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体育如何塑造孩子的健全人格(中)——清一联盟读书会第162期(2017.12.05)

(二)健全人格的内涵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有健全之身体才有健全之精神,他在任北大校长期间,体育被列在德育,知育,美育的前面,并提出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教育思想,奠定了北京大学精英人才教育的基础。

体育对身心完备的个体而言,不仅能满足人身体的发展需要,而且能够在精神层面,促进人的个性充分发展,激发人自我实现、创造和超越的生命本性。因此体育是一种从身体、精神、心智方面全面塑造人的过程。一个孩子如果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不管这种体育形式是跑步还是足球,是游泳还是滑板,收获的不仅仅是健康的身体,还会收获通过这种运动所带来的精神世界的成长,这才是真正宝贵的财富。

关于健全的人格,大家都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今天我所说的健全人格指的是:对身体的良好控制力和感受力;心理健康;心性良好;思维清晰。体育是塑造健全人格最好的和必不可少的手段。下面从这四个方面分别讲述一下。

身体健康,不懒散,对身体有良好的控制力,感受力强。

体育运动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身体健康,这点毋庸多说,但还有一点可能是多数人忽视的,它可以训练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力和感受力。

山长在各种课程中屡次讲过,高级人类和低级人类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高级人类对自己的身体有良好的控制力。在讲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你认为你是你身体的主人,还是奴仆?恐怕大多数人都会说,我当然是主人了。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假如我们是身体的主人,那么身体就是为我们的人生目标服务的,我们爱惜它,照顾它,最终都是为了完成我们的人生使命。然而现状却是,大多数人,却成为了身体的奴仆,从出生开始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食”和“色”,满足身体的种种欲望,他们的所作所为,无非是为了让自己的身体更加舒服,或者为了满足后代子孙的欲望,试问这样的人生,跟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生而为人,就是因为我们能够思考,我们有灵魂,愿意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手段来训练自己的身体,就是把这个仆人的潜力发挥到极致,让身体更有能力来帮助自己!我们并不是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相反,我们爱惜她,就像骑手爱惜自己的马匹,车手爱惜自己的车辆一样。因此我们会比“车奴”们更关心如何让身体更有效工作的方法,使身体能够最大限度地为我们服务。体育就是这样一门能够帮助你学习如何驾驭自己身体的课程,并且很可能是唯一的一门。当你能够驾驭身体的时候,你也同时驾驭了你的思维和精神,而且会获得宝贵的自信。

另外,体育还能够帮助我们克服懒散的毛病。一个身体懒散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大作为的。山长的青春期课程也讲过青春期问题孩子的表现之一就是懒散,想必家长对懒散的孩子也是头疼之极吧。大家都知道的亚洲首富李嘉诚,他就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他有个著名的时间表,每晚睡觉之前一定要看书,12点必须睡觉,早上准时5:59分起床,决不拖沓,差不多坚持半个世纪之久。这份毅力和自律,试想有几个人能够做到?不要说半个世纪那么长了,据我所知,就算是新教育学堂的孩子,就算是放假期间这短短的一个多月,能够做到每天规律作息的同学也很少,大多数孩子在家里是比较随心所欲的,家里的作息没有那么规律,加上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亲戚朋友互相串个门,孩子就更放羊了。时间一长,孩子的惰性就出来了,身体变懒了,整个的精神状态就下降了,学习也就不在状态了。            

当然了,作为家长,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如此懒散,那么怎么做呢?就是要让身体勤快起来,养成习惯,当身体习惯于勤快,懒散的时候自己就会不舒服,孩子也会嫌弃自己懒散的样子。想要达到这个目的,体育是最方便最有效的手段。学堂的孩子,无论天气好坏,无论身体有多想赖床,每天都必须要运动锻炼,天长日久他们的身体就会习惯于运动,也会很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举个例子,我们学堂的朱老师,孩子原先在今日学堂放假回家,也是我前面描述的那种不规律的状态,孩子每次开学回去,状态都大幅下滑,需要一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后来意识到这个问题,今年春节放假就重点保持孩子运动的习惯,每天都必须完成规定的运动任务,哪怕白天有事,晚上也要补上,甚至是除夕和大年初一,孩子也都是要运动完才能跟其他哥哥姐姐们一起玩。家里经常出现的场景就是,亲戚们的孩子们在玩游戏,朱老师的孩子们在拉筋,踢腿。家里的老人有时候会觉得孩子好像太辛苦了,但其实问问孩子,他们并不会觉得辛苦,相反,他们对自己的表现非常自豪。往深里说,因为这是来自他们灵魂对自己的嘉许。当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更有控制力以后,他们真的是很享受那种成为自己身体主人的感觉,对那些垃圾的东西也拥有了更强的抵抗力,他们不但不会受别人的影响,反而能够影响别人。亲戚的孩子们看到他们这样,有时候也会觉得不好意思,也会跟着出去跑一跑,不过因为家长不重视,自己的身体也懒,就有一搭没一搭的。本质上说,人的灵魂都是高贵的,人都是想上进的,只是抵不过习气,体育就是帮助我们提高抵抗习气的能力。春节后开学,孩子的状态融入得很快,完全没有想家、退缩等情绪。

