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手机,正在导致我们心智残疾


世界之美

何不放下手机看看

全文字数:2239

阅读时间:8分钟



通往地铁的过道上,我快步走着,一边低头刷手机。突然,右肩一震,觉得撞上了什么,抬头一看,是位中年女士。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连连道歉。女士没说话,瞪我一点,眼神中夹杂着愤怒和迷惑,似乎在说:你走路不长眼睛啊。


上了地铁,大家十有八九都在低头刷手机,微信、微博、视频、游戏,指尖在玻璃触屏上飞舞,眼神中闪动着屏幕上的光影。


出了地铁,一位电动车骑士擦着我呼啸而过,原来是位送餐小哥,一手扶在车把上,另一只手还刷着手机。


回想刚才发生的一切,觉得不太正常:什么时候开始,智能手机统治了我们的生活?


卡尔·纽波特


卡尔·纽波特在《深度工作》里引用了一个研究:


斯坦福大学的纳斯博士以数字时代人类行为的研究闻名于世。


他发现,在网上不断地切换注意力会对大脑产生长久的负面影响。


多任务切换工作的人,注意力长期分散;他们会启用更多与当前任务无关的大脑功能,而无法把任务持续下去。


而且,一旦大脑习惯了随时分心,即使在自己想要专注的时候,也很难摆脱这种积习。


例如,如果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刻无聊时光——像排队等5分钟或者是在餐厅里坐等朋友——都是用浏览智能手机来打发,那么我们的大脑就可能已经被重新编排,从某种程度上说,像是得了“心智残疾”。




我不禁毛骨悚然:使用手机的过程,不正好符合纳斯博士所说的“多任务切换”吗?


我们拿起手机,就开始在各种“进程”之间切换:


我们会收到各种提醒或推送:


您有X个未接来电、XX银行信用卡还款今天到期、XX股票今天涨停、您有XX封新邮件提醒、还有今日要闻XXX……


所以,都查一遍。


还有微信。打开微信,就像进了无底洞,朋友圈持续更新,微信群红点闪动,服务号频频提醒,刺激我们不断去点开内容。


若不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任意跟随这些刺激,大脑就会追入一个又一个不同的进程,在每个进程短暂停留,然后又很快进入下一个 —— 标准的多任务切换。


而且,各种手机程序,都设计成让我们容易上瘾的样子。


这样使用手机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不知不觉被重新编排,导致我们注意力涣散,甚至以后都无法集中注意力,这简直太可怕了。


所以,形成了这样的链条:大脑被重新编排——上瘾、注意力涣散——习惯性涣散——其他事情上也难以集中注意力——心智残疾。


更甚的是,快速处理和响应手机里的进程,因为又刺激又轻松,也使得手机成了我们在逃避困难和无聊时的“港湾”。



我有切身感受:


如果把手机留在手边,在工作遇到困难或者感到无聊时,就很容易想去摸手机:


翻翻有没有需要回复的邮件,查查微信里是否有人留言,或者看看之前发的公众号文章点击量增加了多少。


我进入了“最小阻力原则”的陷阱。


“最小阻力原则”,是指如果没有明确的反馈说不能去做,我们就倾向于采用当下最简单易行的行动。


遵循最小阻力原则的结果是,效能很低。没有一项有价值的工作,是在浮潜、散乱的过程中被创造出来的。按照二八定律,它就是那投入80%而只收获20%的部分。


智能手机的出现,开辟了一条快捷通道,提供各种“高刺激、低价值”的事情,来满足我们采取最小阻力行动的愿望。



当然,手机很有用。但我们也要认识到,这种“有用”,伴随着重大代价,如果使用不当的话。


无论是避免心智残疾,还是避免陷入最小阻力行为的泥潭,我们都有必要给自己制定使用手机的原则。


可以参考以下两条策略:


首先,框定时间保护区,在这个时段中不使用手机。


比如,需要攻坚、出成果、深度思考和工作的时段,就需要严格保护起来。把手机静音,并且留在离自己较远的位置(至少不能触手可及)。


如果手机离得较远,刷手机就不容易成为我们当下的最小阻力的行为。毕竟,站起来,走过去,拿手机,再来刷,麻烦多了。


此外,可以设置一些固定的习惯,比如每天什么时候才能看手机;或者事前明确,使用手机的时候只能使用哪些功能。


如果我们不保护好自己,就会轻易被奴役。在很多手机APP的开发者眼中,我们大概连人都不是,只是一堆可以收割的注意力。所以,他们会想尽办法,透过手机来统治我们的生活。


我们必须反击。手机和APP只是工具,不是我们的老板,我们才是它的老板。 


其次,重新认识和安排自己的闲暇时光。


目前的主流意识是:8小时工作,剩下时间用来补偿自己工作中的辛苦。


所以,我们往往把8小时之外的16小时看成工作时间的附庸。比如:工作这么辛苦,工作之余当然要休闲一下,而玩手机则是最好的打发时间的方式之一。


但实际上,借用作家本内特《如何度过一天24小时》中的观点:更好的做法,是把剩下的16小时看成是“一天中的一天”。


这“一天中的一天”,不但不是工作时间的附庸,而且应该更宝贵:


因为它是我们能主动利用的、创造高质量成果的、追求自己目标的自由时间。它是我们为自己工作的时间。


都那么累了,还“工作”,不辛苦吗?


事实上恰恰相反,提出“心流”理念的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伊研究发现:


工作状态其实比休闲时光更容易带来享受,因为工作类似于“心流”活动,有其内在目标、反馈规则和挑战,鼓励人积极、专注地参与其中,全身心投入。而休闲时光则组织涣散,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创造出值得享受的事情。


所以,工作并不累,累是的强迫自己做不想做的工作。但在自己的时间里,进入为自己而工作的状态,可以非常享受。


相反,一直刷手机、看剧等看似轻松的休闲,过后未必让人觉得多享受,反而经常会让人觉得更空虚、劳累。


这里的关键是,要给自己的空闲时光安排特定的任务——特别是有目标、需要专注、能够产出成果的任务。否则,手机和网络将会是一种极具诱惑的选择。想抵御诱惑,就得给大脑事先找好高质量的替代选择。


  

  推荐文章:

  为人父母的终极使命,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

  山长博文:让厌学的孩子把学习变成生活中最有趣和最伟大的游戏  

  开学第一课:付出的人,永远不会孤独

  看完这篇,你还会和别人比吗?


有意愿加入我们一起学习与成长的朋友!欢迎先加入明心学堂入学预备群。QQ群号:548188244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自立好少年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