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知守学堂2018年秋季学期少狮班十五周周总

2018年秋季学期少狮班第十五周总结


**家长:

你们好!时间过得真快,还有三周就放假了。由于朱云龙老师最后一周会来学堂进行对老师的培训和指导,不合适安排期终的活动,所以我们计划将学期末的展示准备放到第16、17周,届时课程也会进行部分调整。在此,和各位家长说明一下,这之后本学期就不提供周总了。放假前会将孩子的个人情况、假期建议及孩子本学期的能力成长简要提供给各位。

这周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如下:

 

一、做事方面

本周个人内务方面,女生们基本都是满分,偶尔有个别孩子会被扣分。男生只有一个孩子经常被扣分,经了解孩子承认扣分是因为自己态度而不是能力,对此老师也保持相信他的态度,传递给孩子既然不是能力问题,那就做好,之后孩子被扣分的情况减缓。

 

公共卫生方面,大部分孩子能提前完成,并且打扫的干净程度也很好。不过还是有个别孩子在公共卫生方面做得时好时坏,一方面是因为孩子之前的卫生习惯没有养成,另一方面是因为孩子有侥幸心理,觉得有时候少做点事老师不知道。这就需要家长、老师在后期的生活中帮助孩子养成习惯,同时用后果让孩子清楚,没有侥幸,该做的一点都不能少。有些孩子这种行为习惯较久,会比较容易出现反复的情况,这就需要老师或者家长时刻注意此点。前期可能长,也可能麻烦,但依然有必要。

 

二、运动方面

运动方面本周没有调整,上午运动方面,孩子们的运动数据平稳、小幅度进步,重点在总结时孩子们会说一下自己每天的运动情况,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对自己运动时的身体情况、运动心态、以及每项运动过程中针对自己的情况做出的微调,这是他们越来越了解自己的过程。

有部分孩子运动的过程中出现嗓子不舒服的现象,孩子说感觉喉咙有东西卡住,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我们观察到,有这样情况的孩子身体情况相似,体内或多或少有些痰湿,而目前的运动量估计已经达到刺激到体内痰湿的程度,属于正常。孩子们运动之后休息一下,或者空心掌拍拍胸口,不舒服的感觉会慢慢消失。

目前孩子们之间已经形成良性竞争的关系,每个孩子看到自己的小伙伴在某项运动方面有突破,都是不甘落后的。比如有的孩子说,我要比着xxx的速度做侧手翻。同时,老师会在中间“煽风点火”。结果被比的那位同学的动力也被激发,总结时一脸得意地说,我不想被他超过,我就加速了,哈哈,没想到还突破了自己。可见良好的伙伴环境确实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内动力。

不过总结的时候也有孩子和老师反应了一下他们目前对运动的感受以及自己的态度。有部分孩子在运动前觉会有不想运动的感觉,孩子的描述是这样的“老师,我在运动之前会有不想运动的念头。但是在运动的过程中这种感觉完全就没有了,运动之后,尤其是突破自己之后,我就觉得好开心,好有成就感。我知道自己其实也是想运动,想突破自己,但是前面的那种感觉,就像是控制不住一样,就会出来,我也不知道怎么弄。”

经过了解,这个孩子的情况大部分孩子也有。老师告诉孩子,这是正常的。我们心里知道自己想要的那个美好结果,同时也体会到过程略微的困难,比如累,所以我们会有这种念头。当这种念头来的时候,你们坦然接受然后继续按原计划做就好,不要在意也不需要阻止它产生。允许它来,它也会自动走。

同时老师也告诉孩子们:成人也是这样的,我们在做一件稍有挑战的事情之前,会有和你们一样的感受。同样地,我们也知道冲过这道坎是我们想要的,我们就会去行动,冲过去之后,我们也很有成就感。最后传递给孩子们,他们现在就有这样的感受以及想法是很幸运的事情。

之所以说孩子们幸运是因为他们现在就能体验到压力并且有机会不断挑战自己。我们都知道真实的社会,会有各种挑战,也有很多人因无法面对挑战而出现各种问题,而我们的孩子可以从现在就认识挑战、学习应对挑战,可想而知,未来我们的孩子面对挑战的时候最起码不会慌作一团,他们会更好地迎接挑战,想办法越过挑战。

作为成人,我们会用长远的眼光来思考事情,有时即使有不好的感受,但我们清楚继续走下去我们会走得更宽、更远,所以我们会不被眼下的感受阻挡,选择往前走。我们一直说运动其中一个目的是对孩子的心性、品质的磨练,目前看来孩子们正往这个轨道走。

 

