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助力青春期,给孩子一双成长的翅膀

导读:青春期,一个锐意进取的年龄。当他的能量与生命的目标融为一体时,青春期再也不是问题。他将是生命中最强大的能量,成为实现美好生命全新的开端。
 
本文整理于2019年11月16日江苏常州第七届新教育分享会——新教育进阶“秘笈”之【秘笈四: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助力青春期,给孩子一双成长的翅膀!


大家好,我是耿宁静。非常开心再次来到常州和大家一起分享关于青春期的主题。了解到今天很多家长是第一次来参加新教育活动,而道理性的东西从古到今从来都不缺,但是我们真正能用到生活中的却非常的少。今天昭明的老师们是把这些东西用出来之后,他们才有分享给大家的内容。所以今天的分享就从我自己的故事开始。

 

我第一次接触新教育的时候,其实是在网上看到山长的博文,就一头扎进来。大家知道我进来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猜一下,跟我分享的主题有关。


孩子的进步?孩子的青春期?NO,我的青春期。


我走到今天才觉得我的青春期只走过了一半,还不敢说是完全走过。2015年山长给我们上了一个星期的青春期课程,当时山长直接指出来说我没过青春期 。不过大家别笑我,因为山长后面一句话接着说,其他人也一样,99%的人都没过青春期。这只要看你的孩子身上有没有那些青春期症状就知道了,比如说逆反。当然并不是说你过了,你孩子就一定没有,而是说你的孩子如果有,你多多少少都还存在一些问题,那些逆反、早恋、沉迷于游戏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目前困扰着我们家长的青春期问题。

 

可是为什么我们年纪都到了四五十了,依然没有过青春期?甚至有些人即便是一辈子过完了,还是没有过青春期?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怎么定义青春期呢?你对青春期的定义是什么?


我的青春期故事


我在走进新教育之前,很长的时间都是一个“作”女,大家听说过这个词吗?有人联想到是一部小说。这种“作”女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从不安生。不论做什么都没有一件事情能够做得很持久,不停地在跳,不停地在换。前年,我原单位的总经理去参加山长的财富课,当他去参加山长课程的时候,我接触新教育已经7年了。他告诉我来上课的真正原因:想看一下什么样的神仙把我这样一个猴子给收了。


你们懂得这种“作”女给别人的感受吗?我在这个企业工作了两年,因为他们总是觉得这个人我们可能留不住,这个人能力是很强,但总觉得留不住。那么为什么我这样一个其实很珍惜工作机会的人,而且对工作也很投入、很认真的这么一个人,却给人一种hold不住的感觉?一定是我身上有一种不安分的东西,那就像个火焰一样在身体里面无处不在地燃烧。那是青春期的寻找,一直在找,到底找什么不知道,不停往外面找,越往外面找越痛苦。你们知道佛教有一句话叫做“求之而不得”,越往外求就越证明不了。虽然你也会取得一些小小的成绩,可是这些成绩即便取得了,对于你来说永远不够,为什么?你的眼睛总在往外面看,往高处看。你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只要你一直是往外求的这样一条路,你永远不会找到最后的答案。

 

我是2011年真正走进新教育,在我接触新教育之前,从05年开始一直到10年的这个时期,几乎每年都要花几万块钱出去学习。我原来就是做培训,大家知道做培训,吃这碗饭的人,需要不断地补充新的知识,才能够更新自己,才能够有的讲。当我接触新教育之后,发现之前所有的学习对我而言都是不究竟,才明白到底为什么还在找。因为以往的学习基本是:上完为期七天的培训,回来之后可能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面还不错,但过了一个月就忘到九宵云外了。

 

但是我接触了新教育9个年头来,真正进来学习8年,真正用功学习大概也就是4~5年之间的时间。当我接触了新教育之后,所有过去学的东西不知不觉地全都被我用起来了,而且是那种信手拈来、不经意之间就用出来了,还用得非常自然。所以,新教育很神奇。

 

为什么他会如此的神奇?为什么甚至十几年前的课程现在还能把他再串起来?是什么原因呢?大家想想,这对我们很重要,其实答案说起来你会有点惊讶,但仔细想起来真是这样的。过去学习的目的是要解决自己的问题,注意力在自己身上。新教育让你去帮助别人,教你去关心他人,一旦你真的有一颗帮助别人的心,要去成就别人的心,你所有学的东西全部都变成你的装备。

 

当你只想搞定自己,只想解决你自己的问题的时候,你总搞不清楚自己,你所有的焦点非常的窄、狭隘。因此,学习的本质要给它反转一下,如何让我更好地服务于这个世界!大家听到这里可能有点疑惑,我今天就是为我儿子来的,我就是为了解决我孩子的问题来的,这样做对不对?表面上看你好像是对的,但其实你不是真要解决孩子的问题而来,你是要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你会发现好像区分自己和别人有点不太容易分得清楚,没办法分开,这正是奥秘所在。你要在一件事情中,清楚地知道哪些是我们能做的!哪些是别人能做的!当我做到我能做的之后,我又能对别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才是关键。

 

在持续的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中,我越来越知道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了。这种问题和不足几乎是一个非常持续的过程,每当你觉得你有点进步的时候就会有人出现,而且这个人会以神奇的方式告诉你,你根本什么都没学到。



讲个刚刚发生的故事,就在上一周,我有两个朋友,很殊胜的缘分来到我们学堂。其中有一个李老师,称他为李师兄。那天我们一起出去散步,碰到我们学校旁边有两颗果实是那种像柠檬又像橘子的树,果子散了一地,然后他说这是什么?我说好像是个橘子。然后他就捡起来把它剥开尝了一下:肯定不是橘子,味道完全是柠檬的味道,就是又苦又酸的那种。然后拿着它继续往前走。走到前面某个地方的时候,又看见地上有很多小的果子,跟橘子长得特别像,也是掉了一地。三个人围在那里看,又讨论这是什么,我说会不会也是橘子?这时李师兄说了一句话,他跟另外一个人说:你看,在她眼里黄色的都是橘子。我一听觉得惭愧了,太不好意思了!我说我感谢李师兄说的这话,让我看见了自己的愚痴。结果师兄又说了一句话让我进一步发现自己的愚痴。他说:万一它真的是橘子呢!

