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如何构建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密沟通桥梁



大家好,我是昭明学堂明珠班的带班老师魏嘉,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今天我要分享的主题呢,是如何构建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密沟通桥梁,关于沟通这个话题想必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



不管是情感亦或是社交,任何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谐关系都离不开沟通。那我们先来看一看什么是沟通呢?大家认为什么是沟通?说话和表达吗?还是什么?一般情况下很多人会认为只有我们说话才算是沟通,对吗?这就是我们存在的一个误区,其实只要涉及到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所有事情都属于沟通,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思想和感情的传递以及反馈。因此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文字表达和肢体语言,小到一个表情一个眼神,还有透露出来的态度等。比如一个孩子考试没考好或者在学校表现不好,父母学习之后知道了不能说孩子,所以即使生气失望也会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表达出来,但是那眼神中透露出来的失望还是会被孩子捕捉到。

 




想要和孩子建立起亲密沟通的桥梁,那就要清楚我们沟通的目的。“亲密沟通的桥梁”有两个关键词:第一个是“亲密”,第二个是桥梁,桥梁的意思就是畅通无阻,信息的有效传输,即“有效沟通”。


1)亲密

亲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个并不是问题,因为亲子间的最基层沟通是表达情感,并且往往是表达正向的情感,爱、开心等等。这个一般的家长都会做。当然也有一些负向的情绪,不满、指责,这些用眼神、动作、话语都可以表达。

 

2)有效沟通

第二个有效沟通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很大的问题,因为很多家长不清楚沟通的目的,不清楚目的就会容易一个是说废话,一个是乱说话。那什么算说废话呢?就是看似想解决问题,但说的话其实跟解决问题没有关系。比如说,孩子难过,你说别难过;孩子哭,你说别哭了;孩子紧张,你说别紧张。 父母一着急,就容易说那些没有意义的、发泄情绪的话。


那乱说话会是什么样呢? 比如说孩子跑步突破了很开心,然后跟家长分享自己的喜悦,虽然跑的过程中身体会有不舒服,但还是坚持跑的很快,突破了之前的记录。这时家长由于心疼孩子,第一反应是责备孩子跑的身体不舒服还跑那么快干嘛呢,待会跑伤了怎么办,不舒服可以慢慢跑啊。然后孩子就觉得很委屈,原想分享突破后的喜悦而换来的却是责备。因为家长把关注点全放在她的身体层面,而不是放在她的成长突破上,没有搞清楚沟通的目的,好心却说错了话,所以这样的沟通反而起不到正向效果。

 

既然是谈亲子沟通,那么我们主要探讨亲子沟通的目的。

 

接下来我们一起想一想,我们与孩子沟通的目的是什么呢?我认为这个目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1. 第一个初级阶段的沟通目的:是表达情感,安抚孩子的情绪。

 

2. 第二个进阶阶段:让孩子听自己的,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是单向沟通。

 

3. 第三个高级阶段:和孩子探讨问题,用他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去解决当下的问题。这是双向沟通。

 

4. 第四个更高阶的:父母有更长远的眼光,看的不仅仅是解决当下的事情,而是影响到孩子一生的信念。每一次沟通都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信念系统。




我们人就好比是一台电脑,而这个信念系统就相当于电脑程序,按照程序驱动我们的一系列行为。像童蒙养正,养的其实就是信念系统的这个“正”,帮助孩子树立正向的信念,以及用这些信念形成一套正确的处理自己和自己的关系、自己和别人的关系、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正确的信念是力量的来源,而错误的信念则带给人极大的阻力。我们和孩子沟通相处过程中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都会给孩子植入不同的信念,而这个信念系统,又会在不经意间影响孩子。



就在前一周学堂参加完合肥分享会后,孩子们和家长一道从合肥徒步回常州。根据家长和孩子们商定,前三天体验自行赚钱解决饮食,因为有些家长是第一次长距离的徒步,所以第一天结束后身体反应还比较大,最大的考验应该就是需要沿路解决温饱问题;通过老师的观察,前几天家长们的关注点都会不自觉的放在如何吃上饭,孩子们也会受到影响吃了上顿开始担心下顿,不管是不是饭点都会去讨论关于吃的问题,大家都很少去做与目标相关的事情,比如把自己的注意力从吃转移开,多一些亲子互动或者游戏时间,如走路时玩对话小游戏、泥塘里玩耍、爬山等,这样孩子们就很容易会弱化自己吃的欲望,一天的路程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之后回想起来更多的是旅途中的快乐以及完成全程突破的喜悦,而不是徒步就是煎熬的痛苦,只有在途中吃才是快乐的。家长们对吃的关注源于家庭和大环境的潜移默化,认为一旦吃没有很好地解决,加上环境再艰苦些,就很难体验到快乐。而一个人是否快乐,本质与外界环境无关,而是由我们的心决定的,心快乐并想办法传递,让其他人也快乐,我们就会越来越快乐;反过来,家长们的信念认为吃好,环境好些才会快乐,从表情、言语等表现出来,就会无意识影响到孩子,他们也会时刻关注外在环境,无法安心做一件事情,从中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关于吃的信念我再举个例子。就是我读小学那会,那个时候肯德基还不是很普遍,只有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才会带孩子偶尔去吃吃。我身边就会有这样一些现象,我有一个朋友,当她考试考得比较好的时候,她爸妈就会表扬和鼓励她,用什么方式呢?就是带她去吃她喜欢的肯德基。长大后也一样,高考结束考得好的话,庆贺的方式就是,父母就会办酒宴请亲戚朋友一起大吃一顿。这些都在无形中给我们植入一个信念,那就是吃代表成功。这对我们的影响就是工作后,每完成一个项目或是年终庆贺的方式也是大家一起聚餐吃饭。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信念的影响。现在很多家长家里的老人会把孩子当成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让他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其他啥事不让他做,他要啥就给啥,一家子全部围着他转,然后放假了就带孩子出去旅游放松,吃吃喝喝,告诉孩子你现在好好努力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就能轻松些,先苦后甜。这也是在给孩子植入信念“自己不用努力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人是可以不劳而获的,所有人都是应该为自己服务的;学习是辛苦的,吃喝玩乐才是最幸福的事;现在的努力是为了将来的更舒服”。所以一旦考上了大学好多人就放松了,没有了目标,现在沉迷打游戏的大学生比比皆是。好多人工作后也是盼着节假日放假出去旅游放松,忙了一段时间之后总要犒劳自己一下。很少有人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再来说运动,有些家长头脑层面上知道运动很好,然后告诉孩子一大堆运动的好处,让孩子要运动,过程中遇到痛苦要克服不要逃避,但是自己的身体并没有动起来,没有保持每天运动的习惯。你们觉得这样孩子会认为运动是很好的吗?孩子们只看你的行动,他会觉得好奇怪啊,爸爸妈妈告诉我运动很好运动是快乐的,那为什么爸爸妈妈自己不运动呢?恩,看来运动并不是像他们说的是好的。于是孩子也变得懒洋洋的,不爱运动,父母推一下就动一下。自然孩子心中就会有一个信念“运动是痛苦的”。一个孩子只有从小跟着热爱运动的父母,才能建立“运动是快乐的”信念。