借鉴朱老师的做法,我们学堂也在日后的寒暑期间跟家长达成了共识,我们一起在家长群里运动打卡,每天把孩子的运动情况都通报一下,假期结束,事实证明,保持运动习惯的确非常有效,开学后孩子们整体的状态都保持得不错,而那些坚持每天打卡运动的孩子们的状态,比起间断打卡的孩子们状态好很多。

体育还能帮助我们获得无法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得到的感受力。这里主要讲的是对身体的感受力。无论是动功还是静功,都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感受自己的身体的变化。当你能够时时刻刻感受到自己身体变化的时候,你就能部分地做到“觉”,做到“心神内守”。事实上,当你对自己的身体感受敏锐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感受力也在同步提升。

心理健康指的是冷静理性,有良好的情绪控制力,不抱怨,自我负责。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这句话,本来的目的,是要参与者面对失败,面对困难,不要因情绪沮丧而失去更多的机会。可是无论你在课堂上把这句话说多少遍,都不如让孩子在运动中实际承受失败来的体验更深刻。而在一次一次的挫折中,孩子们学会了不带情绪地面对失败,并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和进步,最终取得成功。

很多运动都可以达到这种效果。比方说打小球这项运动,孩子们从一开始不会打到打几个,直到后来打几千个不掉球,这中间经历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很典型的心理素质增强的过程。孩子最开始的时候往往连球都碰不到,这个时候他是很沮丧的,慢慢地他能够打到球了,开始有了一点信心,然后再经过练习他能够打几个球甚至十几个球,这个阶段他的心理一般不会想太多,精力是比较集中的,注意力在球和球棒上,而这时候的失败对他来说影响不大。等到他基本上掌握了一些技巧,能够打到几十个球的时候,技巧之外的心理素质的作用就开始显现,特别是在过100整数关口的时候,但这时往往比较难过,就是因为孩子会对结果有了期待,希望自己能够突破,就会分神,就很容易掉球,这个阶段的失败会容易引起孩子的情绪波动,孩子会暴躁,会埋怨自己,会埋怨地不平或者风大,会埋怨别人干扰,等等,有的孩子甚至经常会哭,那种挫折感是比较强烈的。然而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孩子也渐渐发现了情绪并不能解决问题,就会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球和球棒上面,这时孩子的技术水平就会有一个比较大的突破。当孩子的水平稳定在几百个之后,技巧已经不是问题了,心理素质就更加重要了,每次到整数关口的时候都是孩子突破自己的时候,孩子心理就会患得患失,情绪波动剧烈,特别是一千关口,在这个关口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反反复复在九百多个时停步,越到一千越紧张,但是越想过越过不了,往往是某次不经意间,孩子对结果没那么期待的时候反而会突破,孩子体验到过关的喜悦,升起的是自信,同时身体会记住那种情绪放松的感觉,当他再去体验过千数关口的时候他就会更容易放松情绪,反复这么几次之后他的情绪就比较稳定了。每过这样一个阶段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就会上一个台阶。除了打小球,像跳绳,跑桩等都可以达到类似的锻炼目的。

另外,运动还可以锻炼孩子不抱怨,自我负责的精神。在孩子个人的运动中,像上面讲的打小球等运动能够让孩子学会自我负责,而很多团队活动则是锻炼孩子不埋怨别人,凡事从自己找原因的素质。特别是一些团队配合游戏,或者团队比赛的活动等等。比如接力赛,孩子不但要自己跑的好,而且还要互相配合好,不能互相埋怨,因为埋怨就会导致大家的情绪都不高,被埋怨的人心里有怨气就会更加影响发挥,而埋怨人的人也会因为自己情绪不稳定更容易让比赛输掉。经过很多次的实践后,无论是经由老师的引导,还是孩子们自己总结,都能够得出结论,大家互相鼓励支持,每个人担当好自己的角色才能让团队取胜。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养成凡事反思自己的好习惯。

