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亲子关系||破解亲子沟通障碍背后的机理,让沟通变得亲切自如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QC

清慈edu



沟通案例前言

最近有位家长遇到跟孩子沟通的障碍,她把通话记录发给指导员,寻求帮助。我们摘取了通话记录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的基调跟前半部分类似。大家看完通话记录,请问是什么样的感受?


向上滑动阅览


妈妈:现在做事情,是开心的做还是不开心的做呢?

孩子:我想回家

妈妈:你在那有什么不开心的吗?

孩子:没有啊

妈妈:你那里有那么多的老师和伙伴,为什么想回家?

孩子:不回答

妈妈:你能独立在学校能独立学习生活,爸妈为你高兴。

妈妈:你在那学习的机会很不容易哦,你有没有做你应该做的事啊?

孩子:不回答

妈妈:你何小伙伴们相处的好吗?

孩子:不回答

妈妈:这几天做了前滚翻了吗?

孩子:做了2000个。

妈妈:2000个是指导员给你们的目标吗?

孩子:不回答

妈妈:你在那和老师相处的好吗?

孩子:好

妈妈:你们上次是不是去吃自助餐了?

孩子:是的

妈妈:那你吃什么了?

孩子:没吃多少,因为我在复食

妈妈:那你很厉害哦,能做好自我管理。正常情况下你会选择多少菜吃?

孩子:正常,我要把所有的都吃遍

妈妈:那你要说做到哦,吃撑了也得吃哦。要是爸爸妈妈的话会选2-3种,因为吃是为了完成我们的目标,而不是为了吃,我们要慎重管理我们的饮食。

孩子:我想吃冰淇淋,要吃好多!

妈妈:那好,你回来了,妈妈给你过个冰淇淋节。

孩子:妈妈,我要把所有的零食都吃一遍。

大家看完通话记录,会不会跟小编一样的感受?就是父母极力在找一些话题跟孩子互动,但是孩子的反应是非常漠然的。所以父母一定会感觉到很纠结,为什么孩子都不回应?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孩子这一周是不是有哪些委屈,会不会心理上有什么阴影?家长有可能陷入到一些自己想象的故事当中了。如果我们不清楚孩子呈现背后的机理,以及没有提前梳理沟通目标的话,我们就容易被现场的环境、情绪氛围和感觉带着跑,导致我们可能会陷入到焦虑当中。


亲子沟通遇到障碍的原因?


是不是因为孩子进入新教育,平时跟孩子沟通的机会变少,就导致障碍到亲子之间的关系呢?让我们以结果来说话,看看身边的在新教育走得好的家庭,亲子关系是不是越来越亲密,沟通越来越顺畅?

反过来看,那些天天跟父母在一起的孩子,就一定是沟通顺畅的吗?特别是到了青春期时的亲子关系,更多的是无效沟通。可见沟通障碍的产生不是来自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而是跟父母懂不懂沟通,有没有提前做沟通目标的梳理,有极大的关系。

现实中,家长往往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跟着孩子的情绪走的,所以必然会导致经常性沟通的无效,这个问题不解决,沟通的障碍和卡点就会越来越大


亲子沟通的目的


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要跟孩子沟通?是闲的没事去聊天?或者说一周一次电话是任务要去完成?如果大家这样想的话,我们能预测到,那沟通大概率会是无序的、随意的,效果是很难得到保证的。

任何时候父母的首要职责都是为了帮助孩子,让他们学会独立,尽可能地迅速或彻底地教会他们在没有家长的情况下可以独立的生活,包括教育、沟通、陪伴,都是以这个目的为导向的。所以说怎样沟通能够帮助到孩子成长,我们就应该怎样去说话,而不是仅仅单纯的培养亲情。当我们清楚这个目标了,那么我们就知道接下来该怎么样去说了。


沟通中孩子大概的障碍性反应

先跟大家分享一下,在跟孩子沟通过程当中,孩子经常会出现的一些反应:
第一不会说,第二不想说,第三不敢说。


不会说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如果我们父母平时讲话不清晰,也不够精准的话,自己在表达的时候前言不搭后语,也没有任何的逻辑体系,那么就会让孩子也养成说不好话的这种现象。