 


假如说运动时,孩子找理由逃避该怎么办呢?比如一个孩子说我这里疼那里疼,如果是用第四种更高阶的沟通目的家长该怎么回答呢?正是因为你这里疼那里疼,更需要去运动。改变她这个“疼就可以不运动”的认知。那身体重不重要呢,也重要,这就需要家长去观察和权衡,看孩子是拿这个做借口逃避运动呢,还是的确这个疼影响到了他的生活和行动。家长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需要让孩子时刻感受到家长看重的是他的成长,而不是关注物质身体层面。这也是对孩子一种最大的尊重。



那大致地讲了我们和孩子的沟通无形中对他们信念系统的影响之后,接下来我们再来通过一个孩子不愿上学的案例,来分析不同层次的沟通目的会有哪些应对沟通方式,以及这个问题所体现出来的孩子背后的信念。



有的孩子畏难情绪比较明显,一情绪不好,啥事都不想做,就想回家。比如有时候学习运动时遇到困难想逃避,然后出现情绪想回家而不是想办法解决。第二天就不想来上学,被送到学校后就一直哭,粘着妈妈,不让妈妈回去,想让妈妈带自己一起回家。

 

那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们会怎么处理呢?


如果家长是处于第一种初级阶段的沟通目的会如何处理呢?他就会以照顾孩子情绪为主


好声好气地和孩子讲道理。父母内心知道孩子为什么不想来学堂的原因,但因为不忍心给孩子执行规则,所以会用孩子告诉她的各种理由来帮孩子开脱,给孩子后退的余地。比如说妈妈和孩子原先定了规则,没有特殊原因不想去上学就要按照家规执行。但是通过了解发现执行家规的过程中孩子妈妈为了照顾孩子的情绪和身体,不断和孩子情感互动,孩子就和妈妈讨价还价。


妈妈执行家规之前会说:“我们之前说好的,如果不去上学的话需要执行家规。”

听到执行家规,孩子便带着哭腔向妈妈装可怜:“不要~妈妈。”

然后中途孩子又找理由跟妈妈墨迹,说:“妈妈,我想喝水,我渴,等我喝完水再执行规则。”

妈妈就回复他:“好,那你既然渴了就先喝水。”

过了一会他又告诉妈妈说:“我想上厕所。”

妈妈回复他:“好,等你上完厕所。”

等到没有理由可以找,孩子便会总结性的跟妈妈说:“我不想上学,我想跟你在一起,呆在家里上学。”

 

好,这个孩子类似这种跟妈妈讨价还价的沟通模式体现在他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而且家长这种执行家规的方式对孩子不仅起不到正向的作用,还会让孩子对妈妈没有了敬畏心,因为孩子会认为自己的妈妈太好欺负了,沟通任何问题自己都可以有空可钻。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家长会觉得说在家里我也执行规则啊,也按照新教育的理念在执行,可是孩子就是不听话甚至不想去学校?就是因为妈妈和孩子的斗智斗勇的过程中经常性的流露出了心中的舍不得,担心自己的行为伤害到了孩子,所以犹犹豫豫,即使只表现出一丁点儿,都会被孩子清晰的捕捉到,让他觉得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知道妈妈最终肯定耗不过自己的墨迹,会妥协迁就自己,会照顾自己的情绪。


妈妈们可能会想,一个孩子有这么厉害吗?答案是,孩子的目的性比家长更明确,他们很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在家长面前做什么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上面那个孩子就是这方面的“高手”,所以在跟妈妈的互动模式中展现出游刃有余的本事,而本质上孩子有这种本事都是在跟妈妈的沟通中学习训练出来的,在学校孩子的鬼把戏在没使出来之前都被老师识破,所以孩子觉得很没有成就感,当然希望选择在家跟妈妈纠缠轻松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二种进阶阶段。让孩子听自己的,按照自己的方式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比如说:

孩子:“我今天不想去上学”

家长:“不想上学?你想清楚再说,你不上学怎么学到本领呢?”

