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清净心是让你理性的活在当下

送你一颗清净心

—-朱老师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总会发现好些孩子,在生活或者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产生担忧和恐惧,从而影响学习状态的正常发挥。


比如:王同学,在SAT数学考试的过程中,如果有一题做的不好,就会担心数学拿不到800分,因此带着担忧完成后面的考题。从而影响整个考试的正常发挥。而有些孩子,对老师或者同学的意见,习惯用怼别人的态度应对,看不到自己的问题,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从而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烦恼。


为了帮助孩子们消除各种原因导致的担忧和恐惧,因此,明心学堂的老师们准备了一堂《送你一颗清静心》的课程,从修自己的清静心开始,对治自己的烦恼和恐惧。


如果这种担心的事情无法彻底解决,孩子们的心就无法安,因此需要更深的觉察。

怎么觉察? 
为什么我们需要不断的去解决问题,答案是因为我们在不断的制造问题。

是我们带着恐惧,挂碍,不清净的心在制造问题。我们内心就好像一个发射站,而问题的根源在发射站,不在信号,因此我们不要从纷繁的像“相“上去解决问题,要从心上去解决,从起心动念上去觉察。

学会从心的层面考虑解决问题,所有的相都可以化解。

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也就是说,当邪念来了,我们的烦恼就来了,负面的情绪就来了,当有正念时,我们就回到了清净位。所以我们要学会观察起心动念落在了什么地方。

你周围的人都是你的镜子,他们可以告诉你,你是否清净。如果你给周围的人带来了烦恼,他们都不喜欢你,那肯定是你的心不清净了。

在生活中训练自己的清静心,比如分数,有了1400 就高兴,就好。没有1400 ,就不高兴,就不好。这种好与不好,都是这个相所产生的情绪判断,而与这个事本身没有关系。正确的是,考的好与不好都不起情绪,应该直面分数,找出原因,总结,直奔目标。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就事论事,而是带着过去的评判处理事情,这就是印记,也就是习气。

因此,从心上调整,不在相上做功夫,我们的心被我们过往的印记习气污染了,导致我们的心不清静了,起了烦恼。因此这时需要转心,转念。

要觉察,看到别人的不好,其实就是自己的不好,因此不带评判,这个事本身没有对错,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都是对的,但因为这个事,产生了情绪,心就不清静了。

当我们一只手指责别人,三只手指向自己,事情本身没有好与不好,都是你心的评判在决定。

当我们发出一个不好的信号,就会吸引来什么不好的,因此我们的心也就不再清静。就事论事,不带情绪,不传递评判,传递正念,是清净心。


为什么会怼?

这个字就是对在心上,认为我的对最重要,才会去怼。

事实上,谁是对的?

我们各自执着于自己的角度,所以很多时候会导致事情无解。

因此,在关系中,只要一方有了清净心,就不会怼起来,一方坍塌,另一方出拳就没有着力点。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1、我们判断事物的好坏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狼吃羊,谁善谁恶?羊吃草,谁善谁恶?猫吃老鼠谁善谁恶?用你的心来回答,我们判断事情的标准是不是根据我的利益出发的?我们判断事物的好坏标准都先从自身考虑入手。

2、什么是真正的善恶?

善恶全不在物,只在汝心,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


对于事物本身,我们带着自己的情绪做评判,就会动气,动气就是恶。我们不带评判,回到事的本身,不动气,心是清静,就是善。因此,当我们有了情绪,就要觉察转念,回到事上,找到我们的清静心。



在上完“不二智慧”的课程后,学生们的日记较好的呈现了课程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生活学习进行了思考,内容真实、贴合实际,反映出学生们从课程中的收获。


以下是选取部分同学的日记(排名不分先后):


王梓安


今天晚上,我得到了一件似曾相识的法宝。说是似曾相识是因为这节课上的道理基本上之前老师或父母都跟我说过,但我就是觉得用着不顺手,没什么作用。经过这节课的梳理之后,我发现我对原来那些话有了完全不同的收获,并且真正意识到了这件法宝的价值。这件法宝就是做事的时候用一颗清净心去做。对此,我主要有这三点收获:


1、清净心就是用纯粹理性的态度去做好每一个当下。


理性就是不用自己的情感和偏见去思考一件事,而是纯粹想我现在应该怎么才能做好这件事。比如当我看到今天我的卫生区被弄得很脏,如果怀着一颗清净心,我就会想那可以先用10分钟时间扫一下地,然后再开始抹地;但如果不是一颗清净心,我就会想:天哪,今天怎么这么脏!我会不会打扫不完啊?会不会打扫不干净?等等。与第一种清净心比较,第二种心态并没有错,因为这已经变成了“常态”,但是如果我想到达成我的目标,并且不想总是负能量的话,我应该从现在起就保持一颗清净心去做每一件事。


2、如何做到拥有一颗清净心呢?


