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读史使人明智:与孩子们探讨三国时期的官二代教育



写在前面


三国时期,局势动荡,英雄辈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耳熟能详的名人名言和文学名篇,如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诸葛亮的《出师表》、曹操的《短歌行》、曹植的《洛神赋》等,都是我们文学史上璀璨的明珠。

这些历史故事,很多孩子从小就听过;这些史学文章,很多注重文化积累的孩子甚至能够熟练背出。然而,能讲故事、能背诵文学名篇,顶多能赚的“博览群书”的夸赞。作为老师,我希望孩子们能从文章中深入思考,读出一点属于自己的东西来,提高自己的认知。因此,前两天特给孩子们上了一个历史思辨课,以下为课程简录。

正文


师:提到刘备,我们会想到在《三国演义》中他的桃园三结义、青梅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等故事,请问从这些故事中,你能分别概括出刘备的什么特点呢?

生1:桃园三结义中的刘备有情义、有担当,为了挽救国家危难,与关羽、张飞结成兄弟。

生2:青梅煮酒论英雄中,刘备在曹操这样的英雄眼里是一个英雄人物,说明他的确是英雄。他寄人篱下,为了安全暂时隐藏自己的志向,说明刘备非常小心谨慎。

生3:三顾茅庐中,刘备为了求得贤才,三次拜访诸葛亮,可以看出刘备目标坚定。

师:很好。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刘备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时,能够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有他的过人之处,绝对是个大英雄。

我们再来阅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你能读出什么?

生:能感受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心。

师:是的,这篇文章是史学名篇,后世对诸葛亮也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叹。

可是,当大家在感叹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时,是否有想过:此时的刘禅已经是皇帝,诸葛亮在北伐之际还要事无巨细,劝诫刘禅,帮助他安排朝中、朝外人事,说明了什么问题?从蜀汉的命运角度来看是否是一件幸事?

生: 不知道。

师:举个例子:比如你的妈妈要外出一段时间,临行前她会嘱咐你吃好喝好,听爸爸的话。说明了什么问题?是不是只有当一个人格外让人放心不下时,长辈才会耳提面命?

生:我知道了,《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禅不放心。

生:刘禅是皇帝,诸葛亮是宰相。宰相对皇帝不放心,说明皇帝没有啥能力,离开宰相就没有办法了。

师:是的。著名的《出师表》从一个方面表现出诸葛亮的忠肝义胆,又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刘禅的无能。

师:我们再来对比阅读刘备临死时白帝城托孤对儿子刘禅说的话,和曹操临死时颁布的《遗令》,看看大家能读出什么?

    刘备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
    
    曹操叮嘱:“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时,勿遗。百官当临殿中者,十五举音(以礼哭丧);葬毕,便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上,安六尺床,下施繐帐,朝脯设脯糒(食物)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馀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履组卖也。”

    
师:对比刘备和曹操的遗嘱,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刘备让儿子多做好事,少做恶事,多读书。曹操的遗嘱是安排婢妾的住处、做事,还有遗物分配。
      
师:为什么曹操的遗嘱中没有对儿子的言语和安排呢?是不是他不关心儿子呢?

生:应该不是。就像老师你刚说的,越是不放心一个人,才会对他耳提面命。曹操应该是对儿子很放心,所以才不需要多叮嘱。而刘备对于刘禅,是一百个不放心,临死了还教导他读书做人。

师:非常好的回答。接下来,让我们将曹操和刘备的子女行为做一个对比,用事实证明大家的推论是否正确。

关于曹操子女的故事,你听过哪些?

生1:我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

生2:我知道曹植《洛神赋》《七步诗》。

生3:  我知道曹丕与曹植争夺王位。
 
师:关于刘备儿子阿斗的故事,你听过哪些?

生1:我知道赵子龙当阳长坂坡救阿斗的故事。

生2:我知道乐不思蜀的故事。

师:曹操子女的这些故事,与刘禅的故事相比,哪个更高级些?

