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补充因果常识,塑造向善之心

温馨提示
在阅读前可点开音乐,愿您的生命更加绽放!
【字数共计1760字,读完预计4分钟】

因果教育是建立孩子责任意识的基础,而具备因果常识的孩子对自身行为多一份觉察和自省;这也是孩子持续成长的核心要素之一。

比如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个人的行为边界在哪里?因果规律跟自己的行为关系是什么?这也是本周开启“断恶修善”因果常识课程的初衷。

01

扩大认识
首先,指导员带孩子们观看了BBC纪录片,从自然界动植物的生长规律中,大家发现万事万物都遵循着因果法则运行,那么,我们该如何学习自然之道让自己活得更好呢?
对此,指导员通过一堂《因果常识课》帮助孩子们理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中的因果联系。
本课程讲解了“业”可分为“身、口、意”是由三种途径造成的,也就是思想、语言与行为。其中又可以分成善业与恶业两种属性。
不同的业因会导致不同的业果,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所以,我们不需要抱怨现状,也不要推卸责任,因为一切的结果都是自己过去的造下的业所造成的。如果我们不希望自己消耗福报,那我们就要学会感恩,学会付出,自强不息。
接下来,孩子们很关心具体怎么断恶修善的问题。那么,首先,此刻开始就要练习观察自己的行为,多造善业,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原则,为自己积攒功德福报,创造未来美好人生果报在当下的善因。

其次,通过“盲龟浮木”的小故事,讲解“人身难得”的意义,既然拥有做人的机会就要不断提升自己,活着要有理想与目标,如果活得像动物一样,那就太对不起自己这个“人身”了。
听完因果常识课之后,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也希望对此有更多地了解。
那么,接着指导员通过电影课《与神同行》针对“断恶修善”的主题做进一步的讲解。电影是韩国片,讲的是关于一个人离世后在49天内,如何经历7次审判的故事。
通过这部电影,帮助孩子们意识到,我们做的一切行为都是有结果的,如果我们希望得到善报而非恶报,就需要像电影当中的主人公学习。
电影开始,首先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你希望自己死后,有多少人为你哭泣?稻盛和夫离世后全世界都在怀念他,为他哭泣,但一个无名小卒只会有身边的亲人为他哭泣。如果自己希望死后像稻盛和夫一样,生前就要做像稻盛和夫一样“服务、奉献”的行为,这样自己才能获得荣誉,才会被大家记住和怀念。

接着,根据电影中的审判,讲解两个内容:
第一,杀人或间接杀人。启示:你做的任何事情不一定会直接影响到他人,但会有间接伤害或帮助的结果。所以,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谨慎,也许我们的思想、语言、行为,就会影响或伤害到他人。
第二,怠惰。启示:浪费人生与生命有两种表现,没有珍惜时间或用生命追求没有本质意义的事情。对此,就算再努力、再拼命,如果是为钱而活,也算是怠惰,因为我们没有为世界做出真正的贡献。所以我们要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就需要清晰的人生目标,并利用好每一天时间,持续为目标努力奋斗。

最后,孩子们一起反省生活中浪费时间的行为,并讨论如何将课余时间利用起来。

通过这部电影给孩子们塑造三点价值观:

第一,一切你做的坏事,终将回到自己身上。所以活着多为自己积福累德,发善心做善事;
第二,不要等到死了之后再去后悔,活着的时候就要把想做的事情,尽可能的做好;
第三,不要对任何事情有情绪或执念,一个念头足以让你困顿其中。所以学会原谅、理解和宽恕,学会为自己承担应有的结果。

02

践行
在“因果常识”课后,日常教学通过做事、运动、学习和弟子规行为指南等方面展开因果在孩子自身的对照。

首先每天做事板块检查反馈就是在帮助大家看见自己每个当下的“果报”是由自己过程中行为积累的“业因”造成的,如果对当下的结果不满意,大家需要做的不是抱怨和指责检查员的问题,而是去反思做事过程中自己是否有“偷懒、磨洋工”的现象和不劳而获的心理;只有改变行为心理上“不好的业因”,才能收获想要的“善果”。

其次,在同学关系上,每一位同伴都是自己积累福报的善缘,当自己发善心,说善语,经常帮助他人时自然收获友好的同学关系,受人欢迎;反之,日常同学相处中喜欢斤斤计较,强势霸道,不顾及他人感受的话,自然也得不到伙伴的认可和喜欢。
最后孩子们为了给自己积攒更多的福报,不仅越来越乐于帮助他人,还积极承担起每周六后厨供餐的工作,用服务校园,成长自己之心广结善缘。
以上是本周明诚班主要的教学内容。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清慈 edu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