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如何帮助青春期的孩子与自己和解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SUMMER

清一联盟读书会

【第14讲 明心学堂 备考班教师组 《如何帮助青春期的孩子与自己和解》-哔哩哔哩】https://b23.tv/43OLJ5


关注明心学堂夏令营:

明心学堂2021【天才信念重塑】夏令营来了!


SUMMER


清一联盟读书会

2021-06-15

如何帮助青春期的孩子与自己和解



大家好,我是黄微,是明心学堂备考班的老师。

我们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如何帮助青春期的孩子与自己和解。原计划我的同事陈静怡也会参与分享,但这段时间她在参加山长的婚恋心理行为课,今天无法到场。我的分享里有很多点子是她提出的,很多案例也是来自她们班,在这里也要感谢静怡老师的全力支持。



一、事物的样子取决于观察者的认知

可能您会说,青春期不是叛逆吗,明明是跟我对着干,跟老师对着干,跟规则对着干,怎么是跟自己和解呢?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这是一个什么?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部手机,现代人谁都离不开。可是,如果是一个100年前的人看到,他会认为这是个什么呢?可能他只会用来当镜子、垫桌脚吧。如果是一个原始人看到呢?咬一口,不能吃,砸核桃又不够硬,似乎没啥用处。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观察者眼中,呈现出的状态是不同的,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


1.因此,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的孩子来说,他们之所以迷茫和叛逆,和周围的一切对着干,是因为他们内心本就满是冲突,他们搞不定自己,所以投射出来的就是冲突和迷茫。

 

2.青春期是最后的窗口期

一个人周围的世界其实是自己内心的投射,如果一个人的心智模式定了,也就意味着他的命运也就定了。青春期这个时期太关键了,因为青春期是一个人自我意识和人格形成的定型期,也是心理行为调整最后的窗口期。

 

3.案例研究报告,上不上大学经济成就差不多。

这个结论看起来很颠覆,但是又完全合乎逻辑,试想一个普通穷人,突然有一天中了1000万大奖,那他会从此变成人生赢家吗?大概率是这个人突然发了一笔横财以后就各种奢侈享受,等挥霍完了,几年后就又变成穷人吧。为什么?因为这个人虽然发财了,但本质上他还是穷人的心,穷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还是穷人的信念。

 

反过来,就算没有上哈佛,但是他具备一个哈佛学生的心,他也可以成功。

 


二、帮助孩子立心是关键

                  ——知道自己要去哪?

教育究竟是在教什么?教他具备一颗强人、富人的心。所以,如果人不对,你给他再好的机会也是浪费,而人对了,就算机会没那么好,也会长出来。


1.信念是什么?

就是你相信什么,你相信你是谁?如果你相信你是马云,你就会去做马云做的事情,马云做什么事?搭平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提供最好的服务,让淘宝的加盟商都能赚到钱,让顾客都能买到想买的东西。别人成了,他自己也就成了。


如果相信自己是乞丐,就会去做乞丐的事情。让别人给钱、给食物、给施舍给同情。

 

青春期的孩子,定型了。定什么型?我是谁基本定型了。


在成型前,他会怎么做?他要不断地试探、找。就是叛逆,反抗规则,通过对抗非我,来找到我是谁。这种人看是在我行我素,但本质上是没有自我,被外界所定义。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注意让孩子去觉察自己的身份,这点特别重要,我们作为家长的要特别注意,并且一定要在和孩子的互动当中用出来。


比如:我的大女儿10岁半,在今日国小读书。这次放假,她自己提出想去打工,于是我们就安排她去朋友的工厂体验,事先约定,虽然她年龄最小,但正常的工人做到什么样,她就要做到什么样。


刚开始,那边的主管和同事都还挺照顾她的,上班第二天她下午5点半就走了,因为上班的地方回家要转车,要花2小时以上。但是我知道,那边是6点吃饭,饭后还有一些收尾的工作,一般做完在7点左右。于是,我就问她为什么提前离开了,她说问了主管暂时没有事。我问她,那么你问了可以走了吗?她说没有。这个时候,怎么办?


