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新年电影放送《垫底辣妹》-觉察是改变的开始(上)


电影课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如果看电影只是消磨时光,那么我们就失去了从中获得智慧的好机会,尤其是那些高品质的电影。在大多数人把电影当成消费品的时候,清一新教育却把它当做一个教育的宝库来使用。 


2020新年伊始,明心学堂耿老师受郑州读书会的邀请,分享电影课《垫底辣妹》。这部电影虽然被分享过很多次,但这次是全新的角度。我听完之后,觉得收获很大。


本次记录的主题是: 觉察是改变的开始。


在开始记录之前,我们不妨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改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个问题,会引领着我们一步步深入这部电影,理解它能带给我们的教育智慧。


一、自私的“爱”,是因为缺乏对他人的觉察



情节:《垫底辣妹》一开头,沙耶加的父亲不管两个小女儿,他的梦想是让弟弟龙太成为一个职业棒球选手,并深深的陷入棒球梦中。甚至迷到不惜自费包巴士接送。


老师:请问这样的父亲爱孩子吗?


观众:不,他爱的是自己。


老师:是的,他爱的是他自己的梦想,儿子呢,是他实现梦想的一个工具。女儿呢,因为不可能完成父亲的这个梦想,所以被父亲忽视。那么,请问这样的父亲,能不能达成他望子成龙的目的?为什么?


观众:看孩子听不听话


老师:父亲的心理,就是一种自我中心模式。自我中心模式的人,是不太可能达成目的的,因为,他没有尊重到别人的感受,包括妻子和孩子。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别人也不会尊重他的感受,所以,他未来必然会遭受挫折。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在自我中心模式的父亲身边,孩子也无法成为他自己。因为孩子的情感,孩子的心理,孩子的一切,都没有被父亲看见,所以这个儿子的成长也会出问题。“见微知著,以始知终”,从影片一开始,我们就已经可以预见一部分剧情了。


那么,父亲的自我中心模式是怎么形成的呢?是因为他接受的教育,是比较典型的工业时代的体制教育,没有人会对他“教其心”。在新教育学堂,我们不断的在实践“教其心,育其身”,帮助孩子学会对他人和对自己的觉察。这种能力的养成需要细致的培养过程,比如通过生活来教,有时也通过电影课的形式来教。今天就是一场电影课。


二、念念分明的觉察,带来有念念分明的教育



情节:沙耶加一直感觉孤单,她小时候最大的渴望是拥有好朋友。有一次,她坐在小学校园的高处发呆,被踢来的足球砸中倒地。这是妈妈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呢?妈妈认为女儿被同学“欺凌”了,坚决要求转学。


看到这里,老师问:如果是你,你会转学吗?你会同意妈妈的做法吗?


观众:不会。因为问题没有解决。


老师说:是的,面对社会带给我们的种种不满,有些人选择“你们都不是好东西!我要复仇!”有些人选择“我被欺负了,我要逃跑!”。这些选择,都是把责任推给了别人,认为都是别人的错。所以,接下来无论是反击还是逃避,都会认为世界欠我的。结果,不负责任的意识,就这样被我们培养出来了。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


观众们回答不上来。


老师:如果我们觉察的角度太单一,只注意到事件中的对方做了什么,而没有觉察到自己,那么我们就不知道怎么引导孩子去看见。如果是我,我会这样问孩子:“其实,到哪里都会有令我们不满的事情,那么,到底该怎么做,才是对自己负责任呢?”


孩子如果答不清楚,我会继续告诉孩子:“对自己负责任的基本态度,就是我要对一切负责任,而不是要求别人。”


然后可以继续问:“沙耶加,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会被打中并跌落下来?显然,没有人会坐在那么高的地方发呆,这个行为是不是有点异常? ”


接下来可以细致的剖析哪里异常,比如:“如果你想要坐那么高,最好不要发呆,因为很容易出危险。如果你要发呆,就找个安全的地方。孩子,你觉得呢?”


这就是念念分明。你可以发呆,你也可以去高处,关键是你怎么发呆,你在高处做什么,对自己要清晰。


三、放大自我,等于破坏觉察力



情节:妈妈正在想:转到哪个学校好呢?这时,沙耶加见到了路过的某校女生,情不自禁的说“这校服好好看啊!”


老师:作为母亲,这个时候你会怎么说?


