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孩子是我的镜子&如何“玩”过孩子?


老师/妈妈怎么当?


和孩子一起在学堂也已经大半年的时间了。
在学堂,孩子称呼我们为“老师”,而不允许叫爸爸妈妈。我们对她完全是和大家一样的要求,甚至可能更严格一些。


居然在这学期,成功“骗”过了在学堂呆了半个月的义工家长。这说明我们至少做到了,把自己的孩子“不当自己的孩子”,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可能做到“把别人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

案例一 孩子是我的镜子

今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中午,女儿跟我说,想和我谈谈话。
她说,她想回家,别的小朋友都有机会可以回家,她觉得自己是回家最少的。
我问她:回家你想做什么?
她说,感觉回家了可以放松一点。而且想去奶奶家,想和弟弟玩。
我说,你是觉得回家了可以吃好吃的吧?
她不好意思的“嗯”


我问:你吃不饱饭吗?你平时没有吃的吗?
她说:能吃饱,可是我总觉得我的吃的太少了,XY姐姐就有好多吃的,而且她家里还给她寄,她的人缘可好了,朋友特别多。


(吃是人的生存底色,孩子们对零食也总是很渴望,于是我们有专门的吃零食时间,并且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零食柜)


我说:你并不是没有,你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就算有很多也觉得自己不够,你的零花钱是最多的,我经常发现,你们买零食的时候,出去赶集的时候,比如说今天其他同学过生日分蛋糕,你总想自己多得一点,哪怕你用东西跟别人换,也总想是最多的。你觉得你自己什么都不够吗?


(女儿有一个特点,特别努力,比如积分,已经有很多了,但她还想要更多,总觉得自己不够。比如有一次,她说,我的积分才700多,太少了。别的孩子说,你都那么多了,我才几十分,你是在拉仇恨吗?当时她是积分最多的孩子。这也反映了她的一个“匮乏”心理。总觉得不够,有一种紧张,恐慌感。有句话说:贫穷是一种动力。穷就产生一种饥饿感,从而引发努力,积极,这样的一些相对正向的要挣脱“穷”的动力。很明显,女儿心里就有这样的恐慌。)

女儿说:嗯,我觉得XY姐姐什么都有,她的电脑都比我的好,她的吃的也比我的多。
我接着问:你觉得我们不够爱你?
女儿低头掉泪了:嗯。
我当时就笑了:嗯,你觉得给你吃的就是爱你吗?ZC上学期中间有几天回家,家里一通给吃,结果短短五六天,来了胖了一圈,还拉了好几天肚子,你记得吗?他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倒是给了很多吃的,可是你觉得他们是爱他还是害他?
她想起来了,说:害他。


我继续说:好,你说XY姐姐有这个有那个,你没有。那么有没有你有她没有的东西?
她说:不知道,没有。
我继续问:你的运动能力很强,你的身体素质很好。上次你们徒步,XY姐姐费尽力气也追不上你们,这是不是你有她没有的?
她说:是的。
我说:你的身体很强壮匀称,XY姐姐很胖,你的英语学得很好,她的还差很多。这是不是也是你有她没有的?
她说:是。


我接着问:你有的这些东西,可不可以用钱买来?谁想要就能要走?
她说:不能。
我:那XY姐姐的吃的,是不是可以花钱买的到?你想要随时去买就可以。
她说:嗯。


我继续:这是你有别人没有的,轻易花钱能买到的,太低级了,因为只要有钱就能有,太没水平了。你要是想吃蛋糕,我可以带你去蛋糕店,你想吃多少吃多少。但是要花你自己的零花钱,因为这是你要的不是我赞同的。但是你可以吃个够,你是不是就“有”了?太轻易得到的都不是珍贵的东西。但是你现在拥有的,是别人要想尽办法去运动锻炼,需要花时间需要努力才能得到的。是不是很贵得多?
女儿明显不那么难过了:嗯。


我说:你要比,去和HY哥哥比,HY哥哥运动能力更强,跟TY姐姐比,TY姐姐学习很用工,内务卫生做的又快又好,这是人家有你没有的。要去比这个,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女儿:嗯!


