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父母之爱的情感表达与理智思考

小学五年级有个主题单元《舐犊情深》,里边有两篇文章,一篇是梁晓声的《慈母情深》,另一篇是吴冠中的《父爱之舟》。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维持生活都很困难的母亲能够给孩子零花钱买闲书,父亲能够东拼西凑供孩子上学,实属难能可贵。
带领孩子们学习本单元,读到这些名家的文字,我们都被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所触动,讲了不少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动人故事。

触动之外呢?对于父母之爱,能不能进行更深更广的探讨呢?


有人说,爱是与生俱来的。母爱是我们理解爱的最好的范本和老师。

有人说,是父母给了孩子生命,是父母养育孩子长大。所以,在我们的文化观念里,父母之爱是伟大的,伟大到不可以理智思考、也无需思考的程度。
可是,真实的社会现实里,父母之爱的表现形式是那么多样,有的是母慈子孝,有的是鸡飞狗跳,有的堪称道德楷模,还有的让人难以置信……
面对真实的社会百态,我们该怎么教育孩子?要跟孩子讲“纵然父母有诸多不是,然而爱你总是没错的”这样的话,简单处理吗?
比尔·盖茨有个观点:从小接触现实是超级重大的事情。把这个观点使用到教育上就是:一个习惯于阅读指定书目的孩子,他生活在一个信息茧房里,很容易形成对世界的刻板印象。这个刻板印象会变成他的世界观,深深影响他的思维方式。刻板一旦形成,思维一旦固化,再想改变就难了。所以,孩子必须从小就学会复杂的、多向度的思考。 

面对《舐犊情深》这个主题单元,孩子们已经能够借助课文重温浓厚亲情,也被来自自己的父母之爱深深感动。
我们决定,课程学习不能仅仅止步于感动,仅仅习惯于情感的表达,还应该有理智的思考。

课堂上,我问孩子们:爱孩子,每个父母都会。在以前生活困难时父母排除万难去满足孩子的生活需求,显得弥足珍贵。在今天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满足孩子的生活需求并不难。几乎多数父母都认为自己做得不错。可是为什么明明在父母爱的滋润下,还会有很多孩子在成年后无法释怀自己的原生家庭?也有不少孩子在父母爱的浇灌下,反而长成了“白眼狼”、“啃老族”呢?还有不少孩子在父母爱的喂养下,尚未成年就酿下人生的大错,而锒铛入狱呢?

这个问题,让他们思考了很久,也探讨了很久……

我说:父母之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求回报。之所以表现形式不同,是因为爱是分层级的,不同的层级之爱带给孩子不同的感受,让孩子成长成不同的结果。
第一层次:舍得给孩子花钱。
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
第三层次: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
第四层次: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第五层次: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父母爱的初级阶段,就是盲目和自怜自恋的。他可能舍得为孩子花钱,也可能舍得为孩子花时间。但是,他很可能不尊重孩子,难以清晰地界定孩子是另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他把自己的感受和期望,强加在一个与他完全不同的人身上。多少母亲冠冕堂皇地将一己的意志,凌驾弱小孩童头上,那种神圣的理由就是“爱”!天下多少悲剧,假母爱之名上演不停。

我们一起观看奥斯卡短片《包宝宝》偶然之中,包妈妈亲手做的包子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包宝宝。白胖可爱的他获得了包妈妈无微不至、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的爱护。饿了,赶紧喂馅儿;出门,形影不离;被狗叼走了,包妈妈冲上去全力救下……


与孩子们探讨:为什么包妈妈明明很爱孩子,亲子关系却并不和谐呢?

