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如何把握心理行为教育的核心(下)------“清一联盟”读书会第182期(2018.6.26)

不过,这样的支撑下面还有更隐蔽和重要的部分。如果说这些支撑是地面上的主架构的话,其核心在地下的地基。缺失稳定的地基,地上的部分无法承受任何外界的扰动,如沙上的城堡。

什么才是心理行为教育的核心或地基呢?真实。

在我们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受到的是, 许多孩子已经不够真实了。他们或许很早就接触新教育, 然而也正因为这样, 新教育的很多话语对他们来说就变成了符号, 严重点说, 就是新教育体制化了, 许多孩子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可能都一套一套的, 说起来头头是道, 但做出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甚而至于阳奉阴违。为什么本该纯真的孩子却变得虚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跟成年人不同,对于小孩子来说,他的头脑中还没有形成明晰的道德观念,他的行为的动机更多的是趋利避害。假如当他表达出真实的自己的时候不被接纳,甚至遭到指责和批评,那久而久之他就不会愿意去表达了。具体到新教育,很可能就是某些家长或者老师盲目模仿今日学堂的做法而忽略孩子具体的情况, 一味地要求孩子做到我们希望的样子却忽略孩子真正的需求, 将我们希望孩子具备的品质教条化地硬性要求孩子,等等。而一个无法表现真实的自己的孩子, 根本谈不上同理心和感受力,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忽略内心的声音而倾向于用头脑去分析判断, 造成心脑的分裂。这是我们绝不愿看到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真实”是所有品性的基础。所以,我们会鼓励孩子做真实的自己,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真实的需求, 假如他们的需求不能被满足,也需要让他们了解为什么,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尽量让他们自己做出决定并承担后果,而不是忽略孩子的需求,甚至假装孩子的需求不存在。

让我用一个事例来说明。

本学期开学不久,在有次分零食的时候孩子们发现少了一颗糖。当时老师没在意,以为是不小心碰到哪儿了,但第三天却发现,这个糖纸出现了在某宿舍的垃圾桶里。这引起了我们的重视。我们先调看了监控,发现确实是有个孩子在分零食的时候趁人不注意装进了自己口袋,但糖纸是在他对面的房间垃圾桶里发现的。从他的动作的熟练度和发现糖纸的时间、地点判断,孩子绝不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但在学堂,这确实是第一次出现。因为刚开学一周,对孩子并不了解,也没有建立起信任的基础,因此我们并没有公开,而是告诉大家,我们发现少了一颗糖,我们希望能够知道是谁吃掉了它,希望大家私下谈话的时候告诉老师。为了避免这个孩子不敢找老师暴露自己,我们安排了老师一个一个地和孩子谈话,避免让其他孩子猜出来是谁,也避免这个孩子感受不必要的压力。

这个孩子在谈话中告诉老师,她很想吃糖,所以拿了。问她之前有过这样的不属于自己的食物,拿来吃的现象吗?父母是怎么做的呢?她说父母就是告诉她不能这么做。别的也没有做什么。老师告诉他小孩子犯馋很正常,想吃零食也很正常,但不经过允许就拿别人的东西吃是不对的。孩子表示,知道自己错了,但又提出一个要求,能不能不告诉家长?老师说,作为父母,他们有权利知道实际情况,他们知道后,也可以帮助你改掉这个毛病。孩子又说,能不能跟爸爸说,他知道以后不要那么凶地凶自己?聊天中我们得知,孩子的父亲对待他是非常严厉的,管束很多,特别是因为孩子脾胃比较弱,所以家长对零食限制得非常严格,同时孩子如果犯了错,却没有相应的规则约束,只是用情绪来处理。因此孩子既没有体验到不当行为导致的不良结果,心中又充满了害怕犯错被发现的恐惧。实际上,孩子嘴馋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她因为自己的正常需要被粗暴拒绝,所以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导致匮乏感。假如通过正常的渠道孩子无法得到满足,那么孩子就会通过非正常的手段获得他想要的东西,尤其是当他采用非正常的手段并没有什么不良结果的时候。