 

这句话让我发现我的自以为是是那么根深蒂固的存在,知见障如影随形地陪着我。本来我觉得我说的话比较委婉,不那么斩钉截铁了。因此我就反思我自己,反思我的自以为是,那种骨子里面的自以为是,以及学东西学得不彻底。其实老师这一个问题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的一以贯之,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后来我认真查了一下这小小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很神奇的,这种果实是枳。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果然它既是橘子又不是橘子!这一刻对我来说无比深刻。

 

这个经历让我发现,我骨子里面的自以为是依然还在那里。这一下如同一盆冷水,让我清醒了很多,大道都在那里,为什么我还是没有学到最根本的东西?我执还在那里障碍着我,骨子里面依然想要证明我还是不错的,那个“我”还活生生的在那。假如那个“我”一点点都没有了,我就不会说出那种话,至少我不会率先说出那种话。大家理解我说的这个意思吗?如果不是还想要证明点什么的话,我会很安静地去看,去查,我可能不会说话。但是我这话说出来之后,就代表了我的一种浮躁,这浮躁的背后是惯性的自以为是。愿意发言、愿意主导的我执,要证明的“我”,所以最终阻碍我的,是想要向外求,想要证明自己的“我”。因此我刚才说我青春期只走了一半。

 

如果大家听明白了我刚才说的,就知道我现在处在什么阶段——我知道我不知道。没走进新教育之前是不知道我不知道。现在我知道我不知道,然后还老有人来点醒我,而且是不言之教,你可以跟更高能量的人在一起,跟他在一块的任何一个互动都会提醒你。这位老师带给我的远不是我刚才所说的那么一点,比如他无处不在的谦卑。第一天晚上到我们学堂,我请他跟孩子们讲点什么。他一上台就说:同学们,我是来向你们学习的,因为道德经讲“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呈现的就是一种谦卑。不像我这种人一点不谦虚,别人一说啥就啪啪啪跑上来给大家分享。但在学习的路上有这么多的同行者,有这么多的学堂同事一起成长,还有山长这样的名师指路,这是我们这一代人今天能坐到一起最幸福的事情。

 

青春期是什么

 

 

青春期他到底是什么呢?从生理发育上来讲,它这个叫天癸,天癸在我们的内脏发生了一系列阴阳交替的变换,所以能令我们人的情志变化无常,经常我们会有一种莫名的冲动。生物角度,青春期的到来说明身体的发育到了性能量的爆发期,意味着已经具备了繁衍后代的能力,需要为繁衍后代做准备了。这会给我们带来一些麻烦,有没有发现?比如早恋,早恋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会导致你在上学时就没那么专注了,你当下该做的就变得不纯粹了。这股能量对我们成长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无法专注成长。你把你本来要用于成长的能量开始分了一些出来,分到谈恋爱去了,分到找自己去了。我自己在青春期最大的表现,其实不是早恋,是看小说。为什么我们在青春期的时候喜欢看小说?因为可以在小说里面找自己,在不同的人物身上找自己。好的小说都能够非常完整的把人性呈现出来,你多多少少都能够在那些人物身上看到一些自己。这是我们青春期会喜欢看小说的原因,喜欢玩游戏的原因也同样如此。

 

青春期问题背后的真相

 

关于独立


我今天专门给大家分享逆反这一个点。从灵性的角度来说,青春期是自我逐渐成熟和独立的一种标志。所谓的独立,我觉得他是要在群体当中才能体现,当你一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当你跟自己在一起时,你说你要独立,这个没什么意义。那么你在群体当中,你在与人合作的过程当中,你需要跟人交流,需要跟人互动,甚至需要跟人合作,那么在合作当中独立如何呈现?在群体中你如何体现你是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一个不合群的人?做个又独立又懂得合作的人是一个挑战,也是青春期走出自我的一个标志。

 

我们在小的时候很习惯于自我中心,也习惯于家长大人一切都围着我来转,我们非常习惯于这样一个互动模式,特别是在家庭里面这种互动模式非常的突出。但是到了青春期之后,他想去更广阔的地域去寻找一个自己,他就必然要试图进入更广阔的人群,那么到这个时候什么东西得到了挑战和检验?人际交往能力就得到了检验。

 

训练一个孩子人际交往能力最好的场所在家里。为什么家里面就那么几个人反而成了培养人际关系、人际交往能力最重要的地方呢?当你互动的人越少的时候,你越在乎每一个人对你的看法,你去感受他,你去体会他,你去揣摩他,甚至你去关心他,这种人际关系会不会更深入,彼此更在乎?进入青春期之前的十几年,他跟家人的互动是否良好,是否亲密,决定了他青春期之后进入社会的人际互动的品质。

 

