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为什么学英语使中国教育遭毁灭性打击

   

前言


学英语是为什么?为了兴趣?为了外交或出国?为了多个技能?多个机会?“全民皆英”的出路在哪里?孩子学英语的前提条件和目标缺一不可,本文将带给我们全新的思考。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对教育的关注,从对体制本身的批评,进入到更加实质的批判。今天从网上看到这则新闻,转帖下来,对其中的一些观点做了解读(红色字是耿宁静的解读)。希望更多的家长有所警醒,让孩子们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思考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该如何利用有限的生命来实践自己人生的目标,更早的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被动的成为“别人”选择的执行者和牺牲者。


政协委员:学英语使中国教育质量遭毁灭性打击 2013年03月11日21:25 中国网 我有话说(162514人参与) 

中国网讯  英语是当今世界应用最广泛的语言,为了加强与外部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我们需要培养大量熟悉和精通英语的人才。但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认为中国应该制定科学的外语教育战略。


显然“加强与外部的交流与合作”是少数人的事不是全中国人的事。可是,全中国的孩子都在学习英语,为了与外部加强交流与合作。请各位思考:这是您的孩子的目标和使命吗?


1


张树华说,重视和学习英语只是一种手段,是基于我们改革发展的需要,一些教育部门和机构却本末倒置,将它当作了唯一的目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深受其害,荒废正常的学业,使整个中国的教育质量遭到毁灭性打击,汉语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教育部门为什么会“本末倒置”?导致本末倒置这个事实的帮凶是谁?如果教育官员们稍微具备一点常识的思考能力,就不会让全中国的学生都来学习英语。“不尚贤,使民不争”,那么教育官员们尚英语为贤的目的是什么?在全国的英语热中,受益的到底是谁?


真的是我们的孩子们吗?李阳和新东方,他们做的到底是教育本身,还是在“卖英语”?而作为英语消费者,家长们到底从英语中收获到什么?学习一种语言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交流,更重要的是要学到这种语言人群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可是,英语的贩卖者们真的教会了孩子们英语国家人群的思维方式么?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每年几十万的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扎堆,只形成中国留学生圈子却极少与外国学生交流?

大量中国的优秀学子在出国之前的目标就是:在国外找个好工作。毕业后甘心在国外充当着帮助别人实现目标的“工具”,这难道就是中国教育部门希望的“对外交流与合作”?难道就是家长们希望的“出人头地”?不过是主动投怀送抱的劳务输出而已。如果中国家长花大价钱学习英语甚至出国并实现了劳务输出的目的,有没有想过,你的孩子的后代将会如何?他们的命运是否和他的父母一样?你真的以家中有个给外国人做事的打工仔而自豪?



相反,我们从媒体上看到外国学生到中国留学的动机更多的是“了解中国文化”,而这种价值观也许不被中国家长所认可。因为我们中国人太“务实”了,如果不是服务于生存,不是为了赚钱,那学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这种以满足“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导致了很多家长把英语当成一种“技能”来让孩子学习和掌握,忽视了对英语思维和文化的学习。也直接使得掌握了更多技能的孩子成为“工具”本身。

     

当然,如果中国的家长具备一点理性思考的能力,真正认识到孩子可以掌握的“工具”其实很多,英语不过是其中之一。根据中国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观点,英语也应该是1/360才对,怎么也不至于全民学英语。


因此,导致英语学习本末倒置的根本原因不仅是教育部门和那些官员们,家长们没脑子,不具备真正的思考力,无法对自己的选择进行充分的思考和判断,也是重要原因。这又让我想起《V字怪客》那句台词: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想知道施害者是谁,就低头照镜子。


2


张树华认为,“英语热”耗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英语学习风”现在已经刮到幼儿教育中来。幼儿园时期就开设外语必修课,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和接受能力。



中学阶段,英语始终是语文、数学之外的三门主课之一。英语在大学被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过不了四级就休想拿到学位。四级考过了,学生要接着准备考六级,准备研究生英语考试。频繁的英语考试消耗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使大学的专业课遭到沉重打击。 

    

对很多大学生而言,专业课只要考及格就行;毕业论文也只是走走过场罢了。结果是,中国的大学教学质量每况愈下,已经接近世界高等教育的最低水平。

从幼儿园到大学,中国的教育者们对英语“毁人不倦”的能力充满信任,以至于“无英不英雄”。结果是,孩子们的英语水平不能跟外国人正常交流,国语水平也不能准确表达自己。这种不中不西的教育成果,使得投身于中国教育的孩子们,终其一生为英语苦,为人生苦。英语不过关,拿不到职称,导致自己专业能力无法得到承认。

陈丹青在清华美院任教授时,就为自己的学生受此不公平待遇愤而辞职。那些英语过关的人又如何?前一阵被美国丈夫抛弃的北大才女马楠,在MIT自杀身亡的郭衡,都是“为人生苦”的人。如果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会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以她们的聪明和用功,又怎么会出现无法与自己的丈夫处理好关系,无法在世界精英聚集的地方看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呢?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的失败。


3

张树华说,对于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来说,英语更是具有“一票否决”的关键作用。每年,都有很多专业成绩优异的考生因为英语没过线而惨遭淘汰,而一些专业平庸、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成了录取的亮点。“考研就是靠英语”的说法在很多老师和学生中颇为盛行。

在张树华看来,那些从事中医、古汉语、二十四史研究等工作的,不管在实际工作中能否用到英语,只要参加职称评定,就必须经过外语考试这道门槛,这显然没有必要。

这不是必要不必要的问题,是拿不拿自己当人的问题。这样的政策,置中国自己的文化于何地呢?


