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食疗课】第二讲:学着喝水(二)——喝什么水,以容易消化为标准




点击链接,查看上下文


1.【推介】带你学中医系列公益课程之——食疗课

2.【前言】反思疫情话⻝疗——写在中医⻝疗课之前

3.【食疗课】第一讲:学着喝水(一)——人需要的是津液,而不是水




食疗第一课:学着喝水(二)


——喝什么水,以容易消化为标准







一、饮入于胃



《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里面有这样一段文字: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这段话就描绘出我们的津液在体内的生成、输布流程图:


饮水先是进入胃,胃对水进行消化,提取水中精华,把饮用水变成身津液;然后津液被脾吸收,进行分配调节;这两位的配合就像爸爸为家庭赚钱,妈妈负责家庭财务打理分配。


再然后,脾对水液的分配有两个主要的方向,向上是肺,向下是膀胱;分配给肺之后,肺以宣发和肃降的功能,协调津液在身体的分布;分配给膀胱以后,膀胱则进一步把津液进行气化,使津液成为气再去在全身分布。肺与膀胱相比,膀胱对津液气化,肺对津液进行液化,使津液在形态的转变之间,向身体释放化学能。


自此,五经并行,全身的脏腑经络都参与到这场体液的盛宴中来,互相配合,根据季节特性、各自所需及内外环境的变化,进行合理化管理,形成身体平衡健康的局面。




二、要喝温水不要喝冷水,尤其不要喝碳酸饮料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可以说,胃是对饮水进行消化的主要器官。胃不成,就会需要小肠的参与。正常来看,当然是能不麻烦小肠就不去麻烦它。所以,我们一定得了解我们的胃,保护、利用好我们的胃。


如果我们吃肉,没有像刀一样的牙,我们撕不断,没有像磨一样的牙,我们磨不碎。同理,胃对水的消化,肯定需要一定的条件,要像牙克肉那样,对水有克制能力才行。水是什么样的性质,胃就得具备跟它相反的性质,才能有克制力。


水的性质是阴寒,煮熟了也还是阴寒。与之相反,我们的胃就得具备阳热性质才能消化水。所以,我们平常就得保护好我们胃的阳热之力。第一,要少摄入冰凉之物;第二,要少摄入阴寒之物。阴寒与冰凉是不同的,比如牛奶是阴寒的,煮热了,不冰凉了,但它还是阴寒的。但是,就算是同样的阴寒之物,热的还是要比冷的更容易消化,对胃的损耗也更少。




冷饮入于胃,相当于把冷水袋塞在肚子里,因此,大量喝冷饮的结果是,要么你把冰块化掉,要么冰块把你的胃镇住。


临床上,很多人的胃摸上去是冷硬的,这是长期以来冷饮入于胃的结果。这种冷硬的胃,知觉力很差,饥饱不知,胃口就会比较差,吃饭当任务,而且容易腹胀,吃了东西好像食物就堵在胃里,不上不下的很难受。不仅如此,它还会影响心情,思想会偏于阴暗、负面,看人总是看缺点,容易莫名其妙地生气,甚至幻想出一些场景来让自己生气。女人尤其了不得,胃就处在任脉上,胃寒了就容易导致任脉不通,进而导致月经异常、子宫肌瘤、乳腺增生、不孕不育等疾病,而且面色极差,失去女性魅力。


胃寒,在现在的人群中,可以说是非常常见了,很多人都是被错误的知识所误导,自我伤害。比如说吃水果,美其名曰补充天然维生素,但水果大多都是寒性的,吃多了容易就造成胃寒;再比如说前些年曾经流行的一天八杯水,简直就是杀人的理论。更加严重的是冰镇的碳酸饮料,对胃的伤害尤其大。


碳酸饮料是把二氧化碳气体充入到液体里面的饮料,如啤酒、可乐、雪碧等等。这种饮料经过我们胃的温热,就会产生气体。我们在物理课中都学过,液体汽化会大量吸热,所以喝碳酸饮料产气的过程,会带走胃里大量的热量,再加上打嗝,胃里的温度就会降的更低了。所以,平常无论什么情况下,一定不要喝碳酸饮料。




三、选择容易消化的水喝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水,从地理上来说,有南方的水北方的水,山西的水山东的水等;从水的形态上来说,有水库水、河水、井水、泉水、雨水、雪水、露水等;从水的加工上来说,有矿泉水、纯净水、瓶装水、桶装水等等。我们普通人不知道的是,这些水全都是不同的,有着不同的气质。这样,选择喝什么水就成了一样学问,喝不同的水,天长日久下来,我们的身体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从大的原则上来说,我们要选择容易消化的水来喝。



首先从水的软硬度上来说,我们要选择喝软一点的水。水的硬度越高,阴性就越大,就越不容易消化。


水中碳酸钙的含量决定了水的硬度,碳酸钙含量越高,水就越硬。越硬的水,我们在煮的时候,就会产生更多的水锈。我们在给烧水壶去水锈的时候,经常会用醋放在壶里浸泡一下,碳酸钙就会被溶解,再刮就很容易了。我们知道山西人爱吃醋,这跟山西的水质特别硬有关系。


总体上来说,中国北方的水质比南方要硬,因为北方地势高,水会经过更多的岩层,就会溶解更多的矿物质。矿物质含量高了不是好事,第一会破坏胃酸,因为矿物质大多会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这样就会降低我们胃的消化能力;第二,矿物质非常不容易消化和排出,就容易积聚在体内导致结石病的发作。所以,瓶装的矿泉水我们也尽量少喝。


