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发现汉字妙义,用文化浸润心田

有人问:启蒙阶段的孩子要不要识字?识字会不会局限了孩子的思维呢?
其实,启蒙阶段的孩子,重点不是识字,而是引发对汉字的兴趣,认识到汉字之美;能够以识字为载体,让孩子感受到汉字之美,丰富孩子的知识面,涵养兴趣。那么,他们的收获就不仅是认识了汉字,还走进了知识的殿堂。相当于,给孩子们一缕春风,他们见识了万紫千红的春天。

对于明珠班孩子的识字启蒙,我们选用了两类学习材料,一个是常用的课本,一个是启蒙经典《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课本上的字基本包含了生活中的常用字,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还集合了一些比较经典的诗文短篇,便于阅读。“弟三百千”这些启蒙经典,一方面可以正向引导孩子们的德行,涵养性情,另一方面就是可以扩大孩子们的认字范围。
在识字的起步阶段,我们决定从甲骨文入手,因为它是汉字的最早形态,字形非常形象,一看便知大意。
比如,认识“禾”这个字,师生之间就有了一场有趣的对话:
师:你们觉得“禾”这个字指的是什么?
生1:禾苗。
师:什么禾苗?
生:1:地里长的,大米?
生2:小米?
生3:玉米?
师:看来大家都不是很了解啊,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打开《水墨动画汉字课》,让大家了解“禾”字的演变过程。
师:大家看“禾”的甲骨文,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感觉很像大米低头的样子。
师:是的。其实在古代,中华文明起源于中原地区,“禾”主要是指粟,就是谷子,我们煮饭用的小米。谷子成熟后谷穗也是垂下来的。
师:我们平时吃的大米和小米是怎么来的呢?
生3:地里种出来的呗。
师: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生1:大米是白的,小米是黄的。
师:嗯,那么它们是怎么一步步种出来,然后成为我们的食物呢?
生(齐声):嗯……不知道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趁机带孩子们观看了水稻和小米从播种到收获、再到餐桌的纪实短片,让大家对每天吃的食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看到短片中人们在田地从早忙到晚的过程,孩子们都感叹好辛苦啊,知道了一粒粒粮食来之不易,要学会珍惜粮食。
整个识字板块的学习,孩子们不仅认识了字,知道了它的来历和演变,还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加深了理解。
每个人都对汉字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着一个个生动的象形字,孩子们还画出了自己的甲骨文画作。有的同学甚至还主动去找《汉字的故事》来读。文化传承的种子就这样在孩子们的心田生根发芽了。
再比如,学习《江南》一课,它是一首汉乐府诗,描绘了莲叶茂盛、鱼戏莲叶的愉快情景,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对于生长在北方的孩子来说,他们对莲的认识就是公园里的荷花,没有见过南方的荷塘,也不知道莲蓬、莲子、莲藕是怎么生长的。
没有切身体验,就无法生发丰富的情感。于是我们借助一些介绍荷花的视频,让孩子们去进一步认识荷花,观看后,孩子们的生活记忆像是被唤醒了一样,争前恐后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说:“啊,我吃过莲藕糯米,可是我忘了。”有的说:“荷叶居然也可以用来做饭!”还有的说:“莲子心可以去火啊!”
获得了新的知识,孩子们都很兴奋。在这些铺垫之下,再来诵读《江南》,孩子们脑海里就了非常鲜活的画面感,语气也跟着生动起来。
有了识字的乐趣,诵读启蒙经典也变得有意思多了。在启蒙经典学习之前,我们会先带孩子们通过观看德育动画,进行内容含义的理解,然后带领孩子们进行大声的多次诵读。不知不觉孩子们的识字量在逐渐增加,读过的内容顺其自然很快就背诵下来了。
我们还发现,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们在打扫卫生时,闲聊打闹的现象少了很多。大家会一边劳动,一边背诵学过的诗文,非常让人欣慰!
用文化浸润心田,我们在路上。





诗谦周末亲子电影课:珍惜与孩子相处的瞬间

●诗谦明珠班纪实:赋予学习以诗意

●明珠班 | 别看我们年龄小,也会诗兴大发呢

●诗谦明珠班纪实:学馆里的“希拉里”与“特朗普”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诗谦学馆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