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是什么,障碍了孩子的成长?(下)—“清一联盟”读书会第197期(2018.12.18)

上面我们谈到真正的爱是让自己和对方都获得成长,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也是如此。但是有的父母,却错把羁绊当成了爱。

案例五:你给孩子的是真正的爱还是羁绊?

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在需要拒绝时没有拒绝,我们可以称之为“不合理的给予”或“破坏性的滋养”。在此类行为背后,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给予者没有把对方的心智成熟当头等大事。家长要扪心自问:我真的希望孩子成长吗?假如孩子成长到不需要我了,我真的会为他高兴吗?家长们可能对这个问题不屑一顾,我怎么可能会不希望孩子成长呢!但是我们用理性分析一下自己的行为就会发现,我们可能做了很多阻碍孩子成长的事情。爱,真爱是需要学习的。不过,也不必因此而苛责自己的过往,这在心理学上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面讲到母亲和孩子的关系:

母亲的真正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也就意味着也关心母亲和孩子的分离。母爱不仅应该允许这一分离,而且还应该希望并促成这一分离。只有在这个阶段,母爱才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这时就要求母亲无私并能贡献出一切,除了被爱者的幸福一无所求,但恰恰在这点上许多母亲都失败了。自恋的、专制的和贪婪的妇女在孩子尚小的时候,可以是一个很疼爱孩子的母亲。但是当孩子处于同母亲分离的阶段时,只有那些真正有能力爱的妇女,那些觉得给比得更幸福的妇女,那些生命之根底很扎实的妇女才会继续是一个疼爱孩子的母亲。

案例从略。


一般来说,孩子从体制学校到新教育学堂,刚开始变化会比较大,就像是一块布从污水到了清水里会马上干净好多。这是走入新教育的父母感到最开心的阶段。随着在清水里浸泡的时间增加,这块布原本的脏污开始显现,这就是孩子原本身上的问题开始显现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父母愿意和老师一起,分析问题,提供更多信息,那么老师就能给出合适的“药方”来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这些问题更准确地说,其实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的问题。所以,药方中一般会有父母需要调整的地方,也有孩子需要负责的部分。因为孩子已经不是一个两岁小孩,而是十来岁的孩子,已经有自我负责的能力了。这是一段困难的时期,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对孩子。药方本身并不解决问题,唯有煎药服药,把这些行为做到位才行。

《爱的艺术》一书中提到,爱除了有给的要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是所有爱的形式共有的,那就是: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如果我们不能真正了解对方,我们很难向对方表达合适的爱;同样的,如果家长不能真正了解孩子,也很难做到真正的去爱孩子。

《少有人走的路》上说,爱与非爱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当事人意识和潜意识中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一个溺爱孩子的家长满足的不是孩子的需要,而是自己的需要。明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家长的行为。那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只能送上祝福了。

 经常有家长跟我们说,孩子很难沟通,不跟家长说心里话,或者是告诉他多少遍也不改,为什么孩子经常违反规则,即便是用规则的后果去约束他,他也老是忘了呢,等等。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这个方法用一次不管用,那么你再重复一千次也是不管用的,用同样的手段期望得到不同的结果是不可能的。让我们看看下一个案例。


案例六:孩子为什么屡教不改?


每一个生命最大的需求是被爱和存在,也就是被看到。

为什么孩子的心门对你关闭?是因为你没有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如果你爱孩子,就会愿意关注他,如果你关注他,就会愿意在他身上花时间,愿意去倾听他。

很多时候,孩子其实只是想有人听他讲话而已。《窗边的小豆豆》可能好多家长都看过,小豆豆是被原先的学校退学的,因为她在原先的老师眼里,实在是没法教,但是在新学校却是一个遵守规则热爱学习的好孩子,巴学园的校长先生第一次见小豆豆时足足听她讲了四个小时的话,书里写道“这是小豆豆第一次有人听她讲这么长时间的话”,我相信这也是很多孩子的心声吧。

