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看完这篇,你还会和别人比吗?

题记


耿老师和教师团队开会的时候,发现很多孩子都存在和别人比的问题,一进入这种模式就陷入情绪中,多次反复,因此,为了帮助孩子们解决这些问题,耿老师给教师团队布置了作业:梳理下面文章的思维线。因为下面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我们为什么不能跟别人比,真看懂了,就不会再有想要跟别人比的想法了。文章标题如下:


山长博文:为什么不能和别人比?

(摘自山长博文《电影课讲记:《卧虎藏龙》——你唯一的敌人,就是你自己!》的第二部分)。


孩子是家长的复印件,因此家长自身的改变对孩子的帮助远大于教师,所以,也给家长们布置了这个作业。


下面是老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学习的内容、思考和心得。分享给大家,也欢迎大家一起探讨进步。


山长博文链接:点击此处获取链接



第一部分:山长博文

——-为什么不能和别人比?

摘自2011年11月山长博文《电影课讲记:《卧虎藏龙》——你唯一的敌人,就是你自己!》的第二部分。


二、课前故事,校长被他的师父批评了一顿:最后明白应以自己为标尺,做最好的自己!


张校长最近一年来在武术方面的提升令我们很惊讶;拿我自己的体会来说,曾有幸随张校长见到过一些在国内算得上一流水平的武术高手,我自己也向武术人名词典上赫赫有名的大师请教过;尽管我本人因多年受体制内教育的影响,身体底子不太好,在学堂老师中武术属于下等水平,但还是见识过国内顶尖高手真功夫的。去年十月张校长去武汉时,就亲眼见过校长与武汉的高手过招时“惨败”的经历。当张校长和他们过招时,或者将这些高手的演示和张校长的出招做对比时,能明显发现张校长的速度还不够快、身形和步伐走位等还不是太到位。然而,最近见张校长教我们武术,及他和一些来访的武术高手交流过招、与学堂几位武术学得好的老师过招时,我感到很惊讶,觉得与我原来见到的张校长武术水平完全不一样了。现在他能敏锐地捕捉住对手走神或犯迟疑的一瞬间,然后如转鹘之鸟一样快速敏捷地窜到对方身边,在对方最弱的一瞬间发劲,方向变化莫测,往往一招就能制敌,而且整个过程通常不到一秒钟,稍不注意就看不清过程;只知道对方一动,就莫名其妙地被打倒了。


此外,当一个人能看出别人毛病时,代表境界已经比别人高了,校长喜欢看国外的顶级高手比赛,比如武术职业联赛K1和UFC等,最近观看比赛时,校长说发现自己已经能够看出这些国际顶尖高手们的漏洞,能够找到攻击的机会了。也就是说,校长在武术方面的理解和实证,已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最近校长教我们的东西,已经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内容。校长说这些东西,应该是现在已经失传了的武功,外形看起来轻巧优雅,行云流水,但是击中人后力量很大,几乎就是“一击必杀”,至少是书上描述的“犯者立仆”的效果,出击的速度快慢和身形方位都变幻莫测。


张校长说:今天的武功,来源于一直不断地与他的师父沟通和学习,一直在克服自己的弱点。由于这段时间进步比较明显,校长也有些得意,觉得与原来差距很大的国内高手相比,水平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前一天晚上,张校长和他师父交流,问他的师父说:“我现在的武术水平,基本上算国内的一流高手了吧?’师父就只回答了两句话,第一句:‘你只不过才刚刚入门而已。’第二句,‘如果你这样自以为是,就不会进步了’。然后师父就转身而去,不再理我了。”


学生们大哗,说如果张校长都只是刚刚入门的话,他们就连门在哪里都没有摸到了,很有些泄气。尽管师父没有说张校长是否算得上国内的高手,但是以我自己的体会和现在国内外公开的武术公开赛水平来说,张校长肯定能达到高手一级。那么师父为什么不承认校长是高手呢?他这样说到底有什么含义呢?


