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如何通过运动,让孩子变得积极、奋进、阳光、自信?



导读:兴趣,只能让孩子获得短暂的快乐。唯有成就感,才能让孩子获得持续的快乐与永不停歇的成长动力。


本文整理于2019年11月16日江苏常州第七届新教育分享会——新教育进阶“秘笈”之【秘笈三:能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停】如何通过运动,让孩子变得积极、奋进、阳光与自信?




大家好,我是昭明学堂常规班带班老师吴庆可,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跟大家分享,谢谢培钰的介绍!


上午魏老师分享了明珠班的故事,明珠的身份象征着自立自强,可遗憾的是我们太多的孩子从小并没有种下这颗种子,孩子们出现了不真实、不自信、逃避等一系列的问题,家长们无从着手,相信上午何老师的分享已经让家人们吃了半颗定心丸,让大家明白为什么我们需要站在1米的高度理解孩子的行为,从而让孩子愿意接受改变,改变那颗不太成熟的种子。那另半颗定心丸又是什么呢?现在由我给大家揭秘。

 

大家通过刚刚的展示应该感受到孩子们静坐时的专注,打拳时动作沉稳有力,精气十足,充满自信。但他们之前可不是这样的,比如刚刚介绍我的小朱同学,他之前是一个缺乏自信,做事扭扭捏捏,上台都要哭的。大家能想象吗?那这些孩子又是如何改变的呢?这就是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题—— 运动,通过运动重新塑造孩子自立自强的身份

 

问下大家能想象到刚刚这些展示的孩子,他们的日常锻炼是什么样子的?


这学期每天早晨先热身,之后正踢腿和弹腿连续100下,之后是八个单招各做几十遍,就是刚刚孩子们最后展示的部分,做完后又会选一个单招重点练习,纠正动作、发力、发声、眼神,中间过程不练时还要目视前方靠背站立,不能说与练拳无关的话,这个练习大概持续30分钟,下午这样的练习会有1小时左右,主要是他们小组内部练习然后相互纠正。

 

听完这些,大家有兴趣参与到这样的训练吗?那这些展示的孩子呢?他们好像乐在其中,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听过很多名人沉迷兴趣最终成就自己的故事,大家可能觉得兴趣很重要。但带给我们持续的快乐、持续的成长,真的是对一件事的兴趣吗?


试想一下,仅仅有兴趣,但始终做得不好、不擅长,结果会怎么样?会快乐吗?不会的。最后会怎么样?会放弃!对吧?各位家长应该有送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的经历吧!孩子们一开始往往都很有兴趣,因为有新鲜感;但是呢!一旦开始遇到困难,开始学得痛苦的时候,就不想学了,最后大都放弃,是不是这样?


反过来,有些事虽然一开始不那么感兴趣,但因为一点点把它做好,越来越擅长,有了成就感,然后喜欢上这件事,最后自己得到成长。这样的案例有很多,因为擅长,所以有成就感,然后乐此不疲地去做。可见,把事情做好,从中获得成就感,才是最大的快乐,才能帮助孩子持续成长


大家刚才看这些孩子展示练拳,如果觉得枯燥,其实也是从兴趣层面来看的;但如果能让孩子在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他们其实并不感到枯燥,反而能获得很大的快乐。而这正是我们用运动来调整孩子的关键。


大家还记得上午分享自己成长经历的小男孩小瑞吗?他其实和刚来学堂时变化很大,他之前只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不感兴趣的事就很排斥,如果非做不行就会起情绪。那他是怎么改变的呢?

 

就像他说的那样,跑步对他的影响很大。小瑞开始很不喜欢跑步,总是带着情绪跑,多数时都落在队伍的后面,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好长时间,后来按照孩子跑步的快慢分成三个梯队,并且有意识去肯定跑在前面的孩子。我让跑在前面的孩子分享他们的感受,他们觉得跑在第一梯队更轻松更开心,而同时看到跑在第三梯队的同伴无精打采,觉得他们跑在后面好累。这样做下来,孩子会在意识上逐渐认为第一梯队好。