F同学刚来时问题比较多,特别不讲卫生,吃饭搞得到处都是,运动时怕累怕苦,拉筋时一点点疼就叫起来,手脚似乎总是在动,难以静下来,也不接受别人给他提意见,基本是都是反问回去的。他的父母是溺爱和管束兼具的,同时属于唠叨型的父母,孩子基本上没有什么自主权,生活方面也没有足够的锻炼机会,父母对孩子又有很高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做到父母希望的样子,但又不去手把手地教他,只是去讲道理要求他。而且家长认为体制内的教育内容没有价值,所以对孩子的学习没有要求,因此孩子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不过这个孩子对人比较友善,也正直敢言,还有个好处是爱看书,爱思考,关键是父母的态度非常谦虚,愿意听从老师的建议,因此这就有了改变的契机。

 

对于“家长认为体制内的教育内容没有价值,所以对孩子的学习没有要求”这一点,在这儿我们也表达一下我们的观点,“狮子搏兔,亦需全力”,如果这件事是必须要做的,即便你认为它没有价值也要全力以赴。何况对孩子有没有价值不仅仅是通过他的学习内容来判断,更重要的是他的学习过程。体制内的学习内容的确会破坏孩子的思维,而且也没什么营养,但是培养孩子的专注、认真、努力的学习习惯更重要,尽管是不好的内容,可是如果我们完全没有要求,那孩子就会放纵自己,毕竟散漫地玩耍比起枯燥的学习更有趣,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散掉。

话题转回来。

这个孩子刚来时父母觉得他不开窍,我们观察他的各项能力似乎也确实不如同龄孩子,但随着跟他的接触增多,发现其实他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并不差,只是他说话带有口音,口齿也不太清楚,父母一直就觉得他说得不好,逼他讲普通话,还有他听人讲话时似乎是听不清楚,老是要歪着头,侧着耳朵,但家长带他去医院检查听力结果又是正常的。另外还观察到他的身形很不正,跑步时很不协调,有时候放音乐他也无法跟着节奏放松活动,身体的两侧不对称比较明显。通过种种迹象,我们判断孩子跟父母的沟通是有问题的,孩子不想听父母唠叨,所以有意识的关闭了听觉,屏蔽了自己跟身体的链接。跟父母的交流反馈也证实了我们的判断。

学堂在入学一个月后按照诚、敬、恕的原则和努力程度将所有孩子分成了三个梯队:自强组,自立组,扬鞭组。分组是根据过去的表现,每两周调整一次。F同学被分入了扬鞭组。我们和父母沟通了解了这些基本情况后,找他单独聊了三个小时。从他2岁时吃公园里的树叶讲到他以前学校里音乐美术老师考试的情形,说自己想将来当个摄影师走遍世界,最烦恼的是爸爸妈妈没了怎么办,还担心自己以后会变成秃头,等等。看时机差不多了,我问他,爸爸妈妈将来早晚都要走的,那你以后肯定得自己去赚钱,你觉得自己将来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他想不出。我说你是知道我当过老板的,那咱们演示一下,现在就是咱们学堂这些同学,我来招聘,你觉得我会选谁?不会选谁?你觉得自己会不会被选中?经过这样的比较、思考,他承认自己肯定不会被选中。原因他也讲得基本清楚。所以你看,孩子其实是知道自己大概的分量的,通常也挺诚实,虽然有时候会撒个谎骗骗大人,但还不太会骗自己。接下来我和他一起分析了为什么被分到了扬鞭组,问题都出在哪儿,针对每一条现象都细细地分析了原因,并且跟他一起找到了解决方案,我发现孩子有时候没有做某件事情的原因真的多种多样,作为家长和老师,去用心体会孩子,理解孩子,找到正确的沟通方式,孩子就会愿意听从你的教导。比如说他吃饭搞得到处都是,还满脸饭渣,父母说了不知多少次,每次说就改一改,不说就还是那样。就这样一件小事,原因就有三个,一是觉得父母太烦了不想做;二是会忘,三是不会做,不懂得餐桌礼仪。还有迟到,我们一起统计了他迟到的时间点和时间长短,发现都是集中在三个时间段,一是运动课而且是上午的运动课,这是因为他打扫公共卫生太慢;二是下午第一节课,这是因为他午睡会睡过头;三是晚上上课,这是因为他洗漱太慢,因为会跟同学聊天。另外还有其他比如报错运动数量,没有找老师检查卫生等等,综合分析下来,他发现原来问题基本上都可以归结为三个原因,最大的原因是自己不重视,对自己要求太低,所以会忘记或者不专注;再就是不清楚规则但又没有去搞清楚,这一点其实也可以归结到第一点不重视上面去;最后是确实不会做,然而这个原因最终也能够归结到第一点不重视上。所以从这些梳理中孩子认识到原来都是因为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太低了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由于这个过程是孩子自己思考的,所以他对这个结论非常接受,所以接下来出的解决方案无论是他自己写纸条提醒自己,还是找人提醒,还是请老师监督、教导都是他主动想做的,在这种情况下,他律也是自律,就不会引发抵触情绪。

