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鲜有人走的路——重庆男生讲述深泉学院生活:拔了一夏天草

题记:本文来自入读深泉学院入读的中国学生彭书涵的采访。当中有一句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这样的闭关修炼绝非没有意义,也并非没有尽头,它只是太过漫长与熬人。当你重返社会,有地方验证你的修为时,你会发觉自己与众人不一样的地方,那份深入骨髓的自信和坚毅会证明你的确聆听过沙漠的声音。”

真正的教育从来就不在于教授知识,学会生活的能力是当下孩子普遍所缺乏的。当你能够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生存、创造生活所需;不断地面对各种突发状况,并想办法予以解决;直面内心的孤寂,从而思考自己真正的需求,这也是新教育希望培养出来的孩子——独立、自尊、清醒。然而这是一条鲜有人走的路——彭书涵在采访中说很多的同学在中途放弃了,但是能走到最后的人都会向世人展示自己的身份,为自己代言。



盛夏的午后,美国加州东部的群山之中,毗邻内华达边境的深泉谷里,一个男子正蹲在菜地里满头大汗地拔着杂草……这便是重庆男生彭书涵在美国深泉学院的初体验——一年半前的夏天,他被这所非常独特的学院录取而一度走红网络。昨(5)日下午,放假回渝的彭书涵抽空接受了华龙网记者的采访,谈及他在深泉学院的奇特生活。


  大学初体验 默默除了一个夏天的草


  初见彭书涵,他的声音浑厚有磁性,手掌非常有力,握手时能感到微痛。这个“95后”男生并不是大众眼中的小鲜肉,加利福尼亚沙漠的风尘将其锤炼得非常成熟。


  《孟子》有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深泉学院,彭书涵深刻地体验到了什么是“劳其筋骨”。


  深泉学院的三个支柱分别为“劳动”“学术”和“自治”。在深泉,劳动是每天必须做的事情。“初到深泉的夏天,我在菜园里每天工作四个小时,主要工作是蹲在地上用手除草。我从没如此深切地体会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话——你永远无法杀尽所有的野草……除草到筋疲力尽的我猛然抬头,四目所及处只有光秃秃的群山。烈日当空,整个菜园里就剩我一个人。我愤怒地拔起一株野草,在飞起的尘埃中把它狠狠摔向远处,然后崩溃地责问自己为什么要来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在他的微信公众号上,彭书涵这样回忆道。



  播种、除草、浇水、收割、洗菜——这就是彭书涵在深泉的第一个夏天。在菜园整整两个月的劳动让他瘦了将近20斤,高中毕业时脸上略微的婴儿肥已然不见踪影。


  在深泉,每个学生每周需要劳作20个小时。除了种菜和基本的做饭、洗碗、清洁,还包括饲养牲口、挤奶、屠宰、烘焙、维修汽车、开拖拉机等各式各样的工作。


  彭书涵笑说,在深泉的一年半他学到了很多生活技能,修电器、刷漆、修马桶、修水管、补墙壁、通下水道现在都不是难事,冲击钻和电焊都能用,以后房子装修自己就可以干,都不用请人。


  读书破万卷 受亚里士多德影响的世界观


  深泉学院的课程采取的是西方经典的博雅教育,偏重人文,以讨论和写作为主,很少有考试。即便是科学方面的课程,大多也是以偏人文的方式来学,需要讨论和写作。彭书涵说,在深泉学习阅读量是比较大的,有的时候一天可能要读两百页马克思和涂尔干的哲学著作。


  深泉学院的课程是由教授和学生共同决定的,有尼采、黑格尔、康德等人的哲学,也有荷马、但丁、歌德等人的文学,也有汽车维修、马术和枪械知识这类比较特殊的课程。其中,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他仔细读了三遍,中文版一遍,英文版两遍,这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伦理学经典著作之一。




  彭书涵说,亚里士多德令他更好地塑造了自己的世界观。“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生活有三种,享乐的、政治的和沉思的,而人应该追求的是沉思的生活。”所以,每当彭书涵无聊或者孤独时,便会对着远方的群山,点燃一根烟,在荒漠和戈壁的怀抱中思索生死和真理。