如果在家里面他从来不用关心你的感受,而总是你去关心他的感受,他只需要做好他的事情就行了。这样的孩子一旦走出家庭,进入社会会遇到什么问题?自我中心,别人没人喜欢他。为什么说家庭是最好的学习人际关系的场所?因为人少反而能训练,他会很在乎,有更多的机会在跟对方互动的过程当中深入地感受和了解人,了解对方的感受。少即是多,你在这个家庭里面跟家人有良好的互动,你在乎家里面每一个人的感受,这样的小孩他一进入社会,他人际关系怎么样?一定好,为什么好?他知道别人想要什么?他知道别人的反应是什么?他是不是会主动给别人想要的?他一定是一个受欢迎的人。

 

那么反过来看,你的孩子为什么进入社会没准备好?为什么进入社会不能跟别人有良好的互动?问题出在哪里?出在家庭的哪些环节?你太在乎他,他不需要在乎你,你就营造了一个这样的氛围。所以你的孩子还没到青春期就已经输了。如果一个孩子,都是全家人看他的脸色,进社会肯定不行,人际关系也会遇到问题。

 

因此从这一点来说,你就知道家庭与青春期问题这样的一个连接在哪里?以及为什么说青春期问题最终其实就是家庭问题?因为他看起来是个社会现象,但实际上我们往往都不知道问题最后落地落在哪里?不知道症结最终在哪里?然后我们就不知道怎么去改?所以山长教我们:养男孩子要把他不当人养,养女孩子要把她当男孩子养,等于也是不当人。你说这孩子你在家里不把他当人,他会怎么样?他会天天看你的脸色。天天找,什么时候妈妈是高兴的?我做点什么,让妈妈高兴一下!你孩子人际关系就出来了。但是以前我们是怎么想的?你说孩子上学,天天嘱咐有没有多跟同学互动等等。他心里想,我为什么要跟别人互动?都是别人看我的脸色!我干嘛要跟别人互动?他想不明白。

 

什么叫走出自我?就是我真正开始关心外面发生了什么,而不是只在乎我发生了什么,我要什么!当他开始进入社会之后,跟人的互动基本就正常的。但是跟人互动正常的人进入社会之后,依然会遇到其他的问题。就好像我们在座的各位,你在这里天天思考,我上班究竟是为什么?为了养孩子挣学费还是为了别的什么?你每天工作为什么?体现自我?你在工作当中怎么体现你的自我?当你发现卡在那里时,你已经没有了答案。如果这个情况发生多次,说明你的答案不落地。所以很多人用了一辈子去寻找这个答案。

 


关于自我的寻找:向外面找还是从里面求?


2015年上完山长幸福课之后,我才逐渐地清晰我的生命是要做什么?你要在当时问我这个问题,我就会很响亮地回答你:我的生命就是传播新教育,践行新教育,回头想并没落地,只是口号。今年以来明心学堂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我又重新问回自己:遇到真正的困难之后我还继续做新教育,又是为什么?在这之前我不是没有思考,我也会想,我说我是为我自己做,因为我从来没有找到一个事情能够让我如此的进步快,能够让我如此的快乐和成长,这是我之前的答案。

 

可你知道只要你还有一点点想要证明你,还有一点点往外求,只要有一点点,你就一定还会遇到问题。最后你就回到这里:如果你做的这些不能用来实现你想要的证明,你还要不要做?今天有人告诉你说你不行,他用他的方式告诉你做得不好,这个时候我就要回头看我到底为什么要做?我是为了别人对我评价而做吗?遇到挫折之后重新问回自己,你究竟为什么做这件事情?你通过做这件事情,如何体现你的价值?没有排名,没有报酬,没有认可,你还要不要做?

 

再度深入思考这一切之后,最后我的体会是:之所以会遇到问题,就是因为我做的还不够纯粹,我还是没有真正地做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我没做到,所以我还要继续修,我还要做什么?继续耕耘。所以当这一切过了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又进入到一个新的状态里面,这个新的的状态就是生命坚持到最后一刻,你真的不会为外在的东西,你真不需要任何认可都可以实现你的价值,这一份价值只关于你自己。 说实话我还没有完全到这一步,我只是说我今天认识到,然后我继续再往前走,我还没有资格说我完成了这一步。但是当我认识到这一步之后,我才知道生命的价值和它的答案只关于自己。你必须往里面走(指心),你只有往这个里面生根,你才可能找到最后的答案。只要还有一丁点的向外求,你就会被打脸,就这样一个状态。

 

因此回来看所谓的青春期,他这个自我到底怎样证明他独立,结合我刚才讲的故事,我们不需要任何证明来证明我的价值。这个自我和独立有什么样的关系?大家可以多多思考下。山长多次讲过他当初办学堂没有一个人支持他,他说:即使全世界都不支持也没关系,我就是我自己最大的支持。这就是独立。当我还需要任何证明的时候,证明就是我的支撑。我哪怕还需要一丁点,我都不独立。所以我正在经历丢掉剩余的一些自我的过程中,但是我还没有独立,还没有完全的建构成功,我正在路上。

 

从我知道自己没过青春期的那一天,2015年到现在,整整4年,在有名师指路的情况下、有觉知的情况下,在44岁的时候开始努力度过青春期。直到现在我还没有走过。因此回头看刚刚讲的99%的人都没过青春期,大家同意吗?你现在说同意和你刚才说同意是两个概念。现在你至少知道你自己过没过,不是因为我在这里讲一个道理,你才说你没过,而是我讲完这个故事之后,你结合你自己去看,最后才知道自己真的是没过。那个时候是山长指着我说没过,当时我好紧张,满头大汗。今天是我自己说我还没有过,因为我的那个自我还没有完全的独立,我还需要一些认可,我还需要一些支撑。这就是青春期问题。

 

因此如果原生家庭在此之前没有协助孩子做好准备,孩子无法实现的自我会给他的内在带来各种冲突,这种冲突几乎无处不在,这种冲突首先存在于我们的内心,只要我们没完成这个过程,你真的就是一辈子去度过。而且最神奇还不是一辈子,你可能要轮回好多次都还没走过青春期!

