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美,先征服感官,再打动人心


蔡元培说:“一个完整强健人格的养成,并不源于知识的灌输,而在于感情的陶养。这种陶养就在于美育。”美育是以情感教育为核心,以生动形象陶冶人的性灵,怡情养性,进而形塑一个高尚纯洁的人格。


审美是人类感性认识的丰富与升华,是一种脱离低级趣味的心理活动。当你感到“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的触动,或是生发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慨叹,它就已经悄无声息地进入你的心灵,浸润着你的人格。


意境其实就是中国传统艺术心物相通、情景交融创造出来的审美世界,是从世俗杂务中超脱出来的“思与境偕”“神与境会”的精神境界。也就是说,审美能力其实是一种与情感密切相关的内在品性。


美育更加强调感通性与情感性。它能超越和突破某些语言、文化和历史的隔阂,或者群体、种族、国别的差异,达到更为普遍的交流理解。我们常说“将心比心”,有一些东西并不是眼可见、耳可听,而是需要彼此的心意相通,有时人与物的相感亦如此,如“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说的就是这种关感状态。日常通过美育陶养心性,保持内心的活泼。



于可塑性强的少年儿童来说,要让他发自内心想要去改变自己、成就自己,一定要先从感性出发。老师设计的课程内容,要么是好玩的,让孩子参与其中,有一种心灵上的放松和趣味。要么是充满美感的,让孩子沉浸其中,感受到触及心灵深处的美,萌生向往之情和愉悦之感。


所以,诗谦母语思维营第一阶段是从训练孩子观察力、感知力开始的。前面设计的课程主基调是“在玩中发现美”,今天设计课程主旋律是“在欣赏中感受美”。


一、研读视频《荷花》



第一步:找出制作者分别拍摄了哪些状态下的荷花?


仔细观察,孩子们找出了各种状态下的荷花:


花苞状态的、半开的、盛开的、半凋零的;晚上的荷花,白天的荷花;雨中的荷花、风中的荷花、阳光下的荷花;白色的、黄色的、粉红的;近景特写的、远景宏观拍摄的……


拍摄者为什么要呈现出各种风姿的荷花呢?


因为,在善于观察美、善于发现美的人眼里,荷花的美从来不是单一维度的:


含苞待放是美,完全盛开是美,月下静立是美,风中摇曳是美……


孩子们因此明白,就算只用看一种感官,只看一种事物,也能因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时间不同、事物所处环境不同,而带给人不同的视觉效果。


第二步:分别用你学过的语言、修辞、诗句去描述每个状态下的荷花之美。


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很简单,当人被美所惊艳的时候,他会情不自禁想要调动自己的学养感悟美、表达美、分享美。


孩子们的回答可谓是妙语连珠:


有人形容雨中的荷花是“刚出浴的女子”;


有人形容风中的荷花是摇曳生姿;


有人形容未开的荷花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有人形容高出水面的荷花是亭亭玉立……


当大家争先恐后去表达时,他们就会欣喜于自己平时所学知识恰好能够排上用场,也会遗憾于自己还是积淀太少,以至于在面对美景时常常词穷,无法用更高级的词汇进行表达。内心因此而升腾起一股力量:书到用时方恨少,我要多读书。


这就是美的感召。



二、学习名作《荷塘月色》

大家知道最快提升写作自己能力的方式是什么吗?


是向高手学习。


孩子们刚刚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表达了荷花之美,此时最好的契机就是找一篇同题名家名作。


第一步,观察。看看名家如何表达相同事物,看看名家名作哪里“好看”,哪里“有趣”,哪里又让觉人得“好难”。这时候他们除了对作品有个整体感受之外,还多了一份观察。


第二步,思考。孩子们需要在阅读中思考这篇文章哪些是我马上就能学会的?哪些是我练习一下能达到的?哪些是锦上添花,为作品添彩,体现各种技能结合部分?而哪些又是创意灵感部分?

让他们在对比中找到自己的差距,并迅速吸收名家的表达方式。

因此,我们选取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经典片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不齐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意境悠远、文笔优美的《荷塘月色》 ,让孩子们体会到,美的画面可以让人赏心悦目,美的文字同样可以扣动心弦,甚至比画面更多了一丝想象的空间。

三、学习纪录片《园林里的荷花》


为什么选择纪录片?

好的纪录片,是一扇看世界的窗,可以让他们了解更多世界的奇妙之处。

优秀的自然类纪录片,不仅有展现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顶级配乐大师的配乐,可以赏心悦耳。

壮阔的自然景观配以磅礴大气的音乐,身心为之震撼,这是视听艺术所带来的独有的审美感受,而聆听这些音乐本身也不啻一次很好的艺术体验。

清一山长在谈到母语教育的时候说过,真正的母语教育是思维教育,是价值观教育,是文化教育,是审美教育,是个性养成教育,是一切教育手段中最重要的教育。

因此,孩子们学好母语,一定要接触质量最上乘的精神食粮,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以熏陶品性,影响格局……当孩子好的作品看得多了,自然会对劣质作品免疫。

我们使用的这部片子约15分钟,它从科学角度去介绍荷花的构造,从历史角度介绍荷花史,又从园林艺术角度讲解荷花在园林中扮演的角色和中国文化中的位置。

里边台词非常经典,如:

“植物是园林的情绪,是点睛之笔,是美的承载。”
“荷花是整个夏季带给人清凉的花,但是有谁真正了解它呢?一朵荷花,一个庄严世界。一朵荷花,一片纯净世界。”

孩子们还对本片台词进行了跟读配音学习,在专注的台词学习中去领悟和学习语言。

下一步,孩子们将补充学习古文《芙蕖》《爱莲说》等古文,诵读有关荷花的古诗,与古人对话,体会古人欣赏荷花的角度和对美的解读。

可以说,这是一场遇见美、欣赏美、品味美、感受美、向往美的精神享受之旅。相信孩子们在这个同主题、大容量的课程学习中对欣赏美会多一点不一样的角度,同时也在美的感召下生发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内驱力。




2022
 ?

一场雨带来的话题

●打开感官慢慢品,发现平凡中的美,丰富生命体验
8月2日新教育定向接轨夏令营报名进行中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诗谦学馆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