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老子》解读一:老子不谈美丑善恶 专家学者自作多情(上篇)

关注我们,关注中国最新教育


▕ 本博文发表于2008.12.7 ▏



原文(通行版):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原文(帛书版):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原始的《老子》是不分章的;前后文之间往往有各种思维上和逻辑上的联系。很多解读《老子》的人,孤立地看待各章内容,结果无法通畅地理解。造成解释的前后文句之间经常自相矛盾,变成《老子》解读中一个很大的困难。


《老子》第一、二章,是老子独特思维方式的总纲,非常灵活和博大;与我们日常习惯了的固化和呆板的思维模式完全不同。如果不了解这点,如果思维能力没有达到一定的层次,如果只会用一元的思维模式来理解这里的典型三维立体思维模式,解释起来就极为困难,甚至错误和矛盾百出。这也是传统老子的注家普遍对于第一、二章感到棘手,视为畏途的原因。很多热爱老子的读者,就因为看了这些迂腐的“注解专家”的解读老子,感到“原文看不懂,看了翻译和注解更不懂”,因此放弃了对老子的阅读和研究,实在太遗憾了。所以说讲道的道士“是老子的罪人”一点也不冤枉。




所以,您想知道一个学者解读的老子《道德经》是否可取,关键看他对第一、二章如何解读;如果这两章解得让人“浑不可解”,莫名其妙,无法让读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无法让人感受到老子思想之开阔雄奇,不可思议的奇妙,得到令人震惊和狂喜的思维冲击,则整本书的解读,都不会有太大的价值。因为从一开始出发的路就走错了,后面的解说即使有一些观点看起来还不错,也很难想象是老子一以贯之的思想,还是他自己想当然的解说。


可惜,能够达到这一要求的“专家学者”们极少,目前市面流行的几十个老子《道德经》的解读版本,一些世界级的”《老子》专家”对于第一、二、三章的解说,基本上都是“看原文看不懂,看翻译过来的白话文更糊涂了”;这些解读老子的版本,文意互相矛盾冲突,前后不一,甚至同一作者在同一章的解读里,都会出现自相矛盾的解说。不能不让人叹息;老子所言“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早在两千年前就预料到了这种局面。在这里,我就以第二章作为一个范例,来加以比较详细的解读分析,看看我们流行的知名专家们,是如何严重误读老子思想原意的。


本章要点:看待一个事物会产生无数个“一分为二”的判断。


老子道经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阐述了老子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奇妙的智慧。余下的八十章,无非是第一章思想的延伸,和针对某一具体事物,某一方面的阐述,本质上是统一的。第二章就是老子首次对第一章中的思维原则,作了一个具体的呈现和详细的解释。更准确地说:第二章是对第一章中“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这句话的具体说明和进一步的阐述。


接下来的第三章,其实就是对老子这种思维原则在政治和管理上的运用。可以说是《老子》对于第一章的基本理论在作具体应用和解释,试图让人们学以致用,用这套《老子》的高度思维方式来帮助社会和人生提高生活的质量。《老子》的全书,都贯穿的这种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了解了这个逻辑,解读《老子》就一点都不难了。本章试图用实际的例证来告诉人们:名相只是人为附加的概念,不是恒定不变的事实,更不代表事物本身。一切名相,只是我们对于宇宙万物关系认知的一个角度,而且是极为有限的角度而已;当认知的角度改变,原有的名相也随之消失;同时又产生新的名相,需要建立新的关系认知。


如执着于固有的名相不变,是常人的思维惯性。如此将无法真正了解变化的万物和变化的关系,也脱离了对事物真实关系的把握,停留在固有的思维中,就无法根据变化了的角度空间,做出相应的行动。因此人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认识,并得到与自己愿望相违的结果。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分为二”的思想,是说看待一个事物不要只有一种看法,应该把它分为两个完全相反的方面来认识,这其实就是道家的思维原则。道家把对世间万物的认识,都分成了“阴阳”;即两个互相对立的方面,这就是“一动分阴阳”。同时,这种阴阳分出来后,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依据各种条件和观察者角度不停地改变其内涵。所谓“阴阳之变,万物之统摄也”。


与大家习惯的“一分为二”思想不同的是:老子并不认为把一个事物看成一分为二就够了;而是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从无数的角度来理解。而任何一个角度,都有两个互相对立的方面。所以看一个事物,就有无数个观察角度产生的无数个“一分为二”的判断,这也就是道家所说的“不绝如阴阳”。道家平等地认为:每一个角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每一个角度都不是唯一的,永恒的。都是相对的,暂时的。这就是“名可名,非恒名也”的真正含义。


可是普通人的思维方式,看事物往往喜欢简单化。往往很单纯的只从一个角度出发,而且更喜欢从这唯一角度中本来应有的阴阳两面,只抓住其中的一面,并顽固地坚守不放;这样很容易造成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激烈冲突和不和谐。也对自己的生活工作造成痛苦和失败。老子在本章中,就是了解到我们常人的这个思维特点,并用几个大家熟悉的典型例子,把坚持简单化思维角度的结果,引申到最后很荒谬的地步,让人们反过来清晰地觉察到自己思维的盲区,反省自己执著名相的愚痴!





