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旁听朱云龙老师的电影课,窥探思维训练

陈姝颖

今天朱老师的分享主要是以电影课为主,看的是一部描述黑人辩论队为了黑人的地位一路创造辉煌战绩,然后与哈佛的辩论队比赛最终胜利的故事。

在分享第二阶段的开头,朱老师问了几位老师一个问题,就是在朱老师提出自己主题的时候,大家都在想什么?有的老师说是在分析为什么朱老师能够想到这一点,自己却分析不到等等;可是朱老师却说如果换做是他,他就会想这个主题放在这里是否符合当前的状况,会去质疑,而不是盲目的认同,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自己更加透彻的理解这个问题。

但是我就是很缺乏这种质疑的精神,在学堂一旦其他人说了一个什么规则,发布了一个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认同,只是凭感觉觉得这个好那我就认同,对一件事情不加思考,导致我的批判性思维很差,基本上发现不了什么问题。

而要训练这样的思维,我就要学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好处在哪?时刻保持思考。

今天下午,朱老师还提了一个点,大概总结起来就是凡事树立目标才能事半功倍。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就是我在听课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树立一个听课的目标,着重几个点,因为朱老师的分享一般一次就是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可能保证一整节课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课堂上,难免有走神的地方,如果我没有一个目标的话,就不太可能集中注意去听,最终哪哪的收获都不大,如果我有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应该重点听那些点,我就有了专注的目标,那一个能让我提升的点的收获就很大。所以以后的听课,主要是找寻自己的思维漏洞,去填充自己的思维漏洞。那这种思维漏洞如何找呢?就是通过跟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与最终老师给出的答案相对比,分析自己是哪里没想到,在之后的课程里专心听老师是如何讲解这个点的

张舒馨

听朱老师讲电影课,发现自己理解的东西非常浅显。朱老师的主题是:教育是如何帮助人成长的?

      电影开始的三个转换的画面开始给我的感觉是很凌乱,第二次看则是暗示三种人未来的交集,但是老师却能从高校、夜店、最底层平民居住地思考,是什么能够让六七十年前起点相同的黑人奴隶到如今如此不同。

      通过这三种“阶层”,在教育的角度思考我们要教谁?教育对象是谁?教师的价值点在哪里?托森的价值就在于帮助对现在黑人权利少、地位低的大环境理解不清晰的学生、佃农让他们看清楚这个现实,从而希望他们开始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

      教育是双向的,所以教师教什么、怎样教都是依靠教育对象的需要实行,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更合适的教育,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每个人所看到的主题都不同,关注的地方也不一样。为什么我要关注这个点?为什么这个能够打动我?这是我们没有觉察的东西,觉察到后要么换,要么改,要么加。同样,有些我们忽略、回避的东西也需要这样自问。

      在觉知力欠佳的时候最佳方案就是利用周围的人的反馈来觉察自己。

张天宇

这次旁听,发现自己还会有一些之前的一些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提出的十个问题不能切合自己的主题。一部电影可以通过多个方面来讲述,比如这部电影,每个老师的主题的主题都不是相同的,有的是关于教育方面的,有的是关于培养格局的等等。上电影课时的主题既然确定(明确主题),那么十个问题也是需要切合主题的(围绕主题),需要联系自己的教育目标,把自己的东西讲清楚,这样,上电影课才会有意义,如果只是随性发挥,虽然可能知识点很多,但是是对学生没有丝毫帮助的。

这次上电影课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最重要的是有两点,第一点电影不是随便看的,之前周末的时候很多同学,尤其是男生会看很多的电影,但是看完电影后没有什么反馈,只是为了看电影而看电影,看完电影也没有什么反思,这样做事没有目的是很可怕的,因为这是一个浪费时间的行为,对于自己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帮助。另一点就是电影课不是自我提升的手段,是一种工具使用,或者是一种能力的展示,也就是说电影课不是很难上,每个人都会能讲出一些内容出来,只不过是深浅多少的区别。正因为是电影课几乎每个人都能讲,所以电影不是常规课程,只是服务于教学目标(清晰的目标)的手段,只是根据需要来的,如果能够服务于自己的目标,那么就去上电影课,如果能够通过其他更有效的方式,那么就用其他的方式,电影课不是为了上而上,还是最初说的,做事是需要有目的。

还有一点我认为特别重要的就是老师教什么是根据学生的状态来的(改变结果),而不是说某个教育模式有什么什么好处,然后用这个教育模式(陈述结果)。很多时候会经常说某个教育有什么什么好处就去学习,但是却忘了事物是有两面的,有好的一面,同时也会有坏的一面产生。不同的教育目标(受众与目标)形成不同的教育体系,因此拿出每个教育体系的其中几点来相互比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需要做的事情是看到一个教育的两面性,分析自己是否能够这个教育的弊端,如果能够接受,并且这个教育体系的目标符合自己的目标,那就选择这样的学校,我认为这才是最有理性的择校方式。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自立好少年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