首先一步就是觉察自己的杂念。

因为我们现在都以妄为常,做事情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情绪在主导,所以如果不先觉察,就还是会掉到自己以前的模式中,得不到改变。


那怎么觉察呢?有两点:1.思考我现在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有情绪,那我是为了实现目标还是为了找感觉?2.时刻感受自己的心,是飘的还是沉的。


觉察到了之后,就要进入第二步:转念。我对转念的理解就是清楚自己的杂念,回到原来宁静的状态。


比如我觉察到我很自责,那我就可以对自己说:我很自责,说完之后就想,我自责是否有用?如果没用,那就停下!然后给自己加加油,比如说我这次考得不好不是说我就不行,而是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果我把这些地方补起来,下次不就更有可能考地好了吗?


或者是别人说我学习效率很低,进度很慢,我自己就觉得委屈,那我就可以想,别人说的是不是事实?如果是,那我就接受这个事实,因为不管我怎么想,事实还是摆在那里。如果我想变得更好,就赶紧用行动去创造我想到的东西,就完了。所以,转念这一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认清现实是什么,以及试着去接受它。


看清真相之后,心也平静了,那就可以进入第三个阶段,就是正念。

老师说正念就是回到我们一开始没有任何情绪的状态,然后就留在这个状态里。我的理解就是当我认清现实之后,就不会有情绪了,那就做我该做的事情,并且思考如何做才能做得更好,这样就在用一颗清净心去达成我的目标。整个过程下来,其实和老师之前讲的理性地活在当下是一样的,但通过这次课程,我觉得我更有底气,知道该怎样落实了,我也相信我能用一颗清净心去做好每一个当下该做的事情。


夏希悦


今天朱老师为我们上了一节关于“清净心”的课程。什么是清净心?对于事物不带自己的评判,遵理即是善,动气便是恶。上课之后,反省自身,我的心有很多不清净的点。


一:评判心


什么叫评判心?

像老师举的例子一样,一个人偷了东西,我们只需要告诉他,偷东西的后果,可能会坐牢,会受到惩罚。而不是给他贴上标签,叫他小偷。


这就是我平时的思维模式,根据一个人所做的事来给他贴上标签(他是个淘气包,他是个捣蛋鬼),而我也是因为别人对我有了评判,所以我对于外界也会有自己的评判。但是今天听过老师的课程以后,我明白了,做好自己便可,不必理会别人的评判。


二:怼人


什么叫怼人?

就像这个怼字一样,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便开始了争吵怼人。


在日常相处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便开始了我无休止的争吵和互怼,做这些的目的是什么呢?无非就是你认为你是对的,你想让别人听你的。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深有体会,我是一个比较直来直去的人。不愿意委屈,憋着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我会直接表达出来我的看法和意见。一开始大家可能比较害羞或者是没主意,所以都比较愿意听我的。但是后来,大家开始慢慢熟悉,于是不再是我一个人有主意了。那这个时候,首先是我自己内心会失衡,一开始,大家都听我的,为什么现在他们开始有另外的想法了,是不是因为他们对我不满意,是不是我做的不好,是不是他对我有意见。于是就开始引申出一大堆烦恼,或者争吵和互怼。


但事实是什么呢?

因为过往的经历, 我一直处于一种,我的决定绝对是最明智最好的提议,没有人比我更好。但是有人开始打破这种平衡了,我就会死命地去捍卫自己的主意。


为什么呢?

因为我给自己贴标签(我是最明智,最好的想法,所以我一定是对的)。但是事实呢?我并不是圣人,我也有很多不足的点。我没有看到事实,煤油看到自己真实是什么样的,所以会引申出来愤怒,纠结,难过,恐慌。


三:印子


我的印子是什么?

这个我问题想了很久,说大了不合适,说小了也不算是印子。我突然就想到“贪嗔痴”这个方面。因为我对我这一方面不太满意,我觉得我做不到克制我的食欲,显得比较俗。


而我的印子就是我对吃食衣住的依赖。


为什么我不能吃苦,不能完全摆脱对贪嗔痴的依赖?

一是因为从小家里真的没让吃过苦,而家人都给了我他们所认为的最好的(好吃的饭菜,好看的衣服,舒服的房子)


二是因为慢慢长大以后,虽然知道自己的生活过于没有挑战性(太舒适,太安逸了),但是,忙碌的学业生活让我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关注除了学习以外的事情,并且我父母对我的要求仅仅只限于学业,其他都不用操心。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好吃的好喝的都买回来,你就专心学你的。


这就是导致我现在还不能完全摆脱对衣食住行的依赖。因为我一直觉得吃吃喝喝挺正常的,我不想摆脱。但是我真的不能摆脱吗?


