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体育如何塑造孩子的健全人格(下)——清一联盟读书会第162期(2017.12.05)

(三)什么样的运动才是适合孩子的运动?

了解了体育对孩子的重要性,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样的运动才是适合孩子的运动方式?

提到运动,很多人会想到篮球足球乒乓球之类的球类运动,或者游泳跑步等形式,这些当然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身体素质,也能在某方面达到塑造孩子人格的作用,对于那些天天窝在屋子里不出去的人来说,动一动总比不动好,起码可以把身子练灵活些。不过,如果有机会选择的话,最好还是选择那些不仅具有良好的强身健体作用,还可以提升思维的品质,强化心理素质的运动项目,同时还要方便易行,不需要很复杂的外在条件就可以实施。最符合上面这些条件的体育项目是内家拳,山长在他的的一篇博文“解读精英教育19:体育比上课读书和听讲更重要!”中深入地分析了各种体育运动利弊,综合比较的结果就是内家拳是最好的运动。在读到这篇文章之前,我在选择运动项目的时候也是比较盲目的,看到别人玩什么自己也去玩,既没有考虑过对身体的伤害,更没有想过原来体育还可以有那么多的好处,所以在这里强烈推荐大家也去学习一下这篇博文。不过,以目前中国武林江湖的现状来看,有内家拳真功夫,并且愿意教,而且能够教的人可能屈指可数,以山长的眼光、阅历和人脉,都找不到几个这样的武师,凭我们这些普通人在武术方面的辨别力,就更加找不到明师了。更为关键的是,经过这次两个月的江湖课学习,我深刻理解了“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道理,无论什么样的武功,最最重要的是基本功。大家如果有打乒乓球或者羽毛球的经验,就能够很好地理解这句话。打球最重要的就是基本功是否扎实,水平的高低不在于你是不是能够打出很花哨或者难度很高的球,而在于稳定,对来球的处理达到本能反应的境地。练武也是如此。特别是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来说,打好基础是最重要的。所以目前新教育圈内大家普遍采用的一些体育项目就是基本功的练习,包括拉筋,踢腿,翻滚,跑桩,打小球,马车轮子,各种垫上运动等等。我下面要分享的体育项目除了这些基本功类之外,还有我们自己经过实践并总结的一些类别,比如对抗类的摔跤,游戏类的跳大绳,爬山,爬树等等,这些项目我们认为是比较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又能够帮助孩子们塑造优秀的品质,所以今天拿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大类是属于基本功类。

主要是一些常规的运动项目比如跑步,拉筋,踢腿,翻滚等,有时候也会用一些其他的项目来调剂。

现在孩子们练习的基本功还是属于对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体能等方面的训练。这些基本功是为将来练习内家拳打基础,练习基本功除了提高身体素质之外,更多的是对孩子们心性上的一种锻炼。

在基本功的选择和使用上,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是根据孩子的身体素质和能力来选择合适的基本功。

像现在大部分学堂的基本功项目都是拉筋,踢腿、各种翻滚和各类的垫上运动等。这些运动项目是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身体素质和能力来选用。我们学堂一开始选择常规运动项目的时候,项目也比较多,后来我们发现现在很多孩子都比较浮躁,好像看起来会很多,但是什么都不精,所以我们目前就相对固定在踢腿、拉筋和翻滚三种基础运动上,只有某一个动作完全掌握熟练并做到标准才可以学习新的动作。这些训练有时候确实比较枯燥,但我们认为,孩子们必须要有能够忍受枯燥单调的能力,这些功法可以帮助孩子们沉静专一。这三种基本功法对于身体的基础要求不高,孩子练习的时间跨度大,可以持续跟进练习,对于5到11岁左右的孩子是很适合的。

二是运动强度的掌握。

在孩子进行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孩子对运动强度的承受力。在制定运动目标的时候尽量制订孩子跳一下就能够得到的目标,不要过低也不要过高,过低会让孩子容易骄傲自满产生惰性,过高则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的进度比较慢,会着急,那么我在这里提醒大家不要急于求成,尤其是在这些基本功的练习上,是需要一些时间来增加孩子身体的柔韧度的,如果过于着急可能会拉伤身体,每个孩子的身体也是不一样的,无法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即使是同龄的孩子身体也是存在很大的差异。

