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掌握这个原则,你才会交到好朋友

pic by 699pic.com

这期成人网校体验营结束了,大家临走的时候都表示自己还会回来复训的,因为现在大家的目标更一致,就是未来要传播新教育理念,一生都走在这条路上,我们之间的关系也超越了在一起学习这个层面,变成了相互支持和帮助的并肩同行者。


当然,这种关系的产生也与我们在原始森林迷路,死里逃生的经历分不开。在我们登山的时候,为了登到山顶,翻了几个山头,可最终发现没有路了,甚至原路返回的路也找不到。


幸亏大家前期每天学习讨论,在这种情况下很快就形成了合力,非常默契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每人都发挥自己的长处,我们才能在长达14个小时的野外生存挑战后脱险,重生后大家才从内心中认识到朋友的重要性,因为,如果不是我们的相互合作,大家可能成了野兽的猎物了,毕竟这个森年中每年都会有一部分人因迷路而消失的。


回顾六年前(2012年)没有接触新教育的时候,自己对交朋友的认知是奉行的多认识一个人,多一条路。而要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思想和行为上“与别人一样”,因此,会经常和认识的人混在一起吃喝玩乐,心不甘情不愿地“与大众保持同步”。可是结果发现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消耗掉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当遇到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这些所谓的朋友没有几个伸出援助之手的。


后来上了清一山长的清心课程,开始意识到对朋友这个词存在很多误区,仅仅从处理人际关系的思维模式上,结交的只能是玩伴,而非真正的朋友。所谓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小人的特点,就是虽然行为上保持一致,但是内心却冲突不断,彼此间都缺乏真正的理解的支持。相反,君子虽然与您的思想和行为都不一样,但是彼此间却有真正的尊重,与任何人都可以保持良好的关系(和)。  


检验标准很简单,就是假设明天是自己的最后一天,要写一封遗书交代后事,其中会包括自己的财富,自己的家庭等,要托付给身边的认识的朋友,看看能够写下几个人的名字就会很清楚了。


由于改变了认识,才让我知道古人对交友非常重视,认为身边的朋友会影响自己的一生。孔子把友分为益和损。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ning),损矣。如果这个原则不好把握,晚清的曾国藩在多年历练中总结出的择友交往之道,现在也可以拿过来变成自己的处世交友原则。

这个交友之道是八交九不交。


八交:(胜己者;盛德者;趣味者;肯吃亏者;直言者;志趣广大者;惠在当厄者;体人者)。


九不交:(志不同者;谀人者;恩怨颠倒者;全无性情者;不孝不悌者;愚人;落井下石者;德薄者;好占便宜者)。

 当有了这个原则之后,我才开始下定决心对自己的朋友圈进行清理,给自己设立了一个防火墙,每年会过滤掉一些负能量,避免社会上的一些人影响到我的工作和生活,让我能够始终保持成长状态,交到更多的益友。


而要让自己的朋友圈质量提升的一个前提是,自己要成为别人眼中的益友,能够成为别人心中八交中的人。这个逻辑是交到一个好朋友的前提是配得上别人,只有相同级别的能量才会相互吸引。


可是在现在这社会,即使有这样的认识,也很难变成这样的人,主要原因是周围的环境无法让你独善其身。比如当你真的遵循吃亏是福时,周围的很多人会想尽一切办法占你的便宜,让你的付出永远是一个无底洞,不断消耗过后也不得不让你加强防备。


总之,如果还在原来的环境中,即使成为了古人所说的益友,周围的很多人会认为你是一个另类,让你不得不经常做一些违心迎合的事。


而在新教育圈这个平台上,更多的人讲的是经营,想的是如何让自己成为稀缺资源,如何给对方提供价值,行动中奉行的是在进入一段关系前先成为一份礼物。大家的相互给予和奉献的风气,也会推着你成为一个好人(心中无过不去之事便是好人)。


可是仅仅有了人性光辉中善的一面,即使有了交友原则,找到了交友的平台,如果无法分辩出谁是你真正的朋友,还是会再次陷入人际关系的纠结中。


比如一些清黑利用这个平台高出市场价几倍的价格推广自己的小米。有些江湖医生利用平台成员中善的一面,让自己的手法比原来提高了十倍以上。


所以更要了解人性的 弱点,剖析人性的愚痴才能够提升自己辨别能力。


而今日学堂教育的核心就是“思维与行为教育”, 老师往往通过理论的深入剖析,讲授人性的本质,让学生们理解人性的“善与不善”。然后再通过模拟演练让孩子知行合一,从而能够有社会适应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接触过今日学堂学生的都知道:学堂的学生们与普通体制学生的最大差别,就是他们更活泼,更友好,更欢迎陌生人。他们不会惧怕与任何陌生人甚至外国人打交道,会很快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互动和交流,会跳上讲台坦然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也会质疑别人的“正常看法”;这些,就是从小培养的“人际互动能力”。


最近两个月我通过和伙伴一起深入学习网校课程和修改博文,才对这种这种思维与行为教育有更深的认识,刚好发生了一件在某教育群与一个原新教育学堂家长冲突的故事,就“”现学现卖“”,来考核自己的应对能力。


结果,发现自己没有明白阴阳的两边是需要平衡,仅仅执着于一头,是很难招人喜欢的。于是痛定思痛后进行反省,如果让我重新来面对这件事会如何应对?


