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学习思维的现实意义(上)——再不学思维就真的跟不上时代了

这段时间,咨询“学习能力养成班”的人很多。其中有一些刚接触新教育的家长普遍存在一个疑问:思维听上去挺“虚”的,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有必要刻意学习吗?

答案是:当然有必要。

清一山长的新博文《国家标准和家国标准!新教育如何接轨体制?》谈到,对于一些小众精英家庭来说,国家那套以“知识和技能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系统是无法满足他们需求的。他们的孩子应该学习思维,人学和真正的管理思想。以便于将来做人和物的管理。

如果小众精英都愿意把孩子送到一个以“思维”教育为核心的地方专门“务虚”。足以窥见思维的价值。

然而有些家长可能会说,我可没有人和物给孩子去管,我的孩子还是需要“文凭”找工作,需要“技能”安身立命的。所以,思维再好与我无关。

也许以前您这么想并无大碍。可时代不同了,如果今天您还抱持这样的观点,您的孩子真的很有可能输在“起跑线”上,遭遇时代无情的淘汰。

 

1、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我爸读书的时候成绩很好,可惜高考发挥失常,没能考取大学。由于当时上大学还并不“流行”,所以他没有选择复读,而是在亲戚的介绍下跟着一位师傅学习做衣服的手艺。当时刚刚改革开放,市场上几乎没有卖衣服的。人们都是买布料到裁缝店做衣服。所以这个行当很有“钱途”。

我爸聪明好学,没两年就自立门户了。之后凭着这门手艺成家立业,买地盖房,还把我的爷爷奶奶以及几个姑姑都从乡下接到城市。我记得上小学时,生意特别好。家里好多学徒从早忙到晚,还经常赶不出来工。当时来做衣服的人纷纷感慨:还是学门手艺好呀,永远饿不着。

可惜,人通常都是短视的动物。我家的状况并没有像那些客人所说的“永远饿不着”。等我上中学时,成衣市场就壮大起来了。相比于买布料做衣服。成品衣款式多样,价格低廉。于是在新兴市场的强烈冲击下,类似于我家这种小作坊式的裁缝店很快就没落了。

 

2、繁荣背后的潜在隐患

还好,我爸从来没打算让我子承父业。而是从小督促我用功读书。最终我考上了名牌大学,而且学的还是当时最热门的专业——电子信息。准备着以后进大公司作IT精英,永远过着白领的富裕生活。

毕业之后,我没有选择做白领,而是跟随山长创业新教育。十年过去了,新教育从小到大,逐步走强。我的那帮IT精英同学也赶上了互联网产业大发展的浪潮,很多都混的有模有样。然而近来在跟他们的交流中,我却发现了一些繁荣背后的隐患。

以我的两个朋友为例。

A君在一家知名外企担任软件工程师。收入颇丰的他近来很焦虑。因为已经三十多岁了。作为程序员,他越来越感觉到拼不过年轻人。如果自己不能升到管理层,恐怕干不了几年了。他有辞职的计划,准备用积蓄干点别的。但是面临没有项目,没有人脉,资金寒酸,虽然懂技术但是可替代性太强的尴尬局面,他进退两难。

B君在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入职以来他的工作状况基本上成直线攀升趋势。从刚开始的四处碰壁发展到现在的游刃有余。不仅在企业内已经成为了有经验有能力的带头人。而且在企业外还跟朋友合伙创办了一家小公司。现在的他仿佛迈进了人生的“春天”。周身散发着自信积极乐观的气场。

A君和B君都是名牌大学毕业,都是理工科出身,都就职于知名企业收入很高,而且都处在同样的年龄阶段。为什么两人的心情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呢?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A君是单一的技术性人才。由于该项技术的壁垒并不高,所以年龄越大被年轻人替代的可能性就越高。而B君是综合型人才。虽然专业是理工科,但平时注重人文方面的自我培养,相比于一般的理工男,他见解独立、思维活跃。加之产品经理的工作本身又在训练他对人对物统筹管理的能力,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综合素质越来越高,不但不容易被替代,反而成为了年轻人的“导师”。

可惜同学里面大多都属于A君那种单一技术性人才。真正跟B君相似的屈指可数。那么,到底有多少人能永远维持白领的富裕生活呢?就算勉强维持住了,又有多少人可以活的像B君那样越来越“爽”呢?

 

3、真正的危机已悄然降临

实际上,长江后浪推前浪本是常态。加之很多企业对老员工还有额外“保护”,所以算不上真正的危机。起码A君也风光了十年。就算被辞退了,回到三线城市找家小公司,维持“小康”应该没有问题。

然而,假如市场上不再需要程序员了。或者再严重一点,假设在A君大学毕业的时候,市场就不需要程序员了。相当于,我爸不是八十年代学的做衣服。而是九十年代末学成开店。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危机。

这种“假如”有没有可能发生呢?