第二大类是对抗性的像摔跤、拳击对练等。

最近跟学堂的老师们进行这些对抗性练习的时候,老师们说只有我是在摔跤和对练的时候不后退的,而且很善于保护,其他老师都是看到拳头过来本能地往后躲,身体就会失去重心被摔倒,我们在总结分析这些运动的心理过程的时候,我回想了一下,可能这要归功于我从小养成的运动习惯,像摔跤这样的活动,是我从小就很喜欢的一种运动形式,大概从五六岁的时候,小朋友们就经常在一起摔着玩,因为以前大家庭里的表兄妹比较多,大家住得也很近,经常没事就找在一起玩各种摔,摔倒了不服气起来再战,有摔哭了的时候,也有摔伤了的时候,也有摔恼了的时候,好像也没人介意,也没有家长会插手孩子们之间的事,他们认为孩子们这样的摔打是很正常的,我就这样一路长起来,在跟小伙伴们摔跤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不后退不放弃,敢于接受挑战,面对困难不畏惧的心态,这些被伙伴们称为勇敢的表现,让我拥有很强的自信心,不会惧怕任何挑战,这种心理在我以后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摔跤也是我们自学堂成立以来就开设的一项运动项目,孩子们之间互相摔,老师们之间也互相摔,有时候老师和孩子们也来场混战。通过老师们的对练也让孩子们学会了正确看待输赢,摔倒了没关系,重新爬起来再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参与,不仅锻炼了他们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更让他们在这种对抗中学会坚持,学会面对困难不放弃,学会面对强者不屈服不畏惧的心态。孩子们在摔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磕磕碰碰的事情,老师们都会在旁边做好保护,但还是会产生一些伤痛,像有的同学嘴唇被碰破,或者脚被踩伤,有的同学被压倒的时候会被压在身下等情况,但是他即使疼得掉眼泪来也不肯服输,爬起来再来摔,这些都让孩子们无形中增长了他的勇气和抗挫折的能力。

同时在这样的对抗比赛中,也能很清晰地看到孩子们的心理变化,从而对孩子们进行心理行为教育。孩子们刚开始很重视输赢结果,总想赢过对方,尤其是面对跟自己实力相当的选手时,越有赢的心。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的是一种不服输的劲头,敢于挑战的精神。在学习成绩上,很多孩子的成绩单就是心情的晴雨表,成绩的好坏直接决定心情的好坏。尤其是成绩好的学生,更是很难接受考试失败或者竞赛输掉名次。这其实就是孩子输不起的表现。但是体育运动则不同,因为体育项目的复杂性、竞技性和社会性,使得成功与失败始终伴随在体育活动中。也就是说,孩子在体育运动中能够体验多次的成功和失败,从而锻炼自己抗挫折的能力,拥有输得起的豁达心胸。

从江湖课学习回来之后,我们增加了武术的对练,为此还特意购买了全身的护具。武术对练和摔跤运动可以很好地锻炼思维和提高控制力。首先这是需要体力、灵活性、协调性以及韧性相互配合的运动,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就需要自己平时练习基本功的时候要在这几个方面多注意,比如提高跑步的速度来增加体力,翻滚的时候做到动作标准和快速来锻炼协调性,加上平时的拉筋踢腿的基本功练习都能让孩子整体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从锻炼思维的角度来说,这两种运动是互动性很强的运动形式,每次对练的时候都要考虑到对方是如何进攻的以及你该如何防守?通过上场后的实践来验证你想的是否能用得上或者用到什么程度,在这个过程中会反复琢磨,孩子在这种对练当中就学会了总结思考,以及改进实践等一系列的行为,经常有孩子说我知道是怎么被摔倒的了,下次我要这样摔,从他的回答中就知道他是动过脑子琢磨的。从加强控制力上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对身体力量的控制力,一方面是认识自己的情绪状态并能掌握好。在控制身体力量这方面是通过反复练习和感受来提高对力量的认识,包括跟他人之间的练习和从他人获得的反馈来控制力量。

