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清一山长《老子》解读二 :美恶之名,因相而有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清一山长《老子》解读二


世上本无“美恶”,“好歹”只是人心的幻象


正解:美恶之名,因相而有。


老子第二章公认是81章中最难懂的几章之一。目前看起来迷雾重重破解无门。但是,只要别在读《老子》之前先设定一套思维框架,只需顺着老子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就会发现,本章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难懂,而且读懂之后会有意外的快乐和体悟,恍然一笑之下,会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用相同的方式来理解,突然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来看周围的世界!这是一种令人心情愉快的、极为开阔的思维境界。


用老子道篇第一章中的“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的思维方法和原则来解读这一章内容,就发现理解起来很简单,也同样可以发现老子独特的智慧:在这里,美、恶等概念就是老子所说的“名”。他们并不是真实恒定的存在,而是只存在于人们的思维和情感判断中,并依据人们思维和情感角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判断结果,不可执着为真实恒定的客观存在。






关于“美、恶”与名相的密切关联,宋元时期的吴澄已经理解到了。他在《道德真经注》中特别说明:“美恶之名,相因而有”,意思是“美”和“恶”的名并非先验的存在,而是两者互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我觉得,吴澄把“美、恶”理解为“名”很正确,但还是不够彻底:应该是“美恶之名,因相而有”。就是说:“美”和“恶”这种“名”并不是理所当然的存在于天地自然的客观存在,也不是互相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他们只是存在于“观察者角度”中,存在于人们的思维和语言和情绪中,是人对于某一个事物假意“判断”的名词,他们不是事实,非关存在和真实本质,只是人类对存在的表达方式,而且同一件事物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这种表达的方式和出发的角度就是“相”,即感受着的某个思维和情感认知角度,也就是哲学和心理学所说的“观察者角度”。


这就像一张照片,它不是本人,但可以代表本人,而且一个人可以有无数照片,如果执着于某一张照片才是某人就是太“痴”了。(我们把照片也称为“相片”,这个“相”与老子这里“相”的含义正好相通)


而且老子也警告我们,当人们试图对事实本身加以判断和作出定义时,同时也意味着我们离开了事实本身,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也就是说当你去照相的时候,要知道你得到的仅仅是“照片”而非实体。


因此老子并不鼓励我们去执着于这些名相,而要求我们放弃认为他们是真实存在的执着,回到事实本身来看问题,同时也不要根据自己的一己成见而妄加作为,局限于自己一时的思维和情感认知层次的行为和努力,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结果,同时给社会造成破坏。所以,老子要求“无言”和“无为”。






老子还具体举例子说:美恶之名,只有当你在判断上产生喜欢与否的情感时才存在,否则这两个名词没有任何意义。


例如,拥有一颗价值连城的钻石,对于猴子来说,不会产生“美”和“恶”,就是喜欢或不喜欢的情绪。对它来说,价值连城的钻石与一颗不值钱的漂亮石头没有什么区别,还比不上一个香蕉对它的吸引力更大。在猴子的观念里,香蕉比钻石更“美”更令人喜欢和需要,这就是老子所说的“自然”和“朴”的状态。


但是对于人来说,一旦拥有和失去钻石,甚至不是拥有而只是“想拥有”,没有失去只是“怕失去”,都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也就是“美”和“恶”的强烈感情。而且这种情绪和执着还会非常现实的影响生活工作甚至生命。为了一颗钻石或其他代表物生出来的爱恨情仇的情绪,生死离别的结局,难道是钻石本身带来的“美恶”吗?还是人心借此翻起的波浪?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老子还特别提出一个人性的悖论:当人们对某种东西喜欢的程度越高的时候因此带来的烦恼的程度也同时相应越高。老子有意地让我们想象一下:假如天下的人都拥有一个同你一样的爱好,你如果还坚持你的爱好,就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烦恼(天下皆知美,为美恶矣。)


比如说,世界上最珍贵的钻石,都给他的主人带来了各种灾难烦恼。假如你很喜欢住在某个清净的海滨,天下人也不幸拥有与你一样的爱好、全都蜂拥而来,此时你原来喜欢的“清净”也就不可能再同时存在。同时你为了得到清净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也就变得很高,当然,这个爱好就会令你开始烦恼(斯恶矣)。


老子还怕我们理解不了这一点,就进一步把“美”极端化,让你有机会看到一味追求“美”的荒谬之处,也就是了解到人们在情感上不断追求“喜欢”的满足感时,最终结果会如何的令人沮丧和失落。


——这就是“天下皆知美,为美恶矣”的含义。


我还是用钻石的例子来说明:拥有一颗和数颗几克拉的钻石是普通人的梦想,一旦拥有之后的喜悦和兴奋也令人陶醉。如果有可能,每一个人都希望拥有更多,这种拥有,我们自己以为是“实实在在”的,“真实不虚”的。但老子告诉我们:拥有钻石的快乐情绪,以及不能拥有钻石的失落情绪,其实都是人类的自我认知、自我陶醉、自我打击,与天道和自然毫无关系,甚至与钻石本身都没有本质上的联系。