谈话完了之后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当天晚饭老师看见他的饭桌下面就贴上了提醒纸条,而且也没有满嘴油了。两周后这个孩子就从扬鞭组升入了自立组。


还有一点我还想提醒家长们的是,有时候孩子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他们需要耐心的教导,但家长小的时候没有教,却在孩子长大后想当然地认为他自然就会了,还经常嫌弃他为什么做不好。比如说我们经常发现F同学的鞋带没有系好,跑步的时候老是散开,提醒多次之后老师发现原来他根本就不会系鞋带。他的鞋带是打了十几个死结,要知道他可已经是10岁的孩子了。那个时候我蹲在他旁边教他,看着他笨拙的手指把死结一个个打开,心中忍住好几次想要伸手帮他的冲动,就那么等着他一个一个解开,又一遍遍地示范、练习,终于算是知道怎么打了,我告诉他明天我给他找根带子再多练练,结果第二天早上我就看到他的鞋带系的好好的了。教孩子做事,我们总结了四个步骤是“教他做,带他做,看他做,放他做”,就这样逐步放手,孩子才能真正学会,并且在这个过程体会到成长的快乐。老师在整个过程中,管住手,管住嘴,管住心很重要,忍住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也更难。

其实心理行为调整并没有什么奥秘,也没有点铁成金手,给孩子上堂课、道理讲通就期待孩子有脱胎换骨的变化,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教育就体现在细节当中,好习惯就是在无数的琐事当中一点点建立起来的,我们面对孩子的每一个时刻都对他有影响,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教育。

分享一句话“真爱的发生”,做父母和老师的,都该细细体会:

当你只注意孩子的行为时,你就没有看见孩子;当你关注孩子行为后面的意图时,你就开始看孩子了;当你关心孩子意图背面的需要和感受时,你就真的看见孩子了;透过你的心看见了孩子的心,这是你的生命和孩子生命的相遇,爱就发生并开始在亲子间流动,和谐而暖人!这就是真爱你的孩子。

 


我们还准备了几个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典型问题,我把PPT放上来,大家思考一下,看看自己能不能找到答案,等以后有时间我们会再整理相关的案例,发到知守学堂博客上面。

案例七:孩子为什么敏感又脆弱?

 

案例八:究竟是能力问题,还是态度问题?孩子的问题真的只是由于态度不够造成的吗?

 

案例九:为什么孩子之间相处得不友好?

 

结束部分: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做?

以上这些案例,大家会发现,家长与学堂的认识越一致,孩子的成长就越快。事实上,如果没有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配合,老师最多可以教给他们一些知识,却很难对孩子进行心性上的影响。新教育的孩子幼小离家,他们毕竟年龄还小,24小时在学堂,跟老师和伙伴们朝夕相处,在锻炼心性和培养能力之外,也需要得到情感上的滋养,我们希望能够营造出一个大家庭的氛围,长幼有序,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孩子们以后离开知守学堂,回忆起这里的生活心里能够温暖而有力量。

 

