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是什么,障碍了孩子的成长?(中)——“清一联盟”读书会第197期(2018.12.18)

案例二:孩子的成长意愿是如何被压制的?

我们有时候会听到家长或者老师说,这个孩子没有成长意愿,或者说那个孩子成长意愿不足,孩子似乎也接受这个说法,觉得自己成长意愿不足。那么为什么孩子没有成长意愿了呢?我们认为,这其实是个伪命题。按照我们前面的定义,理论上讲,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生来就是要成长的,无论是从身体还是心智,无论给他提供什么样的环境,他总是会从一个一无所知、没有自理能力的婴儿长大成人的。因此不存在没有成长意愿的孩子,只是有时候孩子的成长方向不是我们父母或者老师想要他走的方向,我们就会认为他没有成长意愿。比如孩子不爱学习,不爱运动,不爱干活,不爱做这些我们希望他们做的事情,无论我们怎么引导,怎么诱导,怎么逼迫,孩子就是不能自动自发地去做这些事情,我们就会得出结论说:他没有成长意愿。但真的是这样吗?孩子是否对所有的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家长逼迫呢?如果不是,那得出这个结论就是不合逻辑的。事实上,只是简单地给孩子贴上这个标签,对我们想解决的问题没有什么帮助。这个道理想通了,我们就不会把目光对准孩子,要求孩子去提升,而是会把目光收回来,问问自己:我过去曾经说过、做过什么样的事情,让孩子对我想让走的路如此抗拒?我经过这几年的观察总结,发现所谓“缺乏成长意愿”的孩子的父母,大部分是控制型的,孩子一定要按照我说的来,而且特别爱讲大道理,讲概念,孩子一犯错误就上纲上线。

对成年人来说,我们都知道知行合一有多难。为什么我们对于孩子,却想当然地认为,跟孩子讲了道理,孩子也说认同了,他就能够做到呢?这其实是妄心。我们跟孩子讲了,他们就能听吗?就算听了,他们听得懂、听得进去吗?就算听进去也听懂了,他们会相信吗?即便是相信了他们能照着做吗?这几个步骤是层层递进的,我们家长却往往是只做了第一步却以为孩子就能够做得到最后一步。孩子是通过体验来认识世界的,我们却用道理试图让他们认同以至于做到,这是不可能的。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得少讲道理,道理对孩子来说因果链过长,小年龄段的孩子很难理解,即便是理解了,对孩子来说,那个结果的显现也太久,道理早就忘了,他当下体验到的才是真实的。许多家长一遇到问题就给孩子讲道理,告诉他应该这样做,孩子做错了时候告诉他不应该这样做,分析得头头是道,孩子呢,看起来也不是不同意,可就是做不到。有的家长会用更丰富些的手段,比如上电影课,让孩子看看别人的故事,从正面去引导,或者从反面告诫,通过这样的方式把道理告诉孩子。这样做的确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有的时候也是必要的手段,但是仅仅通过这些,孩子依然不可能真正将这些素质内化到心里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通过接触、观察不同类型的孩子,我感受到的是,许多孩子已经不够真实了。他们或许很早就接触新教育,家长也在积极努力地学习,然而由于家长本身思维限制,在学习的时候抓住某个概念硬性灌输给孩子,正因为这样,新教育的很多概念对他们来说就变成了符号,严重点说,就是新教育体制化了。许多孩子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可能都一套一套的,比如说要做经营者啊,要至上啊等等,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做出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甚而至于阳奉阴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说教用力的方向是脑,而人做事凭的是心。你的行动才体现你的真实想法。为什么孩子在跟伙伴相处的时候与在老师家长面前的表现不一样呢?因为在家长面前的表现不是他的真实想法,不是他的心想要的东西。为什么孩子不能真实呢?因为孩子如果表现出真实,就会招致批评和说教。

那么诸如卓越、至上、勇气、自信、友善等等这些我们期望孩子拥有的素质,孩子怎样才能真正具备呢?“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真实是所有品性的基础。一个无法表现真实的自己的孩子,根本谈不上同理心和感受力,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忽略内心的声音而倾向于用头脑去分析判断,造成心脑的分裂。单凭说教和引导,且不说带来的逆反心理,就算孩子一时能够被激励,但是很可能遇到困难就会打退堂鼓,导致三分钟热度。甚至久而久之会养成只说不练的坏习惯,因为家长有时候是很好糊弄的,孩子嘴上说要用功努力,家长就开开心心的了,孩子发现原来只要话说得漂亮就能够获得家长的认可和赞誉,那为什么还要辛辛苦苦去做呢?而且时间越久,骗人成了习惯,就连自己也骗了,如此这般,光说不练假把式就出来了。

