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慧“心”教学运用启示——人生的中心点


温馨提示
在看文章之前,请点开音乐,愿你的生命活成天籁!



01
分享心态


大家好,我是昭明学堂的堂主 刘天予,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在清一联盟读书会和大家交流。今天的分享,我想和七零、八零后的家长们聊聊天。



为什么呢?古人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八零后现在就处于而立和不惑的年龄中间。在社会上已经打拼十多年了,事业家庭基本稳定,工作上的事情处理得比较得心应手,在生活无忧之余开始对人生意义有了更多的思考。不同于青年时期的思考带着满腔热血、憧憬或者是不得志,现在的思考则更加平静、理性。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价值的?人生的下半场我要做些什么?我死前希望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



我觉得这是经历岁月沉淀后,内心时不时就会升起来的声音,这些问题一旦没有彻底想清楚,那么将会时不时地困扰我们。尤其我们新教育的家长,把孩子送进新教育就是希望他们可以活出和我们不一样的人生。那么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希望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这个“不一样”到底不一样在什么地方?如果你也在思考这些问题,关心这些话题,今晚我们一起来探讨。


02
七零、八零后的共同特点


我自己是80后,进入新教育已经 8年。以前的分享主要方向是运动,因为自己是以运动为切入点开始做教育的,慢慢扩展到其他方面,这八年接触了很多00后的孩子,也跟他们的家长有了较多沟通,我发现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家长和00后的孩子身上有一些截然相反的共性特点,这个现象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我们思考。当然,在探讨之前,需要提前说明的一点是,所谓的共性是一个概率性的事件,并非代表每个人都如此。


先来说说家长们的情况。


首先呢,70后、80后的家长们特别勤奋,没有“躺平”的概念。即使家庭资产已经足够下半生生活无忧,但很难做到心安理得地花钱、过日子,总要做些什么让自己忙碌起来,至少是有事可干,一旦休息的时间一长心里就会发慌。


其次,很有责任感,做一件事情更多考虑的是:是否需要去做,而非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只要有必要去做,那么个人喜好大概率会让位于责任。比如很多家长都表示不太喜欢自己的工作,但是依然在岗位上兢兢业业,比如:明明到了下班时间但临时来个加班任务,依然会硬着头皮做完。比如有些妈妈下班回到家后根本不想做饭,但是想到外卖不健康,还是打起精神给家里准备个三菜一汤。


第三,等级尊卑意识强烈,体现在和长辈、上级领导以及一些有名望、社会地位较高的人交流的时候,说话比较谨慎、谦虚,以听从为主而非平等地敞开性地沟通。



再来说说孩子们的情况,正好和家长们的情况相反。


首先,他们没有“勤奋”的概念,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不做的就不做,能享受尽量享受。这一点各位家长们在假期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候想必深有同感。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如此,孩子们对于人生发展的态度都偏于“躺平”和享受。最近,有一份通过对上海多个区2000多个小学高年级学生问卷调查分析而成的《上海市00后的画像报告》中,调查显示,00后的梦想依次为大富翁、美食家、普通人、企业家、电竞明星、旅游家、漫画家……有意思的是,排名第三的梦想是成为“普通人”。 不难看出这里面大部分的身份给公众留下的印象都是娱乐享受型的,但孩子们将其列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成为普通人”更是代表了孩子们放弃实现更高的目标,只想轻轻松松、安稳地过日子。




比如:曾经在一次跟孩子的聊天中,我问孩子们:如果将来拥有足够多的财富,你会如何度过余下的人生?孩子的回答和上述调查很接近,很多人认为既然不需要为了生存而担忧,那最好就让自己轻松点,不需要这么努力,待在家里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就可以了。想想看我们小时候哪个人的理想会是当普通人,或者是宅男宅女呢?即使真有这种想法也不好意思光明正大地说出来,大概率会被视为异类,甚至遭到旁人的批评,但是现在这些想法似乎很流行、很普遍。


其次,他们更在意个人感受,注重自己开不开心,喜不喜欢,为了喜欢和开心可以不管不顾。比如00后步入职场后就让 90 后自叹不如。他们连辞职都很硬核,各种理由、五花八门;什么翅膀硬了,想飞出去看看,一言不合就炒老板鱿鱼。



网络上有个段子我觉得挺有意思,总结70后请假因为父母不舒服,80后请假因为孩子不舒服,90后请假因为自己不舒服,而00后请假是因为什么原因呢?是看领导不舒服。



第三,他们对话语权要求很高,追求平等交流,而不是你说我听的模式。比如很多家长跟我反馈: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明明自己是要批评孩子的,但是孩子比自己还能说,更会讲道理。所以,利用父母的权威压制他,让他乖乖听从那是没可能的。看到社会地位较高、声望较高的人,他们虽然也觉得对方很厉害,但是他们更强调:你是你,我是我,你厉害和我没有什么关系,我们两个是平等的个体。




那么这些反差巨大的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1、我们成长的那个年代,虽然没有经历父辈的缺衣少食、饥荒,但物质依然比较匮乏,不会饿死但也不会滋润,成长的很大一部分动力来自于改善物质条件。绝大部分人都很有危机意识,拼命努力学习、奋斗改变命运。平时在家里少不了也要干一些家务活,倘若在家里好吃懒做、眼里没有活,那大概率要被骂惨。