我们的案例其实还有很多,涉及到孩子的方方面面以及家长的各种类型,不可能一一举例,不过,孩子问题的根源还是有很多共性的,除了家长本身问题的复制,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之外,笼统来说,溺爱(包括身体的溺爱和心理上的溺爱),忽视(包括对孩子生理需求和情感需求的忽视),暴力(身体暴力和语言暴力)是造成孩子问题的三大根源。结果也可以归结为身体、思维、心灵出现问题。人是三位一体的存在,不同的人给它定义了不同的名称,我们在这里用身(也就是身体)、脑(也就是思维)、心(也就是心灵)来指代。简单说问题归结为身体懒惰、思维混乱、爱的能力匮乏

对于孩子来说,基本上如果这三点解决了,孩子的绝大部分问题都解决了。这三点只要有一点做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孩子就不会有大的问题,这三者有内在的联系,同时也是可以互相促进的。

那么老师和家长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才能帮助孩子成长呢?

《太平广记》记载了一个故事:隋朝时,吏部侍郎薛道卫游开善寺时,见寺内金刚与菩萨形象各异,就好奇地问旁边小和尚:金刚为何怒目?菩萨为何低眉?

小和尚答:金刚怒目是为了降伏恶人,菩萨低眉是为了摄取善人。小和尚一语道出玄机:一个人要想得,心中既要住怒目之金刚,也要住低眉之菩萨。

弗吉尼亚·伍尔芙曾说过: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

 

对于老师来说,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做到心脑合一,雌雄同体,尽管还差得远,但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前段时间学堂的焦老师参加了慧心课之后对刘老师描述了一个意象,我觉得很形象:感觉刘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是一手持剑,一手持花;而接触过山长的人也都知道,山长同时具备高度的感受力和思维力。教育同时指向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一者用心,一者用脑,也可以简单地说是感知力和理性思维。理性思维和感知力需要平衡发展。甚至理性思维是建立在感知力基础之上的,尤其是在人际关系中。如果你对人性不了解,你对对方的内心状态一点感受力都没有,你说的东西就不能直接进入对方的内心,你就无法建立良好的互动,你的话再理性,再有条理,没有建立在真实基础上,也不可能打动人。我最近一段时间最大的感悟就是,用心去体察孩子,了解他的需要,用脑去制定策略,提供给他需要的养分。前者在先,后者在后,既缺一不可,也不能用错方向。



个人做到雌雄同体是理想状态,但在现实中很难做到。如果不能,可以用团队的力量来弥补。在一个教师团队中,也可以有不同的分工,有擅长体察孩子内心的老师,也要有能够一步步帮助孩子实现目标的老师。

那么对于家长来说,在一个家庭中,严父慈母就是这样的理想状态,母亲是无条件的爱,而父亲是有条件的爱。关于这一点大家可以参考《爱的艺术》这本书里面对父母和子女之爱的论述。

听到这里,是不是有些家长会觉得好有压力,似乎这个要求有点高,我们要工作,有自己的事业,也有自己的生活要解决的问题,等等,而且限于我们的认知水平和情执,似乎总有缺憾。不过,要知道,错误是成长必不可少的养分。对孩子来说是这样,对家长来说也是如此,试错的过程胜过一个完美的结果。其实教育真的没有那么复杂,只要父母用心去体会孩子,就会找到教育孩子的良方。我在这里推荐一本书《直觉养育的力量》,里面阐述的直觉式养育,简而言之,就是强调关注孩子、享受当下,对孩子正在做的任何事情都做出最自然的反应。这本书可以帮助父母放下焦虑,发现自己的力量,原来你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去爱你的孩子吧,不是因为你认为他们需要爱,而是他们很可爱,享受养育孩子的过程,教给他们你所知道的一切,并不要为你的失误耿耿于怀。

我们还看到,绝大部分家长其实远远高估了老师和自己的作用,而低估了伙伴的力量,因此为孩子找到一个合适的伙伴群体,是父母能够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关于这一点,我也推荐大家看看《教育的迷思》这本书,相信会有很多启发。

 