生:我认为是曹操子女的故事。曹冲称象体现出曹冲很聪明,是个神童;曹植是文学家,曹丕是政治家。而刘禅,要么他被丢了,刘备的大将舍命救他;要么是他丢了自己的国家,大家笑话他。

师:非常棒。曹操与刘备都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都是英雄人物,但是能看得出曹操的子女更杰出。我们来思考,刘备为何教子如此失败呢?

生:肯定是刘备光顾着打仗,顾不上教育孩子。

师:但是曹操也是整体忙着打仗,怎么就能教育出优秀的子女呢?

生:不知道。

师:刘备飘荡半生,四十多岁才得此一子,非常钟爱。当阳一战,为了救阿斗,几乎断送赵云的性命。后来孙夫人带阿斗回吴,又是赵云、张飞半路截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正因为保全这孩子实属不易,刘备对他便会特别怜惜、娇惯和溺爱了。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就算是大英雄刘备也不能例外。事物发展到极端便走向反面,这就为阿斗之庸碌种下因子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曹操有哪些教子智慧呢?

曹丕在《典论.自叙》中说:“在我五岁时,父王看到世局扰乱,教我学射箭,六岁能开弓;又教我骑马,八岁就能骑射了。”后来,曹操命他从少年时代起,就随军东征西讨,练得一身精湛的武艺,而且还长于弹琴,精于诗赋,这说明曹操教育孩子从童年的启蒙教育就抓得很紧的。

至于曹植,十岁出头就诵读《诗经》、《论语》以及辞赋几十万字,而且下笔成文,倚马可待。

还有曹昂,他是曹操的第一个儿子,曹操非常重视,倾力栽培。在起兵参与争霸之后,他更是时常将曹昂带在身边,让其提前感受战争的氛围,学习军营当中的相关事务。然而,建安二年(197)曹操遭到张绣降而复叛的伏击时,为了坐骑受伤的父亲能够逃出生天,曹昂义无反顾将自己的战马让给了曹操,结果自己步行断后,不幸战死。在生死关头能够毫不犹豫选择保全父亲的性命,可见曹昂平时受到了良好的”孝道”教育,而能够切实践行,则体现出了他的优秀品德。


师:读了这些故事,给大家的启发是什么?

生1:刘备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南征北战,辛辛苦苦建立蜀汉政权,却因为没有好好教育儿子,使得自己的国家被刘禅拱手让人。他如果地下有知,应该会非常悔恨自己的教育做法吧

生2:我觉得教育子女太重要了。刘备教出了失败的刘禅,所以在临死时还不放心他;而曹操教出了杰出的儿子,所以临死已经完全不需要操心他的孩子们。


生3:我觉得溺爱孩子,不是为他的将来着想。

师:是的。真正的爱是让孩子离开父母也能独挡一面,而不是父母永远对孩子一百个不放心才是爱。如果有一天大人不在身边,不能独立的孩子就危险了。

 读史使人明智。我们对于历史人物的故事,不要肤浅地读,而要带着思考读,学到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


后记


以人物为核心的历史学习方式,是让学生真正收获颇多的学习方式。任何一段历史都是曾经的当代史,任何一段历史都是活生生的人物演绎出来的。与其去记忆没有感情的年代与事件,不如分析当时人物的所感所想,代入角色,体会人物心境,思考人物所做决定的高妙或者荒唐。那么我们虽有一世人生,但是会获取好几世人生的宝贵经验。


很多优秀的古文篇章,生动入人心,形象于眼前,其魅力的源泉就是史与文的结合,它们既是优秀的史学作品,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学习这些史学作品,就是要拿书中的人事和自己的生命历程不断相互印证,不断地去思索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运用前人的智慧,最后将书上的道理与自己的生命融合为一体,让古人的智慧为己所用。


推荐阅读

新教育个性化定制教育〡诗谦学馆2022秋季招生开启!!
 新学期已经过去了三个月,诗谦新教育定向班的孩子都学了些什么?

一场雨带来的话题

打开感官慢慢品,发现平凡中的美,丰富生命体验
●带孩子邂逅几位书里的有钱人
●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法澄清一个偏见,学会一种思考方式
●教学案例:语言如何从根本上定义一个人
●教育小思:如何让孩子敢于积极表达自己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诗谦学馆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