控制型、爱讲大道理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根据我们目前的样本观察,可以初步得出一种印象(不是严谨的论证结果),结果基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孩子,会想办法抵抗,调皮捣蛋,破坏力更强,同理心更差,总之看起来问题更多一些;还有一种孩子,可能服从性会比较好,但是没有什么活力,也没有主见,在团队中属于跟随型。我们初步的判断是前者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更少;后者孩子能够感受到的爱更多些,尽管也不见得是正确的爱。这两种孩子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不真实、拖延、被动、钻空子,以及光说不练。

对这样的孩子,老师家长的以身作则很重要,我们要求孩子的,我们自己也要做到,起到一个正向的示范作用,我们说的话才有分量。接下来第一步,父母和老师要接纳孩子真实的状态,所谓接纳,就是我了解你是这个样子的,不会因此而有情绪。但并不是说我就认同你的行为。第二步是以孩子的心理和感受——而不是从行为——为出发点,引导他感受到自己的行为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的感受,帮助孩子看清楚自己,认识到自己的这种状态,从而激发他想要改变的愿望。第三步则是协助孩子制定改变的策略,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提供参考意见或者把握方向,但是一定不能喧宾夺主,要让孩子参与到思考的过程中,设立规则也好,设定目标也好,一定是以孩子作为主体,我们的立场是帮助他做出选择,并且在孩子做出选择之后尊重他的决定。第四步是通过扎扎实实地行动,每天一点点地去做,及时看到孩子的进步,让他逐渐获得新的体验,来代替旧的体验,这中间还可能会出现很多挫折和困难,以及状态的不断起伏,才有可能取得进步。就像那副漫画说的:孩子的成长方式家长以为是一路坦途往上的,其实是起伏跌宕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或者家长起到的作用除了帮助孩子树立目标,确认这个目标是孩子真心想要的之外,更重要的是帮助他达成这个目标,手段可以多样,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或鼓励或施压。另外还必须注意规则的执行要到位,孩子之所以钻空子是因为有空子可钻。这样的家庭往往规则的制定很随意,规则的执行却可有可无,所以在调整的时候就要注意堵住漏洞。

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孩子相对来说是比较难调的,因为他们的惯性和惰性都很强,而且由于道理他都懂,你一开口他就以为你要讲道理,或者他稍微感受到压力就会升起对抗之心,就自动开启屏蔽模式,所以老师更得特别注意。原则是想办法让孩子把“你让我做”的心转变成“我要做”的心,前提是老师得放下要纠正他的心。而且由于这类孩子的父母还特别容易挑剔,眼里全是孩子的毛病,却很少肯定孩子的进步,所以我们的做法就是纠偏,不讲大道理,用现实去教育他,并且及时肯定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为了批评而批评,为了鼓励而鼓励,对孩子的行为,我们要给出最真实自然的反应。我喜欢做饭,经常用做饭来打比方:好比我做了一桌好菜,你吃的时候觉得好好吃,自然的反应你会赞叹出声“哇,真好吃”,那我就会感受到你的满意,心里也会很喜悦,下次还会愿意给你做。你不会把这种感受放在心里,然后想,嗯,我该怎样夸她才能让她觉得有成就感,又不会骄傲呢?然后你在饭后,很正式地跟我讲:宋老师,我觉得你做的菜很好,因为从色泽上看,从营养上看balabala一通,不过还有改进的地方,可以少放点盐啊什么什么的,那我听了会不会觉得“哇,这个人好讨厌”呢?可是我们在对待孩子的时候,是不是经常这样呢?