孩子:“我就不想上学,每天要起好早,我觉得很累。”

家长:“小孩子累什么累,别多说了,赶紧上学去。”

这些对话是不是很熟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习惯控制我们的孩子。而什么是控制?那就是只要关于孩子的事情,家长总站在高高在上的姿态,从来不管孩子的内心到底怎么想,只要求孩子言听计从。


到了第三种高阶阶段,家长会就事论事,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感受,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想上学,引导孩子思考一起商量解决当下的问题。


我们都做过小孩,当我们的孩子向我们吐露“不想上学”的心声时,我们应该学会理解孩子的感受,可以把谈话的主动权交给他,引导他能够主动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有的父母根本不懂孩子的言外之意,一听孩子说不想上学,就一顿数落和打骂,弄得孩子都不敢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


比如说:

孩子跟父母说:“妈妈,我不想去上学了。”

妈妈问道:“我也不想去上班,你觉得可以吗?”

孩子摇摇头说:“不可以。”

妈妈继续问:“为什么不可以啊?你都不想去上学,我当然也不想去上班,很正常啊。”

孩子看着妈妈说:“你不去上班,老板会扣你工资,那你就赚不到钱了。”

妈妈反问她:“妈妈不想上班就赚不到钱,那你不上学是不是就见不到小伙伴,见不到你喜欢的老师,也学不到本领了,对不对?爸爸妈妈小时候也有过不想上学的心思,那你能告诉妈妈,为什么不想上学呢?”

此时他会非常期待我们能够多和他讲一讲小时候的事情。而我们顺势通过小时候的故事正确引导,鼓励和安慰孩子,希望能够给他更多信心。

孩子一脸认真地说:“我想在家里学,在学堂我遇到困难,有个事一直做不好,我怕他们说我。”


找出原因后,和孩子一起商量解决问题。当我们站在她的角度学会理解,学会尊重时,她也会认真倾听我们的建议。


那么到了第四种更高阶的阶段应该怎么做呢?就是分析孩子这个现象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信念问题,以及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信念,并培养孩子新的信念。就像除掉野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田地里种上庄稼。其实我们老师和孩子的每一次沟通都是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信念系统。但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源,不是单纯的针对不想上学这个事情做一次沟通就能解决的,这个只不过是他不对自我负责信念的其中一个体现,需要我们在平时持续给他植入正确的信念,并让他亲身去体验。

 

像这个案例中我们先分析孩子遇到困难想回家这背后是逃避心理,孩子是在学堂和家之间找平衡,在一处遇到困难就会想退到另一处让他感觉更舒服的地方。然后继续分析为什么孩子会出现畏难情绪、逃避困难这些情况呢?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一出现什么问题总是想着帮他承担责任,觉得他还小帮他找理由开脱,这同时就会助长他逃避问题和困难的习惯,孩子就会觉得一切他做不到的或不想做的都是情有可原的,反正什么都不是自己的责任,有妈妈在呢。久而久之孩子心里就会有一个信念就是“一切都是别人的责任,我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自己想干嘛就干嘛”。进而也会导致他没有规则意识,以自我为中心。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则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一辆重型牵引车驾驶员因持伪造的驾驶证到公安局交警大队接受处理,根据有关规定被处以罚款5000元,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雷人的一幕出现了,当事人的父母听到后情绪异常激动地说道:“你们太过分了,他还是个孩子,才31岁!你们为什么罚那么重?”大家不觉得两者有相似之处吗?妈妈都是想找理由帮自己的孩子开脱。

 

接下来我再给这个案例补充一些信息。妈妈对孩子过多的保护,帮他做很多事情,替他承担责任,妈妈总觉得孩子太小,不放心他做很多事情,觉得运动量大了他会吃不消,有些事情不相信他能做到。这其实是在变相地告诉他:你没有自我负责的能力。在向他传递一个信念:“你不行你做不到,所以我来帮你做。”结果就会导致小孩子变得真的弱弱的,比如一有个感冒喉咙痛的就想休息不想运动了,甚至想在家休息不想来学堂了,没有自信,胆小,总爱粘着妈妈,如果是男孩子的话就会缺乏男子汉气概。

 

有些时候妈妈们会觉得孩子爱粘着自己不爱粘爸爸,觉得孩子跟自己感情更好,但这个感情好真的代表着孩子更尊重妈妈吗?不一定。因为我问过好几个比较喜欢粘妈妈的孩子,问他们以后长大了想成为像妈妈那样的人,还是像爸爸那样的人。小孩子说出来的往往是让他觉得更厉害更优秀的那方,而不是他逃避困难时喜欢去粘的那方。这说明孩子心里其实很清楚更敬重哪一方,有时候粘着另一方只是想找舒服的感觉。如果父母之间其中一方经常给孩子找舒服逃避的机会,那这个孩子以后就会成为一个钻空子高手。这也就给他造成了另一个信念就是“遇到自己不想面对的问题可以想尽办法给自己找退路找舒服钻空子,而不是想办法去解决它。”

 

我就碰到过类似的小孩子,很会钻空子。有一次喉咙有点不舒服咳嗽,然后运动的时候就拿妈妈作为借口,说喉咙不舒服可以少运动点,实际上他妈妈并没有和他说过这些话。而在家妈妈让他做什么事的时候,他又会把老师搬出来作为说辞来逃避。很会试探对方讨价还价。

 

