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想让孩子上战场,请至少给孩子一件武器

题记:咋一看这个题目似乎有点标题党的意味,却是暑期之后一直萦绕在我心头的感受。参加学堂今年夏令营的孩子绝大多数来自外校,且男生人数远远超过女生。孩子们身上展现出来的一些共性尤其是男孩子的一些行为表现值得我们为人父母者深思。(以下内容仅代表笔者个人的观点,希望我看到的仅仅是片面之见。)


 年龄越大,身体情况越糟糕


运动是学堂日常最重视的项目,夏令营期间也同样延续日常教学的风格,每日保持约3小时的运动时间(分早上、下午两次)。参加夏令营的孩子年龄从准一年级到六年级,明显表现出低年级孩子的体力不及幼儿园的,高年级的不及低年级的。我们不仅要纳闷,为何12岁的孩子还比不上5、6岁的孩子?


看看我们的孩子把时间都花在了哪些方面?作业?游戏?聊天?高年级的作业比低年级的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多一二年级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写作业就要写到八九点,哪里来的时间去活动?更不要说高年级的孩子了。记得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晚饭后都要带她去小区的篮球场或者学校操场上玩耍,每每都能碰到成群结队的同学,现在别说平时就是周末都很难在这些运动场所碰到同学了。


放学以后已然没有运动嬉戏的时间,那么在学校里呢?您肯定会说学校每天都有运动课啊,还有那么多课间休息时间。诚然大部分小学每周有3-4节运动课,每节课35-40分钟,每两节课课间休息10分钟。先来看看这几节运动课,从时间上来看想必您已经发觉似乎有些短(平均每天有效运动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再刨去一部分因为天气原因没办法上的课,再刨去被其他“主课“老师占用的课,试想想孩子的运动时间还有多少?但这并不是让人最担心的,毕竟聊胜于无嘛,值得我们警惕的是低运动量导致孩子们活力下降及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女儿一个同学的妈妈在上海一家重点高中当老师,她跟我说他们学校非常重视学生运动,每天都要求学生运动一个小时但是很多孩子已经不愿意去运动了,他们更愿意无所事事地坐在教室里聊天。在小学阶段就已经逐渐丧失的运动热情,到了高中阶段即使老师们有心去调整,怕是回天乏力。


更让我觉得匪夷所思的是另外两点:


其一,有一个孩子跟我说他们每周有两节运动课是安排在下午第一节课,距离午饭结束10分钟左右(没有午休时间),我马上问他:“刚吃过饭就上体育课,你们怎么不让老师调整一下课表?”他很无奈“课表就是这么安排的,我有什么办法?”“那你的父母知道你们的课程表吗,他们也没有意见吗?”“他们才不看这些呢”。


其二,我跟孩子们聊天的时候问他们课间时间一般都干什么,得到的回答让我倒抽一口凉气。绝大部分学校课间只允许学生在教室外面走动,不允许跑不允许跳,以至于大部分的孩子课间依然坐在座位上。看管得更严格的学校(往往是重点学校),每一层楼都有老师和学生值日,防止出现跑跳打闹的情况;每个班的“调皮捣蛋分子”由专人看管,即派一个学生“贴身保护”,包括如厕。


不知道各位有什么感受,也许你们正是这些孩子的父母。我听完以后很难过,我们的孩子每天在学校过的都是怎样的生活?那些精力充沛的孩子是如何在学校存活的?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希望6年以后这个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少年?如果我们真的有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我们一定关心孩子在学校的每一天都是怎么过的。且不论孩子是否成材,首先得成人吧,毛泽东当年就提出过“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当孩子尚在蹒跚学步之时我们如此重视他们的户外活动时间,为何到了学龄阶段态度就一百八十度转弯?难道我们希望的是一个羸弱的少年?


 年龄越大,越是说得多做得少


夏令营的几个男生凑在一起就是一台热闹的戏,各种口头禅、炫耀比拼、无厘头搞怪充斥谈话内容。可一旦真让他们做点什么事情,履行一下自己夸下的海口,各种借口理由全都来了就是坚决不付诸行动。这种情况年龄越大的表现越明显。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一是说比做容易,说出来只需要一秒钟,把说出来的话实践出来却旷日久长。听众往往不会深究说话者是否真的能够做到自己所说的,光是听到别人信誓旦旦地侃侃而谈就觉得对方太厉害了,这无形中给了说话者莫大的成就感,于是不断强化这一行为模式。其背后反映出来的是孩子整体的浮躁,如今就是一个全民“秀”的时代,能用最简单的方法秀,为何要挑更难的方式呢?呜呼,无外乎我们的孩子也中枪了。


再来深究一下聊天的模式,往往由主聊(通常是一到两个人)来挑起话题,一群人陪聊。陪聊的人中有真正对话题感兴趣的,也有不感兴趣仅仅是凑热闹的。前一种陪聊在团队中有一定话语权,后一种陪聊则几乎没有话语权(即大家并不真正关心他的意见和想法)。后一种陪聊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偶尔凑凑热闹,另一种则是每场必到。我想谈谈每场必到的这一类孩子。这类孩子在团队中插不上话,却不愿意落下每一场“talk show”(暂且如此命名吧)。插不上话说明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是欠缺的,因此无法得到同伴的尊重,但他自己又不愿意脱离团队,因此一直在扮演“附和者”以此来证明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那么附和哪一类的话最容易呢?一是口头禅、二是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衣物、用品、玩具等)、三是游戏、四是娱乐信息(电视节目、追星等等)。这些谈资的共同特点是轻松,极易入手,而这些俨然成为了他们共同身份的一种象征,无怪乎他们要花大量的时间在聊这些偏离日常生活的内容上,从而导致他们更加地远离生活,成为光说不练的假把式。


请问一下,这真的是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孩子吗?总有一天我们的孩子要独自面对真实的社会,既没有野蛮的体魄,又没有文明的精神生活,他们靠什么屹立在社会上?若干年后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本土的竞争,更是各个国家、种族的竞争,他们又靠什么保卫自己?我们真的忍心将这样的孩子推向社会吗?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昭明书院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