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是什么,障碍了孩子的成长?(上)——“清一联盟”读书会第197期(2018.12.18)

大家好,我是来自青岛知守学堂的宋振宏,很高兴今天晚上有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今天晚上为大家带来的分享内容是:是什么,障碍了孩子的成长?

在聊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解一下题。

 

首先,界定一下什么是成长。每个人可能对成长都有他自己的理解,从字面意义上看,成长就是长大,成熟的一个过程。我在这里的定义是,作为社会性的人,心智成熟是成长的最终目的,心智逐渐成熟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什么是心智成熟呢?“心”指向的是内在世界,就是一个人的个性和心理,他是否了解自己,他的心灵是否具有生命力;“智”则指向外在世界,是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和适应能力,我将用“脑”来指代。一个完全成熟的人是心脑合一的。“心”和“脑”的发展应该平衡,更是互为因果,缺一不可。实际上,我们将会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发现,孩子出现问题,就是这两个方向出了问题,教育就是纠偏的过程,重新使心脑平衡的过程。

其次,成长的过程是否需要施加外力。

植物的种子,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它就一定会发芽,一个孩子无论如何都会长大。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什么也不用做,任由他去体验去吸收,完全自由自在的长大呢?如果我们不加限制,那么孩子就会不加拣择,无论好坏,什么都吸收。这和把大蒜泡在红墨水中的实验相似,给孩子什么,他就吸收什么。即便家长不给他,社会也会给他,只是他吸收了什么、最终会长成什么样子就不知道了。因此,施加外力,也就是教育是必要的,孩子不会“树大自然直”。

对孩子来说,营养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他接触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简单分类就是家庭、学校、社会。来自整个家族,包括祖辈以及家族的能量场;学校的环境,包括学堂老师、伙伴;整个社会大环境。

再次,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后天教养对孩子的影响,先天禀赋不在讨论范围内。重点是外部环境,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其中,社会大环境是我们暂时无法改变的;社会小环境的主体则是家庭和学校,而我们目前都持有这种观点,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的外部因素中占有决定性的地位,因此我们将把重点放在家庭教育上;至于说学校对孩子的影响,则分为老师和伙伴,在咱们新教育体系下,老师的作用类似家长,因此一并分析,而伙伴群体在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中的作用我们今天暂且不提,因为群体对孩子的影响之大可能超乎想象,以后有机会的话再从这个角度进行专门分析

 

那么回到题目:是什么,障碍了孩子的成长?

答案是父母。一是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亲子关系是所有关系的基石,孩子认识这个世界是从认识父母开始的,父母如何对待他,他就学会了如何对待别人,同时孩子也从父母对待别人的方式习得了对待他人的方式。第二,孩子所接触的外部环境是父母选择(或不加选择)的,比如孩子接触到的人、看的书籍,视频以及网络信息等等。第三,孩子的老师和伙伴是父母主动选择的。这个也无需多说,孩子在体制也好,在家上学或者是选择新教育学堂也好,都是父母为他选定的。因此,父母固然是促进了孩子的成长,但假如选择不当,也会障碍孩子的成长,甚至到了一定程度,父母会成为孩子成长的天花板。

本文讨论的是对象自认为对子女负责任的家长,主要是已经走入新教育或者对新教育有比较多的了解的家长,在过去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的确非常认同新教育,也在努力学习新教育的理念,并且也把它运用在生活和教育子女当中,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有的时候努力的结果与家长的期望背道而驰。比如说,新教育里面一些观念,家长要给孩子断后路,服从权威,尊重,责任和荣誉,以及家长希望孩子具备的素质比如自信,勇敢等等,这些听起来都不错,但是家长实施起来却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甚至有时候反而伤害了孩子。更为严重的是,我们把许多的概念和道理教给了孩子,但却没有让孩子亲身体验到,没有亲身体验也就不可能内化,因此很多孩子在回答问题或者演讲的时候一套一套的,生活中却未必如此,或者眼高手低,或者干脆就是虚伪。

我们认为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教育者的思维不清晰,也没有根据孩子的需要来循序渐进地教导。新教育的精髓在于“心”,用一颗爱孩子的心,去了解孩子,体察孩子的真正需要,看到他行为背后的心理和需求,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给孩子适当的营养,需要严格要求就严格,需要放松就放松,该鼓励鼓励,该泼冷水就泼冷水。没有真实和了解做基础,怎么做可能都是错的。如果不管孩子的个性情况,只是硬性地灌输给孩子我们认为好的内容,那就是把孩子当成了机器,就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体制教育”。

 