跟她讲目标,讲规矩吗?讲做人的原则。


我是这么跟她说的,你知道为什么主管没管你吗?一方面你是她们老板朋友的女儿,她是把你当客人了;另一方面,她认为你是来体验生活的,就像小孩子过家家玩玩而已,当然不会太严格啦。这是她眼中的你,所以,今天似乎你也迟到了,她也没说你对吧,但是,这是真是的你吗?

她说不是。


我说,可是你的表现,明显是印证了她的对你的看法,所以你是谁是被她决定了哟。


你还记得《海洋奇缘》里的特菲提吗?她的心被偷走以后就变成了恶卡,当莫阿娜把心还回去的时候,对她说了一段非常重要的话,就是那句唱词——你是谁你决定听了这话,恶卡才安静下来,让莫阿娜有机会把心还回去。你看,即便是女神也害怕被别人定义,你要被别人定义吗?她说不要。


这个时候,再跟她讲目标是什么,即便是年龄最小最新的员工,也要做到和老员工一样,她就更加地欣然接受了,后面的引导也就更加流畅了。后边的故事是这样的。


她提出来说如果自己也干到7点,那么回家就很晚了,怎么办?我说,这确实是个好问题,你有什么方案吗?她说可以五点就起床,晚上尽量赶公交。我问她,这个方案你打几分。她说0分,因为太早太晚都没有车了。


第二方案是什么?她说可以住到员工宿舍。这个方案是90分,扣掉10分,因为不能回家。


我问她有没有100分的方案,她说想不出来。我说我倒是有一个,就是让妈妈当你的专职司机,每天都去接送你,转公交要2小时,开车直达只要30分钟,这样就可以保证既全勤,又能回家了,好不好?妈妈在一旁补充说,这样你就打的就是小姐工了。


她说不好,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第二个90分的方案就很好。于是就非常坦然地去收拾东西准备住员工宿舍了。

 

2.如何给孩子立心?

所以,给孩子立心很重要。而立心的方式既要切合现状,又要目标远大。


这个学期我们班是跟随今日的示范课程的。今日的课程本身就是讲理想和目标的,自带能量。除此之外,我们也在进行加持,我这个班和静怡老师班的孩子都是要考今日大学的,但是和她们班的孩子相比,我们班的年龄更小一些,或者基础更差一些。所以,要的时间也更多些。两个班的阶段目标和教学方式也不同,我们班以表演突破听说为主,她们班以应试备考为主。


一开始,我们班上的几个学生状态并不好,在分组选人的时候,没被选上的,只能自己组一组。我就找她们开会,教她们不服气。你们敢小看我,我就一定要用自己的行动给你们一记响亮的耳光。她们的状态就起来了,其中进步最大的学生,被升班到静怡那个班。


本来,我可以用这件事情激励大家,好好学就可以升级。但是,我们班的孩子新生居多,心智要普遍小一些,考今日大学的目标也不是那么强烈,很多人是刚了解新教育,刚知道还有今日大学这么个存在。我们现在用表演的方式学英文都还学不进去,让他在没有把语言基础和心性基础打好的情况下去准备应试备考?不现实。于是呢,我就反其道而行之。


我把学生召集起来,让他们猜猜我对于有人升班是怎么想的?他们猜:感到骄傲,自己教的学生有成长,升班了。我说不对,我感到非常不爽。


首先,静怡那个班有些孩子确实是英文已经突破了的,他们备考没问题,但是也还有很多英语不好的孩子,但是他们年龄大了,要赶明年的时间窗口,所以才不得不进入备考模式,论英文水平,咱们班好几个都在他们之上。


其次,语言学习的基础规律就是先听说、再读写,不把听说过了,就直接上阅读,最有可能的就是学一口哑巴英语,你们要不要?他们说不要。所以,结论来了,我不认为咱们班就是隔壁的预备队,我们完全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备考而已。因此,凭什么我们最好的学生要被送过去,他们不好的要放到我们班来,我们班又不是回收站。


他们一听,对哦,一下子不服气的心就又起来了。就开始憋着一股劲和隔壁班较劲,好几次PK,无论是文的武的我们班都赢了后来,我们又烧了一把火,告诉他们是这么多年来最有希望改变新教育阴盛阳衰局面的一个班,也是最有黑马相的一个班。2年以后,他们要成为圈内一颗耀眼的新星。