2、从小如果做了什么调皮捣蛋的事情,例如小偷小盗、打架斗殴、学习成绩不好,家长们批评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丢家里的脸”。反之如果做了什么得意的事情,就会被夸“给家里争光”。当年要么生活在单位的家属房里,要么生活在村子里,周围邻居都熟得不得了,在这样一个熟人环境中,好事传得快,坏事传得更快。因此我们那个年代的人相对来说家族观念、家族责任感很强,人人都以做家里的顶梁柱、光宗耀祖为荣


3、我们的父母当年都很辛劳,忙着养家,并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我们,日常和父母的交流很有限,谈心就更少了。不过虽然是半放养状态,但却是妥妥的“结果为王”。一旦结果不理想,无论是家务活没干好,还是和兄弟姐妹起冲突,还是被老师通知叫家长,不是一顿批评就是一顿收拾,想要辩解,那更是不可能的事情,只会让自己多挨几鞭。至于大人之间谈话,小孩子更是没有插话的份,随便乱说话只会被大人视为没规矩。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70后、80后活得既顽强努力而又隐忍克制,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们要去适应周围的人、环境,没有什么是为我们准备好等着我们去享受的,也没有人会对我们的要求百依百顺。虽然儿时的匮乏给我们带来了奋发向上的劲头,但内心依然留有小时候匮乏的阴影。虽然父母的训诫让自己有不服输好强的一面,但我们内心依然有为父母而活、而做的被迫感。虽然尊卑观念让自己有礼有分寸,但我们内心总觉得被压抑,无法真实地表达自我。


所以现在当我们做了父母,我们太不希望孩子活得跟我们一样了:我们希望他们不用为物质操心,只需要追随内心的喜好,所以我们竭尽所能为他们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我们希望他们可以全然地为自己而活,不用背负家族的期望、在意他人的看法。我们强调民主,赋予孩子更多的话语权,和他们平等沟通,尽量用更多的时间陪伴他们的成长。



大家发现了吗?我们孩子呈现出来的状态完全是家长培养的结果,正如我们呈现的状态是我们父母培养的结果一样。只不过我们的父母不是刻意为之,而我们这一代父母却在刻意地把孩子培养得和自己不一样。但是这个“不一样”的方向对吗?


03
教育地目的


那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教育本身,就要思考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孔子之前的教育是“学在官府”,也就是说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现在的教育体系是工业化教育体系,当年德国依靠这一套教育体系迅速成为世界强国,从而被各国争相模仿。它的普遍实施自有国家层面的目的,今天我们仅从个人角度来探讨:做为一个个人,我们为什么要接受教育



现在这个季节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鸟,尤其我们所在的地方周边都是果园,生物的多样性比较丰富。那大家现在想一想一千年前小鸟的生活方式和现在小鸟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吗?并没有,一千年前的小鸟每天在忙着叽叽喳喳地觅食、繁殖,现在的小鸟也一样。倘若有一只宋代的小鸟穿越到现在,估计丝毫不影响它的生活。但是一千年前的人和现在的人相比呢,生活方式有了天壤之别,倘若不经过教育和学习,那么估计很难融入社会生活。


所以,教育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帮助人在社会上生存,与之相对应的教育就是生活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前者教会人日常生活基本做事,后者教会人和现代社会接轨。想要在社会上获取一份高薪的职位,那就要学习社会急需的专业。



我们这一代人所接受的教育,基本就是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的,整体来说也是比较成功的。想当年我们读书是一路在“考个好大学,就能找个好工作”的激励中过来的,我记得那个时候高中班主任激励学生的口号是“今后想穿皮鞋还是草鞋”。穿皮鞋意味着改变命运,前程一片光明,穿草鞋意味着回家种田。报考大学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都会冲着热门专业而去,而所谓的热门专业也就是毕业后就业率较高的专业。至于生活教育,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根本就不是个事,因为受生活环境所迫,在实战中自动学会。


但是这种教育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学了再多的知识、技能,我们都只是一个工具人,一台工作的机器,因为所有的知识技能都是为了工作服务的。如同我们不断升级电脑的操作系统、软件版本,更换更高性能的硬件,目的都是借助电脑来完成某项工作,当然这台电脑性能和实用性现在已经越来越强,但这并不能改变它是一个工具的本质。



我们看看动物,动物就是地球的工具,终日无脑循环而不知疲倦。比如鸟,一辈子只需要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活着,服务于这个目的它每天又必须要做两件事情:一个是吃,一个是保护自己不被天敌吃掉。第二件事情是繁殖,到了发情的季节找个伴侣繁殖,把小鸟养大。那为什么说它是地球的工具呢?原因是:终其一生,鸟的核心目标就是造粪,通过造粪让这个世界得以循环。生后代是干嘛呢?让后代继续造粪,这就是循环,几万年以来的鸟都是这么循环的。反观其他动物,它们的使命也是一样的。但不一样的是什么?动物没有思考,它不需要思考鸟生意义,循环几万年它们还是在那里每天叽叽喳喳很开心地觅食、繁殖。


 