我:你觉得爸爸妈妈看到你什么情况下会最开心?
女儿:应该是我成长了最开心吧。
我:是的,我们看到你长本事了最开心,比如你学会了鲤鱼打挺,你英语学的又快又好,你跑步那么快,你在小伙伴里人缘那么好,那么喜欢帮助别人。大家都喜欢你。我看到这些,心里特别自豪,特别美。所以,我给你的爱也必然是有助于你成长的。你见过有别的父母为了孩子的成长,自己也这么努力的进步,还到学堂当老师的吗?
女儿:没有。
我:帮助你成长,就是我能给你的最大的爱。

反思:沟通虽然结束了,看起来孩子也很高兴,很接受。但我还是反思,女儿的“穷”心,总是“不知足”,是哪里来的呢?我发现这正是我身上存在的。女儿总是想多吃多占,生怕自己不够了,努力的背后是怕自己没有了,这样的一种“匮乏感”,事实上在我身上从没有拔除,尤其是我对金钱的紧张,一段时间钱少了,心就会揪起来,对于钱的进出特别的谨慎仔细,记账等等,都透露出我的紧张和匮乏。


这些年的学习,成长,我觉得自己已经逐步摆脱“穷人思维”,然而女儿这面“镜子”却让我看到自己的“装”。事实上,我的信念深处,这个恐慌,这颗“穷”心,一直还在。女儿不断的努力“至上”,只是害怕那个“没有”的坑。所以,女儿问题的根,在我身上。我只有不断面对自己的问题,才会真正解决它。在一颗富裕之心驱动下的至上精神,才会真正的走向不俗和成功。


这一次,女儿真的成为了我的“镜子”。感谢孩子,让我又一次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让我有机会再次修正自己。这真是值得欣喜的事情。不断修正,才是成长。看到自己的问题,真的太高兴了。

案例二 如何“玩”过孩子?

女儿:我过生日的时候不想背蛋。可不可以不在学堂过生日?
我:你是想独占一个蛋糕不和大家分享呢?还是嫌累?(她其实是想独占一个蛋糕,不过有了前面的引导,又觉得好像不应该)
女儿:我觉得背蛋太累了。


我:你知道为什么过生日要背蛋吗?
女儿:知道,要体验妈妈怀自己的辛苦。可是我觉得我长大了会生孩子,到时候就体验了,我不想现在背蛋。
我:别骗人了。才背一天你都嫌累,怀孕280天呢,一天你都嫌累,你怎么可能怀孕受280天呢?我当时怀你的时候,肚子很重,走路都要捧着肚子,鞋带开了蹲不下,都是你爸爸帮我系,躺在床上起来的时候起不来,还要你爸爸拉我一把。我怀你可是280天呢都没嫌累,你一天都嫌累了?我觉得你一点都不爱我。

女儿:那我还是背吧。不背没有蛋糕吃。
我:你一个人过生日我也不想费时间做蛋糕。今天是两个小朋友这才做的。没有蛋糕你要背吗?
女儿:……还是背吧。

总结:反其道而行之。
女儿之前总拿我不爱她情感纠缠,现在我也反其道行之,当一次她的“镜子”。之前女儿说“你不爱我”的时候,是委委屈屈的,掉眼泪的,那个求爱的小baby形象一览无余,而且是“受害者”的模式,言外之意都是:你看我这么可怜,你就别说我了;你看我这么弱小,赶快保护保护我脆弱的心;你看别人家孩子妈妈对孩子那么好,你也赶快证明你爱我……。


她是动了情绪的。而我说“你一点都不爱我”的时候没有一点情绪波澜,完全是故意这么说,故意说给她看的,一点都不动“心”。不动心的结果,就是理性,就是“看着自己演戏,看着对方演戏”。头脑的冷静也更容易应对孩子的任何“花招”。见招拆招,达到教育的目的

查阅往期相关文章:

在家也能学英语——新教育超速学英语的秘密

如何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竞争的两种姿势

案例实录:打人的孩子




微明道医学堂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点个在看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微明学堂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