  彭书涵在他的文章里写道:“深泉是与外部世界脱离开来的一处流刑地,禁止毒品与酒精,没有女生,网速比十年之前的中国还慢,到最近的超市要开上四十英里,平时还不准学生随意离开山谷。”深泉的生活不如一般大学里的丰富多彩,也并非众人幻想的田园牧歌或狂野西部式的生活,而是带有一种浓烈的孤独主义色彩。



  如今,深泉学院两个年级一共28个学生,中国人只有彭书涵1个,其他学生则来自德国、捷克、英国、马尔代夫、墨西哥、印度等国家。


  深泉没有女生,近一百年的历史上一直都没有——但学校现在正处于迈向男女合校的法律过程中,过几年深泉或许就开始招收女生了。


  在这样的与世隔绝之中,大家在一起最经常休闲娱乐的方式就是聊天、散步,偶尔骑马远足,或者看电影——他有时和大家一起看王家卫的电影,尤其喜欢《2046》。


  身高一米八的彭书涵高大结实,劳动让他保持了不错的身材和体魄。不过,他也生过病,曾经在床上伤寒昏睡了十来天。去年2月底,彭书涵全身恶寒、头晕,就吃了点药在床上躺着,却没想到这一躺就是十来天。这段时间里他一直睡着,醒了就读金庸的小说,累了又继续睡,短短十来天时间竟然看完了金庸的所有小说。


  他说,曾有学生在深泉学院挤奶时被牛压过断过腿,而自己幸好只受过一些皮外伤。


  在深泉,彭书涵最不适应的就是饮食。“学院里主要吃的就是通心粉配奶酪,各种三明治,此外还有奇奇怪怪的豆子、蔬菜乱炖。”说到这里,彭书涵是一脸嫌弃,边说边摇头。学校里的食材虽然新鲜健康,但自己实在是吃不惯,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以方便面为生。“有个卖亚洲食品的网站,上面所有口味的方便面我基本都吃遍了。真的是非常想念重庆的小面。”




  荒诞的眼泪 培养超乎常人的意志


  独自前往大洋彼岸的戈壁荒漠求学,向来独立的彭书涵从没想过放弃。他在深泉的同学有些中途退学了,他却一直承受了下来。但他坦诚说自己有哭过。


  “有天晚上的公众演讲,我在台下坐着,莫名其妙地觉得身边的一切都好荒诞。不知道为什么,和上面的演讲无关,和周围的观众无关,但突然之间眼泪就掉了下来。”彭书涵说,这种眼泪并非出于感情,无关伤痛,而是因为心中的某种虚无感。“之后看看山发发呆就好了。”他笑着说。


  深泉的确是孤独的。彭书涵写道:“深泉式的孤独就像一只虎视眈眈的怪兽,随时准备将你吞噬。一旦你内心深处的空虚有所扩大,他就狞笑着摇起了尾巴,龇开了牙齿。这空虚来源于你和外部世界的决裂,来自于你自身价值观的动摇,来自于你不可控制的感情,或者是对于未来种种的忧虑——只要一闲下来,你的胡思乱想就会膨胀开来。”


  他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在这空虚中你首先开始怀念外部世界的人与物,进而开始怀疑自己在这片山谷里做的事情是不是真的有价值。”


  但他同时也相信,“这样的闭关修炼绝非没有意义,也并非没有尽头,它只是太过漫长与熬人。当你重返社会,有地方验证你的修为时,你会发觉自己与众人不一样的地方,那份深入骨髓的自信和坚毅会证明你的确聆听过沙漠的声音。”在深泉的一年半让彭书涵的思想变得更深邃,这是他自认为最明显的成长。深泉让他安静下来,明心见性,培养出自己的意志——一种超乎常人的意志。


  还有半年,彭书涵即将从深泉学院毕业,他准备继续在美国完成本科,攻读哲学专业。最终彭书涵想回国,成为一名律师。但他最终的目的是成为一名教育家——“我想将一些自己坚信的价值和理想传播给更多人。”



附一首罗伯特的诗歌,很符合今天的主题。



The Road Not Taken

Robert Frost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未选择的路

罗伯特·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注:本文所用的图片均来自网络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昭明书院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