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天呢,世界上突然出现极为丰富的钻石矿藏,这个消息除了发现者之外,对于其他买和卖钻石的人来说,都不是什么特别好的消息,不会令人喜欢,只会让人不高兴。显然,供应量的增加,降低了您原来拥有的钻石的珍贵性。


更悲惨的是,假如全能的上帝看到人们都这么喜欢钻石,结果好心地把地球上所有东西都变成钻石,把每一滴水每一颗不值钱的泥土都变成光彩照人的钻石,这个消息非但不能令全世界的钻石爱好者欣喜若狂,反而会带来极度的失落和恐慌(天下皆知美,斯恶矣)。当然这时候人们的情绪又会转化:可能世界上最后剩下的泥土,会比全世界所有的钻石都令人喜欢、更”美“、更愿意拥有吧。






钻石如此,天下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用相同的观点来分析:高、低、贵、贱,各种认为的概念区分,在老子看来其实都是不值得认真推敲的。任何权位名相都是不值得留恋的幻影泡沫。


可能这就是道家的人物何以能超然物外的根本原因吧?所谓的超然物外,其实根本上说,是要人们别为自己贪执的心念所发生的情感判断错误,进而影响到自己的身心。这就是道家所说的“不以物累形”,不给自己的心灵和生活添加额外的负担。


所以更准确的说法,并不是道家的人物更特别一些,具有我们不具备的“仙风道骨”、“超然物外”,吾辈所不能及(一般人都这样理解)。其实是道家人物不像我们这么笨,非要去自己找一些难以承受的负担来背上。说他们“超然”是假的,说我们“自讨苦吃”是真的。


老子说:“吾道甚易知甚易行”的确很对。


了解老子的这种思维模式,的确会对我们人生习以为常的一些观念重新进行反思,对我们原来深信不疑的观念重新思考,如果能够经常、并且善于从各种不同的思维角度来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事物,这不就是一种智慧和觉醒吗?






同样的,对“善”和“不善”的评价,也是相对性的、不能固定。


如果你拥有一项天下人都不具备的技能,你就是天下之至善,当然很了不起。比如说你就是世界冠军,就是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可是有一天当天下人都拥有与你相同的技能时(天下皆知善),虽然你拥有的技能依然如故,并没有退步,但是外界对你的评价,就从原来的“善”变成“不善”(斯不善矣)。例如某人当上世界冠军,当然证明很有特长,(很善)。可是如果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当上奥运冠军,这个奥运金牌所代表的技术含量,就不再是一种特长了。就好比天下的人都能做姚明做的事,姚明也就没什么高明之处了。所以我们对姚明的崇拜,本质上与姚明本人的技术含量关系并不大,还不如说是因为其他人还没有达到姚明的技术有关。


假如这个例子还不明显的话,我们来想象一下:假如全世界只有一台现代制鞋机,那么这台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自然就是“天下之至善”,可能王公贵族都以穿上机制鞋为荣,都要来买这台制鞋机制的鞋吧?其他手工作坊的鞋,自然就是“不善”的土气的,卖不出什么好价钱!这也是工业革命前全世界的鞋业格局。而现在全世界都在出售机制的鞋子,那些传统的用手工制造鞋子的人,由原来的“不善”变成了今天的“善”,穿手工鞋,已经成为“贵族”和“品味”的象征了,成为有钱人炫耀自己身价的一项装备!


因此,善与不善并不是相对而言的概念,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存在,只是看你从什么角度来看而已。也就是说,老子认为:美与恶、善与不善,只是一种人类对于关系和情感的认知的存在,而非事实本身的存在。


在这里我们发现,老子把事实本身与对事实的认知和情感反应,这两者是严格区分开来的。事实本身就是“自然”,就是“天道”,而对自然的认知和反应就是“人为”。是不稳定也不可靠的,经常是自欺欺人的。可惜大多数的人都容易把事实本身与对事实的认知和定义和情感反应混为一谈,结果造成认识偏差!






接下来的六个排比句,就是老子采用相同的逻辑思维,对这一思想的进一步阐发。这也说明老子:


第一、非常重视这种逻辑思维方式。它的确是老子今后各章的思维核心。

第二、老子知道很难有人理解这种思维方式,所以用了大量篇幅(相对老子而言)来阐明这个观点。


果然后面的六条同样还是被学者们误读了!而且还搞的各种解释彼此间逻辑不清和含义更加混乱。专家们多年修为的职业素养,在老子的这六个排比句前完全垮了下来。



《老子》帛书版  第二章原文: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微明道医学堂

扫码关注我们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微明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