小瑾回答道:“校长师父的话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校长的层次对于师父的水平而言还是刚入门;其次指世界上没有真的高手与非高手之分,只是层次不同而已。”


小寒:“我认为第一指校长的功夫比一般人已经高了很多,第二是指校长的心才刚刚到‘门口’。”


张校长点头道:“这些理解都有道理;师父不屑地告诉我‘你只是刚入门而已’,但是并没有否认我与国内其他高手相比的水平高低,只是他不愿意提而已;因为他认为这种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原来我问过师父,现在练的这些功夫很好,为什么没有看到别人用这种练习和技击方式?师父也一样不客气地说:现在的人都太笨了,不会用这种高明的功夫。大家也知道国内很多武林人物只重视练武而不修心性,功夫当然达不到很高的程度。


“师父这句话,是对我很大的批评;因为如果你们去跟学堂小班或者幼儿园的人去比,你们都是顶尖高手,可以一个打败几十个;看起来可以很骄傲;但是如果你们跟我比,又会很失落,几十个人也打不赢,会觉得自己连门都没有摸到;你们的心情和判断,都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当然是有问题的。


“师父并未否定我和其他人比武的水平,但是师父的观点,是认为我与这些修行有限的人来比较,因此而自满,是没出息的表现。能够胜过以前我认为无法对付的高手,是自己有进步的表现,算得上是国内高手;但若以我自己为参照物,我个人并没有在武术上尽到我应有的努力,没有达到我应该能够到达的高度,因此根本就算不上什么高手。以我自己应该能够达到的境界来看,目前只是刚入门而已,这话一点也没错;所谓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与别人做比较,无论胜负如何,都是很愚痴的。


“之前我的确会偷懒,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国内较高水平,就自以为是,没有更加努力。师父的话提醒了我,他认为我习武若能更加认真,比如每天多抽出两个小时练功,一年之后能达到更高的水平,速度力量都会比现在高两三倍。既然有这个发展空间的存在,却不去努力实现,纠结于自己与别人相比如何,当然就是不思进取的表现;听了师父的点拨,我更加体会到:人们应该和过去的自己相比、和未来的自己相比;也就是一个人能成长多快,成长到多高,取决于自己,是否在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当你们13岁时,发现自己比12岁时脱胎换骨、进步了一大截,下一年又比这一年有所进步,那么你已经在努力做最好的自己。然而,倘若明年还是保持今年的水平,尽管那个时候别人还是赶不上你,你还是第一,但是自己却浪费了时间,没有获得进步,那就是自己对不起自己。


“不过,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喜欢用别人的失败来证明自己的成功,或者用证明比别人更成功,来证明自己的成功,这样做非常愚蠢。如果一个人用别人来做自己的参照系,一辈子都在千方百计地证明别人失败,以彰显自己的成功,这样的人也许会获得短暂的成功,但是这种成功其实也是失败;因为他用别人来限制了自己无限可能的发展空间,因此他是在努力扮演一个很完美的失败者角色;这种人很可怜。就像是我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比武,以此来证明我的武功很棒,这样的行为只能代表我很无聊、虚伪、不长进。同时,又会让我不敢走出幼儿园去面对更强大的,我可能会失败的对手;这样做的本身,就已经是失败了。拿破仑就很有这种进取精神,他说:被世界最强的对手击败并不是耻辱。”


“下课后你们可以去看看后院里我种的一些植物,同样的一批种子,同样的成长机会,有的长得高,有的长得很矮,有的种子还没发芽就死了,有的发芽后枯掉了。这些植物如果对比它长得高的感叹道‘你好伟大’,然后对比它长得低的鄙视地说‘你真渺小’,是很不长进的表现;人也一样。当你以别人为参照物时,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虚假、毫无意义的,只有跟自己相比,才会得到真正的成长。当我以自己为标尺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根本不需要和别人比,不需要试试看我能打赢多少人。我和师父武功水平的差距,同你们和我之间的差距一样大,甚至更大;师父的武功高明到不知怎么就能一下子绕到别人的背后,我起码要两步才能绕到别人身后,要慢很多了;我不需要通过打败你们来证明我的功夫棒,同样师父也不需要用他比我强来证明他武功很高。我们都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这部电影,其实就是讲:人应当如何面对自己,如果任性妄为,不从自己的心上去找问题,就会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很深的伤害。”