下面就举几个小例子来说明一下我们的做法。

B同学就是一个内在能量比较强但是又被说教过多的孩子,经常会用各种手段无声地表达反抗,比如说在屋子里歪带着帽子,老师提醒他几次也没有改,于是老师告诉他我并不是想管你,而是这样看起来实在是很丑,觉得不舒服,不信你自己瞧瞧是什么样子。然后再拍了照片给他,他看了觉得确实是丑,当时就拿了下来,再也没这样过。那么这就是一个请求,而不是要求,所以孩子就比较容易接受。请求和要求的区别在非暴力沟通的书里讲过,请求是用正向的语言提出你希望其他人做的事情,而要求则类似命令,只是程度弱些。它们的区别不在于说话的态度是否和蔼,而在于如果对方没有回应,我们会怎样对待他们。

再比如说,这个同学插话的现象比较严重,应该说插话是孩子们比较普遍的现象。那么首先老师在听孩子讲话的时候是非常专注地看着他们,不会随便打断,这是身教,是前提;然后当他们每次插话的时候老师会根据当时的情景或者内心的真实反应,用语言、动作、或者表情告诉他们,老师被打断的时候感觉很不好,当然有时候也会加上一点夸张的表演,希望他们能够像老师尊重他们一样尊重老师,那孩子们一般此时都会觉得惭愧,就会愿意停下来,如果再犯就再提醒,同学们之间也会互相提醒。由于不是特别针对他,所以他也不会有抵触情绪。经过一段时间整个团体的风气就会有很大改善,大家对不应该插话也形成了共识,这时候实际上他内心也认同了,但积习比较重所以还是会犯,这时我会告诉他我也没招了,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那他就会为自己制定一条规则,或者提醒,或者惩罚,老师再帮他分析规则的可行性,如果可以那就执行。因为这是他自己选择的,在违反的时候他就会愿意承担结果,也不排斥老师或者同学的监督,这样下来在不知不觉中孩子的问题就解决了。

其他的包括很多生活上的细节,与人相处,目标的设定和完成等等,也是根据这样的原则,给他足够的思考空间,让他自己做出决定来改进。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孩子感受到了尊重,内在想要变好的愿望增强,各方面都有了不错的进步。

 

上面两个案例都是偏严的,那么我们再来讲两个偏宽松的案例。

案例三:错误地理解尊重和自由会造成什么恶果?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对待孩子处于“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境地。究其原因,是由于家长对爱和自由的边界不够清晰,对尊重和自由的概念理解得不够透彻。尽管这个话题山长屡次讲过,各个新教育圈的大咖们也做过很多分享,但因为我们在教学中依然发现为数不少的家长还是会混淆,所以分享一下我们发现的误区。

其实尊重的原则很简单,尊重是相互的,我尊重你,我也尊重我自己,也希望你能尊重我。许多家长在“尊重”孩子的时候并没有尊重到自己,尤其没有尊重自己的钱。我们辛辛苦苦赚的钱,凭什么孩子拿去乱花还理直气壮,毫无愧疚之心?对孩子而言,父母保障他的衣食住行就算是合格的父母,再给他提供教育的机会就是好父母,如果父母还能自身努力学习给孩子做好榜样,就像今天晚上所有的听众一样,那简直就是卓越的父母,孩子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肯定是前辈子烧了高香,有很多的福报才可以。所以在座的每一位听众都应该为自己鼓掌。我们不欠孩子的,我尊重你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并不意味着你可以跟我平起平坐。孩子有了这样的认识,他才有可能为自己得到的东西心怀感恩,我们在教学中引用了必需品和奢侈品的概念来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一点。

还一个家长容易走入的误区就是,“我尊重你的决定,但是你要为你的决定负责”。这一点也有一个前提,就是孩子有能力单独做出决定并且为结果负责。在孩子还没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时候,父母撒手不管,美其名曰给孩子选择的自由,并且让他承担后果,这样的行为是很不负责任的。难道我们能放任一个两岁的小孩子在车流中乱走吗?作为父母和老师,我们负有教导之责,他做出任何判断都是建立在他的认知水平之上的,我们的责任就是提高他们的认知,给他们提供尽量多的信息参考,帮助他尽量做出准确的判断。而且最重要的不是他选择的那个结果,而是他在选择过程中做出的思考,我们也要允许孩子犯错误,作为老师,我们有的时候会眼睁睁地看着他犯错,看着他改错,他体验过了这个完整的试错过程,比什么说教都管用。

