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教育中的“知止”

11 月 30 号下午三点,今日学堂最新一期家长大学准时举行,学堂家长大学已经成功举办多期,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此次既有本身学堂的家长,也有慕名前来的家长,更有商界老板推开事务专门前来跟张校长学习。
讲座伊始,张校长先告诉大家,我们的家长是需要学习的。就以学堂的小孩举例来说,孩子学的比较好的,他的家长基本上分为两种:一是家长本身很善于学习的,而且学的非常好;另外一种就是家长完全不管的(家在外地也不管了),孩子全部在学堂。这两种孩子反而成长的比较好。
我们大多数家长,自己身心疲惫却没有帮助我们的孩子成长,原因是什么呢?孩子在小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童蒙养正”,那么何谓“正”呢?
简单来说,就是不要给孩子太过花哨的东西,让孩子的行为和思维达到最佳的状态,像传统王阳明的《传习录》心学即有此种效果。《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那么具体在教育中应该怎么应用呢?张校长举一个朋友小孩点菜的例子: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到了吃饭时间,朋友带自己的小孩一起入座,主人客气地问小孩子想吃什么,这个孩子非常“阔绰”地点了一大堆酒店里面最贵的菜,而最终完全浪费,根本就没有吃。
张校长对这个孩子的行为做了讲解,这是很多家长习以为常的,但背后却有很多玄机。首先来说,在长辈的聚会场所,小孩子是不应该去的,就算去了也没有发言权,而这样的小孩只会助长他的恭高我慢之心,小孩子最重要的“敬”这一关就过不了,更何谈“静,定”,我们的家长在助长孩子的浮躁,没有真正内心的祥和,而没有这些,后面的教育、又如何实施!
这就引出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在教育上如何“知止”?
“知止”简单来说就是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如此简单道理,说来容易做来难,张校长又举了自己熟悉的一个孩子的例子:这个孩子本身存在《大学》中讲的问题——不定,不静,不虑,不得。那么张校长就让她背《金刚经》,一天背完三品,背不完就没有饭吃。
这对一个十一岁的孩子来说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人性中是有惰性的,是趋乐避苦的,这个孩子开始用她的方式抗议——哭,但这个时候家长的行为比较一致,她的母亲告诉她“这点事情做不了,没出息”,哭的方式失效,小孩子自己就知道“你狠,我听你的”,那么第一天背完已经晚上了,而且错过了吃饭时间,只能自己热一下剩饭吃了,那么第二天继续在考验大人的原则,拖拉,这个时候家长的原则还是没有变,孩子知道大人的厉害就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式。
第三天,孩子已经完全适应大人的规则,早上九点半之前就将三品全部背完了,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己开开心心的去玩了。
那么在这个事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孩子先“知止”,我们现在的教育,西方那种崇尚自然的教育没有,中国传统的教育也没有,剩下的只是自以为是的家长。
“知止”的这个“止”具体在教育上是哪些方面呢?这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
“‘止’就是小孩子超越自然的地方,具体来说就在‘情’和‘欲’上”,我们经常讲“七情六欲”,对于孩子来说,最紧要的就是“去欲”。而现在整个的社会,我们的家长正在助长孩子的“欲”。
我们不妨来看几个事例:在吃欲方面,深圳已经有了十万块钱一碗的佛跳墙,而我们人体真正需要的,可能一天一块钱的玉米面也就够了,真正的营养价值、不见得就低于佛跳墙;在眼欲方面更不用说,有几十万的鸭绒被,名车,这些物欲正在发展壮大,对于金钱的欲望越发的强烈,心专注于物欲,而远离了追求智慧之路。
回过头来,张校长提醒大家,我们到底需要什么?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我们每个人都要“知止”,知道自己的底线,做个清明的父母,培养智慧的孩子。





●是什么原因让她的孩子在这个学堂一待就是七年

●“阳明心学养心性、高效学习新教育”第八届双语突破夏令营开始招生了

●人生战略,须晦养厚积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诗谦学馆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