于是,在10月19日这天,我们班从SAT备考预备班,改名速行班。这天,学生们把过去的自己身上的毛病和问题写下来,然后一把火烧掉,把“骨灰”埋在学堂鱼塘边的斜坡上。宣誓要成为更好的自己,以后的每天早上,我们练完声以后,都要面对墓碑默哀一分钟,提醒自己铭记自己的誓言。



三、帮助孩子知道自己在哪里

知道要去哪里还不够,就像导航软件一样,必须有起点和终点才能规划线路,所以,还需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哪里。您可能会疑惑,难道孩子对自己的状态没有觉察吗?难道ta对自己的位置没有清醒的认知吗?是的,他们并不清楚,他们很多时候说的话、做的事情都是不由自主的,可以说称之为限制性信念,也可以说是习气,或者说叫业力,也就是随业流转。

 

下面这个故事,就很能说明问题:

农场里的火鸡,以为自己是受到神眷顾的群体,生活得无忧无虑。但有一天食物没有降临,因为那天是感恩节。

 

系列的课程:

1.科学课《水深火热的星球》。在这个星球上的绝大部分物种,其实生活得很艰辛。从物种层面破除大家的幻想。


2.选用一部灾难片,结合中国历代人口变化的趋势,从时间层面让大家看到。其实幸福、和平并不是常态,人类社会的常态是各种灾难、战争、饥荒、瘟疫造成的人口锐减。


3.从空间上,带他们看到。像中国这种持续了几十年的繁荣,在世界上也是非常罕见的。世界上的常态是你努力了也不一定有用。《穷忙族》和三和大神。

 

光看不行,还要体验

体验是给他们体验流水线工人的一天。

 

为什么要体验?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位置是没有觉察的,总以为现在的生活是理所当然的,不懂得珍惜。

 

让ta理解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

当他了解了自己在哪里的时候,可能会陷入苦恼,他不理解自己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对自己的状态并不接受、陷入纠结,这个时候就要去帮助他理解,自己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让他去接受自己,只有接纳了自己的现状,不陷入纠结当中,才能够专心去走自己的路。


在这里,我分享一句我受到的很有启发的一句话,是奇葩说的辩手黄执中说的我们眼中的问题其实是他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需要设身处地地去思考他的处境。

 

我上个学期带过一个孩子,运动很好,英语也不错,不爱吃零食,平时赶集也不去。应该很不错了,但是他有几个地方,不讲卫生,说话负面,一开口就是这事不行,那个干不了,我肯定没希望了。随时是一副没精打采,生无可恋的样子。


佛系到什么程度?在被同学“欺负”时也选择不计较,别的同学都看不下去了,他也觉得没啥,不是阿Q式的有气不敢撒,而是觉得没必要。这是他宽容的一面,但总是给人一种窝囊的感觉。


可是,只是我觉得窝囊没用啊,如果他自己没有改变的意愿,我们想怎么使劲都没用。怎么让他想要改变了?通常,不把自己收拾好是因为懒,所以,一开始用的常规武器,你不是不讲卫生吗,那宿舍你就不能睡了,只能到外边打地铺。一般的小孩搞上3到7天,他不舒服,自然也就变过来了。可是,这个小孩是二般的,常规手段不起作用。宁愿打地铺也不刷牙洗脸,不换衣服。学习状态也不好,经常在神游的状态,第一部电影用了58天才勉强弄完,完全不是他的实力。

 

我就琢磨,看样子这个现象不是因为懒,而是这样做对他有好处。有什么好处呢?我意识到这个孩子是对社交有恐惧,另一方面,社交又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他会怎么做呢?他的各种邋遢、鼻炎其实就是让别人远离自己的方式,这样就不用去面对和别人的交往了,潜台词是“要不是我有这样的问题,就可以很好地和同学相处了,但同时也会获得别人的关注。