但是人呢?上天赋予了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是给予了我们更大的选择权,我们可以选择当一个工具人像动物一样活下去,为地球做贡献,也可以选择别的方式活下去,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我接触到很多家长,都很迷茫、焦虑,一方面他们就像被安置了某一个特定程序,到了时间自动启动;另一方面他们又觉得痛苦、不甘心,所以很多人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但是又不得不做。


其实这就是我们内在的独立思考开始在发挥作用了,但是人一旦开始独立思考也就开启了痛苦的阀门。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会质疑现在所选择的一切,你会想:作为人,我的人生就要每天这么重复下去吗?而人又会本能地逃避痛苦,因此往往这个阀门刚被启动就被关上了,我们会选择让其他的事情来占据自己的时间和大脑,要么是工作、要么是家务、要么是娱乐。这就导致很多工具人活得纠结痛苦。



这也引出了教育的第二个目的:提升人的级别,做更高级的人。比如王阳明在十二岁的时候,就曾问他的老师,“何为第一等事?”老师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官啊”。但王阳明却反驳自己的老师:“读书是为了学做圣贤。”




对于很多人来说,王阳明的话就是一个故事,离自己的生活太远。我自己以前也是这种态度,我的父母、老师、亲友,周遭的环境示范的都是“为稻粱谋”,活着就是为了物质生活,从来没有人示范过王阳明的活法。但是这些年做教育的过程,尤其是清一山长的示范,让我慢慢改变了这一观点。圣贤并不是一个标签化的称呼,也不是画在画上供我们膜拜的人,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方向。有一个词叫做“超凡入圣”,超越了凡人、普通人,就是圣人。当大多数人都是工具人的级别,你超越了这个级别,不就是圣人了吗?所以当圣贤,并不是达到某一个高度、水平,而是不断去除自己身上凡庸的那一面,成为更好的自己,是一个努力过程,而非最终结果。



这并不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每一个思考人生意义的人都在往这个方向探寻,只是有的人在路口停下了脚步,有的人依靠内心的指引走了下去。因为做圣人、自我的提高并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所以没有任何公立教育机构会来帮助你实现这一目标,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


与此同时,教育的第二个目的:提升人的级别,做更高级的人,只有自己认同、追求才有可能实现,靠他人的强压灌输,根本无法达成目的。


04
工具人和人文人之间的区别——心(中心点)



我们暂且把这两种不同教育目的下培养出来的人分别称为工具人和人文人。那么工具人和人文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一个是物质之心,一个提升之心物质之心关注的是不断抓取、获得更多的东西,因此容易受到周围的影响,被周遭的人、环境左右。提升之心关注的是智慧的提升,周遭的人、环境都是他实现目标的助力



这一点我觉得用刘老师在疫情期间讲到的“找到你的中心点”来形容特别贴切。当网络充斥着疫情数据、物资短缺的信息时,大部分人被其影响得焦灼不堪,被困家中的人更是心神不宁,为将来发愁担忧,但倘若明确自己的目标是提升自我,那么就可以把隔离期间当做一次长假安心地给自己充电,任四周风暴肆掠,依然如如不动。




学堂有个女生性格比较温顺,属于听话乖巧的学生,为了实现考入今日突破班这个目标,这个女生寒假在家完成了减肥15斤的目标,减肥成功以后整个人看起来精气神也完全不一样了,本来应该是信心满满的回到学堂,但是因为上海突来的疫情,却把她困在了家里整整一个学期。我相信大家都有感受过被隔离在家的焦虑,但对于这个女生而言,焦虑的不仅仅只是失去的自由,更重要的是她的目标无法实现。


通过日志,我能感受到孩子一开始也比较焦虑。目标是考上今日,那么考上今日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是为了提升自己。既然是为了提升自己,那么无论在哪里只需要关注当下服务于这一目标,我可以做什么?当她开始付出行动把每天需要完成的各项目标执行下去以后,焦虑也随之减弱,心也就安定了下来。前些天,疫情有所好转,为了能参与今年的公主夏令营,她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昆明隔离,为参加夏令营做最后的准备。我相信不管今年最终的结果如何,但这一段体验对于她来说才是最弥足珍贵的,如果孩子懂得了在任何环境中只要我们带着提升之心去面对,那么我们的心就可以真正抵挡外界的狂风暴雨



不可否认,我们这一代人从小接受的都是“工具人”的教育,但我们都不甘心自己仅仅是个工具人,这其实是很正常的,因为动物关注的就是物质需求,人作为比动物更高级的生命体,就是要关注精神需求的,否则上帝干嘛给予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呢?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新教育家长群体的氛围是关注提升和学习的。我们也不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工具人,希望他们成为一个更高级的人,所以为他们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教育之路。



山长在创办新教育的时候就提出“教其心、育其身”的教育方向,“育其身”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也相对很容易做到,但是“教其心”却是很多家长甚至老师无法逾越的教学难点,这里的心就是提升之心。但现实情况是,不少孩子不仅没有提升之心,连物质之心也没有,呈现出空心症的情况,体制学校的学生尤其明显。



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认为有两个:一个是家长,一个是老师。想要教“心”,首先教育者要有“心”,否则想要教出一个有“心”的人,基本没有可能,因为他不知道怎么教。同样用“物质之心”想要教出拥有“提升之心”的人,也没有可能。我们这一代人大部分都是物质之心,只是现在物质已经不那么困扰我们,但是提升之心还没有替代物质之心,换句话说大部分家长和老师目前可能就处在无心的状态,那么这会造成什么影响呢?我认为这个非常重要。



