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从学生到老师——拆掉思维里的墙(上)--“清一联盟”读书会(2020.11.24)

      大家好,我是知守学堂的宋佳馨,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教育的路有很多种,大家汇聚在这里,是在探讨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是怎样的,我要不要为孩子选择这样的教育,以及新教育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教育,怎样才能落实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呢?我今年20岁,已经是一名新教育老师,面对学生的时候我也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这些问题。

之前我是一名新教育学生,初二从学校出来进入新教育学堂上学,2016年通过今日的青春期征服者冬令营入选,在山长的激励和家长的支持下,成为自立学堂最初的成员之一。在自立学堂,我和我的伙伴们承诺,为自己的成长负起全部的责任,在平时没有老师带领的生活中,互相促进、成长,自我管理。在之后3年多的时间里,山长、刘老师的引领指导,2.0老师每周的答疑,以及每逢寒暑假充实又有趣的冬夏令营、武术培训等都给我们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帮助。我在这段时间里,受益良多。

现在的我是一名新教育老师,从201812月到今天,我在青岛的知守学堂做了近2年的老师,这段时间的实践感受和见闻,又让我在成长成熟的路上迈了一大步。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其实对于所有人来说,第一份工作可能都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最初选择来到知守学堂,其实是一招险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我对知守学堂的了解极少,一位前辈的诚意推荐,公众号上几篇学堂的周总,听闻的几件教学案例,仅此而已。只是我们常被训练,要能够从零星的信息之中就尽量多的推测事情的全貌,我仗着对自己判断力的一点自信,从这些信息当中判断出,知守学堂应该就是我想去的地方。所以我给知守学堂的老师们写了申请,心中的最后一点犹豫也被学堂宋老师在这个平台进行的一次联盟分享打消了。我能感受到学堂的理念和做法,与我心中对新教育的理解有很多合拍的地方,而实际每天面对孩子的教育又非常细致、贴心,理念和道理会根据情况通过变化来应用到教学之中,这是我一直向往有朝一日能达到的水平。申请通过后我就来到了知守学堂,接下来的经历让我觉得这招棋,走对了,我在这边学到的东西远比我期待中的要更珍贵。

最初来到学堂,原以为我会很快开始进入班级教学,不管是带孩子们做运动还是辅助老师做些事情都很有可能,我也做好了工作后节奏会很快的心理准备。可是实际上最初的几天我只被安排了一件事情,保持学堂的供暖——烧煤。学堂有专门的锅炉房,烧煤产生的暖气会顺着管道通向各个房间,所以锅炉中的煤要保持燃烧且根据房间温度调整烧的旺盛程度。如果锅炉中的煤供应不足或是火焰太小,房间里就会很冷,直接影响到大家的学习生活。所以我白天的时间里,需要每隔一个半到两个小时去填一次煤,查看情况。除了这件事情,老师们只是说让我看着有什么事可做就干着,没再明确给我布置其他的工作。

以现在的我看,除烧煤之外确实有很多活儿可以干,但当时我眼睛里没活儿,不太能找到有什么可干的。每天看着老师们忙来忙去,我心里也很着急,可是又帮不上什么,每天在办公室里如坐针毡,只能把烧煤的事先干好,然后抓住机会看老师们和孩子们相处的点滴。但同时,我心里也有另一个声音:为什么我就只能做烧煤这样的工作?很容易被替代,谁都会做,难道我就没点别的价值吗?只不过,老师们在安排我烧煤时也跟我讲过,学堂的价值观把做事放在第一位,我也清楚自己在实际做事上经验不足,像烧煤呀、归拢大量的旧纸箱这样的事情之前都没干过,做起来也常常手忙脚乱,忘记了时间去填煤,火就熄了,怎么再让它烧起来就又不会了。需要请老师们来教我,重新燃起来到烧得很旺又得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这段时间经常就会比较冷。这件事情看起来简单,但我刚开始做时,总是不成功,要在锅炉房待上小半个小时才能搞定。后来我慢慢的发现一些诀窍,也能做的比较顺了,也开始发现,其实我能做这样一件事情,让同学和老师们能够安心的学习,我来保障供暖也是很有意义的呀。虽说事情看起来和直接教学的老师们比微不足道,可是对我来讲,我不做就是不会,就是笨手笨脚的,我做了就是我的经验积累,而对整个学堂来讲,需要我做什么我就能做什么,就是最能体现我价值的状态。