另外,处处说自己不行,没希望,就可以获得别人的鼓励和肯定和关心。比如,他经常不穿袜子,说是袜子不够,我把我的袜子给他,又请助教给他买,还让父母给他寄,他总有理由不穿。虽然这个状态他自己也知道不好,但是乐在其中。


所以,到这里,我就理解了他的行为,这些问题,在他看来却是应对他目前处境的最佳方案。因此,除非有颠覆性的认知和更好的解决方案他才会想要改变。

 

1.给他完全不一样的认知冲击。于是,我们和他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他不爱吃零食,还喜欢读人物传记,这些都是非常不俗的表现。不喜欢吃,喜欢追求精神的提升,这些都是新教育提倡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本来是会受到向往的。但是他示现了另一个状态,一个按照这种方式生活的人,居然是一个被人讨厌和疏远的人。看来,他是用这种方式来黑新教育。


这番逻辑让他很吃惊,他从来没有这么想过。接下来,我们引导他,和让一个不爱学习的人爱上学习相比,改变自己的卫生习惯其实是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他只要做好自己,根本不用去想怎么去和别人交朋友,朋友自动就会被吸引来。


一边讲,我一边观察和这个孩子,他的身板直了,也不再不停地擦鼻涕。接下来,我又在班上多次当众挺他,说他是咱们班最有黑马相的人。


他的学习状态就完全变了, 第二部电影只用了16天。效率是原来的4倍。

 

2.要戳中他的痛点。你不是邋遢想要关注吗,我就给你关注,但是要让你有一点小尴尬。比如,不穿袜子,我就给大家讲中华汉字的智慧,为什么叫穿,为什么叫戴,结论是穿是必须品,戴是非必须品。这个必需品既体现在实用的方面也体现在礼仪的方面。


比如在春秋时期,像吴国越国国力也很强,但是那里的人都被视为蛮族,因为他们都是光脚不穿鞋的,袜子就更不穿了。你这屡教不改,不穿袜子就是在表达你蛮族的身份,既然是蛮族嘛就要做蛮族该做的事情。也不为难你,只要你进教室进餐厅的时候像野人一样吼上10秒钟就好了。结果,1天就治好了。

 

案例二:

再讲个例子,班上有个女生,她一开始不是很受欢迎,说话很冲,老觉得别人不行,比如我们搞辩论,别人发完言以后,她就会自言自语地讲他们居然犯这种低级错误,这让别人比较反感。但事实上,这个孩子的见解确实要比其他孩子高一截。问题出在哪里呢?还是那句话,她老在别人面前显得自己很厉害,这其实是她的解决方案。解决什么问题呢?不自信的问题。

 

这个女孩子眼睛比较小,皮肤比较黑,对自己的长相也不是很自信,刚来的时候还被同学打击为“紧凑姐”。不过呢,这个女孩子比较要强,她虽然在意别人的看法,但是她没有陷在里面,而是发展自己的其它能力,所以她歌唱得很好,画画也很好,思维力很好,学习能力很强。她的逻辑就是,我在长相上被鄙视了,所以我要在其它方面鄙视回来。


通常的引导方法是什么呢?讲道理,不要在意自己的长相,要注意自己的内在品质。30岁前的长相是天生的,30岁之后长相靠自己。或者告诉她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或者告诉她,就算别人不对,你也要坚持自己,宽容待人。这些道理她不是不懂,但是面对别人的嘲笑,还是没有办法不做到不在意。


咋办?还是要先颠覆她的认知。既然小眼睛、皮肤黑是个事实,很难颠覆大众她对审美的认知;那就颠覆别人吐槽她的认知。


在一次课上讲到择偶,我就问男生们想不想成为诸葛亮、扎克伯格、齐威王这样的人。她们说想,我说这些人的老婆都不是美女哦,甚至是有些丑的,但是他们这种聪明人为什么要不找美女当老婆啊?因为他们看中的是这个女人是不是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能够成为事业和家族的助力。


女人的容貌固然是笔资产,但是是一笔会随着时间而贬值的资产,你们当中有些人是想当投资家的,但是一个合格的投资家会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一项注定要贬值的资产上吗?那太肤浅了。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是学生一下子就get到了,男生不再讽刺她了,她也了解到别人说我不好本身就代表他们肤浅啊。于是呢,她就不需要自卑了,这个时候,你再跟她说不要去鄙视他人,她也就听得进去了。这叫釜底抽薪。