其实已经不是有没有可能的问题。而是已经发生如何应对的问题。只不过大多数人还没有察觉。

据统计,五年来美国新创造了一千多万个工作岗位,其中技术类岗位不到10%。剩下的90%的新工作,大部分都是需要和人打交道的综合型工作。比如市场研究员,咨询、教育、娱乐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

本质上是由于科技进步造成的。尤其是近年来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各个行业都在尽可能的用机器替代人工。而且其替代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在简单的体力劳动方面。就拿技术含量较高的编程来说,近几年利用AI实现自动编程的技术正在不断突破。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世界可能真的就不需要程序员了。

有人会说,这是美国的情况,中国比较落后,还是需要大量技术性人才的。可实际情况并非想象中那样乐观。

首先,中国的确需要技术性人才。但是最需要的是超高端人才。比如芯片研发等。而这种需求是非常少的。其次,类似于程序员之类的中端人才,中美情况是类似的。最后,对于产线工人等低端人才,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很多工厂已经转移到东南亚和非洲。加之自动化生产技术不断升级,这一部分的需求萎缩的非常迅速。

总之,随着自动化技术的持续进步,尤其是AI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正在悄然进行。这场变革必将颠覆现有的社会分工。工业社会那种依靠知识和技能吃饭的时代必将终结。为此,我们不免会心生忧虑——传统学校仍然以“知识和技能教育”为核心。如果孩子十几年只学了这些东西,就算有了“文凭”,未来能竞争的过智能机器人吗?

 

4、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AI时代刚刚开启。

《孙子兵法》有云:“激水之急,至于漂石者,势也。”翻译成大白话:“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话虽糙,理却透——能否跟得上时代,才是成功的关键。如果您的孩子是00后10后,请一定让他多看看文章封面的图片。这便是他们的时代。

实际上,互联网的最大贡献不是创造了阿里腾讯等新型巨头,也并非通过网络把世界压扁成地球村,而是为AI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库,以至于有了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而随着AI逐步进入各个领域,带来的变革将是颠覆性的,会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去年我有幸到宁波的一家知名外企访学。老总带领我们边参观边讲解他是如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当中,并取得巨大突破的。参观的最后一站是一台智能手臂机器人。它被安置在巨大的玻璃罩内。不仅可以一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而且精确度要远远高于人工。当大家从各个角度纷纷夸赞机器人时,老总意味深长的说:“它没有情绪。”

听了老总的话我很感慨。为了把这家企业管好,他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而且为了维持企业继续良好,他不知还要花费多少心血。仅仅是因为他管理的是“有情绪”的人。而如果生产车间全部换成智能机器人。他还用得着劳心费力吗?只要有电,有没有传统文化,机器都照样干活。如果将来机器人的成本远远低于人工成本,你们觉得企业还会再用人工吗?

实际上,“将来”已经“来”了。2000年,高盛在纽约需要雇佣600名股票交易员。但今天只需要两名。最近,德国商业银行就宣布,到2020年他们将会实现80%的工作自动化,并裁掉9600名员工。

与此同时,中国的无人工厂也是遍地开花。一家食品企业的机器人生产线1个小时能包出10万个饺子。而整个车间只有2名人员进行日常维护。根据武汉大学发起的《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的人工成本是东南亚的4-5倍。而随着智能设备的研发和维修成本的降低,“无人工厂”将成为可以为企业带来长久效益的最佳选择。

 

请注意,上面的机器人还只是“按部就班”的普通机器人。没有涉及到类似于“AlphaGo”那样具备深度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AI)。而如果AI进驻各个领域,社会分工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低端重复性劳动将被全面取代。比如,产线上的工人。

第二,中端单一技术性劳动将被大面积取代。比如,教授某一门知识的老师、律师、财务、医生等。今日学堂数学突破班的学生就是在智能软件的辅导下突破数学的。

第三,及其少量的技术人才从事生产环节中机器和数据的管理。一定数量的高端技术人从事研发等创造性工作。大量的综合人才从事人事物等资源的统筹管理工作。

基于社会分工的变化,社会阶层也会产生巨大调整。大量多余出来的劳动力将被迫沦为AI以下的阶层。这些人不再是企业管理的对象,而是社会管理的对象。换句话说,他们无法为社会贡献价值,只能接受社会的救济。好消息是,届时社会生产力将极大提高,他们的温饱会不成问题。坏消息是,由于无事可做,他们内心将极其缺乏成就感。
   

这就是已经开启的未来。面对这样的未来,作为家长您准备给孩子设计怎样的教育路线,才不至于被AI打败沦为社会救济者呢?

您可以说我危言耸听,这个未来太过遥远。经济学中有一个提法叫“荷塘效应”:假设第一天,池塘里有一片荷叶,第二天长出两片,第三天长出四片,可能一直到第20天,依然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地方长有荷叶,大部分水面空空如也。而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到了第21天荷叶就会掩盖半个池塘。又过了仅仅一天,荷叶就掩盖了整个池塘。

同样,这个“未来”有多“远”,恐怕不会有人知道答案。但是当你发现它已经来了的时候就完全来不及了。所以,为什么我们不赶在事情尚未发生之前,尽早做好准备?这样,一旦“未来”真的来了,我们就会比其他人拥有更强的生存能力。

   

好了,上面介绍了您的孩子将要面对的“残酷”未来。如果您想了解怎样通过学习思维跟上时代的发展,请继续关注:

学习思维的现实意义(下)——为什么说学习思维才能与时俱进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知守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