说老实话,在教学中,看到这些孩子们的变化,我作为老师,有时候还是有那么一点小得意的,尽管朱云龙老师说自恋是老师的大忌之一。然而,孩子的变化真的是因为我吗?其实不是的,孩子之所以有变化是因为他想有变化,我作为老师只是在合适的时机,给了他一些合适的建议而已。老师和家长的作用不是教育他,把他教育成我们心目中理想的样子,而是成为他的伙伴,只不过是更有经验知识更丰富的伙伴,让他慢慢发现他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成为真正的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有一句很有诗意的话道出了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分享是因为我们喜欢分享。我们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简而言之一切在我们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分享,我们丰富了他人,同时也丰富了我们自己。“给”就意味着“得”。几年之前曾经有个心理咨询师朋友告诉我,她原先做心理咨询时消耗得很厉害,而后来则是通过心理咨询反过来滋养了自己,我当时并不很理解这句话,但是通过教育,我体验到了什么是“滋养”,教师在教导孩子时,也是在丰富自己,从孩子身上受益最大的是自己。而这样做的先决条件是,给的人不应把对方看作是他帮助的对象,而应该与对方建立一种真正的、创造性的紧密关系。一个人只有付出才会有价值,才会感到自己是富足的,一个只知索取的人是不幸的,因为他的内在很匮乏,他是个穷人。在学堂的生活,使孩子们有机会能够体验到这一点。当他们参与集体的劳动中时,他们是快乐的;当他们能够为学堂做点事情的时候,他们是快乐的;当学堂因他们的点子而改善时,他们是快乐的;当在分组时没人要的时候,他们是悲伤的;当他们竞选工作岗位未成功时,他们是失落的。将责任还给孩子,他们就拥有了力量。

 

回到我们开始时的话题,把孩子当植物养,每一种植物都有他本来的样子。把它们放回自然的生态中时,每种生命都会慢慢的去迸发生命本身的力量。相信孩子,相信所有的种子都想要发芽,所有的生命都想要怒放。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这些案例和观点,是我们对新教育理念的理解和实践的一些心得,教育之路学无止境,我们也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行,欢迎大家踊跃交流。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知守学堂教师团队的亲密伙伴们,感谢你们的包容和全方位的支持;感谢可爱的孩子们,你们让我无数次看到自己的狭隘和不足;感谢有缘来到我们学堂的家长们,感谢你们的信任、理解、宽容、忍耐;也感谢新教育联盟,你们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能够比较有系统地梳理一下自己的所思所得;感谢直播义工的倾力付出,使本次分享顺利进行;感谢正在聆听的诸位家长,你们是一片大海,使我们不致干涸,也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当然还要感谢最重要的人山长和刘老师,是你们开启了我的慧命,使我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谢谢大家!

   

PS:还有关于家长提问的一点提醒:

    我们秉承整体观的教育理念,就像中医一样,看到孩子的症状就去照方抓药,大概率是要出问题的,必须得通过望闻问切先辩证,然后根据冷热虚实来开出药方。所以如果仅仅是列出孩子的问题表现,然后寻找一个答案,然后如法炮制是不合适的。只有搞清楚孩子问题的根源,才能给出解决方案。而最了解孩子的,是父母。所以我们希望家长们在提出问题之前,先问问自己:我了解孩子吗?我看到的是真实的孩子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您首先要解决的,是先了解孩子,而不是解决他的“问题”。

 

本文的参考书目:

山长和刘老师博客相关文章

美国/尼尔·唐纳德·沃尔什《与神对话》系列,上海书店出版社

美国/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系列,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一念禅师《救救孩子,还是救救你自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一行禅师《佛陀传》,河南文艺出版社

美国/马歇尔·卢森堡《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华夏出版社

美国/乔尼丝·韦布《被忽视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视》,机械工业出版社

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国/阿戴尔·费伯 伊莱恩·梅兹立希《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德国/艾瑞克·弗洛姆《爱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

康萍《康妈学堂》,作家出版社

美国/斯蒂芬·卡马拉塔《直觉养育的力量》,浙江人民出版社

美国/朱迪斯·哈里斯《教养的迷思》,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知守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