第二部分:耿老师梳理的博文思维线


第一段:从作者自身的理解说明山长的武功已经很高的现实。


第二段:从另外的角度说明山长的武功高,1、山长能发现别人的问题。2、山长能教市面上见不到的武功,其境界已经超出市面上可见的功夫了。


第三段:引出问题:山长开始得意了,去向师傅求证自己是否已经成为国内高手,结果被骂自以为是,引出下面的话题。


第四段开始至最后一段,为什么比别人强也不是高手,以及为什么不能跟别人比的六个层次:


1)为什么不能和别人比的第一个层次:跟别人比没意义。


真正的高度在哪里都不知道,怎么比?现在的人只练武不修心性,功夫无法达到很高的程度,跟他们比也是没有意义的。


2)为什么不能和别人比的第二个层次:跟别人比的本质是把自己的心情和判断寄托在别人身上。


前面延续上一段继续分析跟别人比的结果,有比自己高的人,有比自己低的人,可以骄傲,可以失落。跟别人比的本质,就是把自己的心情和判断寄托在别人的身上,是有问题的。


3)为什么不能和别人比的第三个层次:跟自己比不是比水平,是比心态,比努力程度。


回到自己身上,类比跟修行有限的人比而自满,是没出息的表现。但又从现实出发说能胜过以前的对手,是自己有进步的表现,引出思考:以自己为参照物,怎么比?比技术水平吗?不是的,是比努力程度,有没有尽到应有的努力,达到应达到的高度。而不是反过来跟别人比,就算赢了,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也是愚痴的。


4)为什么不能和别人比的第四个层次:跟别人比会停滞不前,因为成长取决于自己,取决于是否付出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山长现身说法,只是跟别人比水平,是很容易停滞不前的。因为,人的能力的发展空间几乎是无限的。你没有全力以赴,就不能把自己最大的潜力发挥出来。而生命最重要的是要对得起自己。


5)为什么不能和别人比的第五个层次:跟别人比是用别人的高度来限制自己更大的成功,所以就算成功也是失败。


先转换角度,大多数人都是用别人的失败来证明自己的成功,这种成功也是失败。理由是,用别人的高度来限制了自己无限的发展空间,这样的成功,不管能比过多少人,都是完美的失败者。举例和幼儿园的小朋友比,结果幼儿园就成了我们走不能出去的天花板,以后也不敢走出幼儿园,因为走出去就有可能输,所以这本身就是失败。


最后举了一个拿破仑不是这样比的,拿破仑曾说:失败在最强悍的对手面前,并不是我的耻辱。


6)为什么不能和别人比的第六个层次:道法自然的角度来说明,我们不需要跟别人比,只需要不断从心上找问题,不断完善自己。


大自然的植物从来不比,只管成长自己。人也一样,以自己为标尺,从自己的心上去找问题时才能不管功夫高低,不断完善自己。


第三部分:家长和孩子的学习反馈



01

认识到我们都喜欢和别人比


少年时由于懂事早,7、8岁就开始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得到邻居及亲友的赞扬,与其他孩子相比自己也觉得很光荣。