第三,心性良好指的是:专注;坚韧,有毅力;抗挫折能力强、面对困难勇于挑战并超越自我;遵守规则;有目标感;具有团队精神等。

其实良好的心性远不止上面这些,体育能够培养的素质也远远不是这些能够概括的,我在这里只是概而言之。

我们在这里提倡的体育,不是为了打败别人,争当第一,而是磨练你的意志,一种很难被摧毁的意志,即便被打倒99次,第100次也要站起来的韧性。体育的目标,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的潜力,不断超越自我,磨练自己永不放弃的精神,更有让自己学会自我负责,正确对待失败,建立从失败中总结教训的习惯,以及培养团队配合的意识。以前都说“穷文富武”,富人练武,不是因为练武需要的生活条件好,而是因为武术的根本目的是磨练自己的专注,韧性,勇敢,坚持等精神气质,而穷人因为受困于生活,无法专心练武,所以准确地理解了这句话,也就知道我们的体育练的是什么了。

体育能够很好地训练人的专注力,这一点我们上面提到过,如果不专注马上就会尝到失败的苦果,所以时间长了孩子们就会养成专注的习惯。而体育运动对人意志力的磨练,在清一书院的学生们身上有最直观的体现。记得第一次观看明蓝打百人组手战的时候,我还是不太能理解,还曾经问过山长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比赛?我当时认为这样激烈的比赛对于明蓝那么小的年纪来说太残酷了,山长说这是我的要求,想要做我的弟子就要能够有面对挑战的勇气和顽强的拼搏精神,这其实也是山长一直对他的弟子的要求,要求他们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当时围观的家长们都对明蓝大为赞叹。今年的江湖课期间,我们再一次现场观摩了心惠,泽喜,天然,明蓝等女生打百人组手战,这次的对手不再是上次那些年龄相近的孩子们,而是经过两个月江湖课训练的成年人,其中不乏身高体重都超过他们很多的人,有的人甚至灵活性也不差,而且山长还事前给这些成人们上了小课,专门透露了如何打败孩子们的诀窍——就是死缠烂打,尽量消耗她们的体力。孩子们越到后来,随着体力的下降,以及对手吸取教训后变得更强,打得就越是艰苦,然而她们没有一丝退缩和胆怯,依然是镇定自若,那个场景,我到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感动。这些孩子们在这样小的年纪,就有如此的心性,将来还能有什么困难能够让她们退缩呢?

体育的及时反馈性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孩子们做对了能够很快品尝到胜利的滋味,做错了也会马上知道错误做法的代价,承担所带来的后果。就像在百人组手战中,清一书院的孩子都不带护具,山长说如果她们在平时练得好,就不会被打到脸,所以不需要戴。她们日常练习的时候不允许后退,如果后退就会被山长教训,所以就只能迎着头上,迎着上的时候就要注意保护自己,不要被打伤,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学会了既能保护自己又能攻击到对方。学堂的孩子在摔跤的时候也是如此,只要犯错就很容易被摔倒,这种及时的反馈比只是动嘴说的效果好太多了,而且孩子很快就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从而及时地改进。正向的反馈也是如此。孩子多用一分力,结果就会好一点,孩子马上就能够看到自己努力的结果。无论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还是孩子自己估算,只要孩子自己制定了目标,我们就会帮助他达成,在孩子遇到困难想要往后退的时候,我们会采取各种办法,或者是鼓励,或者是严格要求,不让他退缩,而孩子每次经过努力完成了他原本以为很难的目标的时候,那种心理上的成就感也是任何物质奖励也无法比拟的。而这种及时的正向反馈也是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当中,孩子在运动中获得了成就感和满足感,渐渐地他就会爱上运动。

 体育运动也是锻炼人的意志力和毅力的好方法。这一点也是很容易理解的。比如说最简单的耐力跑,或多或少,我们可能都跑过长跑,无论是800米还是3000米,一旦你开始跑,那么无论如何你都要坚持下来,这个过程就是很考验人。我们上学期有个学生,体质非常之弱,身形也比较胖,跑上个二三十米就气喘吁吁,坚持跑上几圈,也不过一两百米就大汗淋漓,那我们就要求他必须要跑,目标一开始定得很低,只有500米,但这500米需要一直跑,你可以跑得很慢,但不能停下来,他每次都很痛苦地坚持,可以说,每一次跑步对他来说都是一次考验,他的体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也在每一次跑步中得到增强。随着他身体素质的好转,再逐渐加大运动量。就在这样的坚持下,他慢慢的就瘦了下来,身体也能够更加灵活些了,他会感觉到身体变得轻松,当他体会到锻炼带给他的好处,他就会愿意继续坚持,这样就形成了正向的良性循环。现在这个孩子在学堂已经待了大半年,瘦了十几斤,性格也从原先的懦弱不敢正视别人变得开朗,以前的老师见到他,感叹他简直是像变了个人一样。从这个简单的案例中,我们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他在意志力和毅力方面的进步,而这种精神在学堂的小伙伴之间也起到了互相激励的作用。