 


四、授人以渔

我们上个学期做的还是手把手地帮助学生去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目标,这叫授人以鱼。这个学期,我们就开始做授人以渔的事了方式就是炼沉。

 

炼沉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练自己的定力,定力又是什么?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知道是什么在牵扯自己,随后还要能定住,不被带跑。


先说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就是找了一帮小孩,每人发一块棉花糖,15分钟以后如果没吃,就再多发一个。然后,持续对这些小孩追踪,结果发现是15分钟内没吃糖的孩子以后的成就会更大。因为他们更懂得延迟满足

 

在这个试验当中。那些最终坚持了15分钟以上没有吃的小朋友,他们采取了什么样的策略?方法是叫分心,有的小朋友,他会把这个棉花糖想象成是云朵。他说话,云朵怎么可以吃呢,所以就没有吃,或者把注意放在别事情上,把棉花糖的完全忽略了。


吃了的小朋友什么表现?他们的目光一刻不离地看着棉花糖,想尽各种办法要抵御棉花糖的诱惑,但最终都没有成功。他们之间的差异,西方的说法叫延迟满足,但怎么解释为什么专注的小朋友比不过分心的小朋友,难道专注不是个好品质吗?

 

但如果用心力来解释就容易多了,我们知道,同样一个东西在不同的观察者眼中,呈现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同样是棉花糖。是因为观察者的心不同,所以他们看到的东西也不同。心就像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出任何东西,心力强的人,ta想照见什么就可以照见什么,而心力弱的人,ta就只能照见特定的东西。因此,心力强的孩子,既可以做到专心,又可以做到分心。


吃了糖的孩子,表面上看是专心,实际上是没法控制自己的心神。所以,坚持了15分钟的孩子的秘密就在于他们更加能够掌控自己的心,这就叫随心所欲——想要照见什么就可以照见什么的能力。拥有这样的能力,也就是收获心的自由,事业当然也更加成功了。

 

但是,很多孩子的心就只能照见某一样东西,他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心。比如说在炼沉开始之前,我们搞了一次零食节。虽然我一直在讲零食的危害,也看了很多纪录片,但是我们的孩子依然对零食心心念念,还冠冕堂皇地给我们老师写了一封申请信,说虽然了解了一些关于零食的危害,但是没有体验,希望能够亲身验证,如果一次吃个够,以后就不吃了。

 

于是,我们索性就顺着他们的意,搞了一次零食节。我说,看样子大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都很有科学探索精神嘛,那么既然是做研究,就要讲科学方法,也许零食里面也有健康的呢?但如果你吃了一大堆不同种类的零食,身体不舒服了,那就分不清楚到底哪些零食健康了,这样也就冤枉了健康的零食了,对你们也不好,所以,我们要控制单一变量,就吃一种零食好了。


他们虽然不太情愿,但毕竟是自己挖的坑,也就同意了, 最终选择吃薯片。每顿四桶,连吃三天。开始之前,我们也在做最后的提醒,但依然无法改变他们那颗被绑架了的心。

 

由于吃零食对身体不好,所以不仅需要孩子申请,并且家长批准才可以参加。我们有的孩子自己很想参加,但是家长没有同意。所以他就只能在别人吃的时候,挂眼科。


开始体验后,吃的同学体验了一顿以后就不再想吃了,但是我们的合同期是三天,他们必须把这三天的量给吃完。所以就出现了这样一幕,吃的人很痛苦,拼命想怎么才能少吃,比如故意掉在地上,趁机倒掉一些;没吃上的孩子则眼巴巴地看着咽口水。在老师看不见的时候,就是瞌睡遇到枕头,两伙人一拍即合。美其名曰帮助同学。

 

后来经过引导,大部分助人为乐孩子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开始对自己的行为有觉察,就再也没有发生过助人为乐的行为。但是有个同学,他心心念念的还是想着怎么能够多吃一点。就守在吃的同学的傍边,只要发现掉了,他马上就捡起来吃了。