现在社会上我们听到很多理论说要全然地爱孩子,要包容他、理解他、支持他。所以很多父母就会选择好声好气和孩子讲道理,担心对孩子太严厉,打他会对他产生心理阴影,害怕孩子内心会受伤会压抑。我认为包容、支持、理解都没有问题,但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明确的原则和规则的前提下,不然小孩子就会认为规则就是妈妈的爱,是没有底线的。因为这个世界不会无限地包容他,必须从小让孩子有边界感。

 

这个案例中就是典型的看似负责任的爱心妈妈容易培养出不负责任的孩子,内心舍不得让孩子在艰难中成长,这其实是在找一个我是好妈妈的感觉,从对孩子成长的层面来说其实也是不负责任的方式。那知道了他不愿上学这个问题背后的根源是没有自我负责的态度和没有规则意识之后,我们就可以在平时和他沟通时多有意识地培养他的自我负责信念和规则意识。



在学堂,老师们会告诉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要自己做,别⼈能做的事情你也能做,做得好不好是一回事这是能⼒问题,但是你愿不愿意去做就是态度问题了。


一切行为都必须自己承担后果,培养他们自我负责的意识和规则意识,并让孩子们针对这些问题自己制定一些规则来共同管理这个班级,互相约束。一旦违反规则,让他承担这个后果。

 

学堂很多孩子刚来学堂的那会丢三落四的,自己的物品乱放,然后就忘在某个地方了,很多衣服鞋子,晾了忘记收,还有的鞋子到学期结束好几双找不到的。因为这些东西都是爸爸妈妈给他买的,很轻易就得到了,没了反正爸妈会再买。然后爸妈说一句:“下次要保管好哦,又继续给他买很多新衣服和鞋子。”然后呢?还是老样子,丢三落四,因为他不觉得这是自己的东西,所以不会去珍惜。这都是不自我负责的体现。经过在学堂一两个学期的规则执行,丢三落四的习惯就好转很多。因为每一样东西没了都需要他们通过自己不擅长的运动或学习突破来挣取。让孩子们意识到这就是他自己的事情,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像我们明珠班的小孩子,正是童蒙养正的时候,第一个学期就专门给他们强调规则建立他们行为和结果的因果链接,我发现在这个年龄立规矩就比给年龄大的孩子立规矩见效更快。刚来学堂那会,他们运动时脱了外套就会乱放,然后运动结束后忘记拿。

 

我就告诉他们:在学堂衣服乱放或忘拿的话是要被没收的哦(这是描述事实,然后引导他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如果你乱放衣服弄丢了怎么办呢?

孩子:让妈妈再买一件。(这个回答在我的预判之中,所以后面的沟通都是引导他意识到这是他自己的事情,只能由他自己承担后果来解决)

老师:买衣服需要花钱的,你有钱吗?

孩子:没有,我妈妈有钱。

老师:嗯,可那是妈妈的钱不是你的钱。弄丢衣服是你自己的事情哦,为什么要让妈妈多花钱再给你买呢?那你没钱该怎么办呢?

孩子:不知道。

老师:没钱所以你没法给自己买新衣服,所以你现在有的衣服要自己保管好,脱下来叠好找个地方放好,不要乱放。然后运动完不要忘记拿。明白了吗?

孩子:明白了。

老师:在学堂如果衣服被没收了,哥哥姐姐们都是要靠自己用突破挣回来的。比如说用运动项目突破。你们自己商量一下也一起定个你们的规则,如果下次衣服乱放或忘拿被没收了怎么办?

有一个孩子想了一会说:用跑步挣。

老师:用跑步怎么挣?

孩子:我可以比之前的有所突破,跑的更快,跑的距离更长。

老师:恩,想法不错,但我更希望你记得保管好自己的衣服。

 

过不了几天这个孩子哭了,因为衣服乱放被没收了,他不得不面对之前自己给自己制定的规则,突破当然不容易,但是这个过程其实也就让孩子在收衣服这件事上形成了因果的链接,孩子通过努力把衣服挣回来了,一方面这个结果让他得到了成就感,另一方面也让他记住了这次教训。晚上妈妈来接他的时候他还很自豪的告诉妈妈衣服乱放被没收了,但是靠自己的努力挣回来了。就这一次,从此之后明珠班的孩子衣服没有乱放过,运动时脱了都会叠得整整齐齐找个地方放好,然后运动完记得拿回去。小孩子关于信念的问题是需要他亲身去体验的,沟通之后再加上他亲身的体验,有助于让他意识到这是自己的事情,这都是在一点点小事中培养他们自我负责的意识

 

接下来我们继续就“不自我负责”这个信念,从另一个的角度来分析,看看还有哪些沟通模式也会引发的这一信念及体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有的父母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待,不经意间中就会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出来。最为常见的情形是,考了99分,然后父母对孩子说下次争取考100分哦。亦或是孩子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进步,比如从不喜欢英语,有时候完成不了目标,到每天学的更快一些,能够完成目标甚至超目标,此时孩子最希望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分享他的喜悦,所以会开心地告诉爸妈。最为大煞风景的语言是,父母说:“好,不错,后面能不能目标定得更高一些呢。家长关注的点是结果,而不是孩子的状态和进步,以及突破的过程。虽然妈妈的初心也是为孩子取得的进步而高兴,并试图激励孩子继续努力不想让孩子因此骄傲。可是父母并不知道这样的话语在孩子的心理产生的内部逻辑语言是“唉呀妈呀,我拼尽全力都不能达到妈妈的满意,看来爸爸妈妈对我一定是非常失望的,或者是我一定是很没用,没有希望的”!会导致孩子的自我否定,在意结果,害怕失败,想拼命完成父母的期待。所以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也是把注意力都放在结果上,完全体会不到突破后的喜悦。比如学英语时,只想着怎么能尽快过关,不管学习的质量怎么样,希望检查标准越低越好。每次比赛一输就哭,一开始觉得自己很有能耐,但自己实际做事能力又没有跟上,为了别人的期待只能装一装,时间久了就会变得不真实。很多时候一件事情还没开始做,内心就出现很多担忧和恐惧,担心会有不好的结果。因为她是在为完成父母的期待而学,而不是为自己学,并没有去关注自己是否突破成长,她不认为学习和成长是自己的事情。这些都是不自我负责的体现。