观众:给你买一件。


老师说:如果是我,我会问孩子:“你觉得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去吸引别人呢?”


这样问,可以带孩子去察觉更多的角度。外表吸引人本身不是问题,但是只会用外表去吸引人、甚至认为外表是最重要的方式,这才是问题。而孩子自己往往没觉察到更多的角度和可能性,这就是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责任。


可是这个妈妈的做法是:那我们就去上这个学校吧。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的自我放大。因为孩子一有什么兴趣,就有父母送上门来,这和奴仆伺候主子的模式没什么两样。当把孩子培养成主子时,她的自我就变强,于是,她感知他人需求的能力就变弱,直到最后任性霸道、自我封闭、一意孤行。


四、如果我们不培养觉察力,孩子就随波逐流



情节:转校后,沙耶加得到了好多“伙伴”,她开始听同学的,裙子越穿越短,化妆越来越浓。


老师按下暂停键,说道:“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只是我们对后果的危害视而不见罢了。你真的希望你的孩子像沙耶加那样任人摆布吗?如果不,那你为此做了什么样的准备呢?”这番话,引发了在场很多人的深思。


老师接着说:其实,人的内心就好比一片农田,如果不去种庄稼,野草就会占领它。如果你不允许孩子的价值观任人摆布,被环境洗脑,那么你就要思考给孩子的内心种什么样的庄稼,来防止杂草丛生。杂草的生命力比庄稼强得多,同样的,社会上安于享乐和堕落的价值观,比起追求卓越和奋斗的价值观,影响力更广,传播更快。因为,人性普遍是向下的,大多数人是不爱思考、随波逐流的,只有极少数人,愿意训练自己的觉察力,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持警惕,才能在社会的洪流中,不会冲垮,他们就是经营者。


要想成为极少数的经营者,要通过教育,靠自然养成是几乎不可能的,否则社会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但是传统的体制教育,并没有这样教。


五、若能带着孩子觉察到越多的人,效果就越好



情节:高中时的沙耶加抽烟,被老师发现了,但无论校长怎么威逼利诱,她坚持不告发朋友,哪怕因此被停学。


老师:如果你是母亲,你会怎么做呢?


观众:我会让沙耶加去检举揭发同学。


老师:好的,但是沙耶加会这样去做吗?我们说“讲的不算做的算”,她用实际行动是不是证明了她认同抽烟这件事?


观众:是的。


老师:既然认同抽烟是对的,那么,在她眼里,朋友抽烟也是对的,朋友没做错,为什么还要出卖朋友呢?所以,沙耶加认为她做的保护行为就是对的。


站在校长和老师的立场,吸烟有害健康,也不是孩子该做的事情,其他抽烟的同学也都应该被处分,所以,校长和老师,也是对的。


在抽烟这件事中,每个人都是对的,只是立场不同,但谁都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结果就出现了冲突。


那么作为母亲,具体怎么做,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呢?


母亲可以这样告诉孩子,第一,妈妈不支持你抽烟;第二,你没有因为校长的压力而出卖你的同学,妈妈也支持你。(这是看到孩子行为中值得肯定的阳。第三,如果我们选择在这个学校上学,我们就有责任和义务遵守这个学校的规则,就算我做校长,你违反规则,我也要批评你。


这是看到学校的立场。


所以,第四,沙耶加,你要考虑一下,你怎么样做一个能够对自己负责任的学生?那样妈妈会为你感到自豪。


经过这样的谈话,结果会发生什么呢?我们可以预想的是,沙耶加可能会自觉反省自己的问题,大概率她会放弃吸烟吧。或者即使她还想吸烟,她也会来找妈妈谈谈,尊重妈妈的意见。


如果我们和孩子的沟通,用这种看到各方立场的方式来进行,如果我们的觉察更宽广,孩子的心胸也会被打开,我们的教育就越有效。


(未完待续)



明心学堂宣传组



往期链接


像木兰一样荣耀生命:电影花木兰讲记(上)


电影课青春密语||重庆新教育分享会


明心学堂电影课讲记 ||《佐贺的超级阿嬷》(上)


3月30日相约新教育明心学堂群——电影课《花木兰》




 

愿天下有真教育

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名师指路

愿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发扬光大。



愿加入我们一起学习与成长的朋友!欢迎先加入新教育明心学堂群。QQ群号:548188244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自立好少年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