今天的分享我想以教学中的案例为基础来分析孩子是如何受到家长的影响的,家长或者老师怎么做才能够帮助到孩子,最后再提炼出家庭教育的三个关键点。这样的顺序和安排希望可以让各位更有收获。

 

对我们学堂有所了解的家长可能知道,我们采用教师团队负责制,会用一些制度来将之落到实处。我们会为每个孩子建立一个档案,用来记录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件,各位老师们会从不同角度如实记录观察到的现象,以及自己的观点,教师团队会在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对这个孩子做出综合的判断,并和家长沟通,获得更多信息,进而制定适合他的成长计划或者调整方案。一个老师的角度可能会有偏差,但是综合了整个教师团队的意见和家长的反馈,基本上对孩子的整体情况把握就会相对比较准确了。

我们会以案例入手分析孩子原先的状态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在整个过程中家长、老师的做法导致他的变化又是怎样的,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启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分享,将新教育一些理念的内涵搞清楚,以及怎样做到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点,即便是某一个孩子他的行为也是经常变化的,我们不能够用死板的印象去框孩子,更加不能用某一个概念去套用在所有的孩子身上。

在分享案例之前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某个案例来说明某个孩子的整体状况是不可能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在他的名著《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中讲到“儿童的心理是一件奇妙的事情……我们必须了解一个孩子的全部生活历史,才可以弄清楚他做的单一一件事情。这个孩子做的每一件事似乎都表达了他的全部生活和人格,不了解这一隐蔽的背景就无从理解他做的事情”,这就是人格统一体的概念,类似于中医的整体观。这个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而我们所作的任何事情,都尽量指向构建儿童的健全人格统一体,而不仅仅是纠正他的不良行为。下面这些案例仅仅是为了讨论方便而提出的,我们可能会用某位同学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某类孩子,但这些事件肯定是真实发生过的,考虑个人隐私的需要,我们会隐去一些不相关信息。

 

在这些案例的讨论中我们也将对一些概念提出我们的理解,以及如何才能将这些概念落实到孩子的行为中去,比如尊重,自由,接纳,自我中心,等等。第一个要讲的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严格要求,是不是严格要求就一定能培养出好孩子?

 

案例一:是不是严格要求就一定能培养出好孩子?

笼统来讲,我们说教育有宽有严,山长曾经讲过假如你不知道怎么做,那宁可严些。不过山长也讲过教育要阴阳平衡。那么应该如何理解并且落实呢?我们认为,无论是宽还是严,都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看,关键点在于阴阳平衡。从宽严这个角度来讲,严格、严厉、严苛、有为代表的是阳,而放松、放任、放纵、不作为代表的是阴。从这些词语大家可能也看得出,宽和严其实也都是有限度的,即便我们采取的措施方向是对的,可是一旦越过了孩子能接受的限度,也会起到反作用,甚至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在这里我们借用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提出的“专制型父母”的概念来指称对孩子过分严苛的父母,她的描述是这样的:他们推崇规则、限制和惩罚,用一种既不灵活又强硬要求的方式抚养他们的孩子。

A同学的父母非常认同新教育,孩子从6岁起就开始进入新教育学堂学习,上个学期来到知守。家长希望他能够改进与人相处,控制好情绪。他来到知守学堂的时候已经9岁多了,刚来时做事情比较积极,对规则的服从性也不错,运动上也不惜力,看起来挺不错的,可是就是感觉哪里不对劲,一个9岁的孩子,说话做事都像大人一样,但就是不太像个孩子。学堂这边整体环境是比较宽松的,对新生会有至少一个月的观察期,期间尽量让孩子感受到信任和放松,以便展现出他真实的样子。观察下来发现,孩子虽然看起来服从性比较好,但是在某些时候非常固执,比如他的英语学习,他的发音并不很标准,过关的时候存在很多的吞音和漏词的现象,但老师指出的时候他还是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学习,我们老师表示尊重他的想法,不过在标准度上没有放松,结果他就老是过不了,这样来回差不多一两个月后孩子才表示想试试老师教的方法。另外他跟其他孩子相处也不很融洽,同学反映他似乎不容易沟通,说话的方式也很难让人接受,有时候会说一些狠话。还有,他在跟同学玩的时候老师从他身边经过,其他同学都照常玩,但是他就会抬头看看,看起来很紧张的样子。另外,我们还发现他的身体非常僵硬,力量虽然比较强但是肌肉摸起来很硬,不像一般小孩子那样软软的,运动完做手法放松的时候,发现孩子身上的痛点非常之多,而且他身体的左右侧非常不平衡。我们知道中医里面讲“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孩子的内在心理状况会通过身体状况表现出来。更让我们感觉不对劲的是有两次上课的经历。一次是玩方舟游戏的时候,大家先选十个人上船,然后再依次放弃,这个孩子在选择的时候父母是早早被放弃的,甚至还早于老师,最晚放弃的三个人都是科学家,他的理由是科学家们可以帮助他进行灾后重建,等等。我们觉得这违反了基本的人性,特别是小孩子,做出这样的选择一定另有原因。还有一次是讲一些正面的和负面的词语在心里引起的感受,当老师念到“绝望”这个词的时候看到他流下眼泪。还有,这个孩子基本上是不哭的,非但不哭,他的脸上还经常挂着笑,但笑得很假。有一次跟他聊天,讲起以前的事情,自始至终他脸上都挂着微笑,即便是情绪有些激动的时候,他也是仰起头,努力不让眼泪掉下来,脸上却还是在笑着的。我当时给了他一个很长时间的拥抱,但他的身体依然是很僵硬和紧张。凡此种种,我们认为孩子可能曾经遭受过比较严重的心理压抑。