后来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我就是控制不了,我就是忍不住就想吃。真是这样吗?我说不是,你并不是控制不了,而是你选择了不去控制。为什么呢?我们想象,在当时的场域里面,确实有薯片的香味,还有同学吃薯片那种嘎巴嘎巴脆的响声。这些都会激活他脑袋里关于对于吃薯片各种美好的回忆。


但是,与此同时,还有什么呢?还有已经吃了一天两天的同学他们那种痛苦不堪的表情。还有薯片的包装上标注的成分,上面有各种各样的添加剂。还有什么,就在不远处,还有一个大桶里边有同学吃薯片的呕吐物。如果你不想吃,你完全可以把你的心去关注那些东西,但是这位同学,他没有选择去做这样的事情。

 

我这样说,其实就是向他传递一个观念,你必须并且可以对自己的言行负起百分百的责任,而且你的心力是可以进行训练的。


那个场域里薯片的香气,呕吐物的酸臭味是同时存在的, 也就是有不同的相,你的心可以关照到各种相,而不只是停留在薯片好吃的这一个相上——这就是不住相。


做到了薯片上不住相,将来再换成游戏、恋爱,你也能够有这个意识,就更容易把不住相的能力迁移过去。

 

怎么才能不住相?

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心在哪里。


所以,我们炼沉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记录念头,据说一个人每天会有6万个念头,这些念头都是你心的反映,通过记录和分析这些念头,就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心在哪里,它上面沾了什么灰尘?这到底是我的真心还是妄心。从而可以去更好的分析,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些杂念?找到自己的心到底在关注什么。


为了能够更多更好地记录自己的念头,还需要营造一定的环境。我们主要做两点:


1.止语

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处在一个和外界沟通交流的状态当中,常常会过于关注外在的事情,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比如说我们会很在意别人是怎么看待我的,但没有去考虑自己的真实意愿是什么,往往会做出为了迎合别人而违背自己内心的事情,所以会感到纠结和压抑。因此止语帮助我们不去跟外界去沟通,而能够去觉察和感受自己内心的声音,真正搞清楚自己的想法是什么?


同时也只有在止语的状态下,我们才能做到比较专注和静心。在这种状态之下,静能生慧,才能够提高觉察力。


说话很多时候是不经过大脑就脱口而出的,常常是没有觉察的。说话其实是把神往外放的过程,只有止语了才更有机会向内看,觉察自己的想法。

 

2.做一些需要全神贯注,一分神就出岔子的事。比如说打小球、颠球、对墙打之类的。当他球掉了的那一刻,他的念头会马上拉回来,有机会去想自己刚才怎么了。


这些说起来挺简单,但我们这学期的这帮孩子都蛮浮躁的,尤其是新生,想让他们静下来不容易,整个炼沉期间,我们做的很多工作其实都是在让学生理解这样做的价值。


比如,一开始他们记录的念头都是这样的, 我在打小球的时候就会想,几点啦,还有多久啊,好烦啊,什么时候开饭啊。这些念头怎么样?


老实说不怎么样,都是编出来的。这个时候我就跟他们说,你们目标感都蛮强的啊,这些念头都是跟当下做的事情高度相关的,但实际上怎么可能啊?比如我自己在站桩打坐的时候,常常都是念头满天飞,想的很多都是和当下无关的事情,这才叫正常。所以,你们都是在完成任务糊弄老师。

 

再举一个例子:

有段时间,大家非常频繁地来反应说自己的东西被偷了,有的人觉得我的行李箱本来是横着放的,现在变成竖着放了,肯定有人动过,然后各种担心等等。


后来我们去核对情况,发现他们确实丢了一些芝麻丸、纸巾之类。但更多是因为平常行李房有人会去拿东西,所以会把别人的箱子和东西挪一挪,放一放,都是很正常的。可能确实有一些人找不到了自己的东西,但是其他人却会因为别人的情绪而引起共振,担心自己的东西。那么这种行为其实也是一种盲目跟随,在那个当下,他们对自己为什么这么想?其实并没有觉察。


