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清慈读书会第20期预告&第19期剪辑

【清慈读书会】在各位家人的支持和陪伴下顺利走过20期线上、线下共享学习活动,将在6月22日举办一场【AI时代未来教育与财富自由】线下大型交流会,特邀投资界资深老师关善祥先生为大家带来 “教育及财富传承”的秘籍!

对常人而言,教育是帮助个体改变生命的唯一方法,是实现财富倍增和自由的最佳路径。当大家都深谙此道疯狂挤入“教育改命”通道后,【努力拼搏】有效的前提是选对方向。

一群普通家庭的孩子,一个资质平平的凡人,如何实现常人无法企及的教育成果和财富盛况?6月22日,与您现场分享时代赋予的最佳教育和财富之道。诚邀您的参与。详情请扫码报名:



二十期预告

主题:无处不在的心理行为教育


时间:5月25日(周六)晚19:00~20:30


地点:清慈交流QQ群(716095200)


联系人:张老师(号码同微信15056045655)


分享者:张俊燕

公益·0收费




剧透



什么是心理行为?我们怎么理解它呢?

心理行为就是由我们起心动念所引起的各种行为。所有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观念在主导它,我们的观念决定了我们的行为。观念可能就是一个概念或价值观,比如说:我觉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别的事我就不做。观念和行为形成一种链接,比如说:遇到了困难我就面对,或是遇到了困难我就躲,这就是观念和行为之间的连接。它潜在也有一个观念,不过我们对这种观念的觉知不会很深刻,我们把这种反应称为心理模式。

 

起心动念包括价值观和心理模式,这种起心动念有两种,一种是有觉知的,也就是我有意识的要这样做的,还有一种是无觉知无意识的。进而警醒我们去反思,在我们没有觉知的情况下,我们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是我希望的还是我根本就不希望的?家长在平时和孩子的互动中,多数都是这种无意识的行为,这不能叫教育,只能称为无意识的影响。这种情况下你的性格很可能就是你孩子的性格,你对一件事情的反应,你对一个东西的好恶,很可能就是你孩子的反应和好恶。


为什么有时候家长本想帮助和引导孩子,结果却引起孩子反抗或者根本不在乎,造成家长和孩子的心越来越远?作为家长,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象?具体内容请关注本次线上分享【无处不在的心理行为教育】


第19期剪影

真正的运动是教什么

真正的运动教的是专注(全情投入)、不服输的心态和团队精神。

在我小的时候,我对于体育运动是非常着迷的,不仅参与还喜欢看。
我个人的散打训练为例子,在没有进入训练队之前,一看武打的片子就来劲,看着电视里面人物的一招一式,自己的腿脚也在不经意的动弹,还会傻傻的幻想我身临其中要如何用什么样的招式才能打败敌人。那这些已经是需要很厉害的身体才能实现,所以做什么基本的运动都是带着满腔热血去努力,就好比最简单的跑步,拔腿就跑,跑的过程中会想着我要很快很快的跑,怎样才能很快呐?腿得怎样,手得怎样,就这样训练出了协调性。所以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学习任何一项运动项目的能力都特别快。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看别人的运动时我喜欢去观察,观察各项体育运动的规律以及运动中的人物关系(他人的需求),而重要的是在观察的过程中人会特别的专注,这也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己的感受力。作为教练,这种观察力和感受力在教孩子们运动中或者跟孩子的相处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现在回头想想自己小时候为什么这么热爱运动?最重要的原因是我总是全情投入地训练和观察。

在运动中经历很多,因此我非常理解全情投入是什么样的感受,不放弃和不服输是种什么样的劲头,而这也是我认为运动带给我最重要的收获,所以在教运动中的过程中,我希望将这两点传递给孩子们。

