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改变信念,重塑人生基色(中)——“清一联盟”读书会第253期(2020.7.7)

第二个角度:从理性思考方面入手:

抽丝剥茧似的去观察、通过问题的方式询问自己,可以参考朱云龙老师参话头博文。这个方法是在我们学堂的教师培训会上学习到的,很好用。我的方式就是把触发我某个信念的事实记录下来,尽可能客观、简洁。记录下来的同时,可能你会伴有某些情绪或者脑子里某些杂思,也记录下来,让自己心里的声音出来,这样可以让自己的头脑逐步安静下来,看自己记录的内容,然后一步步剖析这个事件触发的信念是什么,由浅入深追问到底为止。到最后了可能就剩下一句话,而这句话如果你挖不动了,可能就到底了,这句话,很可能就是你的一个信念。(这个信念挖的有多彻底,有多精准取决于我们思维的精细度。)这个信念很可能是父母输入给你的;也很有可能是你经历了一件对你影响比较大的事后你总结下来的;还有可能来自你看的某本书;来自某个老师;来自民族文化;来自社会的整体价值观等等找出来之后,分析里面不符合事实的部分,先认清自己曾经奉为真理的信念,到底是真理,还是片面、甚至是错误的不符合事实的。如果在这个环节,你觉得分析出来的信念,你觉得它是真实的,正确的,那么就没必要继续了,因为它是事实,你也没必要改它,继续持有它就行了。

如果你发现你自己的这个信念有不符合事实的地方,接下来,再来看看你的信念对你的生活影响的范围有多大。如果影响范围比较小,就可以替换它,如果影响面比较大,就需要找其他的信念平衡它。而不是跟这个信念针尖对麦芒的替换,因为原有的信念形成已久,惯性较大,直接替换难度较大,而且硬改力量太过锐利,可能引起较大的反作用力,容易反弹。我在调整自己的信念时,多数是找一个新的信念来平衡旧有信念。平衡旧有信念的同时我也会觉察自己的固有信念什么时候出来,我会对它说:嘿,我看到你了,小子便随它去了;也有的时候后知后觉,这也没什么,都是练习训练的过程,循序渐进。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信念还分为核心信念和其他的信念。核心信念不容易替换,替换的过程中也容易引起当事人强烈的反冲击力。因为核心信念一般是伴随一个人很长时间。世界观、价值观甚至性格等可能都是在核心信念上构建起来的,如果强力替换波及范围较广,而且替换成功后很可能会导致当事人的世界坍塌。因为当事人很难做到旧信念被替换的同时构建好新的世界观、价值观甚至是配套的性格特点等。而与其原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体验相配套的信念已经被否定、被替换,所以很容易导致当事人的世界坍塌掉。我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经历,我的核心信念被替换后,与之相应的系统并没有构建起来,刚开始还挺好:觉的自己即将迎来新的生活,踌躇满志的感觉。但大概经过一周之后,我的世界几乎坍塌:踌躇满志的状态消失不见,换成了每天不知道干什么,干什么都没劲,不知道活着有什么意义,连吃饭都没意思,现在回想那段时间简直是生无可恋的一段时间。好在我在先生、学堂老师们、新教育伙伴陪伴下,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走了出来。也正因为我曾经有过这种经历,所以在调整孩子的信念时,也会格外注意这一点。这里就简单提醒大家注意,就不多说了。

在这里我举几个改自己信念的例子,希望可以说的更清楚。

比如我曾经的一个信念在权威面前做真实的自己是危险的,会被骂的这个信念让我看到权威时不自觉地带着一种“基色”:他是危险的,来管我的,不自觉地会陷入二元对立的关系里。在权威面前不敢展示真实的自己,这个信念让我在出现困难或者工作中出现卡点时避开权威,而一个人闷头做事情,结局多数是自己的压力很大、事情的进展又不太顺利。这个信念我是直接替换的,当时也是刚好看到一本书里的一句话权威是比你眼界、知识面更丰富的人,你要学会把他们管理起来用起来,试着管理你的领导,观察他们的时间、特长,主动提交总结,让他们了解你,帮助你。你要相信他们是很乐意帮助后辈,看到后辈们成长的……大致是这么个意思,具体的话忘记了。这句话对我很大的震撼——刚看到这句话是:什么?!管理领导?不想混了吧!因为这句话太扎我眼了,我就反反复复看这句话,才逐步觉得有可能这句话是真的,这句话也为我后续调整自己信念埋下了一颗种子。