跟家长反复沟通之后了解,孩子原先所在的学堂是要求比较严格的,而父母对待孩子更是严苛,而且完全不顾孩子的正常需求,在学习生活上皆是如此,处处是道理和规则,规则的制定既随意又死板,孩子无从表达他的需要,即便是他表达了,也或者被忽视,或者会被强行压制回去。就像古希腊神话普罗克路斯特斯之床的故事,说有个妖怪叫普罗克路斯特斯,是个小旅馆的老板,利用他的床杀死过往的客人。表面上他看起来很和善,把所有路过的客人请到家里,放松一下疲惫的身体,但是当客人睡着后,他就开始折磨他们。他要求客人的身体必须符合床的大小,如果客人的腿或是脚搭在床沿上,他就把它砍掉;如果客人太矮,他就将他拉长,如此这般,直到将客人折腾致死。这样的教育跟那个小老板的做法是多么像啊。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孩子的真实需求被抑制,头脑听了太多的道理,道理虽然没错,但由于传递给孩子的方式不正确,而且孩子也很少得到具体的指导,经常是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所以孩子心里实际上是不认同的。时间长了,就造成了头脑和心的分离,身体虽然服从头脑的指令做出行动,但内心却是对抗的,因此身体也会有本能的反抗,我们说那个劲儿就卡住了,身体就变得僵硬,形成比较多的隐患。除了身体,孩子的心理也受到影响,他的感受跟他的头脑是分离的,表现在他对自己和别人的感受非常迟钝,跟自己身体的链接也很弱。我们跟家长反馈的时候,家长回忆说以前孩子跟他们说自己这儿那儿不舒服,家长会认为他是装的,是为了逃避运动,就会加大运动量。对于孩子,家长也是抱着不信任的态度,总认为孩子有问题,孩子在跟家长通话时讲到自己进步的地方,家长往往不相信,还要再跟老师来确认。另外,家长属于那种宁可委屈自己也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人,因此对孩子也要求过甚,以至于罔顾孩子的权益,导致孩子跟别人相处没有界限感,这样长期下来,孩子正常的情绪没有出口,只能压在心里。所有的情绪都是一种能量,需要流动起来才可以,但是向外释放既然不被允许,就只好形成了向内的自我攻击性,向外的讨好型人格。他的内心是有暴力倾向的,一旦时机合适就会发作出来。他内心对权威的反抗和不认同则会通过消极的、隐蔽的抵抗方式表达出来,就像前面提过的固执己见,故意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表现自己的不同,等等。

山长曾经对宽和严的界限进行过解读:古人说的“严父慈母”实际上就是孩子教育成长中所需要的“阴阳合一”。严厉和严格,是成长的需要;慈祥和爱护,是心灵的需要。这里说的严厉和严格,决不是上面所说的严苛,不是偏激的压力,而是理智的严格要求。缺乏严格和严厉的教诲和要求,孩子可能“心情很好”,但是就无法成长了。如果缺乏慈爱,只有严格和严厉,这孩子可能会得到成长,很有成就;但是“幸福感”可能会差一些。因此,如果两者只能选一的话,我更愿意孩子在“严格”的环境中成长,因为人生中“成长”是第一位的需要,当然最好两者都有才更全面。这才是宁严勿纵的含义。