从现实来看,不是的,我在这6个月,没有逛过一次商场,没有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电影,一边吃零食,也没有一边撸串,一边聊天,一次也没有,我不也活的好好的,并且比以前更健康更有活力。这不就是你过去的印子,限制了你现在的行动吗?


对于我的学习也是一样的,由于我过去对于数学的印子,导致我现在认为我就是学不好数学,这辈子都学不好了,消极应对郁郁寡欢,没法专注于手头的任务,反而怨天尤人。但是现在知道,专注于当下,担心就是想多了,不要留恋过去的印子,而要专注于当下的日子。


税夕洺

              

今天朱老师给我们讲了一节关于“不二智慧”的课程,这节课成最主要是让我们学会去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并且如何避免这些起心动念。


一、什么是起心动念?


起心动念就是我们的想法导致我们内心有了情绪。在课程开始之前老师就问我们会有什么样的焦虑。


我发现自己现在的起心动念不太在学习上面,而是在于同学们交流的细节中,首先我为什么会有这种焦虑?因为我想证明我自己是对的。


1)这堂课就让想到今天关于自己的一个例子:在今天下午一点钟的时候,本来是我们两个组检查内务的同学各去检查对方的内务,但是由于我没有听清楚我就以为是要检查我们自己组的内务,先把自己的整好,再互相检查。然后我就去检查我们自己组的内务,结果另一个组检查内务的同学也检查了我们组的,最后导致他们组说出了我们的问题,但是我却没有检查他们组的内务,我们组就要面临扣一分,当时解散完之后我就给另一个组的组长说,能不能这一次先不算,我没有听清楚而且我们也都没有说清楚就开始检查了,但是另一个组组长说的意思大概是,你没有听清楚是你的事情,有跟我没有关系,但是扣的这个分还是要照常算的,我当时真的不想因为我一个人的原因导致整个组都扣一分,然后我就觉得应该按我的来,但是因为还是算上了导致我有了情绪。


这个就是起心动念,在这里面我的想法就是你不应该算这一次,但是因为你还是说要算这一次,导致我的想法就是我们组要因为我没有负责的的原因扣一分,以至于引起我的情绪,觉得我们组不应该扣这一分。


2)起心动念还有另一种形式——怼人,证明自己是对的。


在我们怼人的过程中我就是去证明自己是对的,在前几周的生活中,我发现了还有一种形式和这个也比较像,当我们在一段是特别讨厌一个人的时候,就会觉得她做什么都好讨厌,干什么都特别想挑她的刺,这一方面更像是给那一个人证明你说的全都是错的,只有我说的东西才是对的。


那几周我在她身上的想法就是:为什么你吃东西的时候要发出声音?为什么就你声音最大?为什么你就不能为别人着想呢?为什么你就是这么自私?结果给自己弄出情绪来了,觉得这种人好烦,把自己弄得还很烦躁,没有全身的投入学习,结果人家一点事情都没有。


我发现这种起心动念,害别人要比害自己要多得多,别人不知道她有的这些问题,我们也不会去说,但是自己憋在心里面却很难受,结果自己很烦躁自己不舒服,但是被人却感受不到,想法在别人身上,情绪却在自己心里憋着。


二、如何解决起心动念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有两种:

1.拥有清净心,知道这种方法学会可以练习。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清净心,清净心就是当这个事情发生了,我就让它过去,不会被它影响;如果是我错了,我就去改,如果我没有错那我就做我自己好了,我也不需要证明我一定是对的。


2.首先觉察自己的情绪,学会转念,并转向正向信念。


在上面的这个事情中,我就发现我可以用到关于清净心的方式去思考,我其实没有并要向另一个组的组长去证明,因为我没有听清楚他们的要求,所以你不应该给我算,因为如果是我真的错了,那就去改因为是我没有听清楚,这是我的责任,但是如果明明不是我的错,但是他却误解了我,那就只需要做好我自己就可以了,因为我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我是对的。


这件事情中我也学会去觉察我自己的情绪,所以在下午的时候我很快也就转了过来,并且学会在这件事情中学会找到自己的问题,我的确也发现了这是我自己的原因而不是因为别人没有说清楚。


曲俐函姝


修清净心,远离烦恼恐惧的智慧


1.何为清净心?为何要有清净心?