当我意识到这点以后,对于我白天能干什么反而有了一些想法,能主动做一些小事,心中也没那么着急了。这时我把更多的目光放到老师和孩子们的互动上,我发现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多去思考老师为什么这样和这位同学说话就是一件很有意思也很有收获的事情。

刚来的一个月,我主要是这样度过的。而之后的半年多的时间,我也很少参与到直接的教学中,而是把更多的精力就放在了做事上。老师们在观察到我做事能力欠缺后,陆续给我很多做事机会,比如让我负责学堂的早餐。最初听说要做早餐时,我其实心里也有点小嘀咕,觉得又是一件小事,还是重复性工作,会不会浪费时间?老师看到我这点小犹豫了,就跟我讲:“我们古人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能够把厨房的事情做得井然有序,做其他事情也不会太差。你可以试试看。”我答应了,随着做早餐、修理工具、盘点库存等更多事情的参与,我的做事经验在日日见长,也逐渐承担起了更多的工作。


我很感激老师们对于我在自立学堂学习的经历看待非常客观,在自立学堂学习的近3年里,让我有了老师们欣赏的品质,认真负责,懂得合作,对自己要求高,基本的价值观与学堂一致等,但也还有和老师们相差很远的许多部分,看待事情的整体意识、实际操作时的灵活变通,对新教育的许多理解仅仅停留在概念上,以及从一件件事情的处理中积累的做事经验等。当我也用这样的眼光看待自己时,我会用比刚来时更加踏实,用更加谦虚的心态向周围的人、从周围的事中学习。

在与老师们最初一段时间的相处中,让我意识到我虽然是有在新教育学习的经历,但我学习过程中对很多理念的理解并不透彻,而我用这些有局限的理解来应用,则为我自己树立起了很多屏障。其实我原先在自立学堂的时候也一直奇怪,在我看来进入新教育后思考做事需要多掂量掂量,很多事情是“不应该”甚至“不能”去做的,在做事时给自己设置了很多的界限,可是山长好像总能很灵活的处世,正如他自己所说“千人千面”,面对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说不同的话,我做事时明晰准确的一条条“戒律”在他那里却像是没有一样。这样的本事是我望尘莫及的,但我也清楚山长那样“外圆内方”的处事境界应该是我的一个努力方向,要在生活中慢慢的去靠拢,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知守学堂的时间里,我发现老师们经常能够做到这一点,在我的观念中“浪费时间不要去做”的事情,在她们看来非常重要;我认为“不至上不努力”的行为,在她们看来是成长的必要环节,我的很多观念在这里慢慢的得到了扩展,也对新教育的理念理解更加深刻了。

今天的分享从三个方面为大家展开:做事“生活即教育”、运动“柔弱胜刚强”和学习“虚以控实”。我们先进入做事部分。


 

 

一、做事生活即教育

在我做老师的同时,我从孩子们身上也学到很多。近两个学期,我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平时班级的教学中去,在安排他们做事时,我发现很多时候他们做事比我要利索得多。

有同学组织能力较强,在周末做饭时,把小组内5个同学安排得非常有序,洗菜的、切菜的、掌勺炒菜的、随时补漏的,组内的同学也有能力胜任这些分下来的工作。几个同学在两个小时之内不但做足够二三十个人吃的东西(一般是两菜一汤),而且还要打扫干净。这个学期开始更是缩减到了三个人一组,孩子们也能够按时有质量地完成。孩子们还很擅长做手工,他们在后山上找到材质合适的木棍,回来用小刀一刀刀削、再经过一些粘粘补补,可以做成各种东西:弹弓、弓箭、匕首等,很多没用的东西在他们那儿都能变废为宝。

  

而他们在做事中表现出的积极主动也是我很惊讶的,对于打扫卫生、拔花生种地、帮老师搬东西等这样的事情在他们看来都很有意思,愿意积极地去做。他们表现出的对生活细节的热情和对工作的掌控能力,与老师们的细致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学堂一直强调“做事第一,运动第二,学习第三”的教学顺序,意味着做事在整个教学中是第一位的,最为关键的。在这里,我们需要对这三个部分的理解进行一下界定:学堂常说的做事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单纯的做事的能力,另一部分是跟人打交道的部分。单纯的做事除了基本的卫生打扫、内务等,我们还有许多的工作机会,例如记账员(统计大家所需物资并算出价格报给老师)、宿舍管理员(每天负责检查大家的宿舍卫生)等,跟人打交道又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自己和别人之间的互动,另一部分是作为组织和管理者观察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可以说做事是对一个人心性最直接的反馈,他心理怎么想、认同的是什么,就会怎样去处事,而这直接关系到他所做的事情的成败。所以当我们提到做事会涵盖做人的部分。运动则是指在每天生活中专门进行侧重身体上的活动,通过动作、体育器材、游戏等方式进行。学习则特指孩子们通过书本、上课等更需要在教室进行的方式获取知识、完善思维的过程,而非广义的学习