心态:用信任的眼光看待孩子


作为教练,很重要的一点是相信孩子内在的潜力。

有时候一个孩子最失落的时候并不是犯错误,而是没人相信他能够改掉错误,这会让孩子感受到被抛弃。
在教练的眼中每个孩子是平等的,因为他相信每个孩子的潜力和未来的可能性,这种发自内心的相信会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被信任。这也是我认为家长们最需要学习的地方,我们总是习惯性嘴巴说相信,行为上却对孩子充满质疑。这一点也是我认为教孩子运动的重要基础————相信孩子可以做到。

运动教学中的运动量,孩子们说会比之前的大很多,需要孩子们做出一定的身体上的突破。甚至有些孩子会说这好像是魔鬼训练,然而当孩子们有这样那样的语言时候,不管面对哪个孩子我不做任何评价,过程中只是给予肯定和鼓舞,等到运动结束后,每个孩子都笑着很开心的,原来我们也可以这样厉害的。每个孩子都非常喜欢自我突破后的成果和喜悦,而我的身份只是来帮助他成长突破的。所以,这一道信任的关系就建立的非常牢固。


设计游戏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大部分孩子都有一个惯性就是尽量挑自己喜欢的事情做,避免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在运动中也一样,练习自己喜欢的运动动作就很开心,练习自己不喜欢的动作就开始烦躁。为什么呢?这种惯性其实就是从小养成的一种感觉型的心态。从运动的角度,我的做法是我不提喜欢和不喜欢,只关注你的投入度,而且从孩子最容易投入的事情中入手。所以,能够持续让一个孩子投入其中的事情,一定是这件事情对于孩子而言很有价值感,这种价值感让孩子能够想去拥有,哪怕是那些痴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喜欢玩游戏,也是因为他们在虚拟的游戏世界得到了在现实世界得不到的价值感。

如何体现一个孩子的价值呢?我们可以先把门槛放低,如果孩子们在一起玩一个游戏,只要每个孩子都能全情投入的参与,让这个游戏越来越好玩,那么对于每个参与的孩子而言是不是都应该有价值呢?这种价值对于那些不喜欢运动的孩子而言很容易就得到。
所以,游戏在的教学中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游戏我把它理解成动起来的表演,相信孩子们都对表演都有兴趣,只是在这个动起来表演中加入更多的元素,比如:团队、竞争、成功、失败等等,这也是让游戏不只是单纯的傻玩,而是让它更多地呈现出对孩子心灵上有帮助的一面。

价值感和荣誉感也是设置游戏的关键,让一个孩子在游戏中不断的产生价值感和荣誉感,他会对自己的团队更信任,觉得能呆在这样的团队很有荣誉感,因为这份信任和荣誉,他的注意力会从个人转向团队,为自己的团队而去努力。当这个团队越来越好,孩子的价值感也会随之越来越强。 我相信,从这一刻开始,孩子不会不喜欢运动,因为他体验到了运动给他带来的不一样的乐趣和意义。

游戏结束,老师们还需要从中发现孩子的问题,比如:哪些孩子是没有融入团队的?哪些孩子是态度不认真的?哪些孩子是紧张的?等等,这些问题在游戏中产生,就需要老师关注孩子在生活中的状态,是不是有事情让孩子心不在焉等等。我们不是要帮孩子解决问题,而是要观察和了解孩子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怎么解决等等。这些观察其实是在帮助我们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和内心世界。重要的是孩子们学会相互之间总结,养成总结的习惯,从而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玩耍”,而是有选择性和目的性的“高级玩耍”。

以上这些就是我们在设计游戏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有策略有方法地让孩子从不喜欢运动到喜欢运动进而全情投入,避免无效的傻乐式运动和抗拒式运动。这样才能为进入下一个阶段打下基础。讲到这里父母可以想一想:我们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是否有精心设计过和孩子相处时做的事情?

清慈读书会近期预告
日期 主题
分享者
5月25日

无处不在的心理行为教育

张俊燕
6月1日

如何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赵素娟
6月8日

如何帮助孩子突破障碍,树立信心

周雅粒
6月15日

小故事大智慧–卓越者之路

周霖灵




愿中国有真教育

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

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发扬光大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清慈 edu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