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如何把握心理行为教育的核心(中)——“清一联盟”读书会第182期(2018.6.26)

支撑2:好奇心/乐学/强烈的学习意愿

孩子小的时候,对这个世界的探索是非常主动和频繁的,也很喜欢问为什么,我记得朱云龙老师在信阳分享会时就谈到一个案例,一个孩子可能是七八岁吧。这个孩子是什么都不喜欢,不喜欢学习,也好像没什么爱好,一天到晚情绪也比较低落,好像是有点自闭症。但是呢,有一次机会,他爸带他去吃酒席,然后路上他爸进超市买个东西,出来的时候,发现这个小孩子就在路边蹲着看蚂蚁,看得非常专注。他爸从来没有发现过孩子有这样的特征。当时他就决定,这酒席我不参加了,他就陪着孩子一起看蚂蚁。边看边跟他讲解,这个蚂蚁是怎么回事。哪些蚂蚁是负责找东西,哪些蚂蚁是负责照顾孩子等等,跟他边看边讲。而且以此为契机,回家以后让他深入地研究蚂蚁,不但深入研究,而且孩子以此为契机,让他去研究昆虫呀,动物呀。所以他就用这么一个典型的小事件,把孩子从不喜欢学习慢慢变得喜欢上了学习。

乐学指的是主动积极的学习心态,那么这种学习并不只限于书本的、知识的学习,乐学更多是指孩子有没有好奇心?他是不是喜欢发问,他是不是愿意去思考?那么,这个点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的教育目标想要培养的是一个自我实现者,他必然得是一个愿意不断学习的终身学习者。否则,他的目标,用什么为依托来达成呢?再说,本来学习就是生活中最有趣和最伟大的游戏。所有的孩子生来就这样认为,并且将继续这样认为,直到我们使他相信学习是非常艰难和讨厌的工作。有一些孩子则从来没有真正地遇到这个麻烦,而且终其一生,他都相信学习是唯一值得玩的有趣的游戏。我们给这样的人一个名字,我们叫他天才。

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最大的悲剧就是培养出了一批厌恶学习的人,这就不能称之为教育,而是走向了教育的反面。课堂上孩子蔫不拉几,高考后撕书,大学毕业后发誓再也不看书,这培养的就是厌学。这一点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保持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不要人为地破坏它。

 

在新教育学堂,培养乐学有很多方式,有伙伴的影响,老师的帮助,让孩子的学习过程变得有趣,很有成就感,或者用一些外在的方式比如竞争,来激发孩子对学习的热忱。大多的科学发现和新发明是热忱、乐意尝试的结果。很多大人其实是厌学的,这种态度会在一言一行中向孩子传递,当我们觉得孩子学习很辛苦的时候,就在传递。

我们需要不断激发孩子对自己目标的渴求,加上乐学的精神,孩子自然会饱含热情,不断努力。只是,根据孩子惰性的不同,也就是脑中及时享乐猴的能力强弱,孩子会在努力程度上表现得不一样。

在指导孩子完成短期目标的过程中,孩子是否达成他的目标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否在过程中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只要他付出了最大的努力,目标暂时没有达成也不要因此责问孩子。孩子有这样的学习状态,目标的达成只是时间问题。大人们需要更多的耐心等待花开。

假如短期目标达成和保护孩子的乐学精神或积极的成长意愿之间一直有冲突,不能兼顾,一定要在两者之间做选择的话,宁可选择后者。当然,如果孩子自信非常不足,需要一定的外界推动达成某个结果来满足成就感,建立孩子自信的目的,短期推动,选择前者是ok的。