我们知道,很多孩子一旦出现了类似的行为,改正就很不容易。有些甚至好几年也得不得纠正。原因就是产生问题的根源没有得到解决。孩子有不当行为,决不是他一个人的错,需要父母老师等环境和他自己几方面的努力才能改正。那么原则就是:谁的责任谁承担。老师告诉孩子,我们会跟你的父母沟通,让他们改他们的错误,你来改你的错误,承担你的责任。那么父母这边,他们是爱你的,只是表达的方式有错,你可以直接告诉他们,跟他们要,让他们寄过来零食,老师会给你安排单独的时间和地方一个人吃。但是这次你也确实是犯了错,因此根据学堂的规则,一天不能吃零食。而且我们也主动说为他保密,不告诉其他的孩子。从孩子的反应看,孩子是完全接受的。后来我们跟父母沟通,父母也进行了真诚有效的反思,及时回应了孩子的需求,把零食寄了过来。但是神奇的是,零食收到以后,老师找过孩子两次,告诉他零食到了,孩子反而并没有去吃,老师第三次问的时候,孩子还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不喜欢自己一个人吃,感觉不好”,这说明孩子的内心已经不再需要零食去弥补匮乏感了。
这个调整为什么会这么有效呢?因为尊重了孩子的真,我们了解孩子不良行为的发展过程,尊重了事情的真相。

此事中,孩子确实不应为他的不良行为负起全部的责任,我们看到了她的需要,这样她得到了理解和接纳。同时我们也告诉她这样的行为不合适,她也得到了教育。但这一切的前提是,父母愿意承担孩子这个错误中他们的责任。我们知道,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要改掉一个不好的习惯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既然我们能够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那么是不是也能够理解,心理因素的纠正需要家长和老师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呢?实际上,当我们能够看清楚真相,看到孩子的不当行为的源头,看到孩子内心的感受和需要,我们油然而生的,是慈悲心,我们知道,孩子的种种不当行为,实际上都是在告诉我们“我迷路了,我需要帮助”,在这个时候,父母和老师如果不能伸出援助之手,孩子又能依靠何人呢?

同时也提醒大家,我们分享的这个案例是个个例,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便是同样的不当行为,其源头的心理因素也不一定一样,何况还有不同的家庭教育的背景,因此即便是成功的案例也不能够完全照搬,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把握。要做到这一点,唯有用心。

 

如果父母遇到孩子的错误,无论错误是什么,一概告诉孩子错误都在他身上。这样逃避思考,逃避家庭的问题,或是逃避社会或大环境的问题。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大概率会备受压抑,其人性很难获得正常的发展,心灵也会被扭曲。

——————————-





地基1:真(最基础的、最底层的地基)

地基2:勤快/精进

地基3:积极乐观

地基是什么?最最底层是真实真诚

为什么真是一切心理行为教育的核心呢?

让我们想像一下,假如没有真实的善良,是什么?伪善;没有真实的美丽,是什么?整容,谈不上打动人心。真善美,真是基础。没有真,善和美无法存在。伪善之人比小人和恶人更恶,因为他非常难以识别。

伪善其可怕之处在于它让人毫无觉察,而真恶,虽然也不是什么好事,但最起码它表露在外,令人在和其不期而遇的时候能够有所察觉、有所防备。而伪善之人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披着善良的外衣,让人不知不觉,防不胜防。伪装的善是最可怕的恶,其邪恶就像隐藏在美丽花丛中的响尾蛇,具有极大的欺骗性。他们为了掩饰自己的恶,非常在乎外表的“善”。即使我们暂时没有教会孩子学会善良,也不要明知孩子伪装而容许孩子走上伪善之路。

心理学中对伪善有更深刻的阐述。伪善的人最大的问题是他们不承认自己的不善,他们极力逃避自己良心的谴责,逃避罪恶感,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不敢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不仅如此,他们常常通过寻找替罪羊来掩盖自己的问题,会以毁灭别人(这个别人经常是身边人)的方式来逃避责任。他们喜欢用道德来标榜自己,却用道德绑架别人,干涉别人,影响别人。

 

真实有很多层面的理解。上面的真实是出自真心。真实还意味着说真话,做真人,真实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和不足。真相不会伤人,谎言却会。《少有人走的路》里说到,哪里有谎言,哪里就有扭曲的心灵。如果继续追问,我们会发现,一切谎言都是为了逃避问题和痛苦。所谓的心理疗愈,其实就是鼓励说真话的游戏。心理医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患者说出真话。长时间的自欺欺人,使人的愧疚积聚,就会导致心理疾病。但是,说出真话、面对真相需要勇气。