本学期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会投诉说某个同学出手很重,打人很疼,但是出手的同学并没有觉得重,于是我们就专门开了如何学会控制和感受力量的小课,在课上老师先跟这个孩子示范,互相演示出拳力量从大到小再从小到大,然后让这个孩子感受,等到他们明白了之后,再让孩子们相互之间试探出手的力度,大家戴着拳击手套感受对方的力度,对方的出拳力度一点点加大,再一点点减小,从中感受对方力度的大小,反馈给对方,这样出拳一方就知道对方的承受力是什么样的,从而控制自己的力量,经过这样反复的练习,孩子们大概能清楚自己和他人力量的对比差别,知道在较量中如何用力,尤其是面对跟自己年龄相近的同学时,也不再会因为力度的大小而产生矛盾了。

这种对练也是比较方便实施的体育活动,只要有几块垫子就可以进行,安全措施做得足也不容易受伤,同时因为很有趣,所以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学堂每周会安排一个下午进行这方面的锻炼。我们在家里也比较容易操作,只要有一个相对安全的场地,包括室外的草坪广场都可以,大人对力量的控制比较好,孩子们可以放开手脚进攻,他们会非常乐意跟家长玩。这同时也属于游戏类的活动,也是我们接下来要分享的内容。

第三大类是趣味性的运动。

比如跳绳、踢毽子、扔沙包、轮滑,跳大绳,各种游戏以及户外活动等等。这里面包含着走、跑、跳、投、攀、爬等各种动作,这些游戏类的活动在我们的运动中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是对小年龄的孩子,我们更是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趣味性的运动。游戏对孩子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中国的父母习惯于教育孩子,擅长给孩子讲道理,却不善于跟孩子互动,很难走进孩子的内心,我接触到的许多父母可以说根本就不了解自己的孩子,而跟孩子一起玩游戏是跟孩子建立良好链接的非常好的方式。在这里我强烈推荐“游戏力”这本书,是美国劳伦斯*科恩写的,在游戏当中,不仅孩子会锻炼到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而且还可以通过在游戏的互动中认识自己的情绪和能力边界,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界限,探索这个世界,获得宝贵的自信力和各种体验。游戏还能够让孩子从情感创伤中得到康复,通过游戏,孩子可以把他内心积累的负面情绪释放出来,重新获得力量。

对父母和老师来说,游戏也是非常好的观察和引导方式,孩子平时在学习或者常规的运动中可能会隐藏自己的内心世界,但在游戏这种放松的状态下,孩子表现的就是真实的自己,一些浅层的心理创伤在游戏中就可以得到修复,深层的心理问题也能够在游戏中浮现出来,以便于我们发现它,进而解决它。孩子之间的很多矛盾通过游戏直接就可以化解掉,比较深层的矛盾会通过游戏重现,孩子一次次地在游戏中模拟那些令人不快的场景时,其实就是在进行一次次地自我修复,而学堂老师也有机会看到孩子之间真实地相处模式,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决定是否干预。我们学堂老师几乎每周都会跟孩子们来一场摔跤的混战,一个老师对几个孩子,我们会给老师设定一些限定条件,比如说老师只能坐着或者老师原地不动,每当这时孩子们都欢呼雀跃,一旦把老师摔倒,那更是兴高采烈。通过这样的互动,老师和孩子之间建立了很好的信任感,老师不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很强大的角色,而是变成了孩子们也能够打败的人物,这对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非常有帮助。孩子们自己也经常玩叠罗汉,大家闹做一团,什么矛盾也就烟消云散了。事实上,孩子比我们想象得要宽容得多。