1、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神,老师只是神请来的助手,倘若作为神的家长无“心”,那么孩子大概率会模仿家长。


2、假如家长请来了一个有“心”的助手(即老师),家长很可能不理解老师的做法,如果能够做到全然信任和配合,那么孩子可能会模仿老师。如果家长无法做到信任和配合,那么老师的教学就是无效的。



北京大学徐凯文教授,是第一个提出“空心症”这一现象的人。他职业生涯前12年在做精神科医生,后来的12年是在北京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做总督导,负责全校的心理健康和危机干预工作。他在做了大量的学生咨询案例后,发现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有严重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是:学习成绩优异,人际关系也很好,但他们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



在徐教授的文章中,“空心症”是什么意思呢?


有一位同学说:“我原来还站在一块极其不稳定、随时有可能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但是至少心里知道我在什么地方。现在是已经知道了,自己原来的地方是不对的。它就变成了好像是在茫茫大海上漂泊,看不到陆地,时不时感到恐惧。” (觉得应试不对,但之前起码还有努力的方向)



又有一位同学这样描述自己的世界:“我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迷雾的草坪,草坪上有井,但不知道在何处,所以有可能走着路就不小心掉进去了,在漆黑的井底我摔断了腿拼命地喊,我觉得我完全没有自我。这一切好难。”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他们都会告诉我说:“老师,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我到哪儿去了,我的自我在哪里,我觉得我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我过去19年、20多年的日子都好像是为别人在活着,我不知道自己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些孩子们的话不知道是否跟您有共振?要知道他们都是中国最优秀的一批学生,而他们的现状是十几年教育积累出来的结果。想要避免最终的结果出现,我们就要从“因”上下手去解决。下面我将分别介绍家长和老师们在教育中容易出现的几种“无心”的模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05
大部分家长实施的教育

一、重复之前“争第一、看结果”、物质激励的模式——空心症


家长们容易出现的第一种模式就是重复自己之前所接受的教育模式,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重排名看结果,只不过战场从体制内转移到了新教育。



一旦孩子取得了好的成绩家长就开心、夸奖,一旦成绩不好就批评训斥。排名和结果并不是不重要,结果是过程的积累,是孩子这一段时间学习状态、方法的呈现,因此重要的并不是结果本身,而是从结果对照中去思考过程中的状态、哪些方法还可以提高改进。倘若没有做这一工作,即使孩子取得了好的成绩排名,但可能看不到自己的进步,也不明确下一步提升的方向,空有竞争胜出的成就感,没有培植提升自我之心。



这种情况下,孩子关注的是下次还能不能拿到高分,因为高分意味着可以获得奖赏,获得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就像一种瘾,他们会为了这种良好的感觉而努力。但感觉是虚无缥缈的,得到了很快就会消失,内心依然空荡荡的。体制学校里面大量的学霸都是这种情况,很多人忽视的是——他们喜欢的不是学习本身。


倘若孩子取得了好的成绩,引导他思考原因以及接下来改进的方向,那么他知道自己取得了好的成绩,是因为自己这段时间的状态、方法比别人要好,别人如果有同样的状态和方法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这种情况下他面对结果就会很坦然。同时呢,下一次的结果是和这一次的自己相比是否有进步,提升永无止境,孩子也不会因为一时的优异而懈怠了。


例如新教育的学生英语普遍比体制学生要好,但对他们的引导是“如果体制的学生采用和他们一样高效的方式,以他们的努力程度同样可以取得类似的成绩,甚至更好的成绩”。当这样引导了之后,你们认为孩子还有什么得意的吗?他们只会感激父母和老师给他们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机会。


倘若孩子取得了靠后的成绩,得到一顿批评,那么导致的结果就是消极、自我否定,长期如此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就很深,孩子也会一直生活在“我不行”的魔咒之下。这种挫败感会导致他通过其他方式来获得成就感,例如游戏、赌博甚至毒品等等。但是需要引导孩子看到自己靠后的原因,也许是基础和他人就有差距,也可能是态度和方法出了问题,关注和自己相比是否取得了进步,那么孩子就不会给自己贴上失败者的标签。



第二个特点是:以物质来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


这一点对我们这一代人还有用,但是对于00后的孩子已经不适用了。因为00后孩子的成长环境已经和我们当年完全不同,尤其新教育的家庭经济条件都不错,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就没有缺过钱。他们上学回家都是坐飞机,因为最舒适便捷,有的父母还会接送。我们当年别说坐飞机了,就是坐火车也会买便宜点的慢车,坐个硬座。但是现在的孩子有没有因为金钱而放弃过什么呢?父母都是尽量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他,他们从来没感觉到金钱的匮乏,用原来的那一套找工作、改善生活条件这种指标,已经无法在他心里引起共振,这个心是植不到他心里去的。


那么你们认为什么方式才是有用的呢?真正让孩子体验劳作、体验贫穷,体验自我承担责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建立真实的成就感