在教学顺序的背后,是学堂的教学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我们说教育,其实是把每个人当做一个整体,教育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手段对他进行影响。那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可以被施加影响的方面有什么呢?我们的教学体系主要着力在三个方面:每个人的价值观体系思维体系知识体系的建立。


    学堂着重培养孩子的心性,也就是孩子的价值观体系,心性又有偏隐性和偏显性的东西,前者是正直、善良等偏道德的品性,主要来源于家庭教育,学堂教育虽然很难改变,但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来影响孩子;后者是坚持、勇敢、努力等偏素质方面的品性,这方面主要来源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也是学堂可以着力的地方。

思维体系简单说,就是一个人是如何思考的。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要先有想法后有行动的,而行动的成败则取决于思考是否符合规律。这些规律包罗万象,有自然界的规律,有人世间的规律。我们训练思维,就是要尽可能多地认识规律,并且使自己的认知符合规律,这样就可以无往而不利。


心性和思维的培养是知守学堂自成立以来就一直作为核心做的,也是秉承清一新教育最核心、最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它们不是凭空就可以做得到的,必须要依赖一个载体来实现,这就是知识体系的建立。这个部分就是我们所说的规律。包括自然规律,也就是科学;也包括跟人有关的规律,也就是人学。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这里分成三个部分分别阐述是为了方便理解,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既很难分开,又没必要分开。因为每件事情的发生,细细分辨,这三个部分都是同时存在影响的。

 

教学体系的输入决不能单靠道理,而是需要载体来落实,具体到每天的教学中,简单来分就是做事、运动和学习。而之所以把做事看得最重要,是因为不论孩子们听到了什么道理、学到了什么内容,都要身体力行地去做,在生活和做事中应用,才能够真正内化到自己身上。小孩子则尤其如此,他们就是通过体验来认知世界的。再高再好的道理,也要孩子他自己做得出来才有意义。而对孩子来讲,在做事过程中的感受、思考带来的体验是留存在他的记忆、甚至身体中的,而几句话听完哪怕当时觉得再重要,也会随时间消逝,很容易就忘记了。

做事第一,在每天的教学中也处处能体现出来,相比学科进度,老师们更关注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孩子们之间的相处等。一个人学识多高不是最重要的,肯用心做事,能顺畅的与人交流合作、被人尊重才是我们的最重要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会事半功倍。

其实强调做事就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只会读死书的腐儒向来是被批判的对象。日常则知行合一,治学则经史合参。儒家提倡的学习顺序是: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只是因为我们现在社会节奏快、孩子们的学业压力大,反而最重要的东西被忽略了,意识到并且依旧重视的家长也很少知道怎么去教,读经、听讲都不是最好的方法,生活即教育,最好的教学就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

 

那么,学堂是如何落实“生活即教育”的呢?我主要从下面两点来分享。运营支持部和规则制度的设立。

 

1. 运营支持部

对于孩子来说,要通过切身的体验去学习积累,以养成习惯。对学堂的老师们来说面临的挑战则是:怎样把上述的道理落实出来?教育从生活中来,老师们对孩子的关注是全方位的。

学堂正常运行,是有很多琐碎的工作的,而这些工作许多孩子们都可以胜任,因此学堂设置了一个运营支持部。运营支持部是按照公司制来运营的,老师是老板,孩子们是员工,工作岗位有许多,都是学堂基本运营的事情,比如准备早餐、晚上关锁门窗、每晚为第二天烧水等。最初孩子们要通过写申请来竞争上岗,老板对上岗的员工单独进行指导。在大家整体做事能力和水平提高后,逐渐过渡为团队合作的方式,现在就是顾问老师指导制,所有同学分成四个团队,每个团队负责一部分工作,两个星期轮换一次,有专门的顾问老师。老师通过开会复盘等方式帮孩子们从合理分工做事、流程优化、解决团队成员间冲突等方面,提高大家的管理水平和意识。

我开始时对于做事的观念和学堂不一致,我在看到孩子们能自己做这么多事情的时候是惊讶的,但是我也同时觉得要是把这些时间用来学习该多好啊。每天做这些事也没有什么啊,谁还不会烧个水、晾个衣服啥的?