游戏非常符合孩子的天性,甚至有人说“游戏是生命的本质”,孩子天生喜欢游戏,他们对于玩的花样乐此不疲,回想我们小的时候,也没有刻意去学习某项运动,通常都是有人觉得某种游戏很有意思,别的小朋友就一同参与进来,于是大家就玩得不亦乐乎,经常是玩到天黑也不想回家。学堂的孩子们最喜欢玩的游戏是捉人类的,比如三个字,老鼠偷油等游戏,这类游戏需要孩子有很灵活的身体能闪躲他人,需要极好的体能才能不被抓住,而且相互之间还需要配合才能完成。有一段时间,孩子们每天早上都会玩这些游戏,每个人都积极参与,直到跑得跑不动才会喊三个字停下来,这样的游戏类别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更能够让孩子变得性格开朗,容易相处。因为一个人玩的乐趣比不过多人一起玩的乐趣,孩子天生就爱跟孩子在一起。孩子走到哪里,无需介绍,无需知道对方是谁,只要年龄相仿,趣味相投,就会玩到一起。喜欢结伴而玩的孩子不会有孤独感,自然就不会产生心理问题。现在有很多家长貌似很尊重孩子的想法,大家一起出去活动,如果孩子不想参与就让孩子一个人呆着。看上去是尊重孩子的想法,其实是家长没有认识到孩子这样做背后的心理。如果孩子同意和大人一起外出了,又没有和同年龄的孩子一起玩,那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孩子不想和他们一起玩?还是因为他不知道怎样认识陌生的朋友?一个小时候就离群索居的孩子,长大之后如何能够和谐地与人相处呢?如果我们知道孩子是天生喜欢游戏的,那我们就尽量创造能让孩子走出去的环境和条件,帮助他学会与他人相处。

   学堂在周末或者天气好的时候会组织户外运动。因为学堂的地理位置依山傍海,给予了孩子们更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夏天我们经常会到海边徒步,孩子们一路走过去,在海边一呆就是一天,我们不会特别安排孩子做什么,他们完全自己的意愿选择玩的类型,在这样的户外活动中,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的本领,他们自己搭建养殖场,把抓到的鱼虾小螃蟹圈在里面,学会铺设水道,架设水坝等。学堂的后面就是一座小山,也是孩子们撒欢的好地方,有段时间早锻炼的主要内容就是爬山,一路上都没有路,拨开各种杂草和障碍,孩子们从刚开始的小心翼翼,屡次被滑倒,从上山到下山要用到四五十分钟,到最后二十分钟就轻松自在的跑下山来,这个过程就有很多能够磨练孩子的地方。

我还记得其中一个男生刚开始爬山的时候,站在杂草丛中望着我的眼神,充满了茫然,我问他你怎么不往前走呢,他看着我说“我不知道往哪儿走?”,我说跟上大家,往山上爬啊,他说“我这里全是草,怎么走啊?” 你会发现孩子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着手,他是等待别人帮他解决问题,这也是现在孩子们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家长的过度照顾,孩子们养成了等靠要的习惯,因为家长们总是很勤快,总是喜欢献爱心,恨不得替孩子解决所有的问题,而且家长往往又很会察言观色,非常善于揣摩孩子的心思,孩子有什么需要,甚至不需要表达出来家长就考虑到了,所以孩子就不需要动脑筋想办法,即便有的家长有锻炼孩子思考的意识,很多也是在家长的指导下或者沿着家长给出的解决方向来的,孩子一犯错误就马上纠正,真正能够完全放手让孩子探索,允许孩子犯错误的家长并不多。然而教育是个慢功夫,孩子自己的体验非常重要,孩子会从错误当中获得宝贵的经验,他们接受了坏的结果下一次自然就会改进,如果孩子没有这样的体验,只听老师或者家长讲道理是不会真正入心的,这样的话想要培养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的现象在平时的学习或者常规运动中比较容易被忽视,但在这类活动里面,场景更丰富,孩子们表现得更真实,遇到困难或者问题他当下就必须要做出选择,否则就会面对失败,因为没有人会给他现成的答案,他就必须学会思考。