既然是炼沉,就要帮助他们去看到这一点,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个环节,趁大家都去运动和集合的时候,我们几个老师潜入他们的宿舍,偷偷的拿掉他们的一些东西,或者把一些物品摆乱顺序,打乱位置,看看他们能否发现。


到了晚上我们再一次统一集合的时候,问他们有没有发现什么生活当中的异常。他们互相看了看,并没有发现什么奇怪的地方。等到我们把从他们房间拿出来的东西,以及摆乱的东西,告诉他们之后,他们才恍然大悟,完全没有发现。


所以就告诉他们,为什么我们把你们的这么多东西挪动拿走,你们都没有发现,但是像行李箱横着或者竖着,或者稍微一点点的动静,你们却反应如此的大?


由此引导他们去看到,其实在那个当下自己根本不是理性的去看待周围的东西到底有没有丢。而是因为别人有这样的情绪,紧张的状态,影响到了自己,让自己觉得我好像也是这样的,也丢了东西,所以会刻意去寻找那些印证自己想法的东西。这种状态是一种盲从的心理,如果我们没有觉察和反应,就会很容易被他人利用这样的从众心理。


然后再问她们,你们心到底去哪里了?没有觉察吧?所以,好好记念头啊。

 

做了很多工作以后,他们才渐渐明白炼沉的重要性,愿意去配合老师的要求,不过真正让他们愿意去写,愿意按照老师说的来,最重要的还是通过帮她分析念头,带ta看到自己的内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自己从来没有想过居然会是这个样子,当产生了足够大的冲击后,ta体会到原来这事这么有价值,从而激发起ta的内动力。

 

比如:

有同学在静坐的时候,脑子里会想到西瓜汁,真好喝。那为什么会突然冒出这个想法呢?其实我们的念头不是只有几个,而是每一秒,那都有很多很多的念头出来。可能等我们觉察到的时候是这一个念头,而在这之前,有我们没有觉察到的念头,然后以念念相续的方式到了这里。


看似很跳跃,其实也是有原因的,我们就带孩子们分析,为什么他会想到西瓜汁呢?因为他在静坐的时候感觉到了身体比较累,以及比较热,这时他就会想啊,好热好累啊,要是能够休息一下,或者能够凉快一下就好了。这时过往的习惯和经验告诉他,吃西瓜可以解渴,所以他就会想,如果这个时候有一杯西瓜汁就好了。


紧接着他就会想象和回忆自己之前喝西瓜汁的场景,觉得特别好喝,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一个念头。


而更深入一点去分析,就会发现为什么想的不是去喝水,而是要喝西瓜汁呢?那一定是因为家里人的认知,告诉了他,又或者是广告商通过各种方式告诉你西瓜,或者说饮料是好的,所以你认同了这个观点,那么在你觉得热渴的时候,你就会想到他。


因此分析到这一点,我们可以再去看,我们思考的源头,是因为我们感受到了不舒服,那么人性是向下的,如果我们顺着自己的习惯:不舒服了,就想要舒服一点的话,那么我们就会有很多让自己去放松的想法。如果我们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这样的人,就要学会去逆着自己。

 

再举个例子:

我们班上有个女生,她有句口头禅,叫“我跟你绝交”。常常是一言不合就冒出来,据说她跟我们班上的一个男同学,一周内绝交了100多次。好,我们就带着学生开始分析这个念头?


首先,我问大家,这是她的真实意图吗?显而易见,不是。


那么,她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呢?想让别人听她的。


所以,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希望去控制别人


还没完… …

绝交,是一种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显然,是一种夸张的方式,是在虚张声势.