如果大家对能量层级有了解的话,就知道,长期处在低于200层级的情绪状态中,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是破坏性的;据统计,世界上85% 的人能级都处于200以下(1994年的测量结果)。具体的说,现在(到2006年止)是78%的总人口。乍看之下,这个数字好像不太可信,但是如果我们悉心观察全球形势,就会发现,很多人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很多人悲观绝望(50),很多人生活在恐惧(100)中,还有很多人被欲望(125)驱使,在不断忙碌;满足欲望带来的成功,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导致骄傲(175)。这些都是在200以下。高于200的,则具有建设性的能力。勇气,能量值200,是一个人走出负能量,迈入正能量的第一个阶段,自此他才会步入积极的内心世界。这一水平意味着成长和受教育成为可以实现的目标。

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中,个体从一个层级改变为另一个层级是很常见的。但整体的统计数据表明,平均一个个体的能量场终其一生也只能上升五个点。这是一个可悲的事实。但是只要我们培养了孩子说真话,面对真相的勇气,孩子的能量层级就会跃迁至200。

或许我们社会里的大部分人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曾说过谎话,谎言的普遍,以及说谎、隐瞒现象极其的常见导致我们对于说真话的重要性认识得非常少。但如果我们扪心自问,如果说真话,不会带来不良后果的话,我们还愿意选择说谎吗?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良知,我们本能地喜欢真。孩子在这一点上更接近他的本性,所以他本来就是真的。

所以,让我们从培养孩子从有勇气说出真话开始,他们将逐步拓展勇气的范围,愿意面对恐惧等不舒服的情绪,愿意面对自身的不足。在低于200的水平里,阻力能使人失败。而在勇气的层级中,外界的阻力会是他们前进的动力。

 

真实还意味着面对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错误并不是需要特别自卑或自责的事情,只要孩子没有做出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事情,错误只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试探行为而已。但是如果我们从小让孩子畏惧错误,讨厌错误被人发现,反而会发生很严重的后果。比如药家鑫开车不小心撞到人后,他下车,发现被撞的人没死并在记他的车牌号码,他拿出刀子,连捅被撞者8刀。这不就是不愿意被人发现自己错误的极端反应吗?为什么他无法面对自己的错误?因为他心里的观念是:犯错是可怕的,不能容忍的。谁给了他这样的观念?我想是父母。

其实不只是孩子有这样的观念,父母也有。我看到很多学习新教育的父母,他们非常精进,但同时他们也非常焦虑和愧疚。他们每发现自己曾经养育孩子犯过的错误,就加重一次愧疚,他们不能放过自己,导致他们无法从过去的错误中走出,开始现在及未来的养育。说到面对错误的态度,联系到家长们经常的状态,多讲了些,偏题了。

我们回来,继续讲面对错误的态度。我们的孩子们面对错误不会有药家鑫那么夸张,但他们大部分是不喜欢自己的错误被指出,或是主动面对自己错误的。

我们知守学堂前不久做了端午节的展示,孩子们的表现让我们的家长很满意,也让参与开放日的其他家庭觉得非常棒。老师们事后和孩子们做了端午展示的总结,大部分孩子都表示自己付出了80%以上的努力,并且也满意自己的表现。老师引导他们说了对自己满意的部分,以及给出了老师们的看法,肯定了孩子们。同时也请他们理一理自己做得不好的部分。老师们发现大部分孩子在肯定自己的表现时语气是犹豫的,低声的,似乎不那么有底气;而在说到自己不足时,语气是肯定的,较大声的,或是比较懊恼。整个大环境对于错误的态度无形地传递给孩子们,让他们对自己的错误心生不喜/厌恶,不想面对。

还好我们的孩子并未选择逃避,如果选择逃避,后果会是什么呢?错误并不会因为逃避自动得到纠正或消失,长此以往,因为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不去解决问题,让这个人本身成为了问题。

 

我听说有的孩子特别讨厌新教育学堂的“送礼物” 环节——被伙伴们指出错误,有的孩子感受到的是相互指责,然后不自觉进入防御模式。我想这里肯定有诸多认识或操作不到位的地方。我们知守在进行“送礼物”之前会做很多工作,比如建立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信任,对学堂的喜爱,建立同学之间和谐友爱的氛围,进行“错误-发现-改正-成长”的认知铺垫,然后老师会上问,谁愿意收礼物?在孩子主动的情况下,才会让其他孩子说他的不足。这样孩子接受起来比较顺畅,不会感到被指责或排挤。