触发我思考跟权威之间的关系这个事情,是因为在教学期间做了一件事,没做好,但是又没跟老师们交流,而是一个人愁眉苦脸的闷头想。很长时间结果没出来,在教师会议上讨论时,老师们没有对我的这种结果批评指责,反而是关心问:程老师,这件事你卡在了哪里?有需要我们支援吗?这样的事情,其实发生了很多次,不过达到在教师会议上公开说的这种程度的比较少,但发生了这一次之后老师们的态度让我很受触动。后来,我就把整个事件记录下来,然后追问自己,追问到底之后,发现自己背后的有这样的一个信念:展现真实的自己是不安全的,尤其在权威人士面前,这个信念让我在遇到类似问题总会有一个固定模式出来,障碍我接下来的工作,影响成长。必须要改进,无论对错,至少这个信念是片面的,可能在爸爸面前做真实的自己会被骂,但在其他的权威人面前可能是安全的。比如,知守学堂的权威们面前,学堂的宋老师、焦老师。如果我在她们面前暴露自己,会不会不安全?根据教师会议上老师们的态度,我觉得我会是安全的,而且如果她们看到我的问题明确指出来,我的成长也会更快。结论:我可以在她们面前做真实的自己。

这是我思想上的转变,但是信念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不是我这么在头脑层面上做做工作,就转变过来的,这么想之后,在教学及生活中依然觉得她们在监管我。这样肯定不行,在头脑里喊喊口号,根本不起作用,我需要跟权威们构建新的关系,用新的体验才能带来新的认知和信念,我决定:把领导管理起来,(听着有点狂妄,其实就是给自己涨涨士气而已,心态上还是很谦卑的。)以下是我当时做的几件事:

1.分析了宋老师、焦老师各自的特点、特长。

2.趁她们空闲的时间跟她们沟通在教学上我遇到的一些困难。今天宋老师,明天焦老师的这样轮换请教。(因为两位老师也是参与一线教学的,都具是来自实战的经验和见解,每次跟她们交流都很有收获。)

3.把自己觉得做的不好的地方拿出来跟她们沟通,听听她们的想法和意见,来弥补自己的方案。

4.课程上备课,比如备科学课,我会跟焦老师请教材料的使用、上课的思维线的梳理等。牵扯到调整孩子的心性,我会跟宋老师请教,听听她的想法。抓到焦老师有时间,再把问题说一遍,听听焦老师的想法。

5.听完她们想法之后结合我自己的思考,整理出来一个新的方案。

6.接的住宋老师的玩笑。

(这个是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我是一个认真甚至有点较真的人,啥事都当正经事干,过分认真。而宋老师在生活中是个爱开玩笑比较轻松活泼的人,她一开玩笑我就经常性的当真,就会被到,也很困扰我,尤其是做宋老师辅班的第一个月。经常宋老师一句话,我马上就去做了,结果做到一半发现不对劲,或者诶,宋老师呢,怎么没影了。或者我做了一半,才反应过来啊!上当了,这是宋老师的玩笑!心里面总会觉得自己怎么这么笨,老是被搞到。所以这点也被我特意列出来训练自己。)

这几件事情,我连续做了大半个学期后,我的信念才真的转变。日常教学表现最大的变化是:原本跟孩子沟通时,如果有两位老师在场,内心会非常紧张,能跟孩子说一句话绝不说两句话,说完就想拔腿逃离现场。连续做这些事之后,我转变了:她们在不在,都无所谓,她们在的话,我跟孩子交流完,会特意请教她们:我刚才的沟通有没有什么问题啊。她们的回答若是: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怎么怎么做或者问:你刚才这句话,想表达什么意思等等,于是,我的思路又被拓展了一圈。或者挺好的,我也很开心。