那么聪明的父母知道这一条原则,即使家里经济条件富裕,也不让孩子享受富裕的生活。小的孩子就让他体验劳作,比如昭明天健班的学生这一年都在建设“昭明花园”,还治好了班里仅有的两位小女生的公主病,从一开始依赖于别人的理解照顾,到自己能够动手去创造;改变的过程从不喜欢、不得不、习惯,最终内心是满满的成就感。其中有一位女生还是新生,刚来的时候只要遇到做事不顺心基本都是等着别人去哄,但是当她接受一个事实情况是没人再去哄她,连跟她一个班的亲哥哥都不会去哄她的时候,她就开始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渐渐地当她又发现自己解决的问题越多,伙伴似乎越喜欢尊重她的时候,她就能体会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快乐。


我们之前去泰国上山长课程培训的时候,会看到小明慧在那里负责清洗学员们的碗。那个时候小姑娘只有 10 岁,每天要洗几百个盘子和碗,摞起来是她身高的好几倍,常常要在那里从中午干到晚上。到了晚上,还要忍受蚊虫的叮咬。这一两年更是看到小姑娘出现在建筑工地上,和泰国的工人们同吃同住,一起干活。那么山长是因为请不起工人来干活吗?显然不是,正是因为他知道这一条原则,所以不敢娇宠孩子。


至于大一点的孩子,就让他们体验真实的社会,体验打工,看看仅凭自己的本事能否养活自己。比如三语高中的学生之前都去海底捞打工,这种切身的体验会让他们开始关注现实,体验到挣钱不容易,起码树立起一条目标:我起码要养活自己,不成为父母的负担。


二、全然摒弃之前的模式——废物(即无心,也当不了工具人)


接下来,家长们很容易出现的第二种模式是什么呢?就是全然摒弃自己之前接受的教育模式,投奔“爱、自由、民主”的怀抱



从我接触了解的情况来看,这一类的家长在新教育中占比其实比较大,因为家长们自己经历的“痛”太深刻了,所以希望把这些都补偿在孩子身上。加上70、80后的家长更重视教育,有机会了解到不同的教育理论和体系,其中最为家长所接受的就是“爱和自由”的鼓励式教育,因为这就是家长们希望自己曾经被对待的方式。


但是家长们不知道的是,这一套教育模式是西方公立学校普遍采用的模式,在学校里面老师不能批评学生,甚至连指出学生的问题都不可以,学生即使做得再差劲也只能肯定加鼓励。之前看过一个案例,一名高中生想要报考一所常春藤大学,但是辅导员提醒她以她的成绩想要报考该大学可能有些困难。结果这名辅导员就被该生的家长投诉了,理由是: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我的表弟在英国留学,他曾忿忿不平地跟我分享他的导师如何去“坑他”:平时他提交的论文作业,老师都会夸他 “太棒了”,私底下老师和他们的关系也很融洽,还一起吃过几次饭,但是期末考的时候却给了他一个“F”,害得他不得不重修这门功课。这件事情让他特别不理解,怎么老师平时一句批评和提醒都没有,如果有的话他早就改了,也不至于落得重修。我听了之后哈哈大笑,在西方的教学模式下,哪个老师会在日常批评学生?


这种教育模式出来的结果是什么呢?大家看看以下图片中美国公立教育的成果就知道了。



不仅学习成绩堪忧,公民常识也让人大跌眼镜。2018年,美国一所著名的民调机构发起了一项调查:你认为地球是圆的还是平的?看到这个题目相信很多人会哑然失笑,只要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人恐怕都不会选错。但令人意外的是,在被调查的8000名美国成年人中,竟有1400余人认为地球是平的,超过了六分之一。《纽约时报》做过“朝鲜在哪”的调查,1746名调查对象超过60%的人都一头雾水,有人指着中国,有人指澳大利亚。




此外美国学生在放纵型娱乐上也让人瞠目结舌。


据《国会山报》报道,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发现,在美国19至22岁的全日制大学学生中,有43%的人至少吸食了一次大麻,而在调查前30天内至少吸食过一次大麻的人占25%。



了解了这些数据之后,不知道家长们对于西方公立教育“皆大欢喜”的背后是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新教育中我们也经常说“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爱并不是指无条件地接受孩子的任何行为,而是不求回报地付出爱。爱并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不是父母满足自己成就感的一种方式,把孩子当成小猫小狗一样宠起来,给自己树立一个“被需要的好父母”人设。倘若父母期待孩子感激自己、爱自己,这就是有条件的爱。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是让孩子早日独立,不依赖自己生活



在新教育中我们也强调“自尊自由”,但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追随喜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倘若如此每个人都没有行为边界,人类的群居就会成为巨大的混乱。在一些父母看来,孩子的胡闹有时候是天性的释放,是率真的体现,应该鼓励。是否真的如此呢?那自由是什么?自由是我有选择的权利,但同时我也知道我做的每件事情都有相应的结果,而这个结果是我必须承担的。如果我不喜欢这个结果,那么我可以选择不做这件事情。但是用“释放天性”来放纵孩子胡闹的行为,不让其承担任何结果,给孩子植入的信念就是:他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别人会替他来承担。事实上,除开父母没有人会为你的孩子承担行为后果,所以父母的做法培养出的只是一个无法离开父母生存的巨婴。