再就是自由的概念了。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没有自由的人对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没有选择权,而我们教育目的不就是为了让孩子们以后对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拥有说“不”的可能吗?为了拥有这种自由,我们必须自律。越自律,越自由。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也需要对此有清晰的概念。我们曾经专门上过一次讨论课,讨论什么是自由。孩子们都想要自由,对自由的理解多种多样,不过最后归结起来,大家都承认他们想要的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老师多分析,他们自己就得出结论,这样是行不通的,所以还需要有约束。那么用什么来约束呢?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外在的约束,一种是来自你内心的约束。前者是规则,后者则是道德,或者说“良知”。前者不必多说,他们都体会颇深;后者则是你对你自己的要求,其实孩子们是大体知道对错的,做了不好的事情心里就会有负面的感受,我们希望能够尽量引导他们将自己的行为与感受相连接,从而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而越自律的人,受到的他律就会越少,而越不能自律的人,就会受到更多的他律。

说句题外话,对于我来说,这个理解确实走过一些弯路。就我个人的成长经历而言,从小深受很多道德方面的教育,相对而言,自认道德感比较高,但成年以后见到了更多人性的丑恶,更见多了伪君子,所以我对道德绑架特别警惕,而更倾向于用规则来约束。但对于教育来说,这种想法的确有失偏颇。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正因为我们有“良知”。康德曾经说过“这世上唯有两样东西能够深深震撼我们的心灵:头顶的灿烂星空,心中的道德律令”。规则与道德两者不可偏废,缺一不可。只强调规则,是把人当成机器,难以激发真正的至上精神;只强调道德,则给人性提出了过高的标准,难以防止堕落和虚伪。

理清了概念,怎么做就清晰了。许多家长基于对尊重和自由观念的错误理解,给孩子提供过于宽松的环境,结果使得孩子不愿面对挑战,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面,个性上懦弱、退缩、不自信、懒惰,那对这样的孩子就要坚决地断其后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后路可退,只能转身向上。

C同学的家庭就是这样的家庭,父母提供了比较好的物质条件,学校是华德福理念的小学。在这里也要说明一下,我们认为华德福理念本身是很好的,爱与自由也是孩子成长所必须的,但是任何一种理念最终都要落实到实施教育的人身上,不同的教育者对同一种理念的理解甚至可能大相径庭。我们认为,教育必须要因材施教,要做到这一点,不单要了解教育对象,还必须了解教育者自己。

C同学的成长环境非常宽松,在食品和玩具的选择上且不说,在学习上老师几乎没有要求,表现得非常“尊重”孩子,孩子基本上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孩子在家里父母虽然有时候有意识让她干些家务活,但是既不持续,也不是一种义务,她想做的时候就洗洗碗扫扫地,不想做的时候家长也没有什么要求必须做。同时妈妈还特别细心,对孩子的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又特别善解人意,担心孩子的安全感不足,会不会给她造成心理阴影之类,所以对孩子经常夸奖和鼓励,而且跟孩子相处小心翼翼,不太敢拒绝她的要求。因此这个孩子来学堂时的状态是特别懒惰,午睡时因为怕叠被子费事宁可和衣而睡,有问题不会求助,也不思考,因为她以前在家有什么需要不用表达家长就很有眼色地替她解决了,所以她根本用不着思考;过度鼓励则导致孩子对自己的认知非常不客观,稍微取得一点成绩自己就觉得挺好的,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本来这样的孩子是比较难教的,不过这个家庭的序位基本正常,家长也愿意配合老师的工作,所以孩子在诚敬方面还可以,这就有了改变的可能。因为家长是属于特别紧张孩子的那种,所以我们刚开始对孩子要求也不高,只要做到起码的生活自理和遵守学堂的基本规则就可以。一段时间之后,孩子适应得不错,也不想家了,由于家长通过周总和每周线上家长会,能够及时掌握孩子的动态,所以对学堂建立起了较大的信任度。特别是放假回去,孩子无论是精神面貌,还是干活的积极主动性,比起以前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放假两周以后,用家长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打回原形”,又回到原先那种懒散的状态。家长因此开始深刻反思自己的养育方式,于是新学期开学,教师团队将我们的观察和得出的结论跟家长进行了深入地交流,沟通之后与学堂统一了意见,制定了“家长断后路推动孩子,老师在这边拉”的策略。不得不说,能量场的影响真的是无形又强大的,新学期孩子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调整至放假前的状态,而且接下来一直保持稳步上升。