教育向来是一种执中的艺术。不偏颇,不过度,守好尺度,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

需要提醒一下的是,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也发现,有的孩子确实被激发出了强烈的成长意愿,但由于他对于自己的认识不够客观,所以制定的目标是超乎他能力的,有时候为了达成目标孩子甚至会透支身体。以运动为例,我们大人确实不应给孩子设限,但孩子毕竟是孩子,很可能并不了解自己的极限,这时就需要老师或者家长从旁协助,帮助孩子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而绝不能一味的鼓励他,否则身体很可能会出现损伤。让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吧。我们学堂宋老师的老家种了一棵小杏树,等了几年终于能够结果了,第一年零星几个,第二年所有的枝头都挂满了杏子,结得密密麻麻。此时正常情况下,是必须得打杈的,得把大部分的果实去掉,并且剪掉一部分枝条。但可惜的是,种树的人当时并不知道这一点,结果就是当年收获很多,但转过年来杏树就死掉了。原因就是过度的透支力量。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一张一弛方是文武之道,如何把握好这个度确实需要我们更细心的观察和体会。

 

支撑3:踏实/至上/做最好的自己/追求完美/荣誉感

可能大家会觉得奇怪,怎么把踏实和至上放在一起?其实踏实是达成至上的更低一级台阶。踏踏实实,就是说把手上的这个事情做到一个正常的要求标准。至上是什么?是把事情做到我可以做的最好的样子。不仅这一次做得最好,还要求下一次做得比这一次更好。

即使我今天做的很好了,我还要求明天我做得更好,不断的超越和完善自我,想要培养孩子至上,先培养孩子踏实。台阶还是一步一步上比较好。

培养踏实,可以从做事开始。在孩子学会打扫卫生时,父母教他把边边角角都弄干净;叠衣服时,教他把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放置妥当。在这个过程中,真切让孩子体会不一样的标准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尤其是孩子喜欢的某个玩具或是东西,脏兮兮的样子孩子都不想要,然后带着孩子一块洗干净,孩子特别开心,类似这样给孩子一个强烈的对比。孩子第一会很喜欢把东西整理干净,第二愿意主动提高做事标准。

先给孩子做一个事情,教他做好。这样就是踏实的培养方式。一点点地增加事务。但是如果孩子什么也不会,一旦父母心血来潮,就丢给孩子一堆的事情,让孩子在某个时段内全部做好,怎么培养踏实呢?孩子必然,也只能是马马虎虎地完成罗。

 

同样,因为我们词汇的多样性,或者是每个人用词有他的偏好,其实很多话语表达了同样一个意思,比如说做最好的自己,其实背后说明的就是一种至上的精神,我做最好的自己,我在这一刻做到最好,我再下一刻也做到最好,未来某一刻依然要做到最好,那怎么个最好法?显然,随着我的智慧、我的经验增长,我会不断的超越和完善我之前做到的水平。

还有一个叫做追求完美,请注意,我说的是追求完美,不是,达成完美,追求完美是什么意思呢?我知道我身上有缺点,我知道我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但是我不断的追求,日趋完美,也就是咱们中文有一个词说的日臻完善。那么还有一点,但我们说到荣誉的时候,其实说的也还是至上的精神,为什么呢?当我做到了我的最好,我已经做得不能再好了,在这一刻,做到了我可以做到的最好,我就是很有荣誉的,这种荣誉,不是别人赋予我的,是我自己赋予自己的,我的灵魂,因此感到满意,我的内心因此感到充盈。责任和荣誉就这样在不同的地方得到体现。

责任催生目标,作为家长的责任是什么?这个孩子是我的,所以我有责任把他教好。你看,我真的尽我最大的努力,做到了最好,我不仅自己做到了很好,我也把孩子教的很好,我给他提供我尽可能提供的最合适的条件。我自然是有荣誉的,那么当然,我现在举的例子是站在一个家长的身份来说,那么换句话,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说,我作为一个孩子,我的责任是什么?我既然来到了这个世上,我的责任就是把这一辈子过好。我得为我的生命负责,不枉来到人世间走一遭。那么荣誉就是我在人生短短的几十年中,我不断的超越自己,做到了我可以做到的最好,可能我最终并不完美,但是我一直日趋完美,这就是马斯洛需求里面提到的人的最高需求:自我超越。