在同伴的影响下,小瑞开始尝试跑到前面,体会一下跑在前面的感觉,情绪少了,跑的时候相比较更开心一些。后来,每天跑步5公里,记录每个孩子的时间。这给孩子们很大的动力,为什么?因为给了他们两种成就感 —— 或者赢得比赛,或者刷新自己的记录。对孩子来说,无论是赢得比赛,还是破记录,对孩子来说都很有吸引力。所以他们越跑越有劲。后来小瑞在跑半马时还跑出过1小时45分的成绩,这种成就感让他觉得跑步特别好,每天都很期待跑步,现在跑步他基本都跑在第一个。



本次分享会结束之后明天他还要参加苏州的全程马拉松,相信他会迎来自己的又一个成就。有时我们会故意问他:跑步不是你最讨厌的项目吗?怎么现在不是了?要不你跑慢点?他会嘿嘿一笑。这样的经历,让他意识到喜欢什么事,不在于有没有兴趣,最关键是自己能不能做好。再比如练拳,小瑞一开始也会觉得枯燥不愿意练,但这学期练得很投入。



老师在教时专注地听,打拳时有力、声音洪亮,孩子们会经常请他喊口令,这种投入和获得大家的认可让他觉得很有成就感,所以他越来越喜欢练拳。
 
从小瑞的经历中我们看到:“促使我们持续成长,获得持续快乐,其实不是兴趣带来的喜欢,而是擅长带来的成就感!”所以,如果您的孩子不喜欢做某件事,想想是不是因为他还不够擅长,做这件事情缺乏成就感?那么我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变得擅长,让他们在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学堂的运动包括室内运动和练拳两部分,这学期练拳部分与之前相比会有个改变,之前主要学习一些套路,这学期会专注于单招的深入练习,需要大量的重复练习,所以想要他们愿意持续的练下去,就要想办法让练拳的过程有吸引力,我们来看一下他们日常练拳是什么样的过程?
 


在练拳之初给孩子看了一个空手道的由来的视频,他们之前看过电影《黑带》,都觉得空手道很厉害,后来发现空手道是中国武术传到琉球结合当地格斗术进而发展而成,它的源头是中国武术。而他们所练习的心意六合拳正是中国武术三大内家拳之一,这样一对比,他们会意识到原来他们练的是这么好的拳。

当时还接着跟他们聊了我们学堂的武术师父学拳的经历,那时,与其说是学拳,不如说是“求拳”更合适——当时的拳师对徒弟有很多考验,不是随意就教,当时师爷教了一个踩鸡步,师父回去练了两三个月,每天练习4到5个小时有时练到蹲着可以走但站不起来的地步,中间指点很少也不教其他,就是让你练,目的就是看你能不能坚持练下去。相比于师父,他们觉得自己太幸福,机会太好,不好好把握太可惜了。有了这样的意识,他们会在开始的时候会更有新鲜感,但光靠新鲜感无法持续。
 
接下来就是操作的关键。我们怎么做呢?
 
先要让他们有一个清晰的小目标。当时给他们看了一个日本孩子练习空手道的视频,有5分钟长,就是几个动作不断的重复,但他们这五分钟都看的非常专注,看完还想看,这里给大家看一下:
              

看完大家会发现这些孩子的很静有力,孩子们会感觉这些孩子很厉害:一是非常专注,视频中连5岁的小女孩全程眼神都很坚定;二是打拳很有力;三是动作整齐声音洪亮;这时目标就清晰了,想要像这些日本小朋友那么厉害,就要做到这几点。

事实上,孩子们确实在一段时间练得很有劲,但当他们觉得这三个目标达成之后就会松懈。这时候马上要给他们下一个清晰的小目标。我把他们分成三个组pk,还是围绕这三个目标进行。PK时老师会提醒他们动作细节:比如眼睛专注、声音洪亮、发声和发力要配合等等。这时你会发现他们为了获胜,比平时听的要认真很多,因为清楚了自己的问题,所以进步很快,这种切身的进步让他们很有成就感,吸引他们持续做下去。

然后是下一个小目标:接下来正好临近本次分享会,我们要选拔孩子上台运动展示。在选拔过程中,他们会练得更认真更专注,特别是竞选当天,为了能够争取上台的荣誉,他们都是全情投入,这种投入的状态让他们感觉特别好。当时有10个孩子竞选成功。

为了避免选上的孩子松懈,同时让没选上的孩子看到上台的希望而继续努力,我们又给他们设立了下一个小目标 —— 挑战机制。让落选的孩子可以挑战之前入选的孩子,然后大家投票选出谁打得更好,让优胜者上。孩子都很在意上台的机会,在挑战的过程中,有一个被挑战下台孩子甚至哭了,而挑战成功的孩子会很开心,这种在意会促使他们更努力的练拳,就这样孩子一天天练了两个月的拳,最后就变成了大家刚刚看到那个样子。
 