确实,在做事上,只是埋头重复做就机械化了,大多数工人们几年如一日的做技术是更加熟练了,但并不会因此就成为管理型的人才,所以老师们在带领孩子们做事时的复盘和教导就非常关键,帮助他们看到自己在做事中的不足,有意识的在做事中一点点提高。面对孩子某一方面的能力不足时,我们有一个常用的教导做事的顺序:教他做、带他做、看他做、放手做

即在他不会做的时候先细致的手把手地教,当他听懂了,就让他开始上手做,他边做老师边教,让他一点点把听到的东西做出来,等到能够从头到尾做完时,则再放开一点,让他自己做,老师在一旁看,遇到问题告诉他并让他想办法调整,当他有能力做完这件事并且会反思调整时,就可以放手把事情交给他了。

 

从换为顾问老师指导制之后,我一直跟着老师们带团队,看老师们解决团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个学期到我自己来带一个小团队了。上来就出了差错。

我带的小组中有4个人,两个大班的男生,一个10岁女生,一个9岁男生。当时我们组是负责与吃饭相关的一些工作,饭前带领大家念感恩词、帮大家盛饭分菜以及负责在吃饭时播放音乐,这几个岗位和大家吃饭的时间关联紧密,所以保证按时到岗就很关键。两个大男生,其中包括组长做得还可以,问题主要出在两个小同学身上,他们两个共同负责盛饭员的岗位,然而两个人经常一块儿忘记要做,盛饭员有个职责是将上一顿剩下的剩菜这一顿一定要给大家分完,以免放坏。可是因为他们老是忘记,剩饭就屡次出现隔天才吃完、甚至直接放坏扔掉的情况。

直到负责这个岗位两个星期后的统一总结时,我才通过孩子们的表现意识到严重性。他们在总结的时候说自己经常不记得这件事,一天大概会分一次剩菜,那遇到这种情况组长在做什么呢?组长说我想起来就会提醒他们一下。这一听就知道,组长没有完全做到监督的职责,组员更是没有这样的意识,小组在做好这些事上没有凝聚,偏向于各做各的还互不知情,力量是分散的,所以自然没有好效果。而容易忘记的同学也并不是不想做,态度总是很积极,但是总是忘记也让她很气馁,没有通过这个工作积累正向的自信心。这两个周的工作暴露了很多的问题。

后面我在总结的时候提出了这点,大家也觉得挺不好意思,这个岗位没做好,我就让大家把对这次的遗憾转为下次的动力,下一个岗位要做得更好。但是光说也没有效果,于是在我们分到下一组岗位的时候,一发现问题就开会,在几次开会中,我们把每个岗位每个人的责任区域、到岗时间都明确定了下来,并且有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大家不做,比如用填写表格的方式互相监督、如果没有按时到岗就去定时站岗以让自己长记性等。


朱云龙老师曾在分享中提过,做事是培养一元思维很好的方法。对类似这些细节的注意,看起来琐碎,可是正是培养孩子们思维的好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都一起增高,团队的凝聚力也开始出现。小组才慢慢走向正轨。

运营支持部成立以来,孩子们的成长转变是很大的,特别是担当组长的同学。有一位女生,自己心中很有原则、正义感也很强,是非分明,性格也很和善,但是在对待同学时,却由于顾虑比较多而很少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就显得较为弱势。后来她的能力逐渐变强,有一次主动担任了小组组长,也就意味着在组内发生的纠纷需要她来协调,大家没做到位的地方也需要她说出来,一个学期过去,她的变化就很明显,与人相处时更有棱角,说话更有底气,能够拒绝和劝阻别人不对的行为,因为她的这些表现,周围的同学反而更加喜欢和尊重她;一位男生,自己的事情一直做得很好,学习不错、和同学相处友好,不过在主动承担事情上不怎么积极,最初做事对他来说就是要求去做的会做,没要求的不去做,随着做事意识的增强,他的各方面的主动性都更强了,开始主动申请做组长,帮助大家解决问题,在和同学相处间也更加有趣幽默,比起之前“独行侠”式的表现,更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2. 学堂规则的设立