这里需要特别对荣誉做一个更深入的说明。荣誉并不只是独属团队中的少数人或是一人。体制学校也好,社会环境也好,因为一直努力和精进的人是少数,所以造成了荣誉只属于少数人的现象。同时颁奖也造成了一个错误的观念,荣誉是被他人赋予的,是被“更高地位”的人赋予的这样的错觉。

这里的荣誉感,首先它不是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得到,而且它不需要被他人赋予。这里的荣誉是突破自己,做到了自己很棒的状态,自然生出的自己对自我的认可和肯定。它没有名额限制,不由他人决定,是我们内心的国王给自己颁发的奖状。

请看看我们的大自然,每一朵花都不同,或大或小,或浓香或清香,各种颜色,但是我们人类就喜欢评出最喜欢的花来,好像唯有它才是最有价值的,(这个价值是世俗观念里的荣誉)。实际上花不在意这些,蜜蜂也不在意。所有的花都值得绽放,没有哪个花不尽力绽放,它们的存在都是生命力的体现。无论花期早晚,它总会开出它最美的样子。而且无论它是否已开花,它一直在努力,就是非常有荣誉的事情(这个荣誉就是新教育里谈到的荣誉)。

 

支撑4:认知水平/心智模式/学习能力

那么我现在说了三个主要的支撑,还有一个支撑是什么呢?我们的认知水平,认知水平是我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判断和评价的能力,我们需要让孩子掌握基本常识,了解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知道因果关系,了解这个世界运行的基本规则。

为什么认知水平和心理行为教育相关呢?因为人的行动,除了本能有的应激自发反应外,都是后天形成的结果。心理行为教育落到实处是为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都知道一句名言“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格,品格决定命运。”而习惯最先由脑海中的思想认知产生,所以改变认知就能够改变习惯。

比如高考时穿旗袍的妈妈们,寓意旗开得胜。这就是因为他们的观念是:旗开得胜,所以穿旗袍,开叉高,孩子高考就会得胜。但显然这样的认知,其逻辑站不住脚。孩子很多时候的行为也是因为他有一个不全面、不准确的观点发生的。想要孩子有正确的行动,需要帮助他建立准确的认知。

这一点是相对隐性的,但是涵盖面很广的,我们应该在教导孩子的过程中,不断的有意识的帮助他提高。

个体的认知水平提升有前提,首先我们得意识到,我们个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就是不完整的;整个人类的智慧加起来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也可能是不完整的;个体需要不断地拓宽认知边界。只有抱着这个心理,我们才可能会拓展我们的认知。没有这个心理的话,我们会固执地认为自己就是对的,固守在自己的观点中,会用自己目前的认知水平去曲解新的事物,新的现象。

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个可能,假如我们了解的只是一小块区域。假如我们现在的认知不能解决我们现在手上遇到的问题,而我们又执着的认为,我们现在的认知就是这个世界的全部,那请问,我们怎么有机会去解决那些我们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呢?

认知水平就好像一个人生的地图,我们的目标在地图中的某一处。我目前在某一处,我们从这一处到那一处,中间是否有路,有什么路,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交通工具?我们大概要经过些什么,没有这些东西(认知水平),没有这个地图,我们没有办法很好的帮助自己达成目标。

出现学习能力 支撑4:认知水平/心智模式/学习能力

认知水平提升了,有助于孩子提升其学习能力。说到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实际上就是培养他的自学能力,培养他独立思考,如何有效率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老师和家长担任的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教练式的指导者。除此之外,孩子们也可以从许多书籍那里学会如何学习。很多人某方面做得很厉害后,愿意写书现身说法,揭秘他学习的成功之道。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刻意练习,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学习之道等等

 

支撑5:人际交往能力/自尊尊人/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第五点是人际交往能力。一个人活着不可能不与其他人打交道,人是群居动物。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核心是让孩子学会倾听和表达。倾听别人的感受,别人的需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需要。