想清楚了之后,我准备把自己对这件事的思考做为一个案例,分享给大家。一方面是帮助大家分辨出谁是你的朋友?另一方面也能够了解“外圆内方”的处事原则。


感兴趣的伙伴可以加275308277qq群报名参加,时间定在6月1日(星期五)晚上七点开始。


以下是内容摘自清一山长博客部分内容:

学堂2011新开设课程介绍(二):【人性与人际关系】课堂。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核心本质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人性,人心”的问题。关注对方的需要,与对方进行良好的互动,就需要深入了解人心与人性。因此,人际关系课程,就是“人性”的课程。所谓的人际关系,就是“人性”的互动和应用结果而已。


 如果我这样说觉得有些抽象,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很多人际关系专家,会告诉你:要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你需要记住别人的名字。你需要说人们喜欢听的,赞扬他们的话。你需要送一些礼物“表示心意”等等。


 这当然是对的,但是并不是什么高明的东西。因为,他们没有告诉你为什么需要这样做的深层次原因。


 更糟糕的是:常常按照这些专家们的“人际行为”标准来做的人,常常会便成为一个“滑头”和虚伪的人。因为他们往往利用人的缺点来获得自己的利益。这方面,一本畅销世界的人际关系书,叫做【人性的弱点】,恰好说明:所谓的人际关系和成功,就是利用别人的“人性弱点”来取得的。


 因此,社会上学习“人际关系”的结果,就是培养了一批滑头分子。我自己就见过一些这样的年轻学生,错把“关系学,面子学”当做“人际关系”,跑来我这里“实践”,说一些肉麻的话,做一些肉麻的行为,结果搞得学堂的老师个个反感,认为他很“假”。可他自己却毫无所觉,自我感觉还不错。这就是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人际关系”的原因。


 学堂开设这个课程,是从道家的“人性顺逆”来学习的。把非常深入的“人性”和“道学”,结合到实际生活实践中,这才是学堂的“人际关系学”课程。


 比如,道家常常说的:“顺则成人,逆则成仙”,就是对人性的深入了解后的行为准则。


 为了良好地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引用佛家对人性的评判:人性往往离不开“五毒缠身”,就是“贪,嗔,痴,慢,疑”,修行人自然就是要尽量去除“五毒”。道家的“逆则成仙”,就是要逆转这个过程,实现思想和人生的最大自由。  


 在佛家,这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就叫做“戒”—所谓的“以戒为师”,就是去除人性中的这些弱点,以实现自我的圆满和自在。


 比如:人心往往有“不足”的幻像,所以“贪得之心”很重。什么“好东西”都“想要”,财色名食睡等等,构成了这个社会中的“主流思潮”。学堂要求自己的学生,要学会看清人心的这种幻像,看清自己的本自具足,不假外求的自我圆满的本质,在思想和行为上实践老子的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让自己从人生沉迷不已的漩涡中解脱出来。


 但同时也要孩子们明白: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喜欢和需要这种提升的智慧,如果与外人打交道,就要遵行“顺”的原则—-给予别人需要的东西。只有对于自己的自我要求,以及需要自己帮助和提高的对象,才需要告诉他们“逆”的原则。这才是“阴阳的两边”,仅仅执着一边,就是愚痴的行为。当然就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比如:人们喜欢听好话,因此,与人打交道,你就要善于“吉语布施”—说些让对象高兴的话。而且,还不能死背书,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最关注的重点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人性的差异问题”,你不能天天见人就表扬别人“美女帅哥样样好”。以不变应万变,只能说明自己的愚蠢和没脑子。因此,想要赞扬别人,先需要关注别人深处的优点和爱好倾向。


 但是,对于自己的要求却相反:“人不知而不愠”,不要因为别人见解与自己不一样就不高兴,不要处处想要显摆自己。因为内心强大的人,不需要活在别人的评价中。


 可是,一个人只是“我行我素”的话,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想法,不考虑周围的环境,就会成为所谓的“刚直之士”,“死而无悔者”,这连孔子都不认同的。如果一个人仅仅学会了“欣赏别人”的话,很可能变成油滑之徒,丧失自我和人格。所以,“阴阳”是需要互补的,需要融合在一起。


 因此,必须把上面“人性原则”融合在一起—–对自己要求是“刚直”和“逆则成仙”,让自己跳出人性的陷阱,不要活在别人的“认同”里面。


 对别人是“充分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意志”—即使是他人保持愚痴的权利。“顺则成人”—顺着人性走,就成就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无我”—-自己不是固定地只有一套办法,而是因应环境和对象的需要而改变自己的处理办法。这才是真正的“人际关系专家”。


 只有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才是真正的阴阳合一的道家智慧之士,也是儒家“外圆内方”的有修养,有德行的君子。


相关链接: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提升思维无捷径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心学家塾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