4

张树华呼吁,在社会舆论以及教育和用人等政策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形成了这样畸形的语言格局:英语成了我们在这个社会生存的一个资格和门槛。

为何会如此?在这个门槛下生存的中国人,是怎样的生存状态?

张树华指出了这个现实,却没有分析原因。中国人默认等级,有了门槛,就有了进入更高等级的可能。这一点,从中国的科举制度,到今天的应试教育,再到英语热,都是给人们进入更高的“等级”提供条件。只是,默认等级的心态本身,就没有尊重自己,当然就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了。


问题是我们掌握了英语就认为自己比其他的中国人更加“高级”,是否也就承认了“英语国家的人比中国人高级”呢?这可能就是中国留学生普遍得不到外国人尊重的根本原因。因此,是我们要学会自我尊重的时候了。


5

     

张树华认为,“英语热”耗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成本高、收效低;同时英语教学与应用严重脱节,教学陷入自我折磨、自娱自乐的怪圈。学生从小学一路拼杀到大学,12年的英语学习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是为了几个考试,不能不说是极大的浪费。张树华引用英语教育界泰斗张道真2010年10月接受媒体关于国内英语教学的访问时说:“目前国内学生学到的基本都是哑巴英语,而哑巴英语和没学过英语没有什么区别,传统的考核方式应该被彻底打倒!”


让张树华痛心的是,全民学英语的教育方式已经弱化了对汉语言的学习。他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0.8%的人确认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受访者中,54.4%的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国内的教育环境缺乏对母语的热情,国人的汉语日渐退化,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这里实际上谈到机会成本的问题。如果我们把学习英语的钱,投资到其他的领域,所产生的实用价值,可能远远高于学习英语的实用价值。看看今天各高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有答案。


各位可以看看这个表:



来自http://wenku.baidu.com/view/327ed70fba1aa8114431d9aa.html。还有这段:去年在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按照就业率和薪资情况划分,在被调查学生的热门备选专业中,英语是2007届至2009届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就业率持续走低。因此英语专业被划入“红牌专业”。来自http://www.hjenglish.com/new/p144704/。


 如果我们把这些投资,用于对孩子的生存更加重要的教育,比如思维的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思考自己人生的目的,更早的开始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家长们的投资也会更有价值一些。比如健康教育,至少可以让孩子们有个健康的体魄,了解身体的奥秘,掌握一些中医常识,不仅自助,还能助人。可惜,大多数中国人没有接触过这些教育,不懂得他们的好处,又没有教育部门为这些学科“尚贤”,所以只能当个糊涂虫,成为一只任人宰割的绵羊。


6

      

为此,张树华建议:

1、重视中文教育。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基因、文化密码,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各种象征、情感、记忆,承载着他们对起源、目的、价值的共同想象。汉语是传承中华文明的唯一纽带,在传承文化、训练思维、塑造精神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2、建议从小开始重视中文教育。小学至初中,重视中文语言文字和口语表达的教学。除语文、数学课程外,大幅度减少英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变成高年级后的选修。大幅度减少各类考试的科目,给孩子体会中文语言和中国文化的逻辑和美感留下空间和时间。



3、治理中学、大学、考研等各教育阶段的“英语崇拜症”。确定外语教育中英语与其它外语合理的比重和格局;职称晋级和干部提升与外语水平要求不应该一刀切。


4、在大学课程中改变英语教学方向和方法,重视与外语相关的应用教育。 


5、除外语专业外,降低外语分数在高考中的权重。(今日中国记者 李国文)


重视中文教育,更要重视思维教育。可以不学英文,要学习西方的一元思维。从一元到二元,才能更好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当大家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自然不会崇拜英文。与之相关的政策自会随之改变。


这需要更多的人从我做起,提高自己的思考力和判断力,学会自我尊重。今日学堂以“教其心,育其身”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家长们的认可。今年元旦,张老师关于英语学习的经济学演讲,唤醒了家长们对英语学习的认知,各位可通过学习英语学习经济学录音整理,来提高对英语学习的认识,早日为自己的孩子做出更加智慧的选择。


编辑: 琛怡妈妈

文章链接:

一篇博文改七遍的收获

当学生准备好了,老师就来了

怎样听山长的讲座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有意愿加入我们一起学习与成长的朋友!欢迎先加入明心学堂入学预备群。QQ群号:548188244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自立好少年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