倾听从某种程度上说,代表着爱。孩子儿提时期琐碎地说他觉得好玩的事,表达他的想法时,如果父母没有耐心倾听,孩子就会感受到父母的不耐烦,逐步失去表达的意愿。李玫瑾教授谈到鼓励孩子表达时提到一个方法,孩子想要什么东西时,保持3:1的原则,3个要求答应一个。这样,不会纵容孩子,他想要的全部都轻易得到,同时鼓励孩子表达。他需要向父母说明他为什么想要这个东西,他想要他有什么用,这个东西和他已有的东西有什么不同,学着说服父母。

父母如果不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只管自说自话,孩子大概率学不会倾听。这方面,有一篇文章给了我很大启发。那个作者说他去参加日本的学校时,发现日本的孩子很会倾听,他们说话声音不大,而且学生讲话前不需要举手,前一个讲完之后,第二个学生会接替这个话题,回应前一个小孩的观点。当作者诧异地提出这些孩子怎么这么会倾听时,老师说:如果大人,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跟孩子示范如何听,再小的声音大人都愿意听,说得再断断续续的话也耐心公平地听,这样我们的小孩每天就在看如何听,久了他就会听。

人际交往的表现方式主要是倾听和表达,但其内在准则是自尊和尊人。尊重自己,尊重别人,至少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12岁以下的孩子对这个的理解是逐步的,他们需要时间,需要不断的练习来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指导孩子获得真正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关键是两个:

第一,必须有很好的指导者,足以作为孩子行为交际的学习和模仿对象,同时还要随时对孩子的不良沟通行为作出调整。

第二个就是要有与各种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思维方式的人直接交往的机会。交往的人越多,越复杂,越有利于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培育。当然,这种交往必须在善于人际关系交往的老师指导下进行。

孩子的成长需要有良师,也需要有益友。从某种意义上说,朋友和伙伴是成长中绝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孩子在与伙伴游戏,竞争,打闹,怄气,和好,团结,孤立,互助等行为中,学会了与人相处并逐步融入社会,同时,从小与自己共同成长的伙伴,也是长大走向社会后互相支持和鼓励的社会资源!

可惜,独身子女政策,破坏了中国传统家庭中孩童的成长模式,孩子没有兄弟姐妹在一起共同成长,失去了长大成人之前与社会融合必须的重要课程:如何与伙伴相处!结果造成巨大的负面效应。新教育学堂提供了这样的相处机会和指导老师。如果孩子在家学习,也需要父母有意地创造这样的条件给孩子打磨他人际交往的能力。

 

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是教孩子人际交往中的一个目标,但这个目标对于12岁以内的儿童,让他们正确地理解和执行需要很多的指导。孩子们有时会为了达到受别人欢迎的目的而不说出自己的需要和想法,这个倾向严重后发展成什么样子呢?这个会在地基部分加以说明。

 

支撑1:责任心/自我负责/目标/经营者意识

支撑2:好奇心/乐学/强烈的学习意愿

支撑3:踏实/至上/做最好的自己/追求完美/荣誉感

支撑4: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心智模式

支撑5:人际交往能力/自尊尊人/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这五个强有力的支撑件构成了我们心理行为教育“建筑”的主架构。这5个支撑里,最优先的是自我负责的意识;自我负责的意识需要优先培养。随着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孩子对于自我负责涵盖的部分会了解得越来越多。比如刚开始是为自己的衣食起居负责,自己穿衣,自己吃饭,大小便,自己睡觉;然后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规律的生活;再为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然后为生存学习本领;再是为一段亲密关系,为一个家庭负责;整个过程还包含着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成人后,为自己的一切境遇负起责任。或者为更大的团队负起责任。

在不断的成长,拓展自我能力边界的过程中,少不了好奇心或乐学精神的支持;学习能力的提升也会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没有踏实的态度,很难把事做好;没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无法从关系中获得滋养;而人生活在世上,必定要学会和人打交道。

       

分享: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知守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