    最后强调一下:跟孩子一起玩,而不是看着孩子玩,这很重要。游戏当中人人平等,人人都必须遵守规则,成年人在游戏中也没有了权威感,孩子就会愿意敞开心扉,成人不把自己当大人,孩子才愿意信任你。

四、还有一大类是内家拳的练习。

这一个类别不是我们运动的重点,前面已经讲过,对小一点的孩子来说,基本功更重要,不过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孩子,是可以选用一些内家拳的招式来引起他们的兴趣的。比如说双推掌,风摆杨柳,云手云脚,还有一些套路的练习等等。我在这里也讲一下我对内家拳的理解。内家拳之“内”,指的并不是某些人想象的“神秘气功”,更不是体现在与外家拳不一样的缓慢的“招式”的外形上面。内家拳是典型的“练心拳”,所以内家拳又称为“心意拳”“形意拳”,一看名字就知道是练心,练意的拳,通过心和意的提高,练习神经系统的协调反应和思维以及心理控制的能力,强调应变的灵巧性和多样性。所以,真正的内家拳是“无招”的,是看不见具体固定的外形的。
     练内家拳的时候,要求是“身心合一”:要随时关注自己的身体各个部位的运行,就像练习云手云脚过程中要求的三合,手跟脚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等,需要很专心地关注这些部位,不断调整动作变得更加协调。内家拳还称为“哲拳”,“哲”的古代含义就是聪明智慧的意思,这是内家拳的核心要点,也是山长一直说的,练习内家拳累的不是身体,而是心。
     这也是我在今年江湖课上最大的收获。这次江湖课上山长从各个角度讲解了真正的中国武术是什么样的,现在市面上流行的那些武术又是怎么回事,然后其间又通过大量的时间来练习和揣摩动作,让我充分感受到了武术的魅力,也深深地爱上了这项运动,我也希望中国如此珍贵的武术传统能够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如果我能够将自己这次江湖课上学到的皮毛,传递给孩子们,引起他们习武的兴趣,加入到传承中国武术的行列中来,就再好不过了。在江湖课上,我们每天有大概三个半小时的时间来练武,虽然身体上有一些疲劳,但是心里很轻松,很享受这种练功状态。开始练习的时候身体很僵硬,山长说一开始看到我们练拳是惨不忍睹,实在是太难看了,而且我们又都很笨,教很多遍也学不会。经过近两个月的练习,虽然身体还是比较僵硬,但比之前已经改善了很多,尤其是这次参加书院孩子们的组手战攻擂和太极套路展示,能看出很多学员的身体比刚来时柔软了很多,很多动作做得已经有模有样。我自己的体会是,在练功的时候,因为没有了平时事务的干扰,可以很纯粹很投入地练习,整个人的状态都很平和,专注力和感受力都有提升,身体整体状态有很大提高,身形挺拔了许多,精气神也很足。在这样的练功状态下,能够感觉到身体各个部位之间发生的微妙感受,比如在练习松肩松胯的动作中,能很明显地感觉到肩部的转动,胯部的转动,双掌之间有气息的流动,身体在慢慢变软,这些都是之前运动当中没有的体会。以前听山长说练习内家拳可以提高感受力,但一直不是很理解,这次有了真切的感受。当你收摄身心关注身体的时候,就能够沉下来,就能够感受到身体细微的变化,对身体的感受力提高了,对情绪的感受力也随之提高了。所以山长说的以武入道,是真实不虚的。

 