这样的例子,国际学校转来的孩子经常也会有类似的表现。胡迎莹老师曾经在《同样是突破,不同的心带来不同的结果》这篇文章里分享过自家孩子的成长经历,女儿因为天赋好以及课程轻松,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结果,所以孩子就没有体验过真正的努力是什么样的感觉,对别人来说可能付出100%才是全力以赴,可是对她来说,可能只付出了60%自己就已经认为是全力以赴了,因为没有努力过,所以面对挑战才会恐惧。

我们对这类孩子的引导是,先了解他们知不知道什么叫全力以赴,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调查结果是,以运动为例,假如累到一点没有力气算尽力的话,差不多只有10%的孩子有过尽力的感觉,这样的结果决定了讲再多的道理,孩子也不可能做到尽力。因为他们对尽力的概念跟我们的理解不一样。所以我们的对策是先让他们体验到竭尽全力是什么样的感觉,做到的方法就是专注于当下身体的动作,只管去做,不要管能做多少。他们体验的是不间断地做三项运动,做完之后确实很累,但看着自己的成绩孩子们都很兴奋,很喜欢这种突破自己的感觉。这三项运动孩子们后来戏称为“知守铁人三项”。有了这样的体验之后,老师借助美国心理学家Noel Tichy(诺尔•迪奇)提出的行为改变理论给孩子们进行梳理,学习有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舒适区”是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或者习以为常的事务,自己可以处于舒适心理状态。“学习区”或“最优焦虑区”有一定挑战,因而感到不适,但是不至于太难受。“恐慌区”则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的事务或知识,心理感觉会严重不适,可能导致崩溃以致放弃学习。对于一个人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处于“学习区”,学习具有适当挑战性的东西,一段时间后,“学习区”会慢慢变为“舒适区”,“舒适区”越变越大, 而一部分的“恐慌区” 也会相应变成“学习区”。老师又用一些文章和视频来巩固他们的印象和感受,孩子们对自己处在哪个区有了比较直观的感受,有了这样的体验和认识,孩子就愿意去挑战自己。

这里引用C同学家长在某次周总中的回复来说明孩子内心成长意愿的增长:“通话中孩子说更喜欢现在的学堂,感觉可以学到更多的本领,她说以前做100个侧手翻就可以得到零食,而现在的学堂做600个也不会得到什么,但即使什么也得不到,但也还是更喜欢现在的学堂,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而且以前还经常为了得到零食而超数,她说这样对孩子很不好。”所以你瞧,孩子内心是知道什么是对她有帮助的,因为外力而来的进步,一旦外力撤掉,进步就变成退步。

需要补充一点,新教育中所有的理念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断后路也是如此,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而且即便是断后路也要因人因事而异,绝不可一刀切。

 

新教育圈内对于找感觉型和目标型的分享已经有很多,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目标型的人,然而事实却是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是感觉型的人,而且还把孩子也培养成了感觉型人。那么感觉型的人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呢?孩子的自我中心倾向又是如何被强化的?

 

案例四:找感觉型的人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孩子的自我中心倾向是如何被强化的?

培养目标型人从强调目标的重要,从正向的引导固然是必要的,不过找到感觉型人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可能更有效果,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认为,找感觉的根源可以归结到自我中心。因为找感觉型的人会认为“我”的感觉很重要,“我”的情绪,“我”的事情比其他的都重要,这实际上就是自我中心的表现。

自我中心不是道德上的自私,而是一种不完备的思维方式。在心理学上,自我中心的定义是:我所看到的一切,也应该是别人看到的一切;我所感受到的,也应该是别人感受到的一切;我的视角也是别人的视角;我就是这个宇宙的中心。每个人生下来都会以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世界是围绕着他转的,我们常常会评判说小孩子自私,但其实他只是还没有发展出换位思考的能力。举例来说,一个两岁的小孩子,假如你给他看一张两面有不同图案的纸,确信他知道一面是鸟,一面是车,然后和他面对面,把有鸟的一面给他看,当你问他“你看到的是什么”,他会告诉你他看到了小鸟,然而当你问他“我看到了什么”的时候,他还是会告诉你,你看到的也是小鸟。如果按照正常的培养方式,孩子会在人际关系中(与父母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等等),逐步认识到自己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到8岁左右就开始发展出换位思考的能力(也就是共情力),但遗憾的是,由于家长事实上的以孩子为中心的做法,给了孩子这样的错觉,孩子就无法摆脱幼稚的自我中心的思维,也就无法从别人的角度去理解这个世界,更加无法发展出共情力。他看到的世界只有他的角度,这其实是很可悲的。而共情力决定了一个人的情商高低,情商的重要性就毋庸多说了。当然这也给了我们另一个提示,就是8岁之前的孩子是欠缺换位思考的能力的,我们的孩子经常被批评自我中心,但这其实有失公平的。

