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唤醒孩子内驱力》(上篇)孩子缺少内驱力的原因


– 前言 –

内驱力在我们看来非常重要,所以今天晚上就想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当然,这个话题很全面很深刻,也是一个综合的体系,那不可能通过一堂课就能阐述得很清楚,所以我们今天晚上先和各位一起来探寻一下内驱力的一些原则方法,和我们在实践过程当中的一些体会。




“唤醒孩子内驱力”


课前思考

在课程开始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作为父母,我们心目当中,孩子未来是什么样子的?



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孩子是“清一木兰”,会不会睡觉都能笑醒。这是我们圈内这几天的盛事。这两个孩子,她们只是练习了两年多的太极格斗,一个多月的泰拳,就能和泰拳选手对打,还让对手输得莫名其妙。


在这场比赛中,她们不仅用自己的实力和结果释放出太极格斗的威力,也给我们中国的传武注入了很强的信心。


除此之外,我想我们家长可能不仅希望我们的孩子是成功的,而且还希望是幸福的。


残酷的现实生活

紧接着就要问大家第二个问题,请问现实情况是如愿的多,还是落空的多?

答案显然易见,在我们身边遍地都是焦虑的父母,各种教育改革、创新的理念,但实际上结果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有一组数据,这个数据就是北大心理研究提供的报告,北京大学30%的新生都得了空心病,能够上北大的孩子,要么是天之骄子,要么他的家庭教育做的一定很出色。


如果连北大都是这样一个数据,我们可想其它大学空心病数据只会比这个更高,所以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个现象,每4个人就会有一个人得抑郁症,这是整个社会共性的问题。


痛苦回忆

我想我们谁也无法确保抑郁和空心病,不会到自己的孩子身上,那么面对这样一个我们都不想要的结果,作为家长我们会不会问这些孩子为什么会得空心病?这样没有目标和内驱力的人生,又是怎样导致的?

我们先看一段小视频。


视频当中的小女孩在被父母反复催促和控制下,对乘法口诀的感受是怎样的?一定是很抗拒的,很痛苦的,那么她一旦上小学,去学习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引发她这种学习的痛苦记忆,就会觉得数学太难了,我做不到。所以我们的孩子他怎么还会对学习有渴望呢?

家长滥用奖惩,密集地否定,频繁的催促和追求结果等手段,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这些现象都会导致孩子内驱力被破坏。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些现象是怎么导致的?

家长也是受害者

过去我们中国是科举制度,延续到现在就成为体制教育,我们都已经形成了找标准答案的模式。

孩子在体制学校,就要按照课本考卷和老师的要求去答题,孩子是不允许有自己想法的,那么标准答案就是衡量我们是否优秀的指挥棒,我们必须得遏制自己的创意,去符合考学的要求。

打一个比方,去买鞋子,不是我们依据自己的脚有多长,而是对方只有为数不多,固定的码数,他不管你的脚有多长?你只能穿这么大的鞋子,那我们脚是不是很受罪,人也会很受罪。

在这样统一标准考学的尺子下,我们的孩子自然会觉得学习很受罪,关键是我们已经形成了通往成功只有考上大学的观念,也就是说所有的人只能穿标准码,走在固定的独木桥上面,大家只能竞争,所以有句叫:“两眼一睁开始竞争,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老师自然要追求考学的结果,也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多长的脚,有什么样的特性,孩子适应,就会成为无脑跟随,不适应,就会被剪断翅膀。

家长会用各种外驱力的手段,比如奖惩措施,甚至还会有一些本末倒置的方法,让孩子只管学习,其他的一切都不用做等等。

物化思维和行为
导致我们内驱力的破坏

在此说一说我们常用的外驱力手段,用奖惩的方式是怎样破坏孩子内驱力的。

有一个小故事,一群小孩总是喜欢在一位老头的房子外面玩,特别吵,老头说了他们很多次了,小孩就是不听,这时候这个老爷爷就想了一个办法,当下一次孩子再来玩的时候,老爷爷就一人给他们5块钱,并且告诉他们你们能来太好了!
 
明天继续来,还有钱,小孩特别高兴,第二天又兴高采烈的去了,玩了半天,这个老爷爷只给他们一人2块钱,相比前一天的5块钱就少了很多,这时候小孩就有点不高兴了,第三天小孩再去,就只有一块钱了,小孩子更不乐意了,所以就纷纷表达再也不愿意去玩了。

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类似的场景,比如说孩子不喜欢上兴趣班,家长就逼着去或用物质奖励哄着去,有些更加注重分数,考到了多少分,就会满足孩子的什么要求,没有考到就会有相应的惩罚,为了考分,孩子就得每天一定要做多少习题,家长在旁边不停的催促,不做完不准睡觉。

当外力过强的时候,孩子自然在这过程当中体验不到乐趣。孩子小的时候,家长还可以管一管,一旦离开家,没有人逼没有人催的时候,他们就找不到方向了。

在这里给大家看一下我们经常会发生的一个场景。


学习本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在这里变成了妈妈的事情。在妈妈的打骂下,孩子脑海当中不是一些作业的题目,而是各种各样的恐惧。这种恐惧充斥在脑袋当中就会形成一片空白,他根本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去做,于是孩子自动就形成了学习等于被打被骂,很差劲的痛苦记忆。