什么样的角色需要虚张声势呢?孩子们有些不理解,这个时候我就跟他们说,动物界里面,那些猎食者要捕猎的时候会怎么做,往往就是悄悄地逼近猎物,不动声色,然后突然出击对吧,所以,猎食者不会大张旗鼓地行动。对吧。反倒是,被猎食者才需要声势浩大的行动对吧,比如成群结队迁徙的角马,竖起刺的刺猬,把自己吹成气球的河豚等等。而且,我们之前也讲过生气是无能的表现。所以,大家一下子就理解需要虚张声势的人,其实是觉得自己搞不定,是弱者的表现。

 

所以,这个学生身上呈现出来的矛盾就是:她一方面想去控制别人,但潜意识里又觉得自己不行。这也就解释了她的一些行为,比如在她感到烦躁的时候,会做出一些伤害自己的行为,她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控制不住。


从那天讲过以后,她就再也没有说过绝交这样的话,也没出现自残的行为。我做的只是把她深层次的信念剖析给她看,她有了觉察就不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

 

这件事,我们还可以深挖,就是她喜欢控制别人和觉得自己是弱者这两个信念是怎么来的呢?答案多半是在家庭,于是我仔细地去看他们家的通话记录,果然发现了他们家的沟通模式。就是那种不太会好好沟通,遇到事情比较喜欢用强压和命令来解决问题,最终要么不欢而散,要么玩情感绑架。


因此,孩子也复制了家里的这种模式,对此我也和孩子的父母做了沟通,希望能够从根源上改变。

 

只有做到学会自我觉察,自我反醒,才算是真正的有了自驱力。不论有没有老师的指导和点评,学生们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现状对标目标去反思,现在哪里做的不够?可以如何调整得更好。当学生具备了这样的意识和能力之后,其实我们也就真正完成了授人以渔的部分。


所以记录念头并去分析自己的念头,就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

 

通过以上的例子,您应该可以看到,我们的炼沉本质上就相当于教给孩子一把手术刀,用这把刀不仅可以剖析别人,更可以用来剖析自己。


我们的孩子很多时候想要去主张自己,但是他根本不知道主张的是自己,还是在主张别人想要自己去主张的比如,零食节吃薯片的他们主张的是什么,商家的利益诉求对吧?谈恋爱的主张的是什么?是自私的基因想要繁衍的诉求对吧?那个动不动就跟人绝交的孩子,她主张的是什么,主张的是家庭的烙印和自己的习气。这些都可能把自己带到一个他自己都不想去的地方。


就像开出租车的司机,看似对车子充满了掌控感,想刹车就刹车,想踩油门就采油门。他一年下来可能跑了10万公里,本来可以绕地球两圈半,足以去到任何一个角落。但是兜兜转转都是在同一个城市。


同样还有一个故事,白龙马,和拉磨的驴子,本质上是在完成别人的目标。

 

而当学生能够把自己的神收回来,制心一处的时候,他们的效率会成倍地提高。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分析念头,熟练运用这把手术刀呢?


说来也简单。本质上我们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源于一个念头。所以,就是对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念头去追问。


怎么追问呢?其实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三类问题?

1.是什么?

2.为什么?

3.怎么办?

通常的情况是,只要把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问清楚了,怎么办自然就会有答案。

 

就拿那个说绝交的案例说:

她的问题在于想要控制别人和自己的弱者心态。那怎么办呢?就是要意识到你能控制的只有自己,想要控制别人其实是件很荒谬的事情,弱者心态怎么办?就去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啊,让自己体验到真实的成就感。这些都需要训练,但是以前她不知道自己问题的根源,更容易抗拒和退缩,而现在她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就会更加积极地配合。

 

当然,要能够熟练运用也是需要训练的。这里就不展开了。


如果大家有这个需求的话,可以加入明心学堂的虎爸虎妈训练营,这个训练营就是专门帮助您对自己的言行产生深度的觉察,学会如何剖析和深挖一个场景背后体现的观念。在那里我们的教练会组织和带领大家,创造一个共修的环境,通过对照自己内心,改变家庭的能量场,让沟通更加顺畅。


这个营是公益性质的,目前已经进行了11期了。好多教练本身也是学员,参加了几期以后自己受益很多,他们很有大爱,不单自己受益,也非常愿意分享、服务他人。目前第12期报名也截止了,明天开营。大家可以关注后续几期。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观看。

 

明心宣传组


往期文章链接:

明心学堂2021【天才信念重塑】夏令营来了!

从孩子日记看新教育

把“知道”的信念一步步内化变成我的行为

把先生的电话号和微信号都改了个名字,这一切就神奇的发生了!

教其心 育其身

明心学堂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2021

6.15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自立好少年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