再来说说家长们都很关注的“民主”。我们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并不意味着我要接受你的想法,尤其是在孩子没有成年之前。例如孩子说“我今天想要 11 点睡觉”,孩子可以表达想法,但家长如果毫无缘由地同意,这不是民主,而是笨蛋。很多家长会有担忧“我不同意孩子的要求,会不会压抑他,显得自己很专制”?请注意,这个时候家长关注的并不是孩子的成长,而是自己“民主家长”的人设,很多孩子就是利用家长的这一心理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所以,总结来说,采用第一种模式教育孩子的家长方向是把孩子培养成工具人,但由于方式错误最终会导致孩子成为空心人或者失败者采用第二种模式来教育孩子的家长根本不清晰自己的教育目的,只是满足自己被需要的感觉、好妈妈好爸爸的人设,既没有教孩子适应社会生存,也没有教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只是培养出了自以为是、肆意妄为的嘴炮罢了。这些孩子一旦离开家庭,离开父母的支持,是很难在社会上独立生存的,家长们满满的爱最终培养出的很可能是一辈子养在家里的废物。这是家长们期望的结果吗?



06
教师教学的三个层次


谈完了家庭教育的两种模式,再来谈谈在学校教师在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两个模式。


1、老师要求学生学

这种老师比较像教师爷,习惯制定一大堆规则惩罚要求学生好好学习。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感受到的是“学习是一件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至于为什么要学习,相比于长远的职业影响和自我提升,学生感受最真切的是现实的得失。这种模式给学生植入的价值观是“学习是一件他人希望我做,所以我不得不做的事情”,培养出来的就是“学奴”。既然是“学奴”,那么哪里有压迫自然哪里就有反抗。由于学生心里对学习是抵触和排斥的,因此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跟老师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一个班级只要有三五个这样的学生就会耗去老师大量的精力。体制学校大部分的老师就是这种教学状态,但不得不说他们很勤奋也很敬业。



2、老师想办法吸引学生学

这种老师会针对学生的喜好来设计课程,让形式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但是学生的乐趣在于老师的陪伴、有趣的形式,而不在学习本身上。例如培训机构的外教课,课程中间充斥着游戏、唱歌、舞蹈等等,但孩子们真正感兴趣的并不是语言,而是玩耍。一旦课程形式不再有趣,那么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马上丧失。



这一点在我的外甥身上体现比较明显,外甥在美国出生,目前9岁就读于上海的国际学校,日常学校里面的活动、课程形式都很丰富。这次有机会见面,我也趁机了解了一下不同的教育模式所呈现出的不同的心理状态。


我问外甥:你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

外甥:玩,只要让我玩就可以了。

我:那你喜欢玩什么?

外甥:什么都可以,但必须好玩。

我:那你觉得什么才是好玩?

外甥:不太清楚,反正就要好玩。

我:那你看过荒野求生吗?你觉得这个好玩吗?我把学堂孩子的视频放给他看。

外甥:这个我没玩过。

我:那你想尝试一下吗?

外甥:那你带我去你的学堂,现在在家里也没同学,一点都不好玩。

我:那你要做好准备,因为荒野求生没有这么好玩,需要睡在外面,自己做饭,而且蚊子多、如果找不到食物还要饿肚子,可不能像现在一样有人把饭做好。

外甥的回答让我有点诧异:我是美籍华人,干就完了。(弄的周围的听众哈哈大笑,但是笑声中我能感受到外甥的得意。)


这两天把外甥带到了学堂,终于让他看到了视频里的荒野求生现场,下了车他兴头十足,什么都不顾,冲向了火堆,并表示要跟伙伴们在一起求生。求生的第一天是新鲜,第二天是勉强熬过,第三天就直接想逃跑。


外甥:舅舅,我能给妈妈打个电话吗?

我:可以,但是我们约定好了周末才能打电话。

外甥:我想回家,荒野求生的蚊子太多了,而且我也不会做饭,吃不饱睡不好,一点都不好玩。

我:这跟视频里不一样吗?

外甥:一样的,但是感觉没这么好玩,需要做很多事。


最后,我去调查了一下伙伴对外甥的评价,大家都很真实直接,表示外甥喜欢吹牛,做事不踏实,做一会儿觉得没意思就想换另外一件事做,最后什么都做不好,所以就想走了。


外甥呈现出的状态就是外在活泼,内在浮躁,活泼是因为好玩有趣,浮躁呢?也是因为不好玩,没兴趣。


我相信这样的老师在教学上确实也很花心思,不同于前一种用的是蛮力,容易造成学生压抑和反抗,他们用的是智取,课堂氛围活泼,学生参与度高,会很受家长和学生欢迎。但他没有成为指引孩子的那根手指,而是成了学生关注的全部,学生的成长完全依赖于外在为自己营造的宽松的氛围。


可能很多家长会有疑问:我觉得这两种方式没问题啊,难道说不用制定规则?老师花心思设计课程还是错的?大家别着急,我用吃饭来打比方大家马上就能理解,并发现问题所在了。现在有很多小孩子不喜欢吃饭,喂饭是家长每天最重要和最头疼的工作。