 


我们来看一下,青春期问题背后的真相。我这里主要以逆反这一个问题来做分析。这个逆反简单的说就是不听你的,跟你对着干。那么在逆反背后是什么?是一个没有被看见的“我”。比如说我觉得我没有受到尊重,没有获得成长空间等等。如果这个“我”没有被看见的话,那就相当于一颗没有照到阳光的树,他永远不会得到成长。

 

我们的人就像一颗灵魂的种子,如果灵魂无法成长,他就会用各种方式作出提醒,比如上面漫画里面的小孩,他会说你不是我妈,我不是你的孩子,要不就不听你的……等等各种各样的冲突出现。那么逆反的背后究竟是什么?注意这个词:“没有被看见的我”。大家有听过刘老师10月底在深圳的分享,刘老师讲的“与花同在”。我们为什么没有与花同在?比如这条围巾,当你知道了它是围巾之后,它同时又是什么?我说它是一块布,当你看见一个围巾的时候,你就没有同这块布同在。那么就只跟围巾同在。所以刘老师当时讲那个东西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听得特别专注,但是并不真正理解。其实我今天的分享就是来自于那天听了刘老师的分享之后引发的一系列的思考。

 

共生模式是自我独立的障碍和羁绊


我们刚刚不是讲独立吗?我们先来看一下:一个没被人“看见自己”的父母,一个没有独立的父母会怎样看自己的孩子?你们是不是要通过孩子有多么需要我来证明我是一个好家长,我是一个好妈妈?上周一个妈妈跟我倾述她的苦恼,孩子的爸爸说:你看孩子就是愿意跟我打电话,就不愿意跟你打电话,我平时还这么忙,我还顾不上他,反而还愿意给我打电话。言下之意就是你好好想想你这个妈怎么当的?可是你知道当这个母亲跟我说这些话,她内在的委屈是什么?她认为父亲对孩子是有求必应的,就是不断满足孩子找感觉的需要。所以孩子愿意给父亲打电话,提要求就容易得到满足,一到妈妈这里,妈妈说问题、说毛病,所以,他就不愿意给妈妈打电话。这个父亲在做什么?他在往外求,通过孩子需要我,从而证明我是一个好人,一个有爱的爸爸,他并没有独立。这就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最为普遍的一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共生 ”。



这张照片是我们学堂去年在攀枝花的一次徒步中,在森林里面、海拔还挺高的一个地方拍的,这棵树已经被寄生植物缠的满满的,这些绿的就像苔藓一样的植物爬满了整棵树,因为这些寄生植物是需要吸收树的营养才能活下去的,因此树的中间树干已经很空了,破到什么程度?就是像我这种力气的人一脚就能把这个树踹断。我们看一下下面的照片。

 

 

我拍了一个很近的,它长大了就这样。你看它能长多大?像一个小树在树上一样,这就是它整个过程。然后春夏秋冬这棵树都要经历这种共生植物在它们身上这样一个成长过程,最终这棵树两年后基本也就完蛋了。这就是大自然当中的共生。

 

你们小时候有没有肚子里面长过蛔虫?有蛔虫的人不胖,为什么?它吸收你的营养。有部电影《瘦身男女》,一个很胖的人为了减肥吃蛔虫,肚里有虫经常会肚子痛,人也憔悴的不行,这就是虫子和你的共生。动物界、植物界都有,在我们人与人的互动中也有。但是人和动物总是反着来,你看蛔虫在你肚子里面,你会觉得很痛苦。可是现实生活当中在你家里养的是大蛔虫,你还亲手把他养大,还乐此不彼。什么时候开始痛苦?青春期的时候开始痛苦,再大一点就更痛苦。网上很多类似的新闻。

 

儿子到了40多岁了,母亲出去捡破烂,回来供养儿子,儿子还不满意,把80岁的老母亲给揍一顿。到这个时候她才痛苦。在她老了需要孩子的时候,本来是应该孩子反哺于她了,她不仅得不到,还要持续的去给的时候,她才感到痛苦。但是显然已经晚了。所以这种共生现象,无论是对动物、对植物,包括对我们的家庭,对孩子本身伤害都是非常大的。

 

一个台湾演员,她在电视节目当中炫耀:我儿子很爱我。骄傲自豪。跟孩子的亲密照片看上去还挺幸福、喜悦。最后他们的故事却是:儿子在美国被捕了。她儿子在美国住的房子地下车库里面藏了很多的枪支弹药,被美国人抓进监狱里,最后花了2000万美金保释金把儿子救出来。她儿子是不是真的对这个社会有敌意?据了解他儿子就是觉得好玩吓唬人,天真到这种程度。回来看,这个母亲是怎么把她的儿子养成这样的?妈妈把儿子养到15岁还要跟他一起睡觉。在妈妈眼里她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婴儿。她永远需要一个婴儿。于是,儿子就成长为一个永远长不大的人来满足她。于是,孩子的生命同样受到伤害和影响。

 