到目前为止,我依然如往常一样敬重她们,但同时我是把她们放在与我平等的位置上,而不是仰望她们了。大概经过一学期,我可以跟权威之构建一份比较平等的关系了。不仅在学堂,在分享会上,见到各位前辈、大咖们,心态也变了,依然敬重但不仰望,心态上更加平等自尊尊人交谈、请教。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两对相互矛盾的信念并存,这种信念的处理就稍微复杂一些。我的做法是:一是要发现这两个信念的源起分别是什么,有可能是别人输入的,有可能是自己体验得出的。二是分析出这两种信念在不同情况下谁是主导。三是找出信念中不符合事实的部分;四是考虑这些信念需不需要调整,如果需要调整,制定短期可量化的目标,每天做相应信念调整的至少3件事,坚持3个月(具体坚持时间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比如,在一次教师培训课上,我跟学堂请来的一位老师交流时发现自己在面对一些问题时,有了一种疑似耍赖甚至有一点点撒娇的语气出来,这种事情在自己身上时有发生,我也是习以为常,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但后来朋友提醒了我,我才去思考这种行为会给我带来什么影响。这种行为会导致我的思维停在表面,不再深入去找问题的原因。后来我就记录了这种行为,并且觉察都在什么时间段出现,其中一个时间段就包含了自己在回答问题回答不上来,想以此种方式糊弄过去。以这种方式讨好提问者,而提问者一般是权威。(还有,以前在我爱人面前也用,所幸他是个很认真的人,搞科研的,顺便把生活也当科研搞的那种人,撒娇这套在他面前完全失效,他只认理,我在他面前这种行为就自动消除了)。接下来我问自己:这种方式可以给我带来的好处是什么

让权威喜欢我,权威一般年龄都比较大,撒个娇卖个萌的比较讨喜(在这个环节,我有一个固着的信念已经出现了:认为权威喜欢别人撒娇卖萌,但这个信念还没到底,暂且不管它)

我为什么需要这些好处

讨权威喜欢,他会开心,会帮助我啊

有权威的帮助我会成长的更快最后总结一句话:想成功靠更厉害的人更容易

为什么?

因为,我觉得自己很弱,没有办法靠自己成功。在这里,我很弱是伴随我成长过程中很强烈的一种感受,它也是我的核心信念之一,它的影响面很广泛,也会让我不停的学习,这是好的一面,但同时,因为我的学习,一切原动力是我很弱,如果我没能觉察到它,那我所学的一切都在喂养我很弱这个信念,会让我更加自卑。这个信念很难调整,我就从上一级的信念入手:想成功靠更厉害的人更容易

这个信念很隐蔽而且乍一看挺有道理的,但是结合我个人的一些特性,这个观点会导致我仰望比我厉害的人,并且会把成功寄希望于厉害的人手指头漏点资源就够我的了,让我不能完全独立,而且还有等靠要的心态出来。当下就决定要做调整的,不过在调整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同时还有一个信念:除了自己别人是靠不住的,这两个都是我的信念,而且在面对权威时是冲突。它们会让我在生活中一直蕴含着隐隐的纠结。后来追溯到底的时候就会发现别人靠不住这个信念是后天教化的结果:小时候我爸妈会告诉我一些案例:比如我们家的某位亲戚做生意,跟别人合伙失败了,你看,不能靠别人,什么事都要自己做才行。这就让我形成一种信念:别人靠不住,靠谁谁跑。跟我体验得出来的靠更厉害的人更容易成功信念就有着冲突的。两个信念都有不符合事实的部分,也都同时困扰着我,所以两个信念后续我都进行了调整。比如要想成功就得靠更厉害的人对我生活的影响面较大,所以就用了另外一个信念平衡它:靠自己可以成功。这个新的信念没有否认我的原有信念,没有在原有信念上作出更改,而是直接用了新的信念靠自己可以成功来平衡它。

同时我制定的调整目标是:成为像某某某老师一样思维好的老师。

做的事情:

1.独立完成n件对我有挑战的事情。之所以是n件,是因为在生活中遇见什么有挑战的事情,就去做。不过超出我能力范围很多的事情,也可以向人请教。(这一条建立在对自己诚实的基础上)

2.教师会议讨论问题时,不那么容易被说服(因为宋老师的说服力对我来说是蛮强的,而且经常会给出一些更全面的方案,更深刻的见解,在她面前我缺乏辩驳的底气和能力,经常亮白旗)。面对这种讨论,我对自己的观点求生欲望要强一些,不能轻易倒戈放弃自己的观点。