初中毕业考进当时的部属学校,可谓一时风光无限。与别人相比觉得自己真的很厉害,自信心(应该是自大)膨胀。开始真的把自己当回事,“我”开始要以自己为中心了。


后来到新学校见到的同学都是高手,好像都是天才。相比之下觉得自己即使很努力也赶不上,那几年心里又觉得很窝囊。


朱瑾一爸爸


按五行说法,我是一个金性人,且阴金较重好分别,最喜欢习惯性地与人比较,而大多时候自己是无意识的。


初次与人见面时最容易起比较心,与人比长相、比财富、比口才、比学识,几乎无所不比。遇到各方面比自己强的人时产生自卑感、不自信感,比人强时则生起傲慢心、优越感,从而轻视对方,对人不够尊重。面对较弱势人群时还会虚荣心作怪,假装做好人、装谦卑,而本质上却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


林楚渊爸爸


我在英语和运动上都存在喜欢与别人比的心态。


比如学英语时看到别人过得飞快,两遍就过了,我自己就会拼命想赶上他们的进度。很多时候明知道自己还不熟,有些句子读的不清晰,但还是去过了。这个时候,我心里想的就是进度,而完全没往提升自己的方面想。


运动时,在做了大运动量之后,看到别人全都累的倒在垫子上“废了”,我也累了,就也跟着倒着、坐着,休息很久不运动。其实我的体力不到几分钟就恢复了,本来还可以再做较大运动量的,因为别人休息,我也就给自己灌输“这么大的运动量,我已经累的不行了,不可以再做了。”的信息。但是显然这不是我的极限。


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我实在是太容易受别人影响了,潜意识上都想着别人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唐浩雅


02

原来和别人比就是找感觉


爱与人比较的小我之心所起的各种念头,有时连自己都觉得恶心难以接受。虽然在理性上知道自己与人比较没有任何意义,却是一种不由自主的习性反应,大多是在自己没有觉知的情况下发生。


这是典型的找感觉型的人的心理反应模式。因为其背后动机都是为了求认同,试图从他人眼中得到被人尊重、赞美、欣赏等好的感觉,得到时开心、忘形,得不到时产生挫败感、无价值感,对人心生怨怼。


林楚渊爸爸


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比如学习、运动、身高等都会成为比较的内容。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自己心情会很失落;如果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强,自己会升起骄傲的情绪。比较的结果是自己的情绪会随着孩子的表现而起起落落,被孩子的表现所左右。


背后的“心理机制”也是一种找感觉,找一种我的孩子是最棒的感觉。同时也把孩子的表现当成一种炫耀的资本,把孩子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没有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无论如何比,总会发现孩子之间存在差异,既然差异真实存在,以真实存在的事实来左右自己的心情,背后就是不承认事实,有可能还会颠倒是非。


董丹阳爸爸


前几天,有一个同学每天都问我好几遍我英语过到哪儿了,并以我为目标想超过我。


刚开始只是觉得自己不能被他超过,然后更用心的过英语,但是他说了太多次之后自己也就无意识的去和他比了。因此,我在过英语的时候总是会分心和着急,总是会去关注他过没过。因此自己学英语的质量就下降了好多。


其实自己和他比,就是一种找感觉的心理,没什么意义。因为他不管比我强,还是比我弱。比赢了还是比输了,对我都没什么好处。而我如果一直和他比,还会限制住自己,只能在这个水平左右,不能进一步的发掘出自己的潜能。


董丹阳



03

真要成长,和自己比最划算


如果真要成长,就是自己跟自己比最划算。这样就算一时间路走错了,但本事、功夫、修为都还在身上,也是一直在长进的,所以也没浪费什么时间。


对孩子也是,如果你只关注他的今天是否比昨天有进步,那你就总是喜悦、开心和肯定的,不会是焦虑、无明和彷徨的,“忌人忧天”本来就是多此一举,但我们很多的人就是爱乐此不疲。


李钒玉妈妈


其实,我完全没有必要和别人比。更重要的是聆听自己的心声,自己要的是什么,如果别人要的不是你想要的东西,比根本就没有意义。与不如自己的人比,胜了情理之中;与强过自己的人比,失败也是情理之中;更进一步,不管别人是否比你优秀,决定你能否进步,学到更多东西的还是你自己。由此可见,人应该与自己比,现在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比。才是真正的进步和成长。