现代生活我们喝的都是自来水,自来水基本都是就地取材,我们比较难以选择。这种情况下怎么改变水的硬度呢?就是煮开了,矿物质就会被分离出来成为水垢,这时候水的硬度会有所降低。再就是在烧水的时候适当加一点醋,溶解掉水里的碳酸钙,也会对水质变软有一定帮助。当然,自来水我们可以用来洗刷,能不喝还是尽量不喝,因为自来水中含有大量的氟,会影响牙齿与骨骼的发育,所以,尤其是发育中的儿童,尽量不要喝自来水,喝的话也要使用品质比较高的净水器过滤一下。


然后,从水的死活上来说,我们要尽量选择活性比较高的水来喝。水的活性越低,阴性就越大,就越不容易消化。


水的流动性越高,活性就越大。泉水比井水的活性高,河水比泉水的活性高,水势湍急的河流里的水比水势平缓的活性要高。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王安石让苏东坡经过三峡的时候给他带一壶中峡的水,结果苏东坡玩的开心,到了下峡的时候才想起来,就取了一壶下峡的水带回去糊弄事儿。王安石用他带回来的水一泡茶,就把他的小把戏戳穿了。苏东坡不服气啊,王安石就跟他解释说:上中下三峡水的气势完全不一样,上峡水急,下峡水缓,只有中峡的水势是缓急适中的。用三峡的水泡茶,上峡味道偏浓,下峡味道偏淡,中峡的味道在浓淡之间。可见,水的活性越高,茶叶就越容易出味,水跟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里说,是故暮而收拒,勿扰筋骨,勿见雾露,大致意思是说,傍晚的时候就不要户外活动了,避开雾水露水对人体的伤害。雾水、露水的活性是非常高的,所以就非常容易进入人体,增加人体的湿气。与此类似,蒸桑拿也不是什么好事。


在日常饮用水中,自来水的活性比桶装水实际上要高一些的,且不说桶里的水原本在哪儿,只说水在桶里封存了多久,我们就不知道。瓶装水跟桶装水一样,都属于死水。当然,自来水来自于水库,它的流动也只是在自来水管道中那点短短的距离。



那么,怎么提高我们日常饮用水的活性呢?



中医里有个制作甘澜水的方法:把二斗干净的、烧开的、放凉了的水放在木盆内,用木勺把水舀起来,倒下去,反复上千次,直到看到水面上有很多水珠滚来滚去,就成了,就可以用来煎药。


这个道理很简单,就是人为提高水的活性,从而提高药汤的功效,跟王安石泡茶是一个道理。以前人们不理解,认为是封建迷信,现在科学进步,就发现水分子不是独立存在的,是有分子链把很多水分子链接在一起形成水分子团的。甘澜水扬之千遍以后,全打成单独的小分子了,这个水的通透性就特别强,就更容易渗透到我们细胞间。


当然我们喝水,要是像甘澜水这样去制作就太麻烦了,做的水还没有出的汗多。还有一个比它效果差点但是却简单很多的办法,就是煮水的时候,放点米、麦等等,用淀粉的强吸水性把水分子链给拉断,这样水的活性也会大大提高。如果放点糯米,煮出的水还会带上糯米的清香,用来泡茶会更好喝一点。





四、不渴不喝,喝就慢慢喝



如果植物缺水了,它就会尽量往深处扎根,以触摸到土壤更深层的水分,这就是生命力,挣扎求存的力量。我们人也一样,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意思跟大树找水是一样的,轻微的不满足状态,可以保持身体的活力,使各器官的功能活动保持在高水平的活跃状态。


同样的道理,在喝水一事上,我们也应保持轻微的不满足状态,不渴不喝。渴了之后你再去喝水,我们对水的消化吸收能力是在不渴就喝的状态下的好几倍。而且,水毕竟是阴寒之物,在保证身体所需的前提下,能少喝就要少喝,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我们的胃。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喝的时候要慢慢地小口小口喝。如果喝得太快,直接一瓶水灌进肚子,就容易中水毒,中医叫水气病。水气病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舌头水汪汪的,伸久了甚至会滴水;再一个特征是,会有明显的肠鸣,肚子里总是有水在流动并发出咕噜噜的声音,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肚子摸上去也像是有水在流动;第三个特征是,脸上容易长黑斑,这种斑叫水斑。这些都是阴寒过重的症状,肚子里面阴寒、凝滞以及痰饮过多。


水气病比较常见的症状有身体沉重、动作不灵,以及容易浮肿,特别是早晨醒来,发现自己脸肿了,或者眼皮肿了等等。遇到这些情况就要反思自己喝水的方式有没有问题。


中医治疗上述类的水气病,有个很常见的药,就是藿香正气水。方中以藿香芳香化湿,理气和中;以紫苏叶、白芷发汗,增强藿香理气散寒之力;苍术、厚朴、大腹皮燥湿除满;陈皮,生半夏行气降逆,和胃止呕;配桔梗开胸膈;用茯苓、甘草健脾利湿,加强运化功能。各药配合,使风寒得解,湿滞得消,气机通畅,胃肠调和。



微明道医堂带您学中医——食疗课,欢迎您的加入!



微明道医学堂

扫码关注公众号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微明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