本章前后文的逻辑联系也极为紧密,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01

先从美恶,善与不善的概念,来破除人们固定的判断习惯;

02

接下来用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的概念,来说明人们使用的名词和概念,在意义上具有非常的局限性和相对性;

03

最后把这种多角度的认知方法,破除了固定僵化思维的高度智慧,转用于“圣人”对于国家治理原则的方法论演绎:也就是老子著名的“无为”和“无言”的道家至高无上,高度灵活和多角度多思维层次的管理境界。


这三者是环环相扣,一气贯通的。可惜由于不了解老子在第二章中的逻辑,对于“无言”和“无为”的真正含义,大多数人都是误读的。怪不得老子自叹:“吾道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只需转换一下思维模式,老子的东西就变得非常简单。但是如果坚持固定的名相,不变的含义,单一的思维角度,与老子的智慧就一定无缘。因此,可能这就是越是专注学问文字,训诂考据的“饱学之仕”,对于老子的理解就越加困难,越弄不懂的原因!


流行和权威版本的比较与辨析:


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我对于老子第二章的解读,我们需要知道传统的解读方式,用来做一个比较;这里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版本来对照:

01

中国大陆的权威版本,当属任继愈老先生,这位国家图书馆的馆长,应该是老子这个周代“国图馆长”的职业继任者;在大陆,任先生是当然的权威,他的著作也是各大学哲学系师生的必读书。

02

国外或者说世界级有关道家和老子研究的权威,就是台湾的陈鼓应先生。因此我采用进行解读对照的,就是任先生的《老子译读》2006 北图版,与陈先生的《老子今注今译》2007 商务版,都是在学术界流传最广,读者最多,也是最有权威的著作。其他很多市面出版的各种普及版本,基本上都是采用他们的解读和翻译,所以有足够的代表性。


03

另外还选取了目前在普通大众中比较流行,新书发行量很大的新派“中国传统文化专家”,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台湾大学哲学教授傅佩荣的《解读老子》为另外一个解读比较的对象,以期有所得。



下面就是三位学者对于第二章的解读(部分内容)


任继愈: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有了丑了。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有了恶了;所以,有和无互相对立而产生,难和易互相对立而成,长短互相对立而体现—。


傅佩荣: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什么样算是善,这样就有了不善。所以,有和无相互产生,难与易互相形成,长与短互相衬托,音与声互相配合,前与后互相跟随,因此之故,圣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事,以不言的方法来教导,任由万物成长而不加以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养育万物而不仗恃己力,成就万物而不自居有功,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离开他。


陈鼓应: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促就,长和短互为显示,高和下互为显现,音和声彼此应和,前和后连接相随。


上面这些解读,基本意思都差别不大,思维角度也差不多;我个人认为与老子的思维和逻辑均不符合,而且相差甚远;当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不能因为别人的理解与我自己的理解不符合,就批评别人不对:一种主张是不能说明另一种主张正误的;要判定他们的这些解读是否正确合理,可以先看他们自己的解读里面有没有思维和逻辑悖论,有没有“硬伤”;我在这里先为下面要开始的思维逻辑推演及其结论定一个“公理”和前提条件,即相信老子本人应该不会思维错乱,乱写文字,应该有自己流畅的逻辑思维模式,不会出现简单的逻辑悖论。


我个人不认同上面几位权威专家的解读,就是因为他们的解读有内在的逻辑矛盾,无法自圆其说。当然,这里我需要特别申明一下:把几位大师的解读放到一起来比较,不是为了批判。而是因为,这样做读者就能够很方便地了解我的解读与传统的解读的区别,有助于大家进行比较和分析。我的解读不一定是对的,这可以让读者来自行评价,可能依然有人看完这些文字后,认为大师们的解释才对,那么我作为反面教材也作了应有贡献。我相信真理是越辩越明的,有比较才有鉴别。《老子》的文字,自己会为自己说话。如果我在后文中批评了几位前辈专家的论点,也严格限于学术范围内争鸣的不同意见,绝非对大师们个人有意见。我还学不会“反杜林论”那样凌厉的笔锋;学术的传统,就是在争论和辨析中进步的!在学术问题上,不需要搞儒家的人际关系学—温良恭谨让这一套。


– 未完待续 –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清一新教育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微明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