古人告诫我们“闻过则喜”,或许闻过则喜是要求很高的,如何让孩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呢?作为老师,为了帮助孩子更改对错误的观念和感受的过程中,有多少是老师能做的,有多少是父母需要做的,有哪些是孩子需要做的。三方如何配合。现在我们以改变对错误的观念为例来说明如何进行心理行为教育的。

大人的言行塑造了孩子的整个世界及他对世界的认知。就像之前在对责任的态度上那样,对错误的观点上,大人们认为孩子做得好是应该的,做不好是不应该的。孩子感受到的是:做得好没有夸奖,做得不好却有批评。如果孩子身在体制学校,不断的考试和分数反馈中更会加强这一观念。

上述所有的情况其实在暗示孩子:犯错误是令人讨厌的。“我”会因为犯错而得到惩罚和非常不好的感受。人本性是趋利避害的,所以大部分孩子会倾向于犯错误后,想办法不让大人发现,掩盖或为自己辩解。虽然大人希望看到孩子的真实情况,帮助孩子发现和改正错误,但是却造成了孩子想掩盖错误,极力逃避的结果。南辕北辙。

让我们回到主题,如果改变孩子对错误的反应呢?家长是源头,家长们先树立一个观念:发现孩子的错误是好事。因为只有发现了孩子的错误,才会有可能改正;他改正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父母存在的价值之一就在于此。因为孩子有错误,他自己不一定能发现,所以大人的指出和教导才非常必要。但父母的爱最终指向帮助孩子学会发现自己的错误,自己督促、自己改正,走向自我教育之路。修正对错误态度的过程中,家长的改变是前提。

就像《与神对话》所说,作为身为父母、配偶、被爱之人的你,别让你的爱成为粘合的胶水,而是让他们成为磁铁,先是互相吸引,然后反过来相互排斥,以免那些被吸引的人开始认为他们必须粘合着你才能活下去。没有什么比这离真相更远。没有什么比这对别人的伤害更大。

然后,家长和老师们统一向孩子们传递:承认错误是非常勇敢的表现,能够坚持把错误改正是让人佩服的人。父母和老师的定位清晰,我们都是孩子的协助者,是帮助他改正错误的人,但改正错误的主体是孩子本人。在孩子不断与自己错误改正的过程中,大人保持做一个观察者。最后,在观察到孩子改正错误后,向他表示合适的肯定或赞赏。如此不断地循环往复,帮助孩子重塑面对错误的态度和观点。一旦孩子能形成“闻过愿意面对和改正”的习惯,孩子的成长速度将大大加快,而且他将时刻感受到喜悦和动力,而不是压力和难受。

父母必须做的部分是:

1.  梳理清晰孩子的行为背后推动的观念,这个观念是从何而来?属于父母家庭的部分是哪些?

2.  父母家庭如何改变,来帮助孩子重新拥有新观念?

3.  协助孩子接受新观念,发展出新的行为。

4.  看到孩子和自己的改变,为一起获得成长而感谢当时发现了这个错误。

 

假如没有真实作基础,去要求12岁以内的孩子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如果孩子没有稳定的自我内核或是根本没有建立,孩子很可能会变成讨好他人的模式。山长提出要教孩子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主要原因是社会大环境出熊孩子,大部分孩子被家庭宠得比较厉害,非常自我,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行事乖张。

古人说做人应外圆内方,我们最终是希望培养孩子内在有原则,清晰自己要的目标,而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求而忙活自己的人生;外在圆融,能够减少很多人际交往的摩擦,让事情办得更顺利。教育的过程就是纠偏的过程,太自我的孩子需要多考虑别人的感受;讨好他人型的孩子就应多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学会表达。

我们之前说的那个自己努力得到了老师给的礼物,在小伙伴拿起来就问他是不是喜欢,可以送给他的孩子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的孩子缺失自我,虽然他可能短暂地获得了其他伙伴的好感,但他的内心对自己是不满意的,不快乐的,而且也不可能获得别人的尊重。“讨好型人格”,在心理学术语上又被称为“迎合型人格”,通俗的解释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好好先生”。他们在遇到人际冲突时,经常选择委屈自己,不敢把自己最真实的反驳意见说出口。而当自己遇到了问题时,即使再艰难,也都尽量自我消化。不敢向别人提出要求,更害怕麻烦别人。

