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通过观摩日记学习今日老师们怎样教学


解读一线观摩团队老师的日记

向今日的老师们学习


7月8日开始,学堂的老师们去今日夏令营观摩学习,羡慕的同时又祝贺他们能有这样的学习机会。留在学堂的很多其他的老师也很想知道国际今日具体是怎样教学的,日常和学生的互动方式又是怎样的。前方的老师们也尽力把视频日记传回来,让没去的老师们学习、参考,哪个运动项目游戏对学堂的孩子们更有利,立马去买设备去实施。大家都非常感恩和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


因此,耿老师每天会组织明心学堂的教师团队,学习前方观摩团队发回来的日记,通过日记向今日的老师们学习,尽力提高教学水平。


在耿老师的解读下,大家一个点一个点的学习,学习的收获很大,很开心。


特别是第三天,杨洋老师的日记采用了改博文的方式,变换身份场景去感受、对比,这种学习方式让留在明心的老师们收获很大。因此下面把杨洋老师的日记贴上来。



今日教学观摩日记(杨洋)


观摩第三天


今天跟班,我尝试用改写博文的方式进行反应,给自己提三个问题:对于老师,他的目的是什么?他实现的方式是什么?学生的反应是什么?对于学生也一样,他的行为和回答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实现方式是什么?老师的反应是什么?对于自己,我的反应和感受是什么?(对老师和学生的行为)我产生这种感受和反应的原因是什么?我的方式是什么?与老师的有什么不同?通过这种方式来训练自己。


一:早锻炼

因为下雨,没有办法进行室外运动,全校120人如何安排早锻炼?二班一早6点半刘浈勇老师就到教室来摆放桌子、椅子,腾出场地准备用来打乒乓球;并且设计爬楼梯跑步+下棋的活动,跟在平地上一样,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当出现有人为了加速从很高的楼梯往下跳的时候,刘老师立刻反应,提出新的规则,要求无论上下楼梯,都必须每次只能走一格,理由是这样对双方更公平。我也看到了这个情况,也觉得需要调整规则,但是我的理由是这样不够安全。


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呢?其实体现出我的核心价值观当中关身的特点,我想很多为人父母的人都会更关注孩子的身体是否会受到伤害,而刘老师关注的是游戏的公平性,在当下更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因为我的理由其实是一种限制,认为学生不可能做到既从很高的楼梯跳下来,同时保护好自己,学生会不服气。从能量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担心的负面能量在传递。所以按照我的理由来改变规则,首先是让他们不服气,感到被限制,其次是会把学生培养成相同的价值取向而不敢做出新的尝试。


二:强调规则

今天明颖老师上课第一件事情就是重新强调了规则。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昨天个别学生开始因为老师比较宽松而有些“失控”,开始出现一些对课堂秩序和他人有干扰的行为,虽然老师昨天也有提醒,并且通过不让他回答问题从而得不到积分的方式来帮助他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做出调整,但是没有效果,所以需要用别的方式。


明颖老师的方式是什么呢?首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班级规则,很简单的几条,老师也没有要求大家说得很全面,看大部分学生可以说到要点就停了。这时候老师对大家能够记住规则给出了表扬,同时立刻明确表示有一些同学存在违规情况,主要是插嘴、随意在课堂发言。然后笑眯眯的问有没有人觉得自己这样做的,让他们举手。结果好几个平时插话比较多的男生都举手了。然后老师明确表示今天要严格执行规则,并且立刻说明原因,因为当场很多女生都对这几个男生的行为表示不满,就让男生看到他们的行为会让自己不受欢迎这个最直接的后果。接着说这种行为会干扰课堂,影响整个班级的氛围,用班级的荣誉感来触动对方,因为他们不太想得到这一点。整个过程轻松愉快,学生们很坦诚,而且这几个同学今天整体上都比昨天在这方面有改善。


三:表演课

1:课程设计上没想到的地方。

今天的表演课我听得非常投入,虽然听过山长的表演课,但是仍然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是什么吸引了自己呢?是很多我没想到的新奇的视频和例子。比如说在讲到表演级别的时候,用范冰冰的剧照和梅丽尔演过的角色对比,来说明高级演员高在哪里,用加里奥德曼多个角色的强烈对比展现表演的高级之处,用卷福拍的《霍比特人》电影中的龙,需要在毫无背景和环境的状态下完全凭想象来表演。


整个课程基本上也是按照山长的思维线在走,但是不同在于细节的变化——思维线更细致,体现在用了很多例子来补充学生的体验,帮助他们建立画面感。而我在课程设计上往往会漏掉很多细节,也想不到要去找到这些丰富的材料来帮助学生建立更深的体验。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并不是说我没有这个想法,或者没有这个心,而是我换位不成功,没有在课程设计的当下准确把握学生的感受和想法,所以也就想不到要去满足和提供相对应的材料。而这种能力是硬本领,得练。


2:为什么今天上表演课?跟前面课程的联系是什么?