第一种家长的做法是,你给我乖乖地坐好,哪也不能去,我坐在旁边看着你吃或者喂你吃,吃完了才可以离开。第二种家长的做法是,变着花样做吃的,不仅换不同的菜式、口味,还要凹各种造型。如果孩子还不愿意吃,那就玩具、动画片、游戏等等全都来了,趁着孩子在看动画片的时候赶紧喂一口,吃完了这口可以玩一会玩具,或者花式夸奖,最终把一顿饭吃完。这些场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爸爸们采用的往往是前一种,妈妈们采用的往往是后一种,但无论是哪一种,喂饭者都深感疲惫。


现在大家看出问题在哪里了吗?家长们把关注点放在了怎么把食物喂下去,只要这顿饭进了孩子的肚子,那就大功告成。却没有把关注点放在如何才能让孩子主动吃饭上。


回到教学上,如果老师仅仅关注“学生学了多少,学的质量如何”,不论老师采用的是什么教学手段和方式,他都忽略了最重要的工作——教心。这样的教学,老师看似掌控着教育的主导权,但其实主导权在孩子身上,因为老师是围着孩子转的,不论教学成果好坏,老师都非常的辛苦。



3、老师自己学,提供环境,让学生自动模仿,强调责任、荣誉

山长一直说带班是一件很简单很轻松的事情,泰国没有任何带班经验的小公主,只要他指点一下都可以胜任带班的工作。大家都知道山长日常既要负责国际校区的建设,还要指导两校的教学,打理投资账户、写教育、投资、武道相关的文章,给两校的学生上课、为家长提供咨询服务,不仅如此他还要直接指导武道馆和公主班。他的工作量是 N 个带班老师的工作量,但他的精神似乎比新教育的老师都要好,没有忙得不可开交,直接指导带班的效果也是我们羡慕和渴望达到的。那么带班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不知道大家关注到没有,从这个学期开始,两校的学生对老师的称呼都改成了“指导”,对于年轻的2.0老师,学生们则直接称呼她们为“姐姐”。这一称呼的改变其实就揭示了新教育中老师的定位。指导意味着并不负责输出知识,而是负责帮助孩子们训练和提高。那么训练是谁的事情?孩子自己的事情,老师做的是帮助其发现问题、指点进而提高的工作。姐姐意味着孩子王,是弟弟妹妹愿意跟随学习、模仿的对象,有了心事、困惑愿意与之沟通聊天的人。



那么什么样的人能够当指导?往往是在某一领域钻研,并取得了较好成绩的人才会有人请他当指导。家里的姐姐呢,通常姐姐都是有自己要做的事情,弟弟妹妹在后面当跟屁虫的。这两个身份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很清晰自己要做的事情和方向,想要往这个方向走的人自动会跟随和请教



所以教学中老师怎么做到轻松简单?老师全然地做自己,每天做的都是服务自己目标、自己想做的事情,自然轻松。什么样的人会累?假人才会累,内心不想做但装得喜欢做的人才累,刻意做某件事情才会累




教学中如何教心?老师有心,提供一个纯粹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下学生能够做的事情只有一件——模仿身边优秀的伙伴以及老师。这种情况下,教学结果的方向是确定的,学生的整体状态像带他的老师,至于学生能模仿到什么程度,因人、因时间长短而异。



比如老师关注的是自我提升,他一天做的大部分事情并不会因为身边的人不同而发生变化,也不会因为所处的地方改变而发生变化。他不需要刻意去掩饰什么、表现什么、证明什么,所以他每一天都是轻松自在的。做教学就是全然地做自己,不是费尽心思地想着要把某个东西传递给学生,去当教师爷;而是让自己具备相应的特质,成为吸引学生的磁铁,学生通过模仿自己而具备该特质。在这样的老师看来:学生其实并不是我的学生,他们只是我的同修、学弟学妹,我并不需要刻意去教他们什么,只是做示范,当他们有困惑的时候把自己的体会、思考分享给他们。



清一木兰们目前已经打败了泰国金腰带选手,为什么两个小姑娘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如此大的进步?并不是山长教了她们什么独门秘籍,因为山长教授的拳理、技术在知乎上都公开了,有心之人完全可以自己练习。核心原因是,两个小公主跟在山长身边就只做一件事情——全然地模仿山长,遇到问题请教山长。老师有卓越之心不断完善自我,学生学到的就是每天改进自己,所以跟在山长身边,看似学的技术,其实是学生的心向老师的心靠近。当一个人具备了卓越提升之心,级别自动提升,学习成果自动显现出来。所以老师教了什么?什么都没教,但是什么都教了,关键是以心印心


这里需要再补充一下,如果老师是这样一种状态,那么服务于教学目标他同样可以使用前面两种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管理方式,但这些只是辅助手段,而不是教学中的重点和全部。


07
回归教育——植入心,自我负责,不断提升


前面分析了现在的孩子教他们物质之心,其实很难,很多家长也不想把孩子往这个方向培养。那么我们就该升级了。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当物质条件满足了之后,我们应该追求精神的满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更卓越的人。


更好的人不是要赚更多的钱,那还是停留在吃喝玩乐的级别,还是物质。我们要做的是精神品质更高的人,有文化、有档次的人,让家族由富到贵,实现升级。那实现前面说的教育的第二个目的:提升人的级别,做更高级的人。这是一个很虚的东西,虚的东西怎么落到实处呢?