宋文硕妈妈


我一直想要追求“优秀”,其实我关注的是“优秀”的结果,因此我会通过与别人的对比来证明自己很优秀,然后又因为比不过别人,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心情就低落。这实际上就是在找感觉,通过对比别人来让自己找到一种很优秀的感觉,以前我比较恐惧实战竞争,就是因为我很难找到好的感觉。


这就是因为追求“优秀”而让自己逃避失败,阻碍自己真正的成长的一个误区。真正追求优秀的做法,是不断提升和突破自己,每天都把关注点真正放在自我提升上,优秀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谭琛怡

04

 

和自己比:今天有没有比昨天更拼


如果我们跟更差的人比,其实就是在找“我很厉害”感觉。如果我们跟比我们更优秀的人比,就要看我们所谓“比”的心态了。心态不同,目标不同,结果也不一样。如果我们比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自己也很能干,其实还是在找感觉,肯定是不对的。如果我们比的目的是为了寻找自己的不足,为了更好的进步,就是应该的。

 

以前自己要求完美,别人评价我三分努力等于别人十分努力,我就满足了,我现在也一样努力,看上去两者很像,但背后心态不一样的,因为现在我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只在意自己今天是不是比昨天更努力。


以前做事追求感觉,想被大家表扬和重视,心里有期待,做不好时会懊恼和着急,甚至会迁怒家人,而现在做事是会做好事情的本身,心态是平静的,别人的看法不会去在乎,尽力做到最好就行。


王鼎涵妈妈


超过了自己以前比不过的人虽然也能说明自己在能力上有进步,但是更有价值的事情是和自己比,而且不是比能力的进步,而是比心态,比自己有没有比昨天的自己更努力。这样才是更有价值的。


这让我们能够踏踏实实的把一件事情做好,但如果我们总是关注能力有没有进步,就会陷入找感觉当中,去寻找自己有进步的感觉,而这无法实现提升自己的目标。


唐浩雅爸爸


我们真正要比的是心态,或者说我今天有没有比昨天更拼,有没有做到全力以赴。当我们每天都做到比昨天更努力的时候,我们的水平肯定会提升,然而,如果我们只是在想着我今天的水平有没有提升,把关注点放在结果上,反而不会有很大的提升。


这里耿老师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耿老师在去年改博文的时候关注的是她今天在1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之内有没有踏踏实实地改博文,而不是关注她今天思维水平有没有提升,最终的结果是虽然并没有关注结果,但是,思维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反观我自己,比如说:我以前认为至上就是要跑到所有同学的最前面。但是,现在发现这只是在找感觉,只是为自己找到一种成就感,并没有做到真正地至上。想要做到至上,我就需要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在自己每天有没有比前一天更加全力以赴上,而不是关注自己结果上的进步。


苏郁涵


当我的心态变成关注自己今天是否比昨天更努力的时候,对于本周的运动比赛以及明天的摔跤都没有太多的恐惧了,心情从曾经的紧张压迫变得放松自然。


我决定对于明天的摔跤,我要更多的使用技巧而不是蛮力,无论结果的好坏如何,在最后结束的时候都要认真思考一下自己失败的原因或者还有哪些点可以做得更好。


包括以后的比赛,我都可以在赛前给自己定一个这样的要求,比如我规定通过这次比赛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突破,类似于要突破上一次训练的记录这种。让自己的注意力真正放在自我提升上,而不是表面的输赢。


谭琛怡




    编辑整理:明心网校宣传组


推荐文章:

山长博文:让厌学的孩子把学习变成生活中最有趣和最伟大的游戏

开学第一课:付出的人,永远不会孤独

没过青春期的中年人

家长分享||新教育学堂,到底在学什么?(下)


有意愿加入我们一起学习与成长的朋友!欢迎先加入明心学堂入学预备群。QQ群号:548188244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自立好少年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