但遗憾的是,很多家长由于本身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导致在落实山长这一理念的时候非此即彼,不但缺乏慈爱,而且将理性的严格要求变成了严苛的压制,导致孩子出现种种问题,这是我们需要非常警惕的。孩子的心灵得不到爱的滋养,是枯萎的,没有生命力的,没有爱的。一个没有爱的孩子不可能有发自内心的成长意愿。当孩子内心没有爱的时候,他不可能爱自己,更加不可能去爱别人。爱不是一种态度,而是一种能力,在这个时候孩子是没有能力爱别人的。所以父母希望他跟其他人友爱相处是不可能达到的。应该说,这对父母是相当地爱孩子的,他们对孩子非常关心,也的确想尽办法,但是因为自身认知水平所限,给到孩子的爱是错误的方式,孩子因此感受不到爱,在这个基础上,讲再多的道理都只是空谈。

问题的原因搞清楚了,怎么解决就水到渠成了。学堂跟家长充分沟通之后,我们制定了心理行为调整的整体思路是先放再收,边放边收。

所谓先放再收,就是在遵守学堂基本规则的基础上,通过日常的引导、聊天、手法按摩等方法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尊重,孩子感受到安全之后再来进行下一步的引导和调整。家长配合学堂,尽量不要挑剔孩子,要多鼓励和支持,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慢慢放松下来,感受到接纳和理解,开始表现得像个正常的孩子,显得脆弱,不开心会用哭来表达,也会跟老师撒娇了,我们反馈给家长的时候他们十分感慨,因为孩子母亲说自己从两岁起就不允许孩子撒娇,孩子不会跟她撒娇的。这个阶段,家长因为后悔自己的过去,会对孩子有过度的补偿心理,我们会提醒家长注意界限;那孩子的状态跟开始相比,似乎身体上的小伤小痛更多了,学习状况也不积极,看起来似乎在退步,我们也及时提醒家长,身体伤痛的外显是由于孩子心理上的放松,使深藏的伤痛释放出来,学习生活状态的退步则是孩子心理疗愈必经的退行现象,看起来是退步,其实是在疗愈。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这种退行,是非常有必要和宝贵的,就像身体生病,毒素必须被允许排除出来,修复才有可能发生。如果不把这些深埋于潜意识中的创伤修复,那么,这个人就会永远活在创伤之中,承受痛苦。

经过一个学期的调整,孩子的状况开朗许多,对过去的事情从原先的绝口不提,跟家长之间的不沟通状态转变为主动诉说,家长在学期末总结时非常满意,认为孩子已经有了彻底的改观,但老师们从孩子的变化中发现了蛛丝马迹——孩子开始过度消费他的痛苦,以获取父母或者老师的关注。因此我们判断,孩子的问题才刚刚解决了表面的问题,就好比一块冷冻的肉从冰箱里拿出来一段时间,只是表面化冻了而已。假期结束,新学期开始后,老师开始有意识地对他跟其他孩子一视同仁,不再投以额外的目光,对孩子“祥林嫂”式的诉说也进行了引导,孩子的状态起伏比较大,家长对此也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对孩子出现的装病、逃避、对新生不友好等状况没有一味地要求,而是配合学堂对孩子进行耐心的陪伴,同时又坚持了原则和底线,因此孩子很快就度过了过渡期,新学期开学快三个月了,我们在半个月前曾经做过一次调查,孩子们对这位同学的满意度还是很高的。

自始至终,孩子之所以调整得比较顺利,如果没有家长的高度配合,是不可能做到的。家长真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在每周的总结回复中都很用心地揣摩老师的用意,尽管有时候暂时做不到或者不理解,或者在假期中、在每周通话中由于惯性会回到过去对待孩子的模式,不过因为家校间的沟通非常顺畅,每次的网校学习和每周的线上家长会家长也非常坦诚地接受老师的建议,所以家长、学校的力量就能够形成合力,孩子也不会纠结,成长就很顺利。

像这样类型的孩子我们遇到的还不少,父母双方同时都很严厉的不多见,更多的是家长一个严厉,却不是理性的严格,而且对孩子诸多挑剔,永远不满意;另一个则在教育中没有什么发言权,却常常对另一半的严厉看不惯,会有一些补偿的心理,甚至是矫枉过正变成溺爱,这样的孩子调整起来则更麻烦些。孩子因此表现出的状况也有很多,比如有的孩子哮喘,有的尿床,有的特别紧张,啃指甲,吮手指,咬嘴唇等等不一而足,性格上也是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有的心思灵活爱钻空子,有的懒惰,有的容易逃避问题,有的表里不一,有的非常不自信,有的情绪化严重,等等,等等。从以上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一味的严格要求对孩子的伤害是很明显的,孩子的成长意愿也很差,那孩子的成长意愿是如何被压制的呢?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知守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