很多父母也是这样的人,不敢捍卫自己的利益,自己的立场,为了表面的和气而委屈自己,但内心一肚子火。这样的父母,首先就要反思自己的人际交往模式,否则怎么教孩子,孩子都会大概率成为一个讨好型,或是走另一个极端。

 

真还意味着能够体会自己的感受,愿意面对我们的感受,这个真实让我们和自己的心贴近,身心不分离。真实体现在孩子身上,就是他的情绪显露在脸上,问他话他知道啥就说啥,鲜少伪装。

孩子本能是趋利避害的,只要我们用上各种奖惩手段,孩子们大概率会往大人既定的路线上走。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真实做基础,孩子没有从内心真正认同,孩子就会大概率出现几种情况:1.放弃自己的感受,无脑服从,就像牵线木偶;2.反抗,拒绝接受大人的引导,他不愿意放弃自我;3.消极抵抗,钻空子、找漏洞,只在大人看着或监督的时候做,如果没有,就不做。他知道自己现在力量不大,无法和大人抗衡,所以只能打游击。

用心培养的孩子是开朗活泼的,父母和老师能看到也愿意看到孩子的感受;只用理念培养、缺失“用心感受”的孩子要么抑郁,要么叛逆,要么是兼而有之。判断一个教育是否是符合孩子成长需要的很简单,只要看他的状态和他的眼睛就够了。如果他原来是收缩的,现在放开了;原来是畏缩的,现在舒展了;原来是有话不敢说,有需求不敢提,现在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了。原来脸耷拉着,眼皮不愿抬起的,现在脸蛋昂扬,眼睛里亮亮的,这样的教育大体就是没问题的。前一段时间我们学堂线下家长共聚,有位家长是高中老师,他说体制课堂里的孩子就像瘟鸡一样,孩子有这样的状态就说明他们受的教育是有问题的。

如何才能往舒展的方向转变呢?我们是这样做的:

第一步,让孩子在这里感受到安全和被接纳,帮助他卸下心防。这里用到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和了解。大人需要拥有的看不到的部分是一颗慈悲的心,愿意把孩子的行为和孩子剥离,见到孩子令人不喜的言行,不对孩子本人生厌恶排斥之心。无论是作为父母还是老师,我们要知道,如果孩子没有任何问题,他就不需要父母的教导,也不需要来到学堂接受老师的教导。

第二步,建立同学之间的和谐友爱氛围,对于严重干扰同学的行为说no,让所有的孩子清楚老师的这个态度。我们鼓励友好,我们鼓励有问题文明沟通,我们鼓励孩子自己解决不了的冲突应及时向老师寻求帮助。孩子非常容易受到伙伴的影响,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老师要做的非常重要的一块工作,就是建立一个正向的大环境或者说机制。一个良好的机制会减少恶行存在的必要,会增加孩子真善美的行为。孩子的心都有真善美的一面,如果在一个弱肉强食的环境里,让孩子不得不为他必需的物资和机会进行争夺,这种环境长期持续会增加孩子的恶。

第三步,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做一个言行一致的老师。看到孩子不良的言行,不会熟视无睹,不会充耳不闻。平时老师是怎么和孩子摆明态度的,阐述道理的,临到事上我们都要做出来。比如见到严重干扰同学的行为指出。老师引导孩子们公正,首先自己应尽量做到公正。老师要把这些做出来,孩子才会从内心相信你。

第四步,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提升对孩子心理行为的因果关系认知,对于孩子的行为进行细致的记录,琢磨他不一样的地方,团队进行分析。同时鼓励孩子有事情找老师私聊。对于孩子较确定的行为问题,分析下来有必要才进行引导,涉及到家庭的部分,先和家长提出。家校配合一起帮助孩子重塑新观念,新行为。当孩子彻底改变了错误的行为,肯定他的进步和他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品质。

我们对孩子进行心理行为调整是非常谨慎的,教师团队负责制也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调整不出偏。

 

地基2:勤快/精进

这个地基比较隐蔽,因为现在有句话流传很广,深得人心。那就是只有勤奋是不够的。但事实上,没有勤奋是一定不行的。如果一个人身懒,脑子懒,他表现出来就是缺乏活力。

懒这个事如果单独靠学堂和老师来培养,是培养不出来的,必须要家庭的大力培养。为什么知守学堂上次的分享主题说的是运动,其原因之一是现在家里已没有什么活给孩子干了,所以孩子只有通过多运动来让身体动起来,不养成懒的习性。如果孩子放假在家什么也不需要做,每天只是吃饭睡觉,玩,孩子的懒病是解决不了的。

懒惰其实也是人的一个原罪,它代表对自己不够爱。明明知道什么事做了对自己好,就是不去做,不就是不够爱自己吗?