3.凡激发起靠高人这个念头的事,我都要自己做。

4.孩子出现比较难调整问题时,自己先想出来完善的方案,再提交教师团队讨论。

三个多月下来,除了信念平衡之外,还明显能够感受到自己更有力量了,这也是独立性增强之后带来的结果。在做事的时候,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果断。

 

随着多次练习挖掘、调整自己信念,觉察能力也会逐步提升,挖掘到的信念就会越多,思维越精细就越能挖到深的信念。如果思维还不够精细,可以从上多对自己下手,也会让自己挖掘的信念越来越底深。一般当你挖到底层信念并且去处理了它,你会有通透一片的感觉,看世界的角度都不一样了,这个是真实不虚的体验。

我平时在出现一个深的信念时,会用思维的方式建立小目标、列出要做的事项;在做的过程中,如果有情绪出现,我便会用感受层面来觉察、清理情绪背后的信念。方式很灵活,就看你怎么用了,反正在调整自己的信念的时候怎么舒服怎么有效怎么来,没效果或者自己很痛苦就换其他的方式再来调整。当然,梳理自己信念的过程确实会经历负面的情绪,因为必须让自己面对曾经被埋在潜意识中的痛苦、恐惧、委屈、愤怒,翻出来哭一场,再翻出来再哭一场。但也快乐,哭完之后又会觉得自己的某一处透亮了很多,如此循环,你看待世界会客观真实的多,你的生活会自洽的多,感受力也会越来越强,而且这个过程也很过瘾,你会看到自己的成长和改变。在你的世界里指责、评判、抱怨会少的多,更多的是理解、包容、接纳,同时自己的原则也会越来越明确清晰。

在这里多说一些:当发现自己拥有成对出现的、矛盾的信念,并且弄清楚了这种情况出现的前因后果后,在教学上我变得更加谨慎。在教学中,如果我们会给孩子输入一个信念,而这个信念有可能跟孩子的某些信念矛盾或有冲突,而这种矛盾是孩子自身无法解决的(因为它有可能是来自原生家庭,所以老师或者小年龄段的孩子都无法改变),那么一旦被输入了新的信念,旧的信念又没法去掉,结果就有可能会让孩子变纠结。而纠结必然带来痛苦,孩子就会不知所措,找不到成长的方向。所以,我会尽可能多了解孩子的信念,以此推断课程内容和孩子的信念是否会有冲突,如果跟某个孩子的信念有冲突,我也会权衡做出取舍或者制定针对这个孩子的进一步梳理的信念的方案。

当自己的信念系统梳理到一定程度时,我跟人相处的模式变了,就拿跟先生相处的模式来说,我会看到真正的他,而不是期待中的他,我会更尊重他。表现在两个人交流,我能够真的站在他的立场上为他考虑说一些话,而不是披着一张我为你好的外衣,实则是为了让他满足我的需求、恐惧、或者担忧而指使他。当我从自己的信念系统入手梳理之后,思维更清晰,表达越来越准确,觉察力也明显提升,能够看到自己和对方语言背后的东西,我们之间吵架的频率降低,当我跟先生之间有分歧时,我不会在他的行为、语言层面做工作,我会直接拎出他背后的信念,在他的信念那里做工作。这就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我们这么吵完架之后,会发现更加了解、理解彼此了,以前吵架我是什么话噎人,说什么话,吵完架两败俱伤,吵完之后我就后悔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看他难受我心里也是很不开心,所以吵完架不管赢了输了我都很沉重。现在吵完架,架停了我们也好了,关系也会更加亲密,吵完我们抱一抱或者牵个手,更加理解、体谅对方,或者跟没事人似的该干啥干啥,内心没有任何挂碍。(当然也不是每次都处理的这么顺畅,偶尔也有控制不好的时候。这个对我自己是有要求的:需要情绪平和有耐心,可以自如驾驭喜、怒、哭、撒娇、讲理等方式的时候。如果我先生触及是我没有梳理过的卡点,我也会一下子陷入情绪里,不过这种情况一旦发生,我也很开心,因为这又是我梳理的一个卡点契机。)