接下来我们再来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会对孩子有那么多的期待呢?从深层次来讲的话实际上这也是我们自我放弃的一个体现,觉得自己这辈子没什么机会了,觉得我就这样了,我还有很多没有实现的愿望,怎么办呢?我希望在孩子身上实现。很多时候我们担心孩子这不好怎么办那不好怎么办,我们对孩子所有的这种不安全感的投射其实都是来自于自己,对自己的不安全感的反应,外在的反应,实际上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是对自己面对的那个世界没有安全感,然后呢,我们希望把这个东西在我们的孩子身上不要延续,所以我们就强加了很多期待,然后希望我们的孩子能为我们找到安全感。所以孩子是一个替罪羊,实际上只有父母自己找到了安全感,那个孩子才是安全的。就是,不要以这种焦虑的模式来面对这个世界。跟孩子相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你在跟他相处的过程中,是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氛围,这孩子跟你在一起的时候,他的情绪体验是什么样的,是紧张的,还是放松的,还是愉悦的,是有成就的,还是没成就的,是被看到的,还是没被看到的,承受了很多委屈的,那就不一样了。还有就是我们觉得孩子是我的,孩子优秀了才能体现出我作为父母的成功。有没有?


 

家长看似为孩子做了很多事,但轮到需要自己改变的时候,并没有太多行动。大家觉得这样算是对我们自己人生的负责吗?那如果我们都没有自我负责的态度只是对孩子有很多期待,这对我们和孩子的沟通会有什么影响呢?这时候很多要求就会跑出来,孩子能感受到你在把他当作实现你目标的工具,他不会觉得他的人生是他自己的,一个活在别人期待中为别人而活的孩子,请问他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吗?请大家感受一下,当一个人对你提各种要求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你愿意和对方继续沟通下去吗?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承载的是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最应该做的是把自己的人生过好了,我认为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无论我们看一本书还是关注一条信息的过程中,我们一开始总会不经意的忘了自己的身份而去享受别人的故事,等到故事结束,我们又会一边反思一边希望在书中找到一个答案能够帮助自己像故事里的主人翁一样优秀,所以我们又不知不觉的在别人的故事里找自己,用别人的故事来验证自己的改变,如果找到了我们会暗自窃喜,如果长时间都觉得自己没有进步,就会有否定自己的念头,而就是这个念头让越来越多的人只关注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喜欢把焦点放在负面的问题上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我不行,很多人就是在还没有付出行动之前就已经给自己贴上了“我不行”的标签。


“我不行”这个信念,在孩子身上也体现的特别的明显,当一个老师和家长看似苦口婆心的教导孩子,帮孩子找问题,但却不注意方式方法的时候,大概率孩子接收到了都是对方对自己的不满,这种不满会让孩子持续的积压更多的负面情绪。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家长觉得孩子什么道理都懂,就是不愿意去做好,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并不是孩子不想去做好,而是孩子的动力不足,当心中总是充满委屈和无奈的时候,他可能就不愿意动了。

 

那么这种委屈和无奈的状态应该如何打破呢


由于每个孩子心态的不同,我们需要找到孩子问题的同时也必须找到孩子的亮点。比如:有个新生以前在学校就特别调皮,不愿意遵守规则,相信这样的孩子在学校应该没有少被教育过,但即使被教育过还是没有改变。但在学堂老师发现这个孩子虽然调皮,但为人很热情,性格也很开朗,这就是亮点,所以老师会主动跟他打招呼和游戏,当他感受到了被尊重和被理解后,就很愿意听从这个老师的话。

 

下面我就给大家分析一个明珠班孩子的案例,希望这个案例可以帮助大家解决问题。

 

我先描述一下这个小孩子的基本情况,小涵刚来学堂的时候唯唯诺诺的,没有自信,很拘谨,不敢表达自己,被同伴欺负了也不吭声。每次一遇到问题她就是哭,因为她不知道该怎么去解决,完全不会找他人沟通,她有什么事情都是她一哭,我们主动去询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处于被动状态。整个心态就是“我不行”。

 

接下来我们继续分析她的家庭环境,看看她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状态。她从小是外婆带大的,外婆对她很宠爱,什么事情都帮她做好安排好,根本不需要她自己动手或动脑筋,刚来学堂那会眼神都是呆呆的,她妈妈甚至怀疑是不是她要比别的孩子笨一些。其实这个孩子能力方面一点问题也没有,只是因为做事少了不熟练,所以看上去很多事情做的没同龄人好。再加上有时候事情做不好,家长可能会有一些责备的语气,比如说叠被子,家长会觉得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你怎么就做不好呢,越说她越畏手畏脚不敢做,做不好就哭怕被骂,总觉得自己做得比别人要差。无形中给她植入了一个信念“我不行,我啥事都做不好,啥事都需要别人来帮我才行。”而小孩子恰好是需要通过多做事情来建立自己的自信的。

 