三、学习方面

主题课:团队合作

本周某天总结时有同学反映了宿舍卫生安排上的一些问题,起因是203宿舍的某位同学觉得某同学为了让宿舍卫生得高分,在安排上倾向于把打扫卫生能力强的同学安排更大的区域,所以其他孩子得到的锻炼机会不多,她觉得有些不公平。然后马同学也发言,说王同学打扫的地方太小,希望他多承担一些区域,但是和他协商了几次都不答应,直到现在才同意从未来的某天开始试试。也有说人多了,反而打扫时间更多的情况。上周科学课临近结束也出现一个情况,就是某组成员在另一组成功做出实验后说她当时就这样想,但杨同学(大家没有指定组长,自然产生的)不同意。如此种种事件都体现了团队运作的问题,老师觉得这是一个合适的教机,来讲讲团队合作。

老师先说了一个养鸡场的故事。养鸡场一般是一个笼子里放12只母鸡。为了让母鸡能多多下蛋,他们挑出了最爱下蛋的母鸡,放在一起喂养,小心照料,计划将这些高产母鸡的后代孵出来,一代代挑选,来不断提高产蛋量。结果,养育者发现这个方案行不通。因为最爱下蛋的母鸡往往攻击性比较强,要求别的母鸡对她俯首称臣。她们互不相让,互相伤害,上一代的恩怨下一代继续,才打了六代,就有的遍体鳞伤,有的直接被斗死了,根本顾不上下蛋。然后,养育者更改了方法,不再选拔单个的母鸡,而是随机分组,看哪个笼子里的集体产蛋量最高,就对这个笼子的鸡蛋集中育种,让她们的后代还在一起。几代下来,优秀母鸡集体的产蛋能力是一代比一代强。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下蛋不多的母鸡比较温顺,可以给那些爱下蛋的母鸡提供心理满足;而反过来,爱下蛋的母鸡也给到了那些下蛋不多的母鸡提供了刺激。整个鸡笼的氛围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兼具,配合得很好,所以集体下蛋最多。动物是这样,人也是如此。体育界里也经常发生类似的情况,俱乐部有钱,各个位置上都是超级巨星,结果谁也不服谁。孩子们自然地接受了一个观点:牛人+牛人不一定得到牛团队。

那要怎么办?都用牛人不行,完全不用牛人就行吗?宿舍卫生的安排老师可以想出合适的解决方案,但我希望更进一步,让孩子通过此事事件得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了解如何打造一个强大的团队。考虑到孩子的经验尚少,思维力可能不够来得出解决方案,事实上我觉得自己也不能够马上理出强大团队的打造方法,所以老师采取了另一种解决思路,借鉴其他人的经验,带着孩子们一起看看优秀团队有什么特征。

团队科学现在已经成为了一门正式的研究分支,他们发明了一个新词“团队智商”。通过对很多成功团队的研究,发现了团队智商高的集体有下面的三个特征:

1.人们比较善于通过表情和肢体语言捕捉每个人的情绪;

2.平等对话;

3.团队中最好要有女性,因为女性更善于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

听到这,在坐的女生美得不行,男生有些沮丧。为了平衡下这种较大的差异,也是示范给孩子看事物的两面性,老师告诉大家:善于协调关系确实是女性的一大优势,不过这也会给女性带来负面的影响。比如很多人合作发表了一篇论文,里面的某位女性即使为这篇文章做了很多关键的事情,但人们依然倾向于认为她不过是协调关系的,不会把她当成主要贡献者。

那么,在这个团队中,领导发挥什么作用呢?研究人员发现成功的团队里,拍板的经常是一人,这个人为事情负总责,其他人提供支持。如何做到既平等对话又定于一人呢?平等对话是指每个人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看法,拍板的人需要考虑的是意见的可行性而不是其他的东西,比如关系远近或是自己的喜好;也不能随意下判断,对于团队中其他人的意见进行充分的思考、论证,最后再做出决定。如果不能做出决定的,假如尝试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不高的话就可以考虑先做做看。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不是只有一种,想清楚了才干;还有一种,就是不断尝试摸索出规律来,再用规律指导自己的下一次做事。

其实大人在团队合作时也经常有问题,如果运用上述原则的话,会让团队战斗力和凝聚力增加不少,不过,考虑到时间关系,课程上并未引申。我们主要是通过孩子之间发生的案例进行分析,也分析了团队中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公平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追求,但并不是在任何一个时刻都会体现公平,可能是在一个时间段内是公平的。另外,追求公平和追求效率之间很多时候有冲突。公平和效率兼顾的前提是团队里的每个人能力都比较优秀才行,放哪个位置都能撑起来。