那么共生模式是由于什么而产生的?我们一定要看到自己背后有没有跟这个妈妈一样的东西,有没有一个这样的妈妈住在我的心里?希望我的孩子永远需要我。如果有请跟她对话,问问她:你多大?问问心里需要一个小婴儿,需要一个儿子的你多大?跟自己沟通非常重要。了解孩子,我们需要先把自己了解清楚。然后再问:你对现在的自己满意吗?你有没有一个帮助自己成长的计划?你需不需要我的帮助?就和你自己对话,去进入一个这样的深度的自我对话。

 

没被看见的人,活在面具里找不到自我


你心里住着一个理性的、一个知道答案的你,他完全可以支持到你自己所有的成长,只不过你从来没有去启动他,你就活在你认为的假象中,你就活在那个长不大的自己中,他们的关系是什么呢?你曾经是一个没有被看见的你,你认为你是一个没长大的,需要别人来证明你OK的孩子,然后你就活在你以为的自己里面,就没有跟你自己在一起。这就是与花同在要提示我们的,你活在那个以为中,没有跟真正的你在一起,你活在你知道和以为的概念中,没有跟真正的花在一起。大家今天听完课之后回去清理一下,看看内心有没有也住着这样一个人。


 

大家体会一下这个图,藏在面具背后有一个我,戴上面具之后你看到的是这个面具,戴上后看到的你(别人),是真的你,还是假的你?而这个面具甚至是你自己带上去的。比如说我得是一个很有爱的妈妈,我用照顾别人表示我的爱,这是我戴的一个面具,是我想扮演的一个角色,我就带着这个面具去看我的孩子,他们都是非常需要我照顾的。所有孩子都是非常需要我的保护的,因为我是一个有爱的妈妈,你不真实,他也不真实。

 

这样的一个面具对双方意味着什么?当我透过面具去看你,认为你是需要爱的。同时你也就变成了需要爱的你。然后我们俩就在面具之下互动,时间长了之后,你根本不知道你是谁,你根本不知道你是不需要帮助也能自己做好,你根本不知道你不需要我的照顾也可以活得很好。特别是你慢慢长大之后,你不需要我点赞,不需要我表扬,不需要我肯定,你也可以把事情做得非常好,你已经不知道了。这张面具早早地就和我融为一体,而事实上他是可以换的,但我们不知道怎么换,总是活在这个面具背后,既看不见自己,也看不见别人。这就是我们人生。而本自具足的你其实就是我们走出青春期要去看见的自己

 


想想我们经常说我们孩子的那些话,你给他画的那个面具:你这孩子真不听话,这孩子真笨……因为你老这么看他,所以他就把这一面给你,把一个缺爱的、把一个笨的、把一个蠢的自己呈现给你,他也活在那个面具下。然后他一直玩这个游戏,然后不停的、反复的犯同样的错误给你,你们双方只要始终没有一个人去率先看透面具,拿下面具,这个游戏就一直玩下去,这就是我们的现实。那么作为一个被幻想的孩子,他会怎么看自己?他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假如你生为一个孩子,你是个永远被认为不听话的孩子,你可能会觉得活着没意思了。

 

    

自我在寻找它想要的活法


如果你是个好孩子,如上图这个好学生:林嘉文,18岁自杀,17岁的时候出了两本书,被称为历史天才。当他自杀的时候,已经拿到了北大等几个大学的邀请入学通知书,但是他选择了自杀。这是他的遗书里面摘录出来的两段话。



我们通过他的遗书来分析他为什么要自杀?

 

大家自己看一下。看了之后可以思考:林嘉文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他希望是怎样的活着?他已经很有成就:两本书,有版权费,还有很多收入,然后又拿到了大学的这种最高学府的pass。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他还要选择死?或者说你认为他如果要活着,想要怎么活?他在遗书中谈到:“离世前唯一的担忧是我的遗体大概会很难看,且任人摆布。周围的环境决定了人很难有个体面的活法。在这样的社会风气里,容不下安乐死这种很个人主义的事情,因为总有人想榨取人,自然不会放别人自由的生死。”他已经认识到这个程度呢,大家在中国能够安乐死吗?你认为最好的死法是什么?在现实中大部分人最后的结局在ICU里面什么都不做,每天贡献1万元。而他已经看得透透的。他到底想要什么?一个18岁的天才少年,用他的死表达了最极致的逆反。但并不是你想象的那种很闹、很不听话、很不争气的孩子。太争气了,他活的很不错,比较乖,高考前还写了两本书,学习能力很强。我们要从他的案例当中来找到青春期的解决方案,这才是我想带给大家的东西。

 

从他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最希望得到的是有尊严的活着。一个这样的天才为什么要死?

 

我思考了下:一、他希望能够活出尊严来。在他的遗书当中写了很多关于大学校园里面的一些东西,这里面有两个前提给大家介绍一下:

 

1.他父母,他在遗书里面跟他父亲说,要父亲珍惜他的母亲,两个人好好的过,所以你可以想象他父母的生活过得不是那么开心。

 

2、一个叫江绪林的香港某大学任教老师(博士)自杀了,这位老师的自杀给了他极大的刺激。他的人生如果继续走下去,他就是第二个江绪林。因为他看到江绪林从一个意气勃发的少年变成中年颓废的样子,那种在生命里面无法去实现自己理想而受到打击的颓废。他认为自己现在的人生继续往下走,就跟江绪林是一样的,所以他不想要这样的人生,于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你们支持他这种结束生命的选择吗?你觉得应该怎么活?你要给他一个有尊严的活法,他觉得在大学里面那些老师的办公室始终是封住的,学生和老师之间有一种不平等。大学的校园里面充满了政治的意味,不是学术的氛围,所有的这一切他都觉得无力改变。所以他不想那样生活下去,与其苟且的活着,不如有尊严的死去,这就是他的选择。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死的挺有尊严。他所经历的无奈,我相信各位都有。在你的生活中有多少你不喜欢的事情,你试图改变,可是当你真的想去改变的时候,你竟然无处着手。有多少这样的事情,写下来,当你一条一条地写下来之后,你就能体会到林嘉文的无奈。他无法实现自己想要的活法,无法满足自我想要的尊严,他选择自杀。

 

他认为他不能这样活,而你可以,那么你觉得比他强在哪里?你怎么样把你现在的生命活出更大的精彩?你要不要去思考:怎么活得更有尊严?我在想:如果林嘉文在他活着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更多的有尊严的活法,他知道可以怎么有尊严的活,知道哪里可以给他有尊严的活,他一定不会去死,对吗?