我理解的清净心即是在面对事情的时候,不带任何的评判,不做任何的联想,不起任何的情绪,只是去看到这个事情本来的样子。


举个例子,我们用餐的时候有一条规则叫所有都上桌后才能开始用餐。假设我在同学们还没有来齐之前就开始吃了,然后有同学语气提醒了我。此时,如果我是一个有清净心的人,我会接受他的提醒,然后改正。因为我这样做确实是和规则不相符的。这是一个有清静心的人的做法,只看事情本身的样子,本来就是我违反了规则,我改正就好了。不需要去生气,也不需要去回怼别人。


如果我是一个没有清净心的人。我可能就会很生气并且会说出”你凭什么这么说我呀,你之前不也老是这样做吗,还有,你说话什么语气啊”这种怼别人的话。我甚至还有可能会害怕,万一那个同学跟老师告状说我违反规则了,老师会不会对我印象不好啊。这就是没有清净心的做法。


因为没有清净心,所以我会起生气的情绪,做出别人是在怼我,说话语气不好的这种判断。甚至我还联想到如果被老师知道了怎么办,就又升起了恐惧的情绪。就算这顿饭吃完之后我恐惧的情绪可能还会一直存在,直到我确保老师不会知道这件事情为止。


所以,本来这只是一件小事。如果是一个有清净心的人,把自己的问题改正了,这个事情就过去了。而且我们也就更知道下次该怎样才能做得更好了。但如果是一个没有清净心的人呢,这件小事给我们带来的情绪,可能就会一直纠缠着我们,会很耗费我们的精力。而且起情绪的时候,我们会动身体里的气,气乱了身体就淤堵了,所以还可能会伤害我们的身体。


再说,如果我们起了恐惧和担心的情绪,然后一直想着这件令我们恐惧和担忧的事情;根据吸引力法则,这件我们不想要的事情更有可能会发生。


如果不想让以上那些我们不想要的事情发生,其实做法很简单,收回我们不清净的心,把它变清净就好了。


2.如何才能生起清净心?

想要生起清净心,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做出的评判,我们的善恶标准其实是颠倒的,从我们的利益出发的。


比如说一头狼吃了一只羊,我们不会觉得说狼是错的或者羊是错的,因为这是自然规律吗。但如果狼吃的是我们家的羊呢,我们可能就会觉得狼是恶的。


再举个例子,猫吃了偷我们家大米的老鼠,我们会觉得猫是善的,老鼠是恶的。在这两个例子中,相比较而言第一个例子中更强的是狼,而狼是这个例子中恶的一方。


第二个例子中更强的是猫,而猫却是善的一方。那我们到底是认为强者善良,还是弱者善良呢?我们可以发现,我们所谓的善恶标准是混淆的,是颠倒的,而我们做出这些判断的出发点其实都是自身的利益。


所以如果想要升起清净心,就不要有这些混淆的,从我们自身利益出发的善恶标准,因为这并不是真正的善恶。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善恶呢?


王阳明说: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


那何为循理呢?循理便是遵循天道,自然规律来行事。有时候我们可能不能很好的判断我们做出一件是不是循理的,即是不是善的。但是我们很容易判断出一件事情是不是恶的。因为动气便是恶。何为动气呢?动气即是我们上文提到的动了身体中的气,那什么情况下会动气呢?起情绪的时候。所以当我们起情绪的时候,我们就要知道我们错了,我们正在恶的道路上。那么怎么才能回到善呢,生起清净心便是回到善了。


怎么才能从恶回到善,从不清净来到清净呢?我们需要做三步。这三步分别是觉察,转念,回归正念。觉察,就是觉察到我现在动气了,起了情绪了。转念就是给自己梳理,告诉自己,现在我起情绪了,就已经是恶了。我要回归善念,放下情绪。而回归正念,就是回到了清净的心上面,调整回原来的状态。这就是生起清净心的方法。


3.我在什么时候容易没有清净心,我要怎么调整?


我一般会在别人做一些会让我觉得很无语的事情(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的时候,没有了清净心。


比如说在餐厅吃饭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来晚了,所以大家打完饭之后,都还要等她。这时小C大喊了一句:“你快一点打!”,然后那个同学就没有打东西,先回来坐了一下。才去打菜,有的同学就开始准备吃了。这时,我和小D就提醒了大家,要遵守规则等同学们都打上菜,上桌后才能开动。这时小W就语气不太好的对我们说了一句:Stop talking!


那个时候,我就觉得小W同学就是为了自己能早点吃上饭,才在我们说这句话的时候让我们止语。前面同学说的话,是能够让她更快的吃上饭的,所以她不去提醒之前说话的那位同学。


此时我就有了自己的判断,我觉得他这么做是有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我就会觉得这种行为很令人厌恶。


如果是现在的我经历这个事情,我不会有情绪,因为我的确说话了,而餐厅是不该讲话的地方,所以我就改正,安静就好了。


假如我现在还是现在的我,但是我当时起了情绪,那么我首先会快速的觉察到,我现在情绪不对,然后给自己转念,回归到正念上。这些会是我做出的调整。


以上即是我对本次课程部分收获的总结。


明心学堂


往期文章链接:

星月种子的落土发芽

涅磐——一个女生的学期总结

女儿能这样问,我内心很感慨!

2021天才教育新年交流会


MINGXIN

点击关注我们

教其心 育其身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自立好少年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