如果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植入了这样的东西,类似的有些父母会给孩子下一些定义或判断不相信孩子能做到或是能做好,因为自己做不到所以觉得自己的孩子也做不到。他不相信人有无限可能。比如说认为孩子就是没有自控力,管不了自己,做不好就是因为孩子比别人要笨,孩子运动差是因为没有运动天赋,从小运动就比较差,10公里跑进1小时以内对孩子来说不可能。当你从小给他植入这些东西的时候,孩子就没有了改变自己的勇气,觉得自己就这样了,再怎么努力也是没用的,还会给孩子留下为自己不想做或畏难的事找借口的余地。所以,我们需要赋予孩子勇气,让他知道任何人可以做到任何事。首先我们需要找到她的亮点,然后以点带面地持续做引导。



因为明珠班的几个孩子中她是最小的,在其他方面她都没有展示出特别的优势。有一次阅读时间,为了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我让他们几个轮流上去给大家讲故事。我发现她讲故事的时候整个状态比较开,表达比较流畅,故事也讲述的很完整,讲的时候很开心很放松,不像其他孩子会紧张到表情严肃,这和她平时不敢表达的形象完全不同。那讲故事这件事就可以成为小涵的亮点。

 

讲完故事后我让他们互相打分,他们都一致认为小涵的表现最好。

我继续小涵做了点评:“谢谢你给我们带来这么精彩有趣的故事,而且这次讲故事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小涵,平时的小涵看起来总有点害羞,也不愿意为大家分享,但今天台上的小涵很自然,比如讲故事的时候眼睛一直看着我们的眼睛,脸上也一直保持着微笑。大家有没有感受到呢?”

小涵下意识的关注到了其他孩子的反应。

孩子们回答:“是的。”

小涵发自内心的笑了。

我接着说:“希望下次可以听到你更多的分享,更长时间的分享。”

她听了之后满意的回答说:“好的。”

 

之后我每星期都邀请小涵给大家讲故事,每次讲完之后都会提出她的问题,目的是让小涵在讲故事这件事上能够一次比一次有所进步,让她自己去体验进步的过程。

 

小孩子关于信念的建立是需要她亲身去体验的,这样每星期持续地去关注她的亮点并给予反馈,让她有好的体验,让她看到自己的进步和突破,这种突破才是她做任何事情持续的动力,这种动力又会带动孩子去面对更多更大的困难。



亮点有时候真的很简单,我们要学会在做人做事情的过程中寻找亮点,找到彼此更多的可能性,这会是一个让我们继续前行的突破口。

 

讲到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解决问题的方式会有所不同,像小涵这样5岁的孩子,因为她的自我意识还没完全起来,主要还是靠老师去引导,然后帮她创造条件去培养她的亮点。面对大一点的孩子,光言语的引导就不一定有效了,有时需要用强制的手段。

 

还有一点我再补充一下,在沟通引导过程中我对她看似是鼓励和表扬,但更多的是对她表达感谢。为什么呢?因为我认为表扬和批评一样,也不算是平等地对待孩子的方法。批评当然我们能够理解,这是指责她,然后给她压力。表扬也是自上而下的。表扬是发生在上级对下级之间的。所以当父母觉得,我们比自己的孩子强很多,我们跟他就没法平等对话的时候,这批评和表扬就出现了。无论是柔和的表扬,还是残酷的批评,这时候我们都没法建立一个跟孩子的良好关系。而没有这个良好关系,就无法实现有效的指导。



如果我们总是用表扬来驱动一个孩子做一件事情,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得不到表扬的事情他就不去做。就是孩子衡量这件事该不该做,取决于这件事情其他人会怎么看,有没有评分,有没有奖励,有没有排名,都是这些外在的东西,如果这个东西没有,他就会觉得没什么劲,这就是表扬有可能会带来的恶果。如果我们能够对孩子做对的事,表达出谢谢的时候,孩子立刻就能够知道,这件事做对了。并且他获得了价值感。



你比如说,一个孩子在公共场所或在飞机火车里边不吵不闹,这时候妈妈表扬说,宝贝,你真了不起。你竟然能够不吵闹,太棒了。你不觉得奇怪吗?这就好像表扬一个人不会随地丢垃圾一样。你竟然不随地丢垃圾,你真了不起。太奇怪了吧。因为不随地丢垃圾,或者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这是一个正常人所应该具备的正常状况。但是我们很多家长为这件事批评或者是表扬,会让孩子觉得,我今天做这个事有没有人反馈我,有没有人表扬我,对吗。

 

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孩子在飞机里边很安静,谢谢你今天这么安静。好了,谢谢他就好了。因为这个是平等的,这是公平的。感谢他给你所带来的东西,就像我们和其他人一样,其他人做对的事,我们也应该对别人表示感谢。这时候孩子的价值感,就会得到大幅提升。所以,我们要表示感谢,而不是训斥或者表扬。

 

其实孩子不论学习运动还是做事,都需要持续不断地得到成就感和价值感的反馈,而我们老师和家长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无限可能。当她觉得自己很多事情都能做的时候,她的这种委屈和无奈就被打破了,慢慢地她的状态就被打开了,越来越阳光,脸上笑容也越来越绽放,被欺负了或感到不舒服了都会和同伴表达出来,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会主动来向我或其他人求助,遇到开心有趣的事情会主动来和我分享。更愿意尝试新事物接受挑战,从刚来学堂时哭着粘妈妈到后来愿意尝试在学校住宿,没有妈妈的陪伴也可以,再到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愿意跟着小班一起挑战环太湖徒步8天260公里。虽然临走时还是会有些舍不得妈妈,毕竟要一个星期见不到妈妈。但是她很快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告诉妈妈不想错过这次突破的机会。这些变化都表明了我和她之间亲密的沟通桥梁在逐渐构建起来。



这个是小涵以前和现在的对比照,右边这张是这次合肥徒步回常州过程中拍的。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她状态的变化。


讲到这,想必大家已经了解了和孩子的每一次沟通都可以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信念系统,接下来我再分享几个案例来看看我们是如何通过沟通来培养他们的信念的。

 

很多孩子遇到困难有时会觉得烦恼痛苦,想要逃避。接下来我分享一下老师是如何通过沟通培养他们“困难是一个礼物,要开心的接受它”这个信念。


有时候有些孩子学习或运动时遇到困难担心自己完不成目标,会哭。我们就选择了一个时间和明珠班孩子们聊天,问他们:你们觉得遇到困难可以哭吗?