 

从林嘉文的启示,找到青春期解决方案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告诉学生如何有尊严的活着是我的天职。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明心学堂是怎么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有尊严的环境。在这里分享几个故事给大家:

 

启示一: 活出尊严


故事1:江湖大会

我们明心学堂今年有个江湖大会,江湖大会的来由是这样的。我们学堂这一个学期来了一二十个比较闹腾的、问题比较多的孩子。特别是在第一个月里面就出现老有人偷零食,老有人当大哥要大家都听他的,彼此之间各种抱怨,周末电话时就有家长把情况反映到群邮件上。我看了之后就觉得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彼此互动之间存在很多问题,有很多怨气没有得到纾解,些事情又不能拿到桌面上去讲,我们就搞了一个江湖大会。这江湖大会就是约战。你们知道过去在欧洲绅士之间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什么?决斗,我们约战就类似于决斗。只要你对谁不爽,你就可以找老师申请,我因为什么理由想要约战谁,如果你觉得自己打不过他可以请人帮忙。有了解决方案后,我就想怎么去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不能变成私下的发泄,也不能让这个约战变形。

 

于是我开场是这样跟学生们说的:你们当中有三个人,是我想约战的。孩子们很意外,居然还有老师想约战的人。我给出了理由:第一个孩子,他被父母逼着他来,我们劝父母把孩子接走,但父母把他留在学堂不让他走,于是他就跟同学说,我要去举报,警察一来他就可以回家。我说明心学堂是我的挚爱,你公然扬言要伤害我的挚爱,我得约战他。第二个孩子,学堂的学生和老师不断的给出善意,可是他不断用各种行为破坏学堂的秩序,让学堂的氛围受到影响,所以我也要约。第三个孩子,他特别会演戏,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当面表现的什么都挺好,背后霸王就是他。这三个人我都要约战,你们谁愿意帮我约战。

 

一说完所有的学生全部鼓掌,很多学生都愿意帮我打他们。于是我又告诉这三个被约战的孩子:我们要公平,所以你们可以自己来选择,要不要应战,我也允许你不应战,但是我表达了我的态度,我就主张了我自己。我这样做是不是会比较有尊严,我尊重了自己。然后我就挑了几个学生和助教,因为有那么多人想帮我打。我要被约战的人自己挑对手,你要谁给你打?

 


看照片,是不是悬殊非常大,这个对手是他挑的。不论结果如何,他都赢得了尊重。因为他没有挑最弱的对手,而选择比他强大的对手去迎战,所以即便他输了,他也赢得别人的尊重,这是不是一种尊严!

 

那天有一个女生现场临时来约战,她约战一个男生,同班同学。这个男生总是在看书或者学习的时候,突然跑过来打她一下,然后就走了。过来人都懂啊!她不爽,她说我要约战,最后选择自己打。打不过男生,一边打一边哭,赢得全场的掌声,最后输了。但是那个男生从此不敢再来打她。她有赢得了尊严没有?

 


还有兄弟两,弟弟被约战,但第一场就被打出鼻血下去了。然后哥哥主动拿起手套说我帮他打。哥哥个子比弟弟小,明明知道打不过还主动申请帮弟弟打,还在坚持,这是尊严吧!

 

那一天即便任何一个输掉的人都活得非常有尊严,输都输得非常有尊严。而每一个约战的人,他会当面表达他的不爽,说出约战的原因,当他把这个事情说出来之后,他的怨气疏解了。

 

结果重要吗?不重要。所以在学堂里面我们主张每个人都去表达自己,都去主张自己,而且去坚持自己、捍卫自己。到这里他就活出了人的尊严,他根本不在乎那个结果,这就是有尊严的活法然后在当天所有被约战的人,他们没有做逃兵。因此我们给予所有应战的人足够的掌声、欣赏和肯定,告诉他:你很棒,你选择比你强的对手,无论结果是什么,你都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学生在这样的一个活动当中学会了怎样做人。他将来进到社会上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会怎么做?他要会告诉对方,你做了什么样的事情让我觉得不好,我想怎么做。这就是有尊严的活法。

 

故事2

经过开学一两个月的调整和训练之后,学生整个的面貌都有一个大的变化,进步特别大。但是有一些后劲不足的孩子补了一把力之后就停滞不前推不动了,日常手段推不动。常规手段跟他谈谈话,鼓励一下用处非常小。需要换个招来触动他们,有天早上教师开了晨会,临时决定要表彰所有突出进步的人。

 


这张照片里面所有的都是有突出进步的人,来学堂两个月之后得到所有人的认可,老师和学生们都认可他们是进步很大的人。我肯定了这些同学确实是进步了,但是我们目前感觉又有点问题。学生们很敏感很聪明,提出来他们的进步有大有小,我接着问: 你们想表达的是不是他们有些人现在不进步呢?