我们稍微总结一下,整个过程很简单,围绕建立成就感,总结成十二个字:持续聚焦、目标清晰、反馈明确



持续聚焦——要选定一件事,然后一门深入做出效果;目标清晰 —— 目标要小而清晰,而且就在当前能力的边缘,让孩子踮起脚、努把力,就能够到。反馈要快速、直观、明确。


为什么我们选择运动来调整孩子?因为运动反馈很快,而且很明确。运动的反馈比很多其他项目都要快,比如英语或者演讲,几个月学下来,不一定能看到很明显的进步,有的孩子可能就等不及;但运动的反馈很快,练上一两个星期,就很不一样。


比如我们学堂有一个孩子,我带他专门练了两个星期的摔跤,就可以打败学堂很多原来比他强的孩子,这个例子后面会讲到。再比如跑步,如果能跑上几周,就有很大的提高。运动第二个好处,就是反馈很明确。什么意思,就是你的进步是明确的、毫无争议的。我们古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运动、武功方面,如果我提高了,这种提高是很容易检验的、毫无争议的。比如我摔跤技术提升了,比你强了,就一定可以把你摔倒。如果我跑步比以前更快了,计时器一定会清晰地告诉我快了多少,对吗?而文的方面,反馈就相对没有那么明确。比如演讲或写作比赛评选第一名,评完之后,经常是谁都不服谁,对吧?


所以,大家看到,运动能同时满足持续聚焦、目标清晰、反馈明确这三个标准,有效地帮助孩子们建立成就感。这就是我们用运动来调整孩子的用意所在。


讲完原理,我们来看看具体该怎么做?

 

学堂有这样一个孩子,就是刚刚介绍我的那个孩子小朱。



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前面就是一个弱弱的小男生,现实中大家应该看到过很多这样的男孩子,而后面是一个自信阳光、能量充沛的男子汉,这些转变是怎么发生的呢?

 

小朱自我认定很低,表现出来是学习做事缺乏自信,遇事逃避,在与家长沟通中了解到:父母对小朱从小很严格,怎么看这个孩子都不满意,经常不自觉地对孩子起情绪,然后讲一大通道理,恨铁不成钢。


大家会不会感觉这个画面好熟悉啊?但这样做的结果,大家可能都有体会吧,不仅没用,而且还有反作用,因为这时孩子只会感受你对他不满的情绪,让他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试想一下,当我们是这样看待自己的时候,我们会有力量把事情做好吗?估计连做都不愿意去做吧!小朱在学堂会在运动时哭,遇到困难时哭,为什么?他害怕自己做不好,老师同学指责他。


这时我们要做什么?上午何老师的分享过,我们首先要去接纳他现在的状态,理解他,看到他。这样多次做下来呢,就会逐渐打消他这种担心顾虑,他的情绪也慢慢减少,然后他慢慢能够放松地运动和学习。

 

接下来是关键的一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可以做到。那我们要怎么做?用言语鼓励和肯定吗?其实单单用语言鼓励是没有用的,此时的他必须切身感受到自己进步才会相信,所以必须让他做出来。


那要怎么让他做出来?


首先是解决意愿的问题,帮他迈出第一步。小朱这类孩子有一个优势,因为长期被指责、否定,他们对被大家认可更加渴望,我们就充分的利用这点,让他发现在你面前做不好时,你不仅不会指责他,反而会理解他,愿意帮助他。这时他的心就向你放开了,愿意听从你的建议。

 

在解决意愿之后,其次是选择做什么?当时选择练拳,一方面练拳能提升孩子的阳刚之气,另一方面,学堂有教拳的师父指导。但练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小朱来说他需要短期见到效果,最好是能一击见效,以此帮助他更有信心练下去。当时选择的是让他摔跤,这原来是他非常怕、认为自己完全不行的项目。所以,如果让他看到练拳可以帮助他摔跤变厉害,他对练拳肯定会非常认同和喜欢。


我们观察到,他摔不过其他同伴,不是实力水平相差多少,最主要是心理层面,在没对抗之前就先放弃,基本没有抵抗就顺着别人倒了,所以最主要解决心理问题,其次才是训练。为了突显前后的对比,先让他跟几个同学对抗了一次,结果女孩子都能摔倒他。

 

选定要做的事之后,接下来怎么实施呢?


