也会减少,我跟同学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现在我还是相对于之前来讲比较的平易近人,没有再一天天板着个脸给他们看了。这一点是我最喜欢的。


——小赵



上表演课的其中有一个目的就是建立“同理心”去理解别人不同的思维模式。从表演课的角度来看,如果想要演好这个角色,同理心是必不可少的。我的思维方式偏“独行侠”,从表演中我学着去同理别人,在演好角色的同时,也更加能够理解不同思维方式的人


——小劳



从上面的总结可以看出,表演,绝不仅是表演而已,正如我们在开始时所说,是一门超级综合大课程表演课三个阶段,在引导孩子逐步深入、思维不断细致化的过程,以雕塑为例,表演就是将一块石头成型、雕琢、打磨,不断优化使之越来越接近完美,永无止境











如何训练细致思维方式之一

如何训练细致思维方式之二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知守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