 

那么家长是如何强化孩子的自我中心倾向的呢?就是把他当成中心围着他转。在现在这个时代,家长们几乎有意无意都会这样做。那些比较明显的任性行为我们可能会比较警惕,然而不经意间的以孩子为中心则更为隐蔽。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养育孩子的场景,是孩子的事情重要还是你的事情重要?你是不是会经常问孩子的感觉好不好?做饭的时候是做你喜欢的还是孩子喜欢的?去商场超市是不是总要主动问问孩子你想要什么,而不是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就走?大人之间聊天,当孩子有不那么急的需求时,你是继续聊天还是中断去满足他?当你正忙于自己的事情而孩子跟你说话时,你的另一半或者祖辈有没有提醒你,“孩子跟你说话呢”而不是“妈妈正忙着,别打扰她”?孩子在学堂,你会问“你喜不喜欢学堂或者老师”还是会问“你有没有给人家添麻烦”?等等,等等,正是在不知不觉中,孩子的自我中心思维得到了强化,找感觉型人就这样被培养出来了,更严重些的,就培养了白眼狼出来。自我中心既然是一种不完备的思维,那这样的人行为表现得就像个孩童。天大地大都不如我的事情大,什么重要的事情在我的情绪面前都得让路,遇到困难时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会用哭或者抱怨、推卸责任来逃避问题,等等。

D同学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教育,尝试过不同的教育模式,也很看重孩子能力的培养,注意发展他的各项特长,比如下棋、打球等类活动,孩子比较多才多艺,也显得很有自信,做事情主动性也很强,在原先的体制学校算是优等生。刚来时他还是很积极主动的,对老师也很尊敬,跟伙伴相处表现得也很友好。但随着时间的增加,孩子逐渐暴露出他真实的一面。我们在总结时孩子们会互相提意见,说到他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我哪有?”,然后就是辩解,推脱责任。老师指出他的问题的时候,他会很不高兴,拉着脸不理人,甚至直接甩脸色给老师看,甚至发脾气跟老师说“不用你管”。老师不禁要想,他能够这样对待老师,在家里是怎样对待父母的呢?这种行为在我这种从小受过严格管束的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小时候父母如果要教训我,我是连姿势都不敢换的。后来经过了解,这个孩子在家的时候跟父母的沟通有些问题,有时候说崩了就谁也不理谁,之后一般都是父母主动找他说话,可以说,他的行为就是父母容忍的结果。D同学的父母很爱孩子,非常关注他的情绪变化,有什么事情都会尽量和孩子商量,基本不会让他不开心,然而家长越关注他的情绪,他就会越觉得自己的情绪很重要,因此这样的关注换来的结果是孩子学会了使用情绪作为武器,用情绪要挟父母达成自己的愿望。比如他和父母打电话时不如意的时候甚至会直接挂掉电话。

因为孩子年龄比较大了,这样的模式已经固化多年,要改起来真的很难,好在父母现在对这样的模式的危害性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只是由于过去的惯性,在具体的事情上每每还会陷入这样的循环,所以这对父母是个很大的挑战。不过,真正的爱不就是让自己和对方都获得成长吗?孩子的到来就是一份礼物,父母培养孩子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的过程。真正爱孩子的父母,愿意为了孩子的成长而承受痛苦改变自己,他们会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放弃自己错误的观念和做法,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自己也会得到成长,实现自我的完善

既然自我中心是一种思维方式,那它就是可以训练的。我们说在一个团队当中,贡献多的人就会获得更多的尊重,有资格获取更多的资源,在家族中也是如此,小孩子在整个家族中,是贡献最小的,因此是家庭中最不重要的人。只要家长用这种观念代替以孩子为中心的观念,就可以有意识地通过改变孩子所处的环境来改变他。孩子唯有通过一次次的碰壁,通过与之前不同的亲身体验,才能逐渐用新的体验代替旧的体验,从而改变他的思维模式。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知守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