比如孩子正在说话的时候,有的家长又想起另外的事情,然后马上又会转到另外的事情上。这个时候孩子也会养成一句话还没有说完,马上又接另外一句话的习惯。

不想说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据我们了解,上面这个孩子就非常明显的不想说,她的回应基本都说不知道,实际上是她心灵关闭的一种表达方式,关闭心灵往往源于父母过度的关注和干涉,或者说长期忽略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而造成这样的现象。

那么大家自己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平时对孩子有求必应,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需求的情况下,家长就把孩子该说的、该想的、该做的,全都已经提前准备好了,那孩子当然不需要再去说话。

我们这边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有一个孩子刚来的时候,他是真的不说话,基本上就在等着你来直接帮他做,为什么?后来有一次我们就发现,他在跟他父母互动的过程当中,孩子在吃饭,他不需要自己去端饭盛饭,然后嘴一拢,妈妈就像仆人一样,把他的饭给他端过来了,筷子摆好了。父母知道孩子在表达什么,想做的事情提前全都做到了,他就不需要说话,所以他肯定就慢慢养成了不想说话的这样一个习性。

所以不愿意开口说话的孩子,大多数情况下是源自于父母过度的关注和干涉。当然也有一些情况,是因为孩子在表达的时候,父母听不明白经常不买账,表达经常无效后,孩子就不愿意说了。

不敢说大都是因为父母过于严厉的惩罚,给孩子带来了一些心理阴影,所以就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当然也有一些孩子个性使然。


价值观冲突造成沟通的障碍

在学堂的孩子,他们的价值观总体是至上、突破、服务、进取这样一系列比较正向的价值观,但家长已经把孩子送进了新教育,还是事无巨细的去关注他,特别是关心孩子吃的怎么样及各种冷暖和感觉。

当孩子正向的价值观和家长这种追求舒服、温馨以及满足口欲的感觉这些价值观相冲突的时候,那么孩子的思想是一定打架的,所以这个时候也会导致孩子不愿意说。


这名孩子其实她在校表现的还是挺好的,各个板块每一拍都能跟上,在班级当中做得也是相对出色的。但是为什么她一直想回家,因为人性是喜欢舒服的。

在聊天记录下半部分提到奶奶经常带她出去吃汉堡,吃糖,吃很多好吃的。相比较而言在家里很舒服,虽然在学堂获得了一些成长的满足,但是一旦跟家长沟通,就会链接上她曾经被满足的记忆。所以她的第一反应会是学堂太苦了,家里太舒服了,我干嘛要在学堂待着?价值观上的打架就会让孩子产生情绪上的一些反应和行动上的障碍,导致虽然她的能力还是可以的,她不愿意去突破,属于那种跟上节拍就满足型的孩子。

我发现在新教育圈,即使有一些伙伴入圈内都已经10年左右的时间了,但是他们还在按照过去的一些价值观去做的话,孩子的成长非常反复而且并不是很明显。所以我们必须要审视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就是说我到底信奉的是什么。如果我认为吃喝玩乐是人生必须享受的,那么我们建议是把孩子带在身边,至少这种价值观不会分裂,不会让孩子很纠结,因为快乐来自于比较,痛苦也来自于比较。

如果我们在跟孩子沟通之前,没有搞清楚我们价值观定向的问题,我们有再高的沟通技巧也不起作用。接下来分享一下父母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孩子在沟通上产生的一些障碍。


如何避免跟孩子沟通中的障碍

01

我们要正确的认清自己的孩子



我们相信孩子是本质具足的,相信他内在是有很高的智慧等待被唤醒,不过我们还得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静待花开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不要盲目地认为我的孩子已经是神或者佛了,现在他只是一个人。因为他是一个人,身上必然有人性的弱点,对于每个孩子内在的神性是需要通过教育的手段被唤醒的,因此我们需要很客观地看待孩子身上的一些现象。

对于符合我们对孩子成长目标的现象,我们就不断地去强化它;但是有些现象它是不符合的或者是相反的,比如说有些孩子喜欢吹牛讲大话,或者说钻空子,还有一些小投机的行为。很多家长的教育目标是希望孩子成为中国王子、中国公主,这是一个非常高贵的目标,但是这些钻空子耍小聪明,它显然不符合中国公主、中国王子这种高贵的品质,我们现在是不是要加以规避和破除?