(四)运动误区以及建议

一、在选择运动项目的时候主要看孩子是不是感兴趣,而不是家长认为有用。

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之前没有建立起良好的运动习惯,一定要从孩子感兴趣的方向入手。这里我举一个例子,以前曾见过一个新教育圈子里的家长的做法,当时孩子只有五岁左右,因为很认同运动对孩子的帮助,就要求她的女儿进行各种基本功练习,我看到这个孩子的时候,眼睛是没神的,整个人看上去很沉重,我当时心里很疑惑,按说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是活泼开朗的,精气神很足才对,了解了她妈妈的做法,我就不奇怪孩子的表现了。她每天要求孩子完成的翻滚数量是几千个,侧手翻的数量也很多,还有其他基本功法的练习,时间大概在四到五个小时,完不成就没有饭吃,孩子完不成目标的时候情绪就很差,久而久之,孩子对运动就开始反感,不喜欢运动。大家可以看出这样的运动方式不但没有帮助她培养好习惯,反而成为了她的负担,严重影响了孩子的精神状态,可以说事与愿违。我认为这个家长的做法是违背孩子的发展规律的。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我个人认为培养孩子对于运动的兴趣和习惯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他在某项运动上取得多大的进步。更不能用家长对于某种运动的偏爱要求孩子也喜欢。我认为,这位家长的这样做的原因,是她把运动和玩耍对立起来了,她认为孩子应该好好运动,于是就把运动当成任务一样让孩子完成,却不知孩子本来热爱运动,这么一搞,就丧失了运动兴趣。同样的做法在英语学习或者对待健康饮食的态度上都有体现,其本质原因是山长所说我们这些成年人骨子里都是厌学症患者,这种观点不改变,学习什么东西都会变成任务式,而不是自己发自内心地愿意学,然而这样的学习,又如何能够激发孩子内在的成长动力呢?

二、勿忘运动的初心,不要变成模式化。

这点我也举个例子:学堂曾经来过一个7岁孩子,父母接受新教育的理念,也重视孩子的运动,像翻滚,马车轮子,踢腿什么的都不错,但是我们带他游戏的时候发现他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很差,比如说他很容易摔跤,摔倒的时候都不会保护自己,经常脸直接就着地了。这说明什么问题呢?我推测可能是因为孩子一直做大量的基本功练习,把基本功的动作变成了模式化,正常活动中身体自然会发展出的协调性灵活性反而会弱化,当发生突然状况时,身体反应不过来,导致受伤。这也提醒我们,学习新教育一定不能学死了,新教育没有固定的标准,她不是模块化的形式,她是随着环境、条件、孩子状态不断变化的,如果生搬硬套,很可能就会起到反作用,这也反映了我们家长的思维过于僵化教条,一学就学死了,不但体验不到新教育的成果,反而因为没有学到家,走到另一个极端去,变成另一种体制。“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只有变化才是永恒的不变。

我在这里引入一个心理学概念:非注意盲视,意思是在处理一个相对复杂的任务时,因为注意的转移,而没有知觉到背景中出现的醒目的意外刺激的现象。这个解释有点学术化,用大白话说就是,当你过于关注某件事物的时候,你会对别的东西视而不见,哪怕是很明显的东西。在一个经典的心理学案例中,一个穿着大猩猩套装的女人从眼前大摇大摆的走过却没有人注意到她。为什么呢?因为实验中的观察者正忙着数被球员传来传去的篮球!当他们专心于此事时,穿猩猩套装的女人就变的无关重要,所以就会被忽视。这种心理机制在广泛存在于教育中,我们,包括家长和老师,总体来说都是过于有为了,我们太多时候都在主导孩子生活学习的内容,我们在强调一个又一个的重点,却不知,这同时会造成一个个的盲区,我们剥夺了孩子自主思考的权利。山长常说“一动分阴阳”,我们做每一件事,都不能只考虑它的好处,同时也要考虑这样做可能带来的坏处。或许我们可以这样做,当我们想跟孩子强调的时候,是否可以换成“因为什么,所以这个可能会需要注意”,把“很重要”换成“为什么重要”,教孩子怎么去想,而不是想什么,可能会好些。

三、如果有条件,尽可能到户外去。

这个就不需要多说了,户外的活动类型和好处比起在室内来说多得多,尤其是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会带给孩子们内心丰沛的感受。

 

最后,感谢知守学堂的伙伴们给予我的大力支持,感谢我的好搭档宋振宏老师,感谢清一联盟群的朋友们的支持,感谢各位的陪伴,大家晚安!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知守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