 

平时我们面临这种现状,很容易会陷入这种模式:一个人进步了,现在不进步,就开始批评他,你前面都进步了,现在怎样怎样……会盯着他不好的去说。而在这个时候我告诉学生们:我们继续评奖,评持续进步奖。获得持续进步奖的人就可以回到座位上,最后还剩下9个孩子,就是那些平时我们推不动的孩子。我告诉他们:学堂永远尊重你们,现在有两个选择,我的左手边代表不想再进步,现在这样挺好的。我的右手边代表我承诺要持续进步,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改变现状。孩子们怎么选择呢?都跳坑选择了右边。跳坑后还要作出承诺,同学监督,一个月后检查是否实现你的承诺,所以这个坑,人人都跳的很开心,你就看着他们慢慢的变。整个过程中我没有批评他们,只是让他们看见自己的问题。他们既看见了自己的问题又一点都不尴尬,还蛮开心的。这就是给他们的尊严!

 

故事3

 

这个是我们学堂的“胖子王”评选,我们为什么要做“胖子王”评选,因为孩子们食量大得惊人,一顿吃8-10个馒头、5-6大碗饭的大有人在。让我们觉得不是很正常,但是平时的劝说也没用。想要一个有用的方式提醒他们注意一下这个问题,提议大家来一个“胖子王”评选。

 

学堂开学的时候做过体重、身高测量,所有的这些测量都有底子,看看一、二个月下来之后,谁增胖增得最多,谁就得奖。而且奖品也很甜蜜的。冠军会得到一斤奶油,两天之内吃完一斤奶油,而且只能奶油拌饭。这个规定一出,所有人都去称体重去了,他们从来没有那么关心自己的体重,每天开始监测。


我们厨房的师傅都说现在吃东西少多了。如果认为他吃多了,好像也不太有尊严。选个“胖子王”,你在长身体的时候长胖也正常,而且我们还主张说,我们不以单纯的体重增加为总价值,我们要看体积!我们学堂其实是这样的,胖子去了就变瘦,然后瘦子去了就变胖!而且有些男孩子是武道班的,并不是那么的明显胖,只是变得很壮,但是最重要的目的是让他们开始去监测自己的体重。到了评选的头一天晚上称体重的时候,又发生了非常搞笑的一幕,他们居然临时抱佛脚,都在那里做俯卧撑,好像再多做几十个俯卧撑,体重就少了一些一样。很好玩吧!他们就这样甜甜蜜蜜的往坑里跳。这也是给他们尊严!

 

启示二:选择正能量,让世界因我更美好


林嘉文他在面对一个自己不想要的世界的时候,他选择的是离开。我们教学是给孩子一种正能量,就是我们选择改变世界,我是主人,我为我自己做主,我不等待别人给我创造一个好的世界,而是我自己去改变一个世界。因此要让世界因为我而更美好,如果要做到这一点,对于这些有“问题”的孩子来说,那么我们必须看见他的优秀,帮助他去呈现自己的美好。

 

 

在开学第一个月里面,我们的零食是普遍被盗,所有人的零食都会被偷。明明有6个苹果,居然只剩一个,一袋面包里面有4个面包的,居然只剩半个,所有人都被偷。经过大家的侦查和举报,大家确定是某孩子做的。可是他否认,他说我没有拿。但是东西还是在丢,还是不断的不见。

 

之后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就是之前被指认的孩子,他在学堂里面出现了一个奇怪的举动,在学堂里面走路的时候身上背个双肩包。我们很好奇问他:干嘛背双肩包,准备回家吗?他说我不回家,我的零食都在我包里。这个孩子很厉害吧,因为我们之前在引导学生的时候,连老师都没想出这么好的主意来防盗,大家想想为什么他也要防偷呢?只有他的零食也被偷了才会做出这种举动。

 

于是我们就给所有学生开会:首先肯定这个孩子他的防盗技术是不是最高级、最有效的?所有人都承认比他们其他任何方法都有效,因为之前手段都是:赶快吃完、分给别人吃、我们干脆不买。而他的手段是最符合自己现实需要的,最高级的。你们服不服?要不要向他学习,防盗他是师傅。

 

我们再说中间是谁偷了他的零食,这个人手段也很高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要不要向这个人学习?那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这个人,他本质是什么?他是个侠客,这种行为有点侠客风范,但只有乱世的时代需要侠客,你们愿意生活在乱世里面吗?愿意用这种最底层的生活方式来打造你们的学堂吗?他们一听就不乐意了。我说我帮助你们,如果你们想变得高级,你们就要学会高级人的生活方式、高级运作方式,不是这种以牙还牙,睚眦必报。高级人类的生活方式会比较自律。

 

前面背着包保护自己零食的同学,我非常信任他,建议你们所有的人都把零食交给他保管,他一定会随身背着帮你保护的很好,我100%信任他,比信任我们的老师还要信任。于是这孩子就真的接了这个任务(当然我们是有手段的,这里省去一些细节)。他挨个寝室去问:你们谁的零食需要我保管,有没有负责任?太负责任了,然后没有人愿意给他保管。但是我说了,我说要交给他,我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任何人零食被偷,我们都找他承当,赋予他责任。

 

然后第二天他又做了一件事情,挨个寝室问:你们有谁丢了零食吗?直到第四天,小班的孩子有被偷零食,他就在那查监控,坐在那里看,然后查出谁丢了。我告诉他:老师相信你,即使找不出来,也不会算到你头上。然后一周之内真的没有零食被偷,从此我们学堂的零食再没有被偷过了。

 

你知道这背后发生了什么吗?昨天学堂老师告诉我,他们班另外两个男生在学堂的一次“心灵魔法游戏”课程过程中,两个男生在“有没有隐瞒的事情”那一关,老是过不去。后面就跟老师承认:当时零食我也拿了,我也偷了。

 

大家看同一件事情是不是所有人都受益了?别人不知道,我们知道,我们做老师的也不会去说,但是学堂真的从此再没有丢过任何零食,不需要监控器。这个教育的发生过程,就是我们不断去看到正面价值的过程。你看这个孩子,他有没有发现一个最好的他自己?因为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要去偷别人零食吃的人,成为一个帮所有人管理零食的人。而且在这一周的时间真的都做到了。有没有自控力?有没有责任心?是不是太棒了?