我的理解有两个思路:

1)第一天的主题是人生理想和志向,带学生去体验拥有高远志向和服务他人理想的人生境界;第二天的主题是如何赚钱,带学生去体验相反的人生。听完这两天的课,学生会觉得人生不一定只有这两种呀,我觉得应该还有很多种人生可以过,不会只有两个选项。因为每个人来到地球上就是为了体验人生的,灵魂深处渴望更多的体验,为了满足人性的这种“体验之旅”,老师的任务是帮助大家实现快速体验,从而发现人生真谛。所以学习表演。


2)前两天讲了两种人生方式,无论选择哪种人生,提升智慧都是最终的归宿,所以教给孩子快速提升智慧的方法——表演。


写出来之后,自己倾向于选择第二条,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这个需求更符合灵魂层次的需求。


3:为什么今天表演课最重要的部分是介绍表演的价值和向学生展现高级演员的表演很酷很厉害?


因为让学生学习最关键的是让他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渴望,而不是课程本身。如果没有兴趣,后面教的都没有用。明颖老师抓了两个让学生产生兴趣的点:第一个就是对自己人生更有趣、更丰富、更高级的价值;第二个就是我学了之后会有多酷,用高级演员的表演来引起学生想要得到一样的身份。但是如果学生认同当演员的身份会让他迷失在表演中,成为庸俗和低贱的人,所以还要破除学生对演员身份的向往,变成对提升智慧的追求。


我也会想到让学生先对表演产生兴趣,但是可能会很简单地说明表演的价值就完了。而明颖老师做了大量的工作,选取了丰富的材料,让孩子从感性上建立对表演的兴趣。为什么会有这个不同?因为自己内心的习惯仍然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没有把点燃学生的兴趣,打开对方的心放在头等位置上。而这种心态会体现在跟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中,表现出来就是不太关注别人心中的想法,更在意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上,教育的重心就不再是学生。


而明颖老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心,比如,在课堂上总有些孩子积极发言,有些孩子不太发言,为了让这些思维不够活跃或者有些紧张和担心的学生也打开心扉,她设计了一些很简单很开放的问题,比如“你有没有喜欢的电影角色”等,这样的问题谁都可以回答,给这些学生提供参与课堂的机会。而在提出这种问题的时候,往往那些平时发言积极的学生也举着手想表达,明颖老师就不再让他们回答了,但是会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解释,告诉这些学生给平时参与较少的同学一些回答的机会,所以也不会打击到这些学生的积极性。


4:如果我的周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思考理想和人生,可不可以选择别的课程来实现?如果是我来带班,我会选择哪些课程来实现这个教学目标?


问题提出来了,但是我发现自己一时回答不了,先放一放。


5:一整天的内容都围绕表演进行,让学生从多角度体验表演的乐趣。


晚上的活动依然围绕表演进行,第一个游戏是听到特定的字抓手指,而这个字隐藏在一个小故事当中,一直读下去,学生要专注于故事。然后是跟着雨中曲电影中的场景跳舞和模仿,让学生体会表演歌舞。接下来是送礼物,对方送任何礼物都要高兴的收下,并且说出自己要怎么用,很考验学生的临场反应和思维敏捷度;然后编故事,每人一句话编一个完整的故事,要有很多转折。然后是老师给学生设定一个小故事(剧本),由两个学生用默剧的形式演出来,其他人要猜出故事情节。再接下来是无剧本,设定一个故事背景(人物、地点等)由学生自由发挥。后来发现学生的想象力始终在暴力、金钱等范围内,又变成表演真实的人,比如比尔盖茨、乔布斯,甚至演自己、演老师等等。


最后总结晚上活动的意义在于——表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非常有价值,因为我们的生活就是一个没有剧本的表演,需要随时应对别人说的话、做出的行为,所以表演非常重要。这一点,让整个晚上看上去有些天马行空的游戏变得非常有深度。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总结今天大家表演的特点,基本上展现出的身份都是比较低俗的、猥琐的,而我们内心其实希望展现更高级的角色,所以建议学生通过日常的表演创造更美好的个人身份。