由于我们想培养孩子们未来有能力做领袖,所以老师鼓励了愿意为宿舍卫生而站出来尝试的乐同学。打扫宿舍卫生很简单,将大家组织起来打扫卫生就比较复杂。成长为合格的总负责人需要时间,但是值得,因为很多事情需要团队的运作才能成功,老师也鼓励孩子们都去尝试。

道理梳理清楚了,下一步就是落实到行动上了。老师让每个同学都写下自己宿舍卫生的打扫方案,如果他们不是总负责人,又有自己的方案的话,询问他们,如果总负责人方案和你的不一致怎么办。如此这样,依据孩子方案的一问一答中,孩子更深入地了解课上讲的要点落实到行动中是怎样。比如王同学说他会好好配合马同学的宿舍卫生安排;杨同学说她下次会更谨慎地考虑组员提出的意见。

不过203宿舍的人多,方案多,愿意做总负责人的有两位,所以在周六晚上单独召开了宿舍会议。老师考虑到,如果大家把焦点集中在所有人的方案哪个更优上,不断进行比较,类似这种讨论是没有尽头的。所以会议前,将宿舍卫生的打扫方案,假如分六个区域,6个人打扫用数学的排列组合让他们了解到这样会有720种方案。这个答案让孩子吃惊,但是如果区域减少、人数减少,比如都是3,就只有6种方案了。这就是有些时候人少,事情办成越容易的原因。经过这样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孩子们后续的讨论不再执着于拿出自己的方案,而是专注于比较两位愿意做负责人的方案的优劣了。

经过三四十分钟的讨论(老师只是旁观),最后她们投票选出了乐同学的方案。整个过程中,老师观察到,开会之初有些孩子是倾向于选李同学的,但是她的方案比较不好操作。在其他同学不断地询问细节中,她有些脸红,不知怎么办。而询问乐同学方案细节中,她的考虑更周全,应对让同学们觉得满意,所以最终乐同学胜出。

 

英语

本周由于很多孩子希望能得到勋章,自周一开始就比较抓紧时间,学习状态也更为专注。大班有五位同学完成了5天目标,三个同学完成了6天目标。把这个写在这里,只是告知家长,并不需要家长对没有做到6天目标的孩子进行催促。而且每个孩子的日目标根据他们个人的情况略有不同,所以天数并不完全等同于进度。

老师们观察到家长们或多或少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过多的焦虑或紧张,总觉得自己不提醒孩子,孩子就做不好;或是希望孩子快快成长,不接受孩子出现低谷。那么快快成长的结果是不是家长真正想要的呢?拿水果来做个比方,用了化肥等各种催熟剂的水果看着又大又美,可是闻起来却没有它们本应有的芬芳。自然生长的水果可能不大,样子也不一定好看,但是却让人很远之外闻到香气,看着它们也能感受到一种充沛的生命力。我们希望培养孩子拥有旺盛的生命力,眼神里透出亮光,而不是仅仅有不错的能力或硬指标。

 

手工课

本周手工课是戳羊毛毡,经过前面几周练习(主要是单个形状组成的作品),大部分孩子戳羊毛毡的基础已经没有问题,无论是成品的样式还是精细程度,因此本周孩子们做手工的难度可以稍微提升,本周做的主要是多种基础形状的拼接。孩子们本次手工课都可以在动手之前想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东西,做出来之后的效果也比较好。

 

四、其他方面:

本周又到了更换组别的时候,孩子们都屏息以待。本周大班的评定标准略有更改,就是孩子的言行给学堂整体氛围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也是分为自强、自立和扬鞭组。原来这个由老师做出评判,现在改为由孩子们做出评判。

给孩子们分组别本身就是帮助孩子成长的手段,老师借此立起一个方向,让孩子们自觉往那个方向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也需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做些调整。这次调整的原因有二:其一是给到孩子参与的机会,让他们根据自己与伙伴们相处的情况做出判断,对老师而言,是个了解孩子的窗口。孩子之间的相处是24小时全方位的,而老师相对有限,总有老师了解不到,或是没有及时了解的事情;其二用这种设置提醒孩子们在与伙伴相处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言行。

本次分组名单略,上述排名不分先后。不过,自立组的两位同学分别有三个单项处于扬鞭组,希望他们下个评定周期里能做得更好。各项的分组情况已公布给孩子,这里不再阐述。

 

孩子个人情况(略)

 

 

以上就是本周总结,欢迎家长来信沟通。

祝冬安!

                        知守学堂教师团队

                         2018年12月30日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知守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