很多体育运动当中都有明确的规则和要求,在游戏类的活动中也有游戏规则,孩子们在这些运动当中能够学会遵守规则,否则就会体验到不遵守规则的后果。通过一次次的体验,孩子们逐渐习惯于遵守规则。但是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人尤其是中国人,不喜欢遵守规则,甚至是喜欢主动打破规则,他们将之视为一种特权,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的孩子就会产生不遵守规则也没有关系的认知。如果孩子们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经常有这样的经历,他就会把这种错误的认知视为正常,继续支持他养成不遵守规则的习惯。在中国因为不守规则而酿成恶果的事例层出不穷,比较著名的就是动物园老虎事件,事件的主角正是一个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也许生活中的很多场景并不都像野生动物园这样凶险,不遵守规则似乎也遇不到什么太大的麻烦。比如,虽然知道遵守交通规则有利于保障行人安全和行车安全,依然有人随意闯红灯、跨护栏,图一时方便;虽然知道按秩序排队能提高效率,依然有人随意插队等等。在很多的父母看来,可能觉得这些都是小事,无关紧要,却没有想到,你在小事上钻空子,孩子将来就学会在大事上投机取巧,漠视规则。孩子的世界是对错,而大人的世界是利弊。那些看似精明的大人,做事只顾眼前,罔顾规则和他人。他们只体验到了一时违反规则带来的方便,却不知道一个没有规则意识的人不可能在现实社会取得成功。他们在排队这些日常生活的小事上随随便便,对待工作中的大事也会马马虎虎。他们更没有认识到,规则虽然是约束我们的,但同时也是保护我们的,如果每个人都不遵守规则,其实受到伤害的是每一个人。释迦牟尼佛在涅槃之际,弟子们问老师不在了,以谁为师,他留下的遗言是“以戒为师”,戒律其实是帮助我们改进自己的问题,是来成就我们的。体育运动中的规则也是如此,动作要做到标准,如果不标准就会对身体有伤害;玩游戏的时候要有游戏规则,否则游戏就玩不下去;比赛的时候规则明确,否则就没有公平可言,等等。而违反规则的后果也是直接显现的,一旦违反就是出局,孩子们就会很容易地养成遵从规则的习惯。

也许会有家长问,理想状态下大家都遵守规则当然是好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中国,不但有规则,还有潜规则,如果一个人完完全全按照规则来办事,可能他会很痛苦,也不会有很好的成就。比如说明朝著名的清官海瑞,他看起来名望很高,但实际上没有人愿意配合他,什么事也做不成。我们培养孩子肯定是要能够适应社会,而不是自以为正确跟社会格格不入,那样的话也就学迂腐了。但是做任何事都要有顺序,我们教孩子,先要遵守规则,有是非黑白之分,然后再慢慢学着变通,如果一开始就教给孩子变通,孩子就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就会无所适从,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就是这个意思。这也是我们修行的次第,第一步,先明白是非善恶;第二步,诸恶莫作,诸善奉行;第三步,无善无恶。

江湖课上山长还讲了目标性人和感觉型人不同的特点,目标性人更加理性,更加容易成功,而感觉型人更容易被情绪和感觉牵着走,容易遭遇人生的失败。我们也希望孩子能够具备明确的目标感,不要糊里糊涂地过日子,体育在这方面的作用可谓得天独厚。几乎在所有的基本功类的体育运动中都可以用目标来激励孩子。先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设定一个小的目标,完成之后,再挑战新的目标,然后再完成,再挑战新的目标。孩子每达到一个目标就会体验到一次成功,然后积蓄动力继续前进,这是多么好的方式啊。

体育还能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很多体育项目都是团队项目,孩子在团队中能够学习到如何相互配合,如何能让团队发挥最大的力量。

第四、良好的思维力:善于理性思考,思维清晰。

体育活动的因果链条简单直接,如果你不努力,就没有好成绩;如果你不认真,就做不到标准;如果你不专注,就很容易失败;如果你反应迟钝,就很容易被打到,等等,这些结果的呈现是即时性的,孩子在一次次的体验中逐渐就会建立起良好的因果对应关系,这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元思维。

另外,在体育运动中会有一些标准的要求,就像踢腿的标准要求是身体要正脚要过头项,那怎样才能做到标准,这个过程需要不断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调整动作,实际上就是思考的过程,这一点在内家拳的练习中尤其明显。在对抗性的运动比如摔跤或者拳击对战中,更是需要动脑子去想如何防守和攻击,如果不动脑子就会挨打,在这样的刺激之下,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孩子们都会慢慢学会思考,去掉情绪波动,用理性面对场上发生的任何事情,久而久之,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就会提升。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知守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