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卓越者的游戏之勇毅篇】至上班选拔标准(一)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在明心学堂,老师们无时无刻不在想方设法,提升孩子们的学习效率。


两周以来,耿老师带领着教师团队一起实施新的方法——轻快聚能学习法。作为对效率高的学生的一种激励 ,耿老师提出来要成立一个至上班,她自己亲自带这个班。消息一发布,孩子们都非常向往,很期待进入至上班。


这将是一场卓越者的游戏。15号是至上班选人的时间,同学们已经摩拳擦掌了。


作为一节内容丰富的大课,耿老师给孩子们宣讲了至上班选拔规则,用一种温暖、给予和不带评判的态度,详细讲解了四个标准,相当于给孩子们传授了四大法宝。根据四大法宝,我们将推出《卓越者的游戏》系列文章,敬请关注。



 


至上班标准第一条

不要面子 要面对



遇到问题时,不掩饰,不抗拒,不嗔恨,不抱怨。


老师:读这一段话的时候,联想这样的场景:


团队连续跳大绳,每个人都跳得很好,突然ZCM跳过去的时候断了,这个时候你的反应是什么?嗔恨?抱怨?就是因为TA,大家都跳不过去了。如果你是那个没跳过去的ZCM,这时大家都在抱怨,你该怎么办?


LZH:不开心,心里抱怨。


老师:这就是抗拒。因为不能接受现实产生的抗拒,我们要对自己的反应有觉察。假如你就是那个跳坏的人,大家都在抱怨你,现在要用我的要求“不要面子,要面对”怎么做?


LBT:先想大家为什么指责我,然后再去想解决的办法,觉察自己的念头,不去嗔恨,面对问题。


老师:如果是我跳坏了,我首先跟大家说对不起,谢谢大家帮我消业,我下次注意。你知道吗?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就不会紧张。


出了问题之后,若互相抱怨,那个被抱怨的人就越来越紧张,越紧张就越跳不好,总是在他那里出问题。所以“不要面子,要面对”这一条是要消除你的紧张感。


老师讲到这里的时候,课堂上特别安静,大家都在对照自己的言行,在脑海里观想遇到问题时候的自己。不管是处于抱怨还是被抱怨的角色,都需要理性地去面对。


关于面子的课程回顾:

面子是恐惧,所恐惧的是没被看见的缺失的存在。想解决“要面子”的问题,我们需要相信有一个缺失的存在,等待发现这个存在。

明白一切都是因果的显现,勇敢面对,聚焦于目标,定住自己的心,定能生慧。


老师:要明白一切都是因果的显现。什么叫因果的显现?比如现在没跳好,是因为我之前紧张了,或者刚才注意力没集中,或者以前练习的不够,全部接受!接受这个结果,然后去想我怎么能够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想象另一个场景:


我今天被老师批评了,那我就回到这个事情本身,就是老师是希望我做到什么样子?当你真的回到这个事情上,你的注意力就不在自己身上了,而是在事情、目标上面。可是当你把注意力放在你自己身上,你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遇到问题时,结善缘,不结恶缘、不被习气牵走,勇敢面对,聚焦于目标,就是回到事情当中来。 


当你回到事情当中时,你是平静的,你整个人是定的,不悲不喜,你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这就叫“定能生慧”。



举个例子。WZM昨天被说了,心里不高兴,但是也不跟别人讲,憋在心里面,然后就开始肚子疼。当我追到她宿舍去,开始关心她的时候呢,她的眼泪就开始噼里啪啦往下掉。


这个模式让我想起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林黛玉。她遇到问题的时候,是会主动去创造吗?主动去改变吗?不是的,她就坐在房间里面唉声叹气,对不对?


其实,这在你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就是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林黛玉,自己出了问题之后,绝不会主动去找别人解决问题。窝在那里,希望事情自然改变,或者别人来找我、关心我。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以上几句是《葬花词》经典句子,老师简练地解析了黛玉葬花的场景,一个为落花而伤感的女子仿佛出现在眼前。


花开花落本是缘起缘灭,遵循自然规律。黛玉不能接受缘起缘灭,不能面对客观规律,不明白一切都是因果的显现,暗自神伤。这些花不需要有人可怜,实际上,她是在自怜:谁来关心我?谁来肯定我?


老师:可是,很多爸爸妈妈都把你们当成这样的花一样去爱护。


在你们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你们的爸爸妈妈很多的时候不愿意看到你们伤心,所以老想哄你开心。久而久之,你的情绪就只对他们有,对别人的时候没有。


人被照顾惯了,就会变成了这样,老希望别人来关心我、安慰我、可怜我。这是强者思维还是弱者思维?


学生:弱者。


老师:我们要培养的是是强者、精英。林黛玉是和我们的目标完全相反的模式。


当你遇到这种弱者的情绪,你该怎么释放?


运动!运动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听到此处,大家长舒一口气,原来运动可以解决上述情绪问题,太好了,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道德经里讲:

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老师:我没有能力面对问题,面对别人对我的批评,这是不足。天之道要补这个不足。


你越不说,越不能面对的事情,我就越给你。你不是怕批评吗?越害怕,就会有更多人批评你,直到你能接受和面对为止。所以清一山长说,我们做新教育的人,要“找抽”。


怕疼,就自己打自己;


我最不喜欢吃的东西,我就偏偏去吃,把它吃到我不怕为止;


有孩子害怕打拳击,调整他的方法就是:每天打半个小时拳击,认真地打,打到他不跑不退为止;


为何“少不读西游”?小孩子想象力本来就很丰富,不需要再去发展,他们理性思考的能力不足,所以我要去培养他理性思考的能力。


这就是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是什么?怕疼,那可千万不能让他疼了,要保护好啊!你爸妈就是这样保护你的,保护的结果是:你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


任何问题,都是不足之处,面对就意味着你做好了准备去“补不足”。遵循天之道,反复面对问题,直到过关。这就是第一条的要求。


为什么老师把这个要求放第一位呢?


因为嗔恨、不满、抱怨是人类最严重的习气,包括老师也是如此。老师讲的这些,都是她在不断补不足的过程当中,摸索和思考的结果。



未完待续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自立好少年

明心读书会:548188244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自立好少年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