6:极强的应变能力。

学生相互熟悉之后,很多问题开始暴露出来,比如这个年龄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男女生之间经常出现打闹、纠缠等现象,而在表演中也出现了。这时候明颖老师抓住机会,给孩子在两性关系方面自己想要塑造什么样的形象做了一个现场的引导。整个过程很干脆、直观,几句话就把学生行为所展现的八婆、衰男、暴力等形象描述出来了。但是并没有给他们贴标签,而是告诉他们可以展示更高级的版本。


关于这一点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下午饭后到晚课之间,学生自由活动,刘浈勇老师在教室里做准备,用电脑在打字。这时候有个女生拿了一瓶不知道用什么东西混合的液体,然后告诉另一个女生说“走,我们去找姜苏航”。这时候刘老师立刻放下手上的东西跟了出去,了解他们要做什么,最后看到没事才又回到座位。


要做出这样的反应,心是放在学生身上的,随时在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感受是否有不良事件的发生等等。


2019年7月10日

杨洋



下面是二线老师学习后的日记节选


今天杨洋老师的日记给我们的收获特别大,尤其是三个观察角度的描述。一.杨老师分别站在哪三个角度,他是怎样站在这三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的?


在观摩学习的过程中,要切换到老师的角度去思考:他的目的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这个目的的?学生的感受和反应是什么?


要切换到学生的角度去想他所想:他做出这样的行为和反应的目的是什么?是怎样实现这个目的的?以及老师对此又做出了什么样的反应和举措?


站在自身作为观摩者的角度要去思考:我的目的就是从各个角度去对比自己和今日带班老师的区别来反思和提升自己,因此,当今日的老师在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反应时,我也需要去思考,如果是我的话,我在面对学生的行为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感受和反应?与今日老师的不同是什么?


在杨洋老师的日记里,描述刘浈勇在面对两个女生在做一些让人心生疑惑的行为时,即使他当时在写自己的东西,却也能够关注到学生的情况,并及时地作出反应:他在做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和影响?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他的心全都是放在学生身上的。


同时,他也不会因为自己是运动助教,就觉得这件事情不归我管,而我们之所以会出现博文事件,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我们都习惯了彼此依赖,推卸责任导致的,大家都不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认为别人会做的,结果大家都是自私的,最后谁都没有做,就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除此之外,在军训同学读博文问题上的疏忽,也是因为我找了一个要准备夏令营的理由,少承担了很多责任,觉得没关系,夏令营的事情更重要,军训的问题付老师和丹阳可以处理的。我总会觉得,我要把接下来的事情做好,所以永远都是,下一件事情会更好,下一件事情会更好,当下一件事情真正来临,它变成了当下的事情,但我一直在逃避,脑子里想的还是下一件事情要做好,结果哪一件事情,我都没有做好。作为一个老师来说,如果我总想着这个孩子我没有管好,没有关系,下一个重新开始,永远都不为当下去承担责任的话,不去关注当下孩子的状态的话,我永远都无法把孩子带好… …

–chengshuying


今天学习了杨洋老师的观摩日记,收获很大

一、在学堂作为学堂的一员,要时刻对周围有觉察,要有整体思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想成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时刻觉察学生,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生的成长是最重要的。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有什么样的事情,都不能忽略所有学生。当你对学生视若不见的时候。是独善其身,最不负责任的事情。要想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必须从自己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二、学生自由活动时间,刘浈勇老师做事。这时候有个女生拿了一瓶不知道用什么东西混合的液体,然后告诉另一个女生说“走,我们去找姜苏航”。这时候刘老师立刻放下手上的东西跟了出去,了解他们要做什么,最后看到没事才又回到座位。


刘老师为什么会做出这种反应?这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作为一个老师,必须要对他的学生负责。保证他的学生没有危险。时刻了解他的学生。


如果是我。我可能会想一下他们要做什么。但有可能不会立刻跟出去看看。但是这次的夏令营我们就要像刘老师一样,时刻观察周围,尽量保证营期内所有孩子不出意外。尤其营地内有沟有水池。做后勤无事的时候就可以多关注一些这些场地。


我要怎样训练自己才能具备这种能力?

1、要时刻关注你的周围。

2、把自己当做主人,只要看见了就要管。不能认为这不是我的职责,我就可以不管。

3、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果断处理,不拖啦… …

–qiaoxiaolng



明心宣传组


往期文章链接:

什么原因让学生玩游戏玩到愁眉苦脸

成长故事||相信老师,陪伴孩子,静待花开

实现目标的路上,你是否能支持到自己||备考班日记


自立好少年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

做有尊严地可以自由地

行走在地球上的中国人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自立好少年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