当时用了一个心理技巧,跟他很笃定地说,通过练拳,一定能帮他在两周内打败这些同伴。因为之前已经有一个孩子证明练拳确实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所以小朱对此还是有几分相信的。另外,我还邀请其他孩子和他打赌说他做不到,结果没有孩子敢来打赌,这也给了他更多的信心。

 

接下来就是练拳过程,针对他在摔跤上的问题,我给他找到两个解决方案是:稳定下盘和熟练一个进攻招式。因为我们看到,小朱这么容易被摔倒,一个是不抵抗,另一个是摔跤时站姿,双脚并立站,很容易被别人破坏平衡。进攻招式就是重复练习一个动作,熟练到可以用出来为止。

 

两周认真训练让他切身感受到自己力量、技巧的提高,而且他此前从来没有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持续努力过,这个过程对他来说有着莫大的力量。此时他害怕的情绪已经很淡了,不会再出现不抵抗的情况,同时下盘也更稳定,不会像之前那样一下子就被摔倒,这也支撑起了他的信心。两周后的摔跤比赛,同学老师一起给他加油,结果,虽然上场的时候心里还有些打鼓,但一接手,就瞬间摔倒了同伴。

 

这次摔跤的经历让小朱清楚的看到自己没有他想得那么差,可以通过努力不断变好。这样给他建立成就感的过程,不断重复之后,结果我们已经看到了,他成为了一个自信有力,而且脸上经常有笑容的男孩子。



以上就是小朱的改变过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之前说的建立成就感的十二字原则,全都在里面。我们来一起回想一下,比如,刚才的故事中,持续聚焦”是怎么体现的?对,就是练拳,从上个学期一直到现在,一门深入持续聚焦在练拳上,直到练拳帮他明显地提升了阳刚之气。“目标清晰”是怎么体现的?没错,就是练拳两周之后摔倒同伴,这就是一个清晰的目标。那“明确反馈”又体现在哪里呢?是的,这个过程中其中有很多方面的反馈,其中最明确、最有力、也是孩子最想要的反馈当然是把对手摔倒在地。除此之外,同伴、家长、老师对他的认可也是他非常想要的反馈。

 

这里还要提一点,家长的改变对小朱的影响也很大。以前家长的模式是:表面上肯定,但后面总是习惯性地带着一个“但是”,比如“你做得很好,但是,妈妈觉得你哪里改进一些的话会更好”。而现在,家长有意识地接受他的现状,对他在打拳摔跤中的进步完全的肯定。没有“但是”,没有不满、没有建议,只有全然的肯定。得到这种期待已久的、来自家长的全然肯定,小朱非常开心。可见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影响有多大。所以,如果家长可以很好地理解运用这十二字原则,相信对孩子建立成就感的帮助肯定会很大。

 

听完以上两个案例,大家会不会发现其实改变提升挺简单的?就是围绕建立成就感的十二字原则:持续聚焦、目标清晰、反馈明确更可喜的是,小朱练拳摔跤提升成就感之后,在其他方面也变得更有自信,面对各种事情时他说”我试一试、我来”的次数多了,做的越多,他越感觉有力量:比如学英语,会去定更高的目标,也学得更快更好了;最后他获得大家的认可,成功当选了班长,实现了一个成长的跨越。

 

到目前为止,大家看到了运动是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成就感,并且帮他持续成长的。但我想邀请大家看到一种更大、更重要的意义。通过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不断成长,孩子逐渐形成了一种不断超越、不断突破自己的品格。他会看到,自己的潜力是无限的;困难和挑战并不是痛苦,而是突破自己、成就自己的机会;还有,他们会从心底里觉得:成长是自己最大的快乐。这样的品格,为孩子一生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当孩子拥有了这样的品格,我们还需要为他的人生担心吗?我想是不需要的。因为,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他们都可以主动地迎接挑战、突破困难、茁壮成长。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希望大家听完我的分享,可以吃下另外半颗定心丸,最后祝福大家和孩子们都拥有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人生!



–    END    –

| 相 关 推 荐 |





昭明书院
愿中国有真教育    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
愿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发扬光大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昭明书院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