《少有人走的路》里提到,阻碍心智成熟的障碍,其最大的障碍就是懒惰。只要克服懒惰,其他阻力都能迎刃而解;如果无法克服懒惰,不论其他条件如何完善,我们都无法取得成功。简单地说,懒惰是人生中的一种可怕的消极力量。

我们的心中都有一个病态的自己和一个健康的自己。即便内心充满恐惧,性情无比固执,我们的身体里仍有一部分神奇的力量——也许这力量并不强大,但它是积极的,它推动着我们心智的成熟。它喜欢改变和进步,向往新的、未知的领域。它愿意做好属于自己的工作,甘愿冒心智成熟带来的一切风险。

与此同时,不管我们表面看上去多么健康,心灵进化到了怎样的程度,我们的身体里也始终有另一部分力量——它坚守熟悉的、陈旧的过去,害怕任何改变和努力。它只想不惜代价地享受舒适,逃避痛苦,宁愿为此付出”无效”、”停滞“乃至”退化“的代价。在我们某些人的身体当中,健康的力量也许小的可怜,完全被庞大的病态力量带来的懒惰和恐惧所控制。

另一些人心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则是健康的力量,总是热切地渴望进步和完善,追求达到神性的高度。需要指出的是,健康的力量必须时刻提防懒惰的病态的力量,后者始终潜伏在我们的身体中。我们都是平等的,人人都有两个自己:一个的病态的,一个是健康的;一个走向生存,一个走向死亡。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足以代表整个人类。在每一个人的身体中,都拥有向往神性的本能,都有达到完美境界的欲望,同时也都有懒惰的原罪。

克服了懒惰,呼应了健康的力量,我们就做到了“精进”。

不过也谨防只有身体的勤快,惰于思考。教育孩子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来,至少让他的身体不懒惰,同时遇到问题积极引导孩子思考,让他勤于思考。

 

地基3:积极乐观

有些孩子天生乐观,是因为他们的父母积极乐观。固然这个世界有很多令人诧异的或是难以接受的不美好和罪恶,但是我们始终可以选择,去呼应生的,向上的力量,或是呼应死的,向下的力量。

培养这一点如果没有父母的参与,单靠学堂和老师是很难的。

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说过,父母是乐观的或是悲观的,对孩子人格形成影响巨大,父母对自己生活的解释风格会影响孩子解释风格的形成,父母对孩子发展的解释更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自我判断与评价,因为“孩子就像海绵,他们不但吸收你所讲的话,也吸收你讲话的方式。所以帮助孩子的方法之一就是父母自己先获得拒绝悲观的技能。

如果父母认为自己命不好,遇到事就说算了,凑合着过吧,如果父母对未来不报多大希望,也不愿做出任何努力去尝试改变,如何让孩子学会积极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困难?父母不是成长型的思维,固化地看待自己和境况,认为人生境况不可能由自己的努力产生改变,孩子怎会自动习得?

《与神对话》说,成为黑暗中的光,但不要诅咒黑暗。请赞美这世界,即使你试图改变它。

 

心理行为教育可以说很简单,只要你是那样的人,你就能培养出孩子对应的品质和习惯;但是,心理行为教育也可以说很难,如果你仅仅懂得方法,但你并不是那样的思维和言行,你就很难培养出你希望孩子拥有的东西。

想让孩子从生活中品味出甘甜,就让我们共同打造,把“心理行为教育之糖”融在生活之水中,孩子自然感受到爱和力量。如果我们倒入苦水,却抱怨孩子怎么有这个不好,那个问题,如何培养得出孩子对生活的热爱和活泼的、灵动的生命状态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有助于大家看清心理行为教育的架构,把握核心,好刚用在刀刃上,做好心理行为教育。同时法无定法,也请大家注意情境、孩子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祝福大家!

感谢清一山长及各位今日学堂老师的示范,感谢各位新教育同仁的指点,感谢《与神对话》《少有人走的路》《意念力》等书给我们的启发。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知守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