所以我们一边要相信我们的孩子,他有当中国王子和公主的潜力,同时我们要看到孩子身上的一些问题点,帮助他加以克服,这样才是正确认清自己的孩子,而不是盲目的被孩子本质具足的这样一个概念所蒙蔽,错失了孩子调整的黄金时间。


02

教育者要认清楚自己的位置




因为不管是指导员还是家长,我们只能扮演一个指引者的位置。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不是神,现在是有很多的神爸、神妈认为自己能替孩子做一切的事情,帮助他们解决一切的问题,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举一个例子,台湾有一个影星叫狄英,她对孩子是极尽的宠爱,帮助孩子解决一切的问题,儿子12岁才断奶,并且还跟妈妈睡在一起。后来孩子出国留学,因藏匿枪支而被抓捕。


他为什么藏匿枪支?其实他不是那种很恶的孩子,而是他想证明自己长大了,他觉得他可以有能力去保护妈妈和自己,他想显示自己男子汉的一面。

所以我们看到这种可悲的结局,是来自于父母太把自己当神了,要帮助孩子去解决他成长当中的所有障碍,但实际上障碍到的是孩子,因为没有把我们的孩子放在一个真正的人这样角度上,让孩子经历他应该经历的开心喜悦以及种种失意沮丧,帮助孩子从青涩走向成熟,所以我们要清楚自己的位置。


03

父母和孩子要承担各自的责任




那么孩子要承担什么责任呢?他要承担自我成长的责任,他要学会在这过程当中多努力一点,多认真一些,多踏实一点,如果没有努力没有踏实的话,就得承担相应的结果,比如说行为上的一些结果对治。


所以作为父母不能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这一点很重要。我们有一些孩子,刚来的时候都7岁了,居然连擦屁股都不会,有的甚至连蹲坑都不会,为什么?因为在家里用的是高级马桶,不用擦屁股,直接从马桶里里冲洗,就导致孩子到外面如厕的时候也是直接坐在蹲坑上面,上完厕所后不会擦也不会冲厕所。这样的孩子看起来很舒适,其实根本都不快乐。为什么孩子来到学堂后每天运动、做事和直面挑战,反而更快乐?实际上是因为孩子在这里学习自我承担的过程当中,感受到自己是有用的,自己是能做到的,自己是有价值的这样一种成就感,这是每个人灵魂的需要,所以他会快乐。

孩子承担自我成长责任的同时,父母要承担自我的责任,不要把自己的责任加到孩子身上。我们父母是不是对自己也应该有目标和要求,对不对?这样我们才能各司其职,每个人都做最好的自己,那么整个家庭就会呈现出比较好的能量场。


这样在沟通的过程当中就有很多的话说,就不仅仅限于我只能不断地问孩子,你这周做了什么?你过了多少关,你的运动表现怎么样,你有哪些突破?如果我们的孩子反过来问,爸爸妈妈你们这一周突破有哪些?你让我为班级,为其他同学做好事,你为这个社会和家庭做了多少好事?你这一周你有哪些有价值的事情可以跟我分享一下吗?我想我们十之八九很多家长是说不清楚的。所以说我们要换位思考,我们要求孩子,同时我们有没有要求自己,这一点很重要。
如果我们能清楚这些原理的话,我相信我们跟孩子之间的沟通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剩下的就是一些在技巧层面的问题了,比如说倾听,然后去用孩子理解的话语重述一遍,特别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去感知对方的情绪和感受,找到对方的这种需求点,后去给到一些有价值的建议等等。

当我们立在“道”这个层面的时候,“术”就会依据不同的家庭模式和不同的孩子,自己就会生发出很多的方式出来,最终形成你们和孩子之间一套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

有道无术     术尚可求

有术无道     止  于  术

下一篇会给大家介绍一些术层面的沟通话术,更好帮到家长们跟孩子的沟通,敬请期待。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清慈 edu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