随着大家生活的需要,老师们也会时不时的对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团队制中大家分配的职位会根据情况增减,大家不成文的习惯注意、规则等也会因情况变化。这些调整是根据大家近期的行为表现来进行,程度和性质不同会做不同的处理。有的比较简单,只需要提醒就够了;有的则需要提醒之后再加监督,如果多次提醒之后也没有很明显的效果,就需要增加规则了,直到他们养成好的习惯,规则再根据情况看是否废止。如前段时间我们发现,有些孩子吃饭前不洗手,他们其实都知道饭前洗手的必要性,也愿意做,就是有时候嫌麻烦或者有的孩子会偷个小懒,逐渐地大家就开始糊弄了。这种现象出现的时间不长,所以改起来比较容易,强调一下需要注意洗手,大家互相提醒去做就够了。但诸如卫生工具使用后不清理就放回去的现象,情况就相对复杂些,牵涉面也比较广,那么大家就讨论该如何解决,并制定规则。设定规则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家养成习惯,只是有些习惯更容易养成,提醒、互相监督、想想办法就能做到,而有些需要强硬的措施,就需要规则介入。

老师们对待制定规则的态度是很谨慎的。除一些基本规则外,针对孩子具体行为的每一条规则的出台,基本都经过大家的公开讨论,孩子们参与规则的讨论和制定,对规则的认同度就很高。而规则一旦定下来就要执行到位,如果规则监管不到让孩子有空可钻,那还不如不设。许多父母对待孩子的一些行为感到无力,觉得自己怎么说孩子也不听,要求他必须做的事到孩子那里可能半点水花都激不起来,一切照旧。这很可能是因为之前说的太多,而没有执行和贯彻下去,让他钻了空子,觉得“哎,爸妈也就是说说。”长此以往,父母的权威在孩子心中自然也建立不起来。而且更严重的是,孩子会把能量放到怎么钻空子上,而不是想办法成长。

执行规则的过程中,还需谨记:规则的目的是为了帮大家养成习惯,不是为了惩罚。当我们说完要下定决心贯彻执行时,需要防止走到另一个极端。

我们往往执行时容易忘记这一点。规则的目的既然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么肯定会有它的适用条件,同时也会有一定的弹性,假如忘了这一点,规则就成了一个让人反感、畏惧的“惩罚线”。一些孩子们认为规则是束缚他们的,正是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规则本身的目的已经模糊了,他们感受不到来自规则的帮助,而违反后的惩罚深深印在他们脑子里,所以对规则的厌恶就让他们一有机会就违反规则。这很大可能来源于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在执行的过程中把怎样的信号传递给了孩子,以至于让他形成这样的观念。这是我们教育者需要反思的。

在这里我引用《佛陀传》里面僧团中的戒律出现的过程来解释,有兴趣的听众们可以看看原文。在书中,舍利弗和佛陀有过一段对话:

“世尊,众多的比丘都勤诵经典。只要将来世代的僧人都继续如是,你的慈悲和智慧必定可以永世深广流传。”“舍利弗,单传经教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实行经中所说的,守持戒律尤其重要。没有戒行,正法难持。没有戒律,正法很快便会灭亡。”“有没有方法把戒律形式化以保存于后世呢?”“这仍是没有可能的。舍利弗,一套完整的戒律不是一朝一夕或一个人可以建立的。僧团的初期,是没有戒律的。因为僧众们不停犯错和过失,才促使有需要定立戒律。我们现在有一百二十戒,这个数目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长。舍利弗,现时的戒律还未完整,我相信它的数目将会达到二百以上。”

正如书中所表达的那样,我们很清楚,人们常常犯错,才会出现规则,而规则无论如何细密,都不可能没有疏漏,所以单靠规则的约束是行不通的,《论语》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德和法律要同时都有。道德经中讲“失德而后仁”。假如人人道德都很完善,就不需要规则。但因为人的道德并不完备,则需要用规则来约束。所以我们对待孩子,让他清楚规则的成因和目的,是更为重要的。另外,我们还有申诉的环节,假如孩子认为老师的处理不公平,可以提出申诉,而且只要言之有理,这种申诉还经常有效,孩子们看到这样的结果,就会更有勇气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另一个方面,我们来进行反向思考,假如没有规则会怎样?是不是大家真的能够体会到向往中的自由呢?学堂曾经有意识地利用周末两天的时间让孩子们体验厨房里的自治,两天时间他们自由分组解决饮食问题,厨房的工具和食材可以随意取用,甚至可以在外面支上锅灶生火。宣布的时候一片欢呼,尝试之后,不出意外,孩子们表现出的就是丛林法则,那些能力比较弱的,平时爱抱怨的、人缘不好的没人愿意跟他们一组,工具、食材大家争来抢去,食材大量地浪费,厨房卫生也没人打扫,一片狼藉,而且到第三顿就有人吃不饱饭了。第二天中午,习惯了干净整洁的孩子们开始要求老师收回自治权,他们希望回到原先那种有秩序的生活。老师们又抻到了下午,到他们绝大部分人都已经体验够了才进行相关的引导。经过这样的体验,孩子们也心服口服,认同了规则是用来保护弱者维护公平的。