孩子摇摇头:不能。

我们继续问:为什么遇到困难不能哭啊?你们可以去问下小班的哥哥姐姐,问问他们遇到困难会不会哭。

孩子们问完跑回来,我们接着问:怎么样?他们遇到困难会哭吗?

孩子们腼腆地笑笑回答:会的。

这时我们就告诉他:遇到困难哭很正常,你可以哭没问题,但是哭能解决问题吗?

孩子:不能。

老师:所以我们可以哭,但是哭完后还是得去面对这个问难,得想办法去解决。

孩子们点点头。

但是我们为什么遇到困难会哭呢?你们觉得困难是不好的吗?老师继续追问。

孩子不知道怎么回答。

老师继续引导:你看,你们经常送老师礼物,把你们自己画的画,做的手工送给老师,老师收到你们的礼物就很开心啊。当你们收到别人送你们的礼物的时候,你们心里什么感受?

孩子回答:开心。

老师:为什么我收到礼物会觉得开心呢?因为我通过这份礼物感受到了你们的用心和成长。当你们突破一个困难的时候,你们觉得开心吗?

孩子:开心。

老师:那突破困难后会很开心,困难算不算是一个礼物呢?那既然是礼物,我们应该怎么去接受呢?

孩子开心的笑着说:开心的去接受。

老师:对呀,所以困难是一份礼物,我们应该开心地去面对它。这个小秘密不要轻易告诉别人哦,当你看到有人遇到困难哭的时候,诶,你可以把这个小秘密当做一份礼物送给他。好不好。

孩子:耶!好。(然后在嘴里念念有词:困难是一份礼物,我们应该开心去面对它)

 

然后下午他们看到有位小姐姐哭了,马上就跑过去把这份礼物送给她。接收到这份礼物的小姐姐呢,也瞬时破涕为笑,调整好情绪对他们表达了感谢。当他们自己遇到困难起情绪时,老师会把这个小秘密再告诉他一遍,反复强调慢慢他们就有这个意识,遇到困难时也不怎么哭了,而是尝试去突破。

 

再比如,这次六一儿童节,老师们带小班和明珠班一起环太湖徒步8天260多公里。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让看似对他们来说不敢想的事情变成可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无限可能性。植入“我能行”,“I can do anything”的信念

 

一开始孩子们也有些担心,从没走过这么长距离,心里没底,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完成。但后面得知每天最多走40公里时,他们安心了些。为什么呢?因为之前一天最多走过56公里,所以觉得40公里对他们来说不是难事,第一天徒步40公里之后他们也没觉得累,后面几天竟然每天早上还主动和老师提出可不可以上午先跑个5-10公里,上午多走一些,他们觉得跑步比走路更轻松些。因为这学期每天早上老师都带他们跑5公里,每周末跑个10公里,然后定期跑个半马,带他们跑步聊天过程中会时不时地给他们强调一个信念,就是跑在第一梯队是一种荣誉,越在前面就越轻松,越在后面就越容易出现各种想放弃的念头和情绪,就越累。他们通过持续地亲身体验发现真是这样。所以这次徒步时都想着走快一点,连两个小孩子都一直保持走在第一梯队前几个。

 

徒步结束他们都表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不怎么觉得累,还很自豪告诉父母自己走在第一梯队。孩子们愿意主动和家长说的,肯定是他自己特别有成就感的。回来后他们都表示想和家长一起再进行一次长距离徒步,为了满足他们的愿望,所以这次6月22号合肥分享会结束后,学堂安排了家长和孩子一起徒步回常州,也是300多公里。一路上风景在变,每个人的内心也在变。

 

还有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孩子没有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有一次一个小孩子摔倒了,在那哭,她跟另一个小朋友说她哪里痛,但是那个小朋友听完后没反应,继续做自己的事去了,还有每次有什么好玩的或做什么事的时候,他们总会抢着排第一。然后我就针对他们存在的这些现象找了一些对应的情商绘本故事进行沟通引导,比如友谊、助人、责任、公正等,通过讲故事然后结合他们实际举例子的方式给他们传达正向信念“对别人有帮助是一种荣誉”。我会结合绘本上的图画和他们进行问答式沟通,引发他们的思考。这边我就以“助人”这个主题来举例。

 

我会先问他们:你们觉得什么样的行为算是帮助别人呢?

这时候只有大一点的小天回答说:帮妈妈整理书架。

我:对的,当你在家里做家务的时候,你就是对爸爸妈妈有帮助的人。

另外两个小朋友争先恐后地说:我星期天的时候帮妈妈拖地,我也帮妈妈打扫卫生了。

我:不错哦,你们这样的行为都是在帮助别人。对别人有帮助,就是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伸出自己的手。就像今天小天忘记带电脑了没有办法学英语,这个时候她需要问别人借一台电脑,当她问小涵借的时候,小涵很爽快的借给她了,这个时候小涵就是对别人有帮助的人。

小天:昨天小涵要画画,我送她了一张纸。

我:这样就很好啊,你们互相帮助,对吧。(孩子们笑着点点头)我们继续来看这张图,这个小男孩和小女孩在做什么呢?