 

这种教育就是一个给他有尊严的环境,即便你犯了错,我也要给你尊严,但是你的错误我也不回避,他也不回避。因为我们人其实是有这个能力去面对自己的勇气,我们人人都有。只不过说我们过去是他一犯错,我们就指责、批评、贴标签。看不到他的另一面。尊严到底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你在每一个问题发生的当下,阴和阳,这个事情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你要同时看见,然后你把他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同时指出,他心里一点对抗都没有了。

 

如果我把这个管零食的任务交给我们的老师,是达不到交给他去管的效果。因为老师没那么多时间,但他有这个时间可以做到。当他做到的时候,他帮别人顶了锅,而被他顶的人心里也会忐忑观望,是不是?他也在改自己,他也受到了教育,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这就是我来改变这个世界。你看我刚才说的孩子,他有没有改变学堂的环境?本来是他破坏的,最后由他改变,然后大家共同努力,学堂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再也没有人偷东西了,真的好,真的让人觉得很惊讶。

 

 

我们来看:在零食不见后背后发生的事情,以及为什么学堂零食再也不会丢了?我们看这里:所有的孩子除了得到了一个由自己创造的美好的学堂之外,他实现了对自己负责任,担当和勇气。我能够承认错误,我能够超越我自己,我以前零食吃一点都觉得不够,现在我不吃,我也觉得可以超越自己,然后他也看见了一个新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原来我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其实自己也挺优秀的。在整个过程当中,刚开始有人会抱怨说有人偷吃什么,感觉学堂乌烟瘴气的。但是很快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每个人都在这个过程当中付出了努力。因此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是去远离它、抱怨它,而是改变它。从我做起去改变,每个人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

 

启示三: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志与欲的取舍



林嘉文在世时,看不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即便自己取得了别人无法取得的成就,也无法支撑他活下去。

 

活是有不同的层次,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面对的问题。你为什么而活?为了生存而活?只为生存而活其实是最基本的欲望,表明你就是活在动物这个层次。如果你能够超越生存的需要而活,为一些看上去不是那么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活。这种层次我们可以把他称为

 

举个例子: 如说山长,他现在已经很有钱了,投资上面做得很成功,很多年前他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人,早就不用为生存而活。而他的心愿是: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发扬光大。这跟生存一点关系都没有。这就是山长立的大志。而我们所谓的”立志“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让自己活得更舒服而已。马云说:我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也是立志。

 

当我们没有志向和目标的时候,我们所有的生活都是被欲望牵着往前走,包括我心中还是想要得到认可,这也是欲望。没有人认可我,就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活下去。我需要有一个更大的志,这个志就是我想让我所有的学生都能像我一样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我想让每一个明心学堂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够得到更快速的成长。我想把我这个事业做到,即使将来收不到学费,我还要继续去实现我的理想,继续实现我立下的志向。

 

这些都是脱离了生存的层面。当你的心中开始有了别人,当你活出了超越动物的境界(动物是为生存而活,为繁衍后代而活)。当你开始为这些而活的时候,你就不一样!青春期如果你没有一个远大的志向,就很容易沦为动物的一生。事实上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度过的一生。

 

“世界因我而更美好”这是志!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欲!所以真正的志者就是不断超越自己,无我有事有他人!什么叫找感觉,什么叫有目标。简单的说,找感觉的人就是有我,目标型的人就是无我有事有他人。因此他的人生会活得更精彩,因其无私而能成其私,反而活得最好。而被欲望束缚的人,他根本没有办法体验到生命更高层次的美好。



现在你看到这个照片是别人从山顶往下拍的,是他徒手攀岩的一个过程。这部影片得了今年奥斯卡的最佳纪录片奖,太震撼了!我给学生们讲过这样的一堂课,在这里推荐给大家看看!是什么样的活法能活出生命的这种精彩,完全不被吃喝玩乐、金钱、名誉这些东西所控制和影响的这样一种自由的人生。而且我觉得FREE SOLO英文这个词特别好,音乐当中SOLO就是没有乐曲谱子随性的来一段的那种。如果把它换一个角度去理解的话,不正是一种真正随心所欲的状态吗?

 

我的生命不受任何东西的束缚,我可以做到所有我想做的事情,那样一种境界,才是真正的志。我们的孩子,我们的人生要想走出青春期,找到真正独立的我,就要达到这样一个境界,搞清楚你真正想要的超越这种物质层面的东西是什么?然后用你全部的生命投入进去实现他。不论你最后是否实现,你的生命都是自由的。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牵绊和束缚。

 

当青春期的能量与生命的目标融为一体的时候,性能量转化为生命能量,青春期将成为实现美好生命全新开端!青春期再也不是问题。他会是生命中最强大的能量!这是我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祝福大家!





–    END    –

| 相 关 推 荐 |







昭明书院
愿中国有真教育    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
愿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发扬光大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昭明书院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