因为,包妈妈的爱是自私的、占有欲极强的爱,这种爱是以失去孩子的自由为代价。当包宝宝想要带着女朋友离开家时,包妈妈认为他要抛弃自己。这是无法容忍的,包妈妈就一口吃掉了包宝宝,那个她亲手缔造的孩子。 
为什么包妈妈不能容忍孩子离去?因为她把照顾好孩子作为自己生活的全部,她的价值全部通过照顾孩子来实现。她爱的出发点就是:让孩子永远需要她,永远依赖她。一旦孩子不那么需要她了,就意味着她的价值就没有那么大了。她不能接受这个事实,所以宁愿毁掉孩子,也不能让孩子离开。

这样的母爱,难以清晰地界定孩子是另一个完整的独立个体。这种混淆,不但是生理上的糊涂,还有更深的心理上的痕迹。我要说,很多成人的家庭不幸和性格缺憾,追索起来,都和母爱只停留在地基阶段,未能完成向高级阶段的转化有关。单纯的低级的母爱,是泥沙俱下糟粕与精华并存的原始状态。

世上有许多母亲,可以把属于动物本能的那一部分做得较好,完成对子女衣食住行的补给维护,但是高级部分,就是超越一己、博爱人类——从血缘分离扩展到广博的爱,就未必能及格以至优秀。
在父母之爱的高级阶段,父母亲要高屋建瓴地完成与孩子的分隔。高度尊重生命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帮助一个新的生命走向灿烂和辉煌。所以,他们会思考自己的教育目标问题,也会为了教育好孩子而提升完善自己。

观看短片《鹬》:当小鸟饿了,张开嘴巴等着鸟妈妈喂食时,鸟妈妈选择飞到远远的海滩上,用贝壳引诱他离开舒适的鸟窝,想吃东西就自己来拿;当小鸟被海浪袭击后躲在窝里,不敢出门时,鸟妈妈选择转身飞去,逼得孩子真实面对挫折,让心理强大起来。最后孩子学会觅食,不惧海浪,高兴得围着妈妈转了一圈又一圈,欢欣雀跃的身姿充满了喜悦与自信。
鸟妈妈的育儿智慧在于:她知道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明白及早放手,让孩子及早生活自立,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一件莫大的喜悦。因此,鸟妈妈从一开始就没有代替孩子成长,没有包办孩子的吃喝,而是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吃的,自力更生。
还有个短片《不一样的父亲》,里边的父亲明明有车,但是却每天陪儿子走路去上学,而且每天要换一条不同的上学路线。当儿子走到死胡同时,父亲没有充当无所不能的超人,而是说:“遇到事情,不要惊慌。观察环境,看看我们还有哪条路可以走。”他把思考判断的权利交给孩子。在上学路上,他教会儿子根据自然景观来确定方向,还教导儿子不要跟别人比,要做与众不同的自己。
最终,儿子在一次和班里同学外出游玩时,凭借自己的理性判断和善于观察的本领,带领迷路的同学走出树林,回归大部队。

在父母之爱的高级阶段,父母更多是一个榜样的力量的存在,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个体,帮助孩子、成就孩子。

所以,父母之爱,就不仅仅是感动与被感动那么简单直接,它是需要学习的艺术。需要钻研,需要切磋,需要反复实践,需要考验,需要总结经验,需要批评帮助,需要阅读需要讨论,需要提高需要顿悟……总之,父母之爱是一门需要穷尽一切手段打磨和精耕细作的艺术。

与孩子们探讨了这么多,我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呢?
不仅教书,还要育人。
孩子们需要明白:每个人都有两重身份:既是现在的孩子,被动接受来自父母的爱;也是未来的父母,主动付出给下一代自己的爱。
那么,作为现在的孩子,需要明白,父母给与自己的爱是分层级的,当他们自认为已经给与了我们爱的全部时,我们可以去体谅他们的层级不高,因为那可能是父母对爱认知的全部。然后,自己学习,完成自我成长。
作为未来的父母,需要明白爱是分层级的,爱是没有天造地设的老师的,爱又是无法无师自通的。爱很艰巨,爱要我们在时间中苦苦摸索,精心打磨。





诗谦周末亲子电影课:珍惜与孩子相处的瞬间

● “惜时如金”主题课:让孩子做到珍惜时间需要几步?

● 教育小思:原心还是原迹

● 学古文,做精神贵族

● 拥有敢思考敢表达的自信,比想出一个正确答案更重要

● 诗谦学馆10岁孩子写出文言文版的人物传记,太让人惊喜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有一种爱叫“恩生于害”,另一种爱让人无法呼吸

●对待历史,不能只有情绪的宣泄,还必须有理性思考的光辉

●读史使人明智:与孩子们探讨三国时期的官二代教育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诗谦学馆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