孩子们:他们在一起玩。

我:是的,这个哥哥在陪妹妹玩呢,在照顾妹妹。你们在家的时候,你们的哥哥姐姐会陪你们玩吗。

孩子们:会。

我:当你们哥哥姐姐陪你们玩照顾你们的时候,他就是对别人有帮助的人。那小天,你比小涵和小清要大,也算是他们的姐姐,如果你想做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应该怎么对他们呢?

小天:照顾他们!

我:除了照顾他们,当你主动关心朋友时,你也是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比如像上次小涵摔倒哭了,然后她告诉你她摔痛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问一下她怎么啦,有没有事,需不需要叫老师帮忙。这样就是主动关心她。明白了吗?

还有就是当你心里时时想着别人时,就是对别人有帮助。

最后引导他们思考“你是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吗?”,告诉他们,像之前我们看过的海洋奇缘里面的小公主Moana就是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她帮助小海龟回到海里,帮特菲提找回海洋之心,还帮助整个部落恢复正常。借由Moana给他们一个美好而清晰的身份认定,告诉她们,她们每一个人都是小公主,那小公主会怎么做呢?她们就知道应该要多帮助别人。

 

为了培养他们帮助别人的意识,平时我也会刻意安排他们做一些分享、服务他人的事情,每天针对这些点给他们打分,慢慢地他们就会有这个意识。小天的变化最明显,现在她分点心的时候总会先分给别人,玩的时候也会石头剪刀布公平轮流,看到别人哭的时候会上去安慰一下。有一次我带他们出去徒步,走到后期的时候我给她们每个人分了一颗糖,然后走着走着小涵不小心摔了一跤哭了,小天就安慰她,然后把自己的糖拆开来分给她吃,转移她的注意力。还有两个人一起荡秋千的时候,小天观察到其他小朋友快停了,她就会跑过去主动帮别人摇一下,换做之前的话她都是抢着自己先玩让别人帮她摇的,自己玩好后才会轮到别人。

 

当然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常在给他们做类似的沟通,进行正向的引导,并带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去持续体验,加强他们的信念。



比如我每天都会带他们读《让世界因我而美丽》,里面通篇的内容都是在给他们植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乃至为社会负责的信念。里面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是因为爱这个世界才来的,我努力学习、成长、吃苦和忍受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我要让世界因我而美丽。”

 

第一次带他们读的时候,我就问她们,那怎么让世界因你而美丽呢?因为他们还小,可能还理解不了这句话。我就会给他们举身边的例子。告诉他们小到比如说我们去外面徒步的时候,看到地上有垃圾,随手把它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地面就因你而美丽了。或是在学堂,看到地上脏,主动把她打扫一下;看到什么东西没放好主动把它放好,即使不是你弄乱的;看到阅览室的椅子打扫完后没有翻下来,主动把它翻下来,这样学堂就因你而美丽了。下课之后,我发现他们就拿着扫帚,在打扫教室门口地面上掉的一些沙子。

 

这学期为了锻炼小班和明珠班孩子们的做事能力,让他们每个人养了一只小鸡,整个养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步骤,鸡舍,都由他们自己查资料完成。过了一段时间,因为照顾疏忽,明珠班孩子养的小鸡有一只死掉了,我就借此在沟通行动中培养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界的敬畏,孩子遇到的每一件事,都可以成为教机。我带他们一起分析,可能有哪些原因导致了小鸡的死亡,避免重蹈覆辙,然后带他们一起把小鸡埋了,给小鸡立个墓碑,然后告诉他们可以摘一些花送给小鸡,但是摘之前要和小花沟通,告诉小花要用它来做什么,并征得小花同意后才能摘,最后我们一起诵心经祝福小鸡。一开始他们对于死去的小鸡还是不敢碰的,但是后面小班养的也有一只小鸡死了,她们就用手把那个小鸡捧着主动来找我,请我帮他们一起把小鸡埋了。后面即使碰到一只死去的蜜蜂、苍蝇,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甚至在成人眼里有点令人嫌弃的小生命,他们都会这样做,请我和他们一起诵心经祝福它,小孩子真的是没有任何分别心的。这些我只跟他们说过一次,带他们做过一次,他们就会牢记在心。

 

有一次带他们外出徒步的时候,一路上捡到饼干他们会弄成碎末喂蚂蚁,遇到小动物的尸体会主动把它埋葬在路边,并念心经祝福。途中看到垃圾都会主动捡起来,在公园自发捡垃圾,让公园变得更干净些。在河边看到别人钓上来的很多螺狮,为了保护小生命,自发把它送回河里。“对生命的尊重,让世界因我而美丽”的种子已渐渐在孩子们心中发芽。没有太多的说教,更多的是带他们在这些细微小事中一点一滴去做出来,长养他们的慈悲心。一个内心充满爱和正能量的孩子,内心才会迸发出更强大的力量。

 


孩子是我们共同的未来,而父母的境界又会影响孩子的未来!愿每一位家长都能有勇气去改变和孩子的沟通模式,构建起亲密的沟通桥梁,在每一次沟通相处中引领孩子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成为照亮孩子的一道光。今天我的分享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昭明书院

愿中国有真教育    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

愿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发扬光大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昭明书院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