举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我婆婆做过子宫肌瘤的手术,摘除子宫了。当时发现有子宫肌瘤的时候,我们大学刚毕业没有结婚,我跟先生的处理意见就出现了分歧:我坚持找中医调理;先生那时候不太相信中医,要找西医,做摘除手术。我们就这个问题产生了比较大的分歧,当时的我对中医了解不多,只有一个感觉:中医好,中医治病是把人当人治,但是没有理论依据可以说服他。后来他也听烦了,很不耐烦的怼我:这是我妈,你别管了。我就作罢了,不再插手这件事,毕竟那确实是他妈,我们也没有结婚。随着我们接触新教育,对山长的理论学习越来越深入,了解了更多关于医疗的陷阱,先生对于当时的决定有些后悔,这件事就像隐隐的刺在他的心里,一旦涉及到我婆婆的健康问题,都能感觉他那根刺隐隐发作。今年我要回婆婆家的时候,我跟先生商量着如何帮助老人锻炼身体,回去教什么功法。聊着聊着就提到了:按照往常,王妈妈还不学怎么办。我说:会尽力说服,实在不行,就放弃。我先生一听,语气立即就变了,说:要是程妈妈这样,你也这样做吗?我回答:是的,尽力做我能做的,老人不接受,我也不能硬逼着老人做运动或者学习吧。但同时,我也感受到,先生背后有个信念:我媳妇不会对我妈妈很上心的,因为那不是她亲妈。所以每次在遇到类似牵扯到婆婆身体健康的问题,先生就会有类似反应,如果我不把他的信念挖出来,我们后面的生活中牵扯到婆婆身体情况的事情时,就会再次出现不愉快甚至争吵的行为,没完没了。所以,当时,我就想着让先生清楚看到,到底是我的行为差异化,还是他的这个信念在作祟。接着我就做了一些事:我说,我觉得你好像生气了,因为你觉得我对王妈妈不够上心,或者说,你觉得王妈妈不是我亲妈,我不会用心对她。我先生就不再说话,接下来我就列举了一些事实,让先生从他的有色眼镜中回到事实,看看我到底有没有差别化对待双方的妈妈——

比如每年回老家都会帮王妈妈调理,王妈妈的子宫肌瘤一是体寒,二年轻时也生闷气,做了手术之后,腰一直疼。所以,每年回老家,我都会给王妈妈做火灸、按摩调理身体,每天两个小时,直到我回学堂。比如给程妈妈买东西,一并会给王妈妈买一份……

在这一步,先生的情绪就很平和了,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

把他背后的信念揪出来告诉他:你这么想的,我也要说说我的想法,在生命健康和学习层面上,我对待亲人朋友都是一个态度,只不过我在有的人面前信任值较高,可以说的多一点而已,程妈妈确实听我的,所以我会多说些……随着我们两个对他固有信念的交流和讨论,我们彼此有更深的了解,也更加理解对方。

这次在家因疫情放的大长假,有了更多跟朋友聊天时间,在跟他们聊天时,也会很容易感受到朋友说话背后的信念是什么,有的时候我就会直接朋友他背后的信念戳破了多聊几句。感觉自己更能够看透别人,而且看透的时候也会更加理解他人了。这次回去,很多朋友都觉得跟我在一起会很自然,很舒服,也开始对我做的教育感兴趣,不再说我走火入魔,反而对我做的事情、学的东西开始很好奇想要了解了。

这是我自己梳理自己信念一年后的变化,我也开始体悟到以万事万物为镜,观照自己的内心以及历事炼心这些话的含义。还有张德芬的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我们梳理自己的信念,是为了看清楚它,不使自己在无知无觉中受它控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不依赖于任何信念,没有任何先设的立场,能够如水般恒顺众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逐渐体悟到一点山长在开示六祖坛经时曾经讲过的,直接从心上改是怎么回事。当然以我现在的水平,很难一下子看到自己的心究竟是怎样的,从而空掉它,但通过梳理信念系统的方式,我可以一点点改进自己的心。这可能是目前对我来说比较适合的路。对于上等根器的人来说,可能可以做到全凭心意用工夫,那就不必一定采取这样的笨办法了。


未完待续。。。。。。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知守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