假如没有规则,那就是赤裸裸的丛林法则,赢家通吃,输家沦为被奴役的对象。小说《蝇王》就描述了这样的场景。趁热打铁,我们再进行引导就顺畅得多。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就不一一列举了。

 

说回我自己,我原先并不认为做事有老师们强调得那么重要,但好在我有一个开放的心态,虽然观念上没转变,但是行动上一直按照老师说的做,于是在做事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一点点的进步,也能看到孩子们因为老师在做事上的指导对整个思考方式、生活态度带来的转变。我现在也非常认可做事这方面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想教好一个孩子,要从这里开始。我在带孩子做事的过程中,打破了几个我之前思维里的墙:

1.  不是所有问题都要上升到心态问题来解决,其实很多问题是方法的问题,比如时间安排不合理啊,流程不够优化啊,甚至方法就是错的。那这时,改变方法就足够。

在最初,我有一个很明显的思维习惯,即遇到什么事情没做好就习惯性认为是心态上的问题,比如偷懒、想钻空子。我们学堂有个规矩,晚上7点前洗衣机里的衣服都要清空,洗过的衣服晾起来,没洗的洗完,以防止衣服放一晚上会捂出味道,如果过时间大家检查时还在,那衣服的主人就需要自己来把衣服手洗一遍。可有些孩子就是会忘记,一个事情提醒三番五次还是不记得,我都很无奈了,于是每天晚上找到她们,用非常严肃的语气跟她们说让她们把衣服洗了,希望这种态度能让她们长个记性明天不要再犯,可是第二天依旧照常。

后来周老师处理这件事情,后续几天则只有其中的一位同学会犯,其他人都按时收走了衣服。

我反思,我在执行规则的时候仅仅是一个规则的审判者,是那条规则的红线,告诉大家这个不能做,或者说语气严肃地告诉大家。可是只是这一个作用而已。作为老师,要考虑为什么他没有做到,如果是规则制定得不合理,要调整规则和制度;如果规则没有问题,那她是哪里出了问题,并帮她养成习惯。

究其背后,我平时也很有耐心,会去好好帮他们分析一番,看看哪里不对,可这件事情上我并没有。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一看到这种事就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些孩子就是偷懒,这件事情对他们来讲又不是什么难事,想到了也不去做,就是对规则有侥幸心理,想着万一老师一天没盯到,他就能逃过一劫,不用洗衣服,要对待这种心态就要每天都把他们揪出来,但同时我也苦恼,这样他们也养不成习惯啊,都是在老师的催促下做事的,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好好的按照规则办呢?

周老师的做法则是真的去问了他们这个问题,然后了解到他们的时间分配是不合理的,通常白天都没有洗衣服,等到晚上才想起来要洗,匆匆洗了也来不及晾。于是就引导她们去想,衣服什么时候洗最合适,什么时候应该去晾,以及怎么让自己记住。大家通常会想到很多小方法来提醒自己,比如最初几天贴个纸条在桌子上、手表上、床头,或者是和同学互相提醒等。在帮她们梳理完这件事情的做法之后,她们就能够记住并且做到了。

 

2.  相比于关注语言,更要关注行为。

最初我负责大家的公共岗位监督时,漏洞百出,今天这个岗位的同学没有到岗,明天那个岗位做得不好,我也手忙脚乱。就比如上面分享的我带岗位小组的例子,在盛饭员工作有疏漏的时候,我也发现了,还去询问了组长和负责的同学几次:“组长,最近几天大家的工作情况怎么样啊?”“还可以,老师,没什么大问题,就是我时不时得提醒一下。”问负责的同学,他们说:“这次忘记了,之后一定不再忘了,会去做的。”而且表情很认真,态度很端正。我就欣慰地点点头。然而总结的时候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组长本来对于如何管理组员就不太有意识,自然没发现岗位出的问题这么大,我问他的时候他也真的是没意识到什么。这一点恰巧是我作为顾问老师需要去教组长的,可是我没有及时的意识到。而两位负责的同学习惯性忘事,这样保证也说过不少次了,可是并没有用处。那作为顾问老师对待这两位同学,就需要给他们想更多的办法,让他们在制度上保证必须完成,而不是只停留在语言。


