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争 or 不争,谁能笑到最后? |【黄蓝游戏】课堂实录


争 or 不争,谁能笑到最后?

——【黄蓝游戏】课堂实录


为什么上这堂课?

孩子群就是个小社会,夏令营期间,孩子们在一起,每天都有小故事,玩耍打闹争执告状不计其数。


如何引导孩子们从自我中走出来,看到争斗的坏处呢?我们设计了一出“黄蓝游戏”,带孩子们切身体验什么是真正的“输和赢”。本游戏出自于“红黑游戏”。具体细则可以百度。

“黄蓝”游戏过程简录

首先分男女生两组,分别在独立空间,小组内讨论出牌,信息员负责传递信息,计分。如果两个小组都出“黄牌”,则各减3分,都出“蓝牌”,则各加3分,一出“黄牌”,另一方出“蓝牌”,则黄牌方加5分,蓝牌方减5分。在偶数局分数翻倍。


出“黄牌”代表了“好争、只想自己赢”的心理,出“蓝牌”代表了“双赢,让别人赢”的心理。


此游戏有个别孩子曾经玩过,上次玩,出“蓝”多,输了的小组,最后反而获得了意外奖励。在游戏过程中,这个孩子刻意引导出蓝,老师发现他是“输了有好处,而且要假装表现给老师看”的心理之后,宣布这次输了就是输了,赢了的才有奖励。而这个孩子表面的“求输”,背后实际的心理还是“想争好处”,不过是自作聪明以为猜到了老师的意图,还带偏了队友,最后反而要承担一个半马责任。


课后引导


开始之前,老师直接跟鸣要了他的凳子坐过来。鸣莫名奇妙,不知为什么老师要他的凳子,但也没办法,就那么站着。【游戏中,鸣是坚持出黄最激烈的】


老师问鸣:我拿走了你的凳子,你什么感受?

鸣:有点奇怪,也没办法。

老师:有没有觉得凭什么拿走我的凳子啊?心里有点生气,有点郁闷,但因为是老师拿的,又不敢发作?

鸣:有点。


老师:好,现在我是黄牌,我得了5分,鸣扣了5分。

其他孩子,很惊讶。

老师:对啊,鸣有个凳子,我抢走了他的凳子,他现在没有凳子。凳子就是5分。


假如换个人,比如睿,你会怎么做?

鸣:会抢回来。

老师:然后呢?

鸣:可能会吵,还会打起来。

老师:嗯,最糟的再把凳子摔了,然后赔钱,然后再打的谁都不高兴,谁都不想看见谁。

好了,现在你们俩都是黄牌,各扣3分。


为什么他们现在是黄牌呢?

其他孩子:因为他们在争吵,所以事情越变越糟糕,就是黄牌。

老师:是的,这样的事不少见,比如,举孩子们生活中的例子。


那么,怎样反转,变成蓝牌呢?

瑶:把凳子一人一半坐。

老师:他俩可能不愿意。

其他孩子:那就把凳子给他,自己就不坐了。



老师:黄色,代表“我要得到好处”,蓝色,代表“我要失去好处,或者,我把好处让给你”。

都出黄色,就是对好处互不相让,你想要我也想要,就争斗不休。得不到的人呢?心里很不平,很愤怒,所以,到处看去都是一张抱怨脸。曾经山长带小明慧回国,一下飞机,明慧说“这里的人为什么都那么生气呢”?就是因为大家都习惯去要好处,争惯了,争不到就不高兴。


今天就有个很好的例子。

男生队输了,你们觉得,是为什么输的?(男生都回头看凯),是的,你们觉得凯玩过,相信凯,觉得出蓝输了会有好处。所以你们不是真的不想争,是在装。


凯要一个人承担全队跑半马的责任,但是凯心里其实是不服气的。心里肯定在抱怨,怎么这些人,明明他们也有责任,却不肯跟我一起承担。其他人呢?觉得,既然他承担了,那我就不用跑了,这么热的天,我1米都不想跑。然后,凯就怨气冲天,看你们都不顺眼。好了,这是出的什么牌?(黄牌)


其实是彼此都不想承担责任。凯貌似要承担,但心里并不情愿,所以不是真正的承担。


宁:我觉得我们可以和他一起跑,这样每个人只需要2.1公里。

老师:咦?这是凯要承担他的责任。你决定陪他一起跑吗?想要陪他一起跑的举手?只有宁。

宁:我可以和他一人跑10.5公里。


老师:你为什么要陪他跑?

宁:(扭捏,因为觉得本来我们就是一个队的,应该一起承担)

老师:只有你一个人和他一起,跑10公里也愿意吗?

宁:愿意。

最后在宁的影响下,其他男生也表示愿意一起承担。


老师:黄牌,只想要好处,甚至于为了好处可以耍心机,可以不择手段。比如现在的食品安全事件,当年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略),就是只想要利益,好处,但是伤害了很多人,问题是,现在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心理,只要我有好处就行了,别人怎么样管不着。最后所有的人都成了受害者。而一旦出事,又都在指责别人。都不愿意承担责任。


但今天宁的做法,就是承担。所以,蓝牌,其实是担当。是我愿意多做一些,愿意把好处让给别人,愿意共同承担风险。而宁,也是你们最喜欢的一位伙伴,对吗?


男女生代表谈判

男生队投票


中国人的历史,就是一个“争”的历史。从2000多年前的农耕时代,为了生存,就开始争土地,争人口,争地盘。比如兄弟邻居因为一堵墙属于谁家大打出手,两个人因为口角导致几百人的械斗,比如我们在义乌的亲身经历,都是因为底层人的“争”的思维。(故事略)


那么“争”,到底好不好呢?
“争”看起来得到了短暂的好处。但是却失去了更多。中国人,90%以上都有“争”的思维,所以,你们才从小就习惯争。这是一个惯性。但这样的行为,在世界上会很被人瞧不起。(故事略)


那么不争好不好呢?

你们已经从案例中体会到了。现在讲身边的例子。比如学堂的老师们,每个人互相配合,能自己多做一点,绝不会少做一点。为他人着想,尽全力把你们带好。要是我们争,也每天来个8小时工作,其他时间不管了行不行?我们都想的是,怎么能给你们最多的收获。是“我可以失去,但我希望给你好处”的心态。



清一山长更是这样的心态,建立了新教育,无私的分享出来,教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山长把教育研究透了,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不仅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好,还希望帮助更多的家庭、孩子都能够找到目标,学会如何自尊、自由的活着,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这就是分享、合作、共赢的思维。才是让别人尊重,敬佩的行为。


我们生活中,有什么是“争”的行为呢?大家一起来讨论。(过程略)


课后,孩子们彼此之间争来争去,总想踩别人,打分的时候故意给别人打低分的行为都减少了很多。


扫码关注我们

微明学堂

用心做好教育


发现“分享”“赞”了吗,戳我看看吧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微明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