这是第一个原因,物化思维和行为导致我们内驱力被破坏。

物化思维的正向使用

现在我们知道了原因也清楚了破坏的原理,现在我们反向实际运用一下。

如何让孩子厌倦手机游戏?这个题目很有意思,而且很现实。我们按照刚刚的思路,反着过来就可以了。孩子特别喜欢玩游戏,他的内驱力在哪里?在游戏上面是不是?他觉得游戏很好玩,那我们该怎么去做呢?这里有一个示范,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如果我们家长拿出督促孩子写作业的方式来督促孩子刷视频和玩游戏,孩子就一定会戒掉游戏的。

第一,我们告诉孩子,人生就是一场游戏,连手机游戏这么简单的游戏都玩不好,那么你以后长大肯定也混不好,未来你只能做苦力。这句话是不是很熟悉?

第二,制定一个超出孩子能力的游戏目标,做出详尽的计划,并且设立一个达成目标后的物质奖励,孩子玩游戏时,在旁边指手画脚,如果操作失误,就拍桌子瞪眼,孩子不愿意玩游戏的时候,那就逼着孩子,你看那谁家的孩子玩游戏玩的多好,你怎么就不行,你必须得玩。
 
当孩子终于达成游戏目标之后,你马上给他物质奖励,买好吃的、买玩具,这些是不是我们惯常对付孩子学习的一种方式。第三个步骤就是过一段时间,我们大人不再催促了,这个时候我们的孩子就会自动不玩游戏了。

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在理论上应该是成立的,这就是非典型的,通过外驱力毁掉孩子内驱力的例子,有一点出乎意外?

当然,我们即使用这个方法摧毁了孩子玩游戏的热情,但是否能建立孩子学习的热情就另当别论了。

缺少高远的理想和追求

接下来我们认为,还有第二个原因:摧毁内驱力的原因是缺少高远的理想和追求。

我们身边有很多高考之后就撕书和选择躺平的年轻人,实际上他们的目标只停留在了18岁,网上曾经有一个采访大学生的视频,他们是别人眼中的天之骄子,都是985的大学生,但却称自己是废物,他什么也不想动,什么也不想干,大一就开始翘课,或者整天在被窝里睡觉,起来就打游戏。正好这有一段很短的视频,我们来看一下。


大家看完之后感觉怎么样?

如果我的孩子穿越了千军万马,成了极少数985大学里的优等生,但是这个孩子却失去了向上的目标和动能,甚至得了抑郁症或空心病,这样的结果一定不是我想要的,那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大学生缺少更高远的理想和目标?

还有一些现象,就是当我们这些成人已经衣食无忧的情况下,也觉得少了奋斗的必要,甚至将自己追求享乐安逸的心传递给了孩子,认为反正家里有钱可以保证孩子即使未来没什么出息,也能衣食无忧,所以就不会要求孩子努力上进,只要开心快乐就好。

可事实却是孩子未来他既没有父母挣钱的本事,却养成了父母富裕之后去满足欲望,安逸享受的一些习性,最终就可能成为一事无成的败家子。

那怎样才能拥有高远的理想和目标呢?诸葛亮在他临终的时候告诉了我们,他给自己的儿子写了一本书叫《诫子书》,里面就有两句非常著名的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至远。这是临终前的告诫,其实也是诸葛亮一生智慧的凝结。


什么意思?只有看淡俗世,放下欲望,这样的志向才是明确清晰的;只有内在有静气,内心平和的人,才能达到更高远的追求。

如果我们还有很多世俗欲望的牵绊,即使有理想,也只是物质层面的,要么是假的目标,做着做着可能就走偏,或者放弃了,这两点,没有高远的理想和被现实物质化的思维破坏,就会导致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像一个木偶,他被大人用遥控器控制着人生。

这里截取了王朔小说改编的电影《看上去很美》里的一个片段,里面更加形象地反映了一个正常的孩子是怎样被改变成问题孩子的。

这部电影是我们教师团队深入学习的一部教材,我们已经花了将近两周时间,每天晨会的时候就会分析里面大人的行为模式,在对每个孩子心理造成影响的过程中,去分析就会觉得后背发凉,深刻体会到每个孩子天生都是带着使命来到这个世界的,他天生都想成为更好的人,只是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教会他们放弃成长。
 

我们在学习里边老师做法背后的一些信念,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学习失败”。因为每天早上起来在学习的时候,我们都觉得这样毁人慧命的事情让我们特别心惊胆战。

如果我们像里面的老师一直没有觉知的话,就极有可能让孩子走向平庸的人生。虽然现在我们的孩子和我们指导员目前都能和友好相处,正常运作,但是通过这部影片,我们能不断照见自己潜在的一些负面信念,并进行改进。


非常感恩清一山长刘明慧老师,不断给我们的示范,感谢清一联盟读书会给予我们清慈学校的分享机会,这些只是我们在践行新教育过程当中的一些体会,有学艺不精和阐述不明的地方,请各位学长多多指正。

父母课堂预告

4月6日开始,每周五晚8~9点周霖灵老师《弟子规人生幸福指南》

,继续开讲!

>>>上课地址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清慈 edu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