1、教学心态:自我教育、提供环境,静待花开

既然教育目的是提升人的级别,做更高级的人,那么人活着的每一天都要自我更新,假如这个月的我和上个月的我相比没有什么进步,那么这个月我就白活了,这是我决不能接受和容忍的。所以人活着的每一天都在自我教育教学的实施者是家长和老师,我们是孩子的模仿对象,我们无法教给他们我们没有的东西。所以教育的第一个心态是:自我教育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渴望卓越,希望展示卓越者的身份的,这一点只需要观察周围的人就能发现他们行为背后的动机都是——渴望卓越。


比如女人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要的并不是漂亮本身,而是希望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更多异性的青睐,从而证明她是一个优秀的女人,超越普通人的女人。男人喜欢炫富,买豪车戴名表,他们要的不是表和车,而是通过拥有普通人无法拥有的物质来证明自己的优异。小孩子在意他人的看法评价,他要的并不是夸奖,而是夸奖所代表的他比其他人优异这一事实。 


了解到每个人都渴望卓越这一事实,我们要做的就是提供环境,有老师为孩子做示范,有相对纯净的环境与外界隔绝,让他们用不断自我突破的方式来展示卓越,而不是其他虚假的方式



2、教学方向:教理想、责任、荣誉

植入卓越之心就要教孩子理想,为了理想而活,有一颗圣人之心,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的事情。



王阳明的弟子曾经问过王阳明一个问题:人固然可以通过努力学习获得成功,成为圣贤,但是伯夷、伊尹和孔子相比,在才力上终究有所不同,而孟子却把他们同称为圣人,这是什么道理?这是很多人会有的疑问,难道衡量一个人是否是圣人是视能力高下来决定的吗?


在这里介绍一下,伯夷是商朝末期一个宗族国国王的长子,下面有两个弟弟,他的父亲希望由三儿子来接替王位,但是父亲死后三弟想让位给大哥当皇帝,但是伯夷表示不能违背父亲的命令,死活不同意,就逃走了,他的三弟也不肯即位也逃走了。后来商朝灭亡后,这两兄弟因发誓不吃周朝的食物跑进深山里饿死了。伊尹则是商朝开国元勋,辅佐成汤灭了夏朝建立商朝。


王阳明的回答是:“我们得承认圣人的才力有大小之分,好比是两块黄金的分量有轻重一样。打个比方,尧、舜那样的圣人如同一万两的黄金,文王、孔子如同九千两的黄金,禹、汤、武王如同七八千两的黄金,伯夷、伊尹如同四五千两的黄金。”


也就是说如果是黄金,1 克黄金和 1 公斤黄金相比能力自然有不同,能做的事情也不同,但是它们都是黄金之心应用到教育上,10 岁小孩和 30 岁的成年人相比,能力很可能比不上,但是理想志气不输成年人,甚至更高。


《海洋奇缘》里面的 Moana,3 岁在海边帮助小海龟,十几岁帮助族人修理房子、给出种植意见,成年后出海归还特菲提之心拯救小岛,她的能力不断拓展,但一直都是公主之心。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能力小就做家族的公主,能力大就做班级的公主、学校的公主、中国公主、世界公主。


心怀理想,还要脚踏实地,所以从小就要教孩子责任、荣誉承担个人责任,家庭责任、团队责任,捍卫个人荣誉、家庭荣誉、团队荣誉,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想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就要不断提升自我,为他人创造的价值越大,荣誉越大。为自己承担责任,就意味着没有什么是自己理所当然该获得的,别人也不是理所当然地要满足你的需求、听从你的意愿,想要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创造。


3、教学方式:做事、练武

责任、荣誉如何落实到日常教学中来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做事、练武因为这两样全都玩不了假,能够给孩子建立真实的成就感,同时做事、练武培养的技能对孩子的一生都很受益。比如:学堂通过一年的时间进行花园的建造,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探索,对孩子责任、荣誉以及成就感的塑造会更明显,并且更能帮助孩子在学习上有一个更高效的突破,但核心还是要看老师如何去运用做事来帮助孩子在全方位的提升。



最后我想借用电影《一代宗师》里面的一句台词来结束今天的分享:练拳最忌无师无对手,有师父,知分寸。有对手,知高低



电影中张震饰演的一线天凭借个人天资练成八极拳的绝顶高手,实属难得,但现实中拥有这样资质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有名师指路,如同明灯在照,不知省去多少自我摸索的弯路,避免迷失的风险。这就是“有师父,知分寸”。



有同修对照,就能及时觉察改进自身的不足,避免陷入个人主观的盲目感觉中。感谢清一山长和刘老师对我人生的指引,让我明晰接下来的人生不断向老师的方向靠近。感谢各位新教育同行者的陪伴和交流,让我有机会总结和改进自己的不足。感谢清一新教育联盟读书会提供的分享机会,希望今晚的分享对大家有帮助。



每朵花的绽放都是自我成长的需要,而不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赞赏而开。祝愿我们每个人都成为那朵为自己绽放的花,找到自己的中心点,借助身边的人、事来提升自己,每一天都走在自我更新的路上。改变自己的频率从而影响他人的频率,成为他人的示范,帮助更多的人提升级别,这就是我们这个群体留给世界最好的礼物。




昭明书院

愿中国有真教育    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

愿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发扬光大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昭明书院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