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你有没有想过,很可能你对孩子学习花的心思是用错了地方?




一个朋友用文字记录下她引导自己孩子学语文的经过:



毫无疑问,这是个非常负责任的妈妈。

问题来了:孩子的学习他负责任的妈妈的督导下,能取得好的成绩吗?

答案是:很难。

为什么?

这位妈妈用信念引导和任务拆解的方法,去帮助孩子完成作业。看起来似乎没有毛病。

但是,从文字记录中,我们能看出孩子对语文的兴趣是不大的。而妈妈完全忽视了孩子不喜欢语文这个事实。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驱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第一动力。如果教育者罔顾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成人的角度大谈努力努力再努力,结果就是:除了感动自己外收效甚微。

所以这位母亲的做法大概率是南辕北辙,她对孩子的语文学习有多努力,孩子与语文的距离就会有多遥远。

面对孩子不喜欢语文课的现象,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首先,不要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毛病。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语文成绩不好,就是字词太差、课文不熟、做题太少,那就通过多抄字词、多背课文、多刷题,来提升语文成绩。这种做法治标不治本,短期有效,长期没用。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想要通过短平快的方式迅速解决,大概率是失败的。

其次,一定要建立大局观,要站得高看得远。

这里的大局观所指有两点:

第一,要改变把“语文书当成孩子学习的全世界”的观念,建立“把全世界当成孩子的语文书”的观念。就是说,不要孩子的语文学习只局限于课本,而要放眼孩子所能接触的整个世界。

比如,过年期间跟孩子谈民俗的寓意,谈春联中的修辞,谈过年的历史变迁,读一读那些作家笔下的过年:梁实秋的《过年》、老舍的《北京的春节》、冰心的《童年的春节》。

春天,走出家门去踏春,跟孩子谈咏柳诗、咏春诗;夏天,当忍受蚊虫叮咬之苦时,可跟孩子趣谈古代文人写过有关蚊子的诗,如:隐隐聚若雷,噆肤不知足。秋天,跟孩子谈落叶、谈归雁;冬天,跟孩子谈古代人的围炉夜话,谈咏雪诗、边塞诗。

冬奥会来了,跟孩子探讨开幕式和闭幕式中的中国文化、世界文化,探讨运动员的拼搏精神。

俄罗斯和乌克兰开战了,跟孩子谈谈战争与和平,读一读战争类文学作品。

只要你留意,生活处处都有可以跟孩子谈论的话题,而这些话题其实都能从语文的视角去谈的。当你不经意去跟孩子交流时,不仅仅增进了亲子感情,又润物细无声地增添了孩子对语文的兴趣。


第二,要把孩子的时间拉长来看。孩子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成为更好的自己,比如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有高级的审美品味,有广博的知识面,开阔的视野,有得体的表达能力……这些能力多数都需要语文学科来承担。

要拥有这些能力,就不能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而要有以时间换空间的智慧。多带孩子读好书,听好书,观赏经典电影,不以急功近利的态度去安排,而是从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去选择。


上述努力好像跟语文学习不沾边,但是恭喜你,你走在了正确的路上。因为语文是思维教育,是文化教育, 是价值观教育,是个性养成教育,是一切教育手段中最重要的教育。

很快你就会发现,孩子的学习好像天高地阔了。孩子也会发现,原来语文并不讨厌,是如此迷人,如此让人喜欢。慢慢的,兴趣就有了。有了兴趣,再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孩子不但会听进去,还会自己主动去学习呢。因为自律的前提是喜欢。

这就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

 

N

 

 

 

 

 10

 

 





QQ276712468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诗谦学馆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