所以后续我学会了多去问:“你做了什么?什么时候做的?怎么做的?”当问出这些问题的时候对方给出的回答才落地,根据这些实实在在的行为我才能更好的从老师的角度去帮助他。

   

3.  讲道理不落地,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我有几次这样的经历,孩子做了一件错事,我过去引导她,让她往哪个方向想,给她分析她行为会导致的后果等等,2分钟过去了,面前的孩子已经开始眼神飘忽,左看看右看看显然走神了,我顿时觉得自己讲了一堆废话,赶紧收尾结束。还有的时候,没等到孩子走神,我自己讲不下去了,把自己给绕晕了。

道理是需要讲的,但不该是我这种讲法。哪怕孩子能够专心的听完我讲的道理,这些道理也只是停留在他的头脑层面,期待他听懂了道理就能够在之后行动中做出来,是几乎不可能的。从听到到认同,再到去做、做到,才能够将停留在头脑的道理进入到心的层面。

我们在指导孩子们做事的过程中一定是以一些道理为导向的,但是具体指导和直接讲道理很不一样。通常我们采用一个指导原则,叫PDCA原则。


P就是Plan,计划,D代表DoCcheckAaction。道理如何落地,要通过实践经验进行转化,当老师带着孩子们讨论确定一件事情的方向后,就需要详细的计划,比如要解决大家衣服晾完不及时收的问题该怎么办?其中要考虑很多的情况,就如通常情况下大家能记得,但是偶尔会忘记,我们要怎么去划分?忘记了怎么做才能帮助大家养成习惯去记住?当细节考虑到位,并定下详细的计划后,就进入执行阶段,检查的人负责检查,补漏的人补漏,一段时间后再次讨论,对执行期间的行为进行检查反思,看看原先的问题是不是都解决了,过程中有没有暴露哪些新问题,以及哪些计划时没问题但是执行不到位的地方。这样一一排查一遍问题,并做出调整后,再次进入行动。当我们这样子落实下去,孩子们的改变非常迅速。因为,道理是单方面的灌输,师生之间天然就不平等,是对立面,而PDCA的方式孩子们参与其中,老师跟他们是同一立场,当然孩子们就愿意听了。

 


这里我想停下来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在听刚才的分享时有什么感受?会不会觉得许多事情太小了,听起来并不重要?

当我在写前面讲到的一些事情案例的时候,就会有一些犹豫,觉得这件事情太小了,要不要找一件对孩子影响更大的、更能体现出我们处理水平的事情来写?这就到了做事部分我最后想跟大家分享的一点,即:教育无小事

我刚来到学堂时,老师们就给了我一份知守学堂教师守则,其中一点很引人注目,就是在最开头的三条根本原则之一:“孩子的事没有小事。”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成为改变孩子的契机。滴水藏海,我们可以由孩子参与的每件小事中看出更深层的东西,比如一个小事的争执能体现出参与的几个孩子一部分的知识体系、思维体系、以及促使他做出刚才行为的价值观体系,他是充满正义的、还是缺乏力量选择旁观的?抑或是不善交流的?我们能够从小事中看到更全面的孩子。另一方面,对孩子来说,他经历的任何一件事都将形成他未来的经验,进而可能形成应对世界的模式,老师重视孩子经历的大小事情,选择需要干预的对他施加影响,也就能够将教育真正的落到实处,让孩子在一件件事情中形成新的经验和模式,帮助他进行改变。

教育无小事,但是教育又体现在无数的细节当中,是生活中那些一点都不起眼的小事奠定了孩子的底层价值观和底层思维。

 

生活即教育,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就在孩子们不知不觉中把许多的教育理念和目标流淌进了孩子们的心里。我在实践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虽然听的课比之前少了,老师们平时也很少讲道理,但是在这个环境中,通过教学相长的方式让我打破了我以往许多不够全面的认知,也让之前所学的概念和理论都踏实、扎实了许多。

 

二、运动“柔弱胜刚强”

运动也是新教育圈中一直很强调重视的部分。我们看重运动,首要原因是保证身体健康,让身体帮助我们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而不是拖后腿。同时,锻炼心性,如,坚持不懈、不放弃的品质等。还会通过运动来保持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从而锻炼大脑,提升思维力

我个人有这样的经历,在自立学堂时,我们每天运动3个小时起步,练习的项目主要包括现在突破班的垫上一级项目,很多摸爬滚打,还有内家拳的单招和对练等。过程中是有困难的,不过我能从我的进步中获得成就感,各方面的能力也在与日俱增。

在每天这么长时间的运动里,我能够感受到运动给我带来的好处有很多,最明显的自己精气神会很不一样,运动了的一天就头脑清醒神清气爽的感觉,没运动整天的学习效率和状态会有明显的降低。

《运动改造大脑》这本书中也通过科学手段给出证明,运动的确会改变人的生理结构,运动不只让人在强健身体、提高学习效率的方面有变化,而且还真的能够让我们变聪明,提高学习能力。在这就不展开讲了。

 

只是“一动分阴阳”,任何一项活动不可能只带来好的影响而不带来坏的影响,我们观察到,许多孩子因为运动而受伤的情况屡有发生,从偏运动外伤的膝盖、脚腕疼,到身体寒凉女孩例假不规律等,我们运动的首要目的还是保证身体健康,如果身体出现了伤痛的反馈,反而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那运动带来的这一面要如何规避呢?


《身心合一》这本书中提到:如果一个人从不探索自己的极限,身体和心灵将会渐渐紧缩,变成毫无觉知。如果经常以关怀和冒险精神探索自我极限,那么这个人将能够充满活力地成长、拓宽自我。但如果刻意逼迫自己超越实际的能力范围,就是贪心,很可能因此生病或是觉得疼痛。其差异就在于你是忽略自己,爱护自己还是虐待自己。如果过分迫切追求心理与生理的成长,拓展及成长的行为往往被逼得转向,而引发疼痛、压力和不适。

由此可见,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够保持在挑战自己的状态中,而不将运动施压过大变成刻意的逼迫。根据这个度的把握,我们考虑的最多的是,这个孩子他当下最需要什么?我们在做事上因材施教,针对每个人进行适合他的辅导,运动中也是如此,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适合的度也不一样,则会在运动安排时考虑进来,进而给出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

我之前其实没有这样一根弦,这又是我思维里的一堵墙。最初教学我就认为把运动的时间用项目填充满,这项做完做下一项,选择动作的目的和标准就是运动量要大,大家运动起来要有劲头,基本上只要每个人做完运动能出汗、觉得累就达到目的了。这样导致的问题是同学们运动是运动了,但是缺乏兴趣,对运动的理解也很模糊,觉得就是把身体动起来就好。

后来经过老师提点,我开始认真思考运动的安排,以及孩子们的个人特点。当孩子们在运动时,我需要去关注他的内心状态,他对运动的态度会明显的通过行为反映出来,如果做运动时不专心、不用力,要通过观察行为了解原因,再解决,对有的同学来讲,他性格就是比较温吞的,习惯性对自己放松,那就需要加高要求逼一逼,有的可能是一直比较拼的同学,每个项目不同也会出现阶段性的调整,导致速度降低,那就给到暂缓休息的空间,不去催促。当孩子的运动兴趣还没有培养起来时,他可能会出现抗拒运动的情绪,运动过程中的心理疏导就很必要,否则身心的不一致,容易引起身体僵硬,更容易受伤。我开始关注怎样更科学合理的运动?于是,运动前的热身与运动后的放松我也开始重视。

越了解越发现,一个人在身体上的综合运动能力有很多方面的体现,体力不足就可以从爆发力、耐力、力量、发力方式等方面去考量,到底是哪一点还欠缺导致他表现上体力不够?那通过哪些运动项目能够让他改变呢?如果是灵活性、协调性上的不足,又要落实到哪一点去推进?同时作为老师,不能只看重运动结果,更要关注运动的过程,在孩子们运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左右不平衡使劲、脚与膝盖方向不一致用力等现象,比如有同学做仰卧起坐的时候就会偏向一侧用力,做的时候身体是斜着的,而不是两肩膀一齐向上走,这种时候就需要给到提醒。让孩子自己也清楚,虽然自己习惯性一侧用力,这样做得也更快,但是这对身体来讲是有损伤的,会导致不平衡。他们自己在做这些项目的时候就会降低些速度,来把动作纠正回来。

当我根据这些问题在进行思考和调整时,也会带动孩子们,他们在运动时就会更注意去觉知自己身体的感受和变化,看看自己哪里不足,想怎么调整等。当他们能够以这样全身心的方式参与